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有星1,2,金振奎1,白武厚3,乔东生3,刁丽颖1,3,孟凡洋1,2,袁明会1,张春3
Yang Youxing1,2, Jin Zhenkui1, Bai Wuhou3,Qiao Dongsheng3,Diao Liying1,3,Meng Fanyang1,2, Yuan Minghui1, Zhang Chun3
摘要:
歧北斜坡区沙一下亚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较薄(多数集中在0.5~8 m),地震资料难以指导内部小层及滩体划分,沉积相模式、演化规律及主控因素认识不清,采用标志层控制、静-动态资料相互拟合的方法,利用岩心、测井、地球化学、古生物等资料,结合示踪剂、吸水剖面等动态资料对薄层湖相碳酸盐岩储层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覆地层对比模式符合研究区薄层湖相碳酸盐岩地层真实发育情况,并识别出5期明显的湖岸线;湖水首先沿着港西断层形成的断槽及中部的斜坡低洼区由东向西主发生湖侵;研究区主要发育滨浅湖亚相,包括生屑滩、混积滩等6种沉积微相,生屑滩面积占60%以上;沉积模式显示出沉积早期,地形坡度大、湖侵范围小、滨浅湖面积也最小,主要沉积沿岸碎屑岩砂坝;沉积中后期,水体越过坡折带,滨浅湖面积不断扩大,并迅速超覆至全区,生屑滩沉积面积达到最大的演化规律。歧北斜坡区湖水咸化、湖相碳酸盐岩广泛沉积的主要原因,是海侵作用致使湖水初步咸化和浅水缓坡台地环境导致混合水蒸发浓缩二次咸化双重作用的结果。强烈的剥蚀和填平补齐导致的近似平台型古地貌特征和古生物的大量繁殖,也是控制北斜坡区沉积相类型及演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图分类号:
[1] | 范卓颖, 林承焰, 鞠传学, 韩长城, 熊陈微. 塔河油田二区奥陶系优势储集体特征及控制因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34-47. |
[2] | 张建坤, 杨国涛, 吴吉忠, 吴鑫, 王方鲁. 黄骅坳陷北部马头营凸起馆陶组砂体成因及展布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48-60. |
[3] | 牛君, 黄文辉, 丁文龙, 蒋文龙, 张亚美, 漆立新, 云露, 吕海涛. 麦盖提斜坡奥陶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61-73. |
[4] | 徐波, 唐铁柱, 李辰.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五段碳酸盐岩气藏富气主控因素—以陕200井区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5): 1299-1309. |
[5] | 马伯永, 王根厚, 李尚林, 徐红燕. 羌塘盆地东部中侏罗统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成岩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5): 1310-1321. |
[6] | 王加昇, 温汉捷. 贵州交犁—拉峨汞矿床方解石Sm-Nd同位素年代学[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5): 1384-1393. |
[7] | 吕延防, 韦丹宁, 孙永河, 胡明, 刘哲, 孙同文, 王海学, 许辰璐. 南堡凹陷断层对中、上部含油组合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4): 971-982. |
[8] | 谭思哲, 高顺莉, 葛和平, 付焱鑫. 南黄海盆地二叠系烃源岩孢粉相特征及其形成环境[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3): 691-700. |
[9] | 张广智, 陈娇娇, 陈怀震, 张金强, 印兴耀. 基于岩石物理模版的碳酸盐岩含气储层定量解释[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2): 630-638. |
[10] | 金博, 黄先雄, 常广发,张胜斌,付海波,李铁柱. 滨里海盆地Д南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及分布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6): 2042-2050. |
[11] | 赵 中 平. 井斜角对裂缝特征参数统计的影响及其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6): 1798-1804. |
[12] | 李振宏,董树文,渠洪杰. 华北克拉通北缘侏罗纪造山过程及关键时限的沉积证据[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5): 1553-1574. |
[13] | 郄莹,付晓飞,孟令东,许鹏. 碳酸盐岩内断裂带结构及其与油气成藏[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3): 749-761. |
[14] | 鲁功达,晏鄂川,王环玲,王雪明,谢良甫. 基于岩石地质本质性的碳酸盐岩单轴抗压强度预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6): 1915-1921. |
[15] | 周波,邱海峻, 段书府,李启明,邬光辉. 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微观孔隙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2): 351-3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