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9(5) 1262-126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30520    ISSN: 1671-587X CN: 22-1342/R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上一篇 | 下一篇
临床研究
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AZF区域STS微缺失位点多重PCR法检测及其意义
冯乔1,王曼伊1,于鸿浩2,李君1,曾丹1,侯任3()
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遗传与精准医学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1
2.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细胞与遗传学教研室,广西 桂林 541100
3.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优生遗传科,广西 桂林 541001
摘要

目的 探讨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AZF)区域的15个标签位点(STS)序列片段微缺失位点与男性不育(MI)的关系,为干预遗传性MI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 586例疑似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 20岁组(14例)、21~30岁组(988例)、31~40岁组(1 318例)和≥41岁组(266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Y染色体AZF区域的15个STS序列片段进行检测并筛选异常结果,比较各组MI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情况。 结果 在2 586例参检人群样本中发现207例Y染色体异常,占总体样本的8.00%;其中≤20岁组、21~30岁组、31~40岁组和≥41岁组检出Y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7.14%(1/14)、8.10%(80/988)、8.04%(106/1 318)和7.52%(20/266);各组患者基础位点合并扩展位点的缺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36,P=0.013),21~30岁组患者基础位点合并扩展位点的缺失率明显高于31~40岁组(P<0.05);在总体受检样本中,发生基础位点片段缺失者52例,异常率为2.01%,各组患者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8,P=0.022);AZFc片段缺失者占所有受检人数1.39%,21~30岁组和31~40岁组患者AZFc缺失率明显高于≥41岁组(P<0.05),21~30岁组和31~40岁组患者总体缺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2,P=0.040);各组患者sY127、sY134合并sY105、sY121、sY1192、sY153和sY160位点缺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sY254、sY255合并sY105、sY121、sY1192、sY153和sY160位点缺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区主要生育年龄段男性Y染色体异常的主要原因是sY1192和sY153位点微缺失,其中以sY1192位点微缺失为主,且随着年龄增长,该位点突变检出率越高。

关键词: 男性不育 Y染色体 微缺失位点 标签位点 无精子症因子
收稿日期  2023-01-25   修回日期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23-10-26  
DOI: 10.13481/j.1671-587X.2023052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147);广西壮族自治区卫健委自筹经费科研项目(Z20211402)
通讯作者: 侯任
作者简介: 冯 乔(1987-),男,吉林省长春市人, 主管技师,主要从事男性不育的遗传学分析方面的研究。

Copyright © 2008 by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