曹瑞成1,曲希玉2,文 全3,鲍春艳3,刘剑营4,刘 娜2,刘 立2
CAO Rui-cheng1, QU Xi-yu2, WEN Quan3, BAO Chun-yan3, LIU Jian-ying4, LIU Na2, LIU Li2
摘要: 贝尔凹陷铜钵庙组-南屯组的储层类型为中-低孔低渗型,存在两个异常高孔隙发育带:第一异常高孔隙带为1 300~1 800 m,第二异常高孔隙带为2 400~2 700 m。异常高孔隙发育带的控制因素为:①火山碎屑物质对孔隙的保存及其溶解形成的次生孔隙;②碎屑颗粒包壳对原生孔隙的保存;③大气水淋滤形成的次生孔隙;④有机酸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其中大气水淋滤形成的次生孔隙对异常高孔隙的贡献较小。由于贝尔凹陷内有机质热解产生的有机酸主要溶蚀对象是火山碎屑岩,且火山碎屑岩溶蚀产生的各种阳离子是绿泥石和伊利石的主要组成元素,所以贝尔凹陷异常高孔隙发育的根本控制因素是储层岩石类型的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
[1] | 贾珍臻, 林承焰, 任丽华, 董春梅, 宫宝. 苏德尔特油田低渗透凝灰质砂岩成岩作用及储层质量差异性演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6): 1624-1636. |
[2] | 巨银娟, 张小莉, 张永庶, 陈琰.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基岩储层裂缝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6): 1660-1671. |
[3] | 邱隆伟, 师政, 付大巍, 潘泽浩, 杨生超, 曲长胜. 临南洼陷沙三段孔隙度控制因素分析与定量模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5): 1321-1331. |
[4] | 陈彬滔, 潘树新, 梁苏娟, 张庆石, 刘彩燕, 王革. 陆相湖盆深水块体搬运体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以松辽盆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4): 1002-1010. |
[5] | 侯大力, 罗平亚, 王长权, 孙雷, 汤勇, 潘毅. 高温高压下CO2在水中溶解度实验及理论模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2): 564-572. |
[6] | 康志强, 何师意, 罗允义. 表层岩溶系统水化学成因及植被恢复条件下变化趋势——以广西马山弄拉兰电堂泉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232-239. |
[7] | 赵小青, 程日辉, 于振锋, 孙凤贤, 王鹏, 高会军.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一段物源-沉积体系与构造背景[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61-80. |
[8] | 黄奇波, 覃小群, 刘朋雨, 康志强, 唐萍萍. 半干旱区岩溶碳汇原位监测方法适宜性研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240-246. |
[9] | 田建锋,喻建,张庆洲. 孔隙衬里绿泥石的成因及对储层性能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3): 741-748. |
[10] | 高军义,刘志宏,吴相梅,杨旭,黄超义,梅梅,孙理难.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构造变形对沉降中心迁移的控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1): 15-24. |
[11] | 周锡明,任收麦,张兴洲,陈超,李成立. 海拉尔盆地阿拉尔-罕达盖重磁电剖面深部结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5): 1630-1638. |
[12] | 李悦铭,康春莉,张迎新,明恋,张赛,郭平. 溶解性有机质对冻融作用下污染土壤中重金属Pb的溶出释放规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3): 945-953. |
[13] | 周波,邱海峻, 段书府,李启明,邬光辉. 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微观孔隙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2): 351-359. |
[14] | 陈端新,吴时国,施和生,赵淑娟. 珠江口盆地流花碳酸盐台地灰岩坑的地震反射特征及成因探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6): 1935-1943. |
[15] | 王伟明,邓海,卢双舫,徐建军,王贵磊,陈国辉. 断陷盆地单层暗色泥岩厚度与优质烃源岩的关系及其对成藏的控制——以海拉尔盆地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42(6): 1610-16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