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12, Vol. 42 ›› Issue (6): 1590-1600.
朱志军1,2,陈洪德3
Zhu Zhi-jun1,2,Chen Hong-de3
摘要: 通过对川东南地区小河坝组砂岩的碎屑组分、岩屑类型、重矿物组合、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古流向的研究,分析了小河坝组砂岩的物源方向、母岩类型及源区的构造背景。结果显示:源区为盆地东边江南-雪峰山隆起西侧上元古界板板溪群及其侵入板溪群中的基性岩体、中基性喷出岩体。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大陆岛弧及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地球化学研究进一步证明,母岩主要为更老的沉积岩再旋回沉积物及少量岩浆岩。在早志留世小河坝期以华南板块缓慢向扬子板块蠕动方式相拼接,致使扬子板块整体缓慢抬升,同时沉积中心不断向西北方向迁移,造成研究区具有明显沉积旋回性的物源供给特征。
中图分类号:
[1] | 王 硕, 孙丰月, 王 冠, 刘 凯, 刘云华. 黑龙江省四平山金矿床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来自矿床地质、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O-S同位素的制约[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5): 1626-1648. |
[2] | 王琳琳, 霍 亮, 王 莹 . 吉林延边小西南岔铜(金)矿床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探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5): 1658-1674. |
[3] | 李梦玲, 孙珍军, 于赫楠, 付 浩, 胡 涛. 秦皇岛茹各庄火山碎屑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5): 1688-1706. |
[4] | 张立亚, 徐 文, 沈艳杰.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致密砂岩气储层形成机制及成藏主控因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5): 1707-1717. |
[5] | 丁清峰, 吴睿哲, 张强, 周轩. 青海东昆仑洪水河铁矿床新元古代含铁建造铁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5): 1497-1511. |
[6] | 赵拓飞, 林博磊, 陈昌昕, 王超, 李良. 青海东昆仑西段阿克楚克赛地区新元古代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地球化学、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制约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5): 1540-1557. |
[7] | 张宇婷, 孙丰月, 李予晋, 叶丽娜, 刘金龙, 苏 蓉. 吉南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组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5): 1675-1687. |
[8] | 钟佳, 王岩泉, . 琼东南盆地松南低凸起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1): 134-. |
[9] | 殷 越1, 2, 贾鹏飞3, 黄志龙2, 吴红烛4, 金 希4, 刘国杰4. 三塘湖盆地马东地区卡拉岗组烃源岩特征与致密油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1): 26-. |
[10] | 吴 蒙1, 2, 秦 勇2, 申 建2, 宋党育3, 王晓青3, 张谷春1, 李国璋2, 朱士飞1. 致密砂岩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影响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为例#br#[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1): 68-. |
[11] | 宫昀迪, 李碧乐, 李治华, 于润涛, 孙永刚, 张森. 大兴安岭北段小柯勒河花岗斑岩脉成因及地质意义: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制约[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6): 1753-1769. |
[12] | 张贵山, 邱红信, 温汉捷, 彭仁, 孟乾坤. 攀西红格钒钛磁铁矿矿田富钴硫化物中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6): 1740-1752. |
[13] | 张七道, 刘振南, 尹林虎. 深变质岩区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及成因——以滇西陇川盆地温泉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6): 1838-1852. |
[14] | 李天军, 黄志龙, 王瑞, 苟红光, 张品, 殷越.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天草凹陷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有效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4): 957-972. |
[15] | 史冬岩, 张坤, 张玉鹏, 高勇, 唐伟, 吕明奇. 黑龙江省浅覆盖区地物化特征与找矿标志——以黑河市340高地金矿化区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4): 1042-10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