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4 ›› 2011, Vol. 41 ›› Issue (5): 1494-1503.
齐干1|杨国兴2|李兵2
QI Gan1|YANG Guo-xing2|LI Bing2
摘要:
在现场调查统计、工程地质勘察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西藏古格王国遗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围岩特性。通过调查统计和理论分析,将开挖于遗址边坡内的洞窟的变形破坏模式分为洞顶破坏型、洞口破坏型、洞壁破坏型、洞底破坏型和人为破坏型等5大类11种型式,以洞顶破坏和洞壁破坏最为常见。进一步提出了引起其变形破坏的结构型、水理型、应力型和复合型4大类9种变形破坏机制,其中以节理型、水理型、水力型和工程偏应力型为主导。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安全第一、文物保护、重点加固、防治并重和环境协调的加固原则。最后从洞窟加固治理、危岩体加固治理和环境整治3个方面提出了综合加固对策。
中图分类号:
[1] | 彭湘林, 范文, 魏亚妮, 田陆, 邓龙胜. 黄土高原城市工程地质分区——以铜川地区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5): 1480-1490. |
[2] | 习建军, 曾昭发, 黄玲, 崔丹丹, 王者江. 阵列式探地雷达信号极化场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2): 633-644. |
[3] | 马建全, 王念秦, 张新社. 基于点稳定系数法的斜坡稳定性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2): 533-540. |
[4] | 周洪福,王春山,聂德新. 断层带岩体变形模量对坝基稳定性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4): 1254-1259. |
[5] | 王科,王常明,王彬, 姚康,王天佐. 基于MorgensternPrice法和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对比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3): 902-907. |
[6] | 支墨墨,尚岳全,徐兴华. 碎石土滑坡稳定性一元多重属性回归模型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3): 883-890. |
[7] | 言志信,马国哲,龙哲,段建,任志华,彭宁波,刘子振. 青藏高原东北缘推覆体构造稳定性定量化评价--以龙门山推覆体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2): 484-493. |
[8] | 王吉亮,杨静,李会中,黄孝泉,刘冲平,白伟,郝文忠,朱永生. 乌东德水电站左岸拱肩槽边坡稳定性[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2): 528-536. |
[9] | 郭长宝, 李海华, 陈溪华, 和勇, 歹家文, 张能. 滇西芒棒盆地芒棒组碳质粉砂岩的工程地质特性[J]. J4, 2012, 42(4): 1090-1098. |
[10] | 周洪福, 聂德新. 水电工程坝址区构造应力场三维数值反演[J]. J4, 2012, 42(3): 785-791. |
[11] | 沈世伟, 佴磊, 徐燕. 不同权重条件下降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J]. J4, 2012, 42(3): 777-784. |
[12] | 赵大军, 李文华, 孙友宏, 张楠. 工程地球物理勘探随钻测量钻机的研制[J]. J4, 2012, 42(1): 144-149. |
[13] | 张兰英, 张学庆, 任何军, 代焕芳, 李燕, 朱颜. 微生物浸矿驱提页岩油的技术进展[J]. J4, 2011, 41(5): 1562-1572. |
[14] | 安玉科, 佴磊. 关键块体系统锚固法在加固边坡危岩中的应用[J]. J4, 2011, 41(3): 764-770. |
[15] | 宋志伟, 程晓霞, 乔艳云, 潘宇, 罗克洁. 接种污泥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影响[J]. J4, 2011, 41(3): 873-8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