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刚1, 徐国强2, 戚志林1,韩剑发3, 崔艳敏1, 谭先锋1,张瀛1,王佳1, 徐晌1, 吴仕虎2, 夏铭4
Li Xiaogang1, Xu Guoqiang2, Qi Zhilin1, Han Jianfa3, Cui Yanmin1, Tan Xianfeng1, Zhang Ying1, Wang Jia1, Xu Shang1, Wu Shihu2, Xia Ming4
摘要:
介绍一种定性识别和预测断层相关裂缝的新方法-断面脱空法。该方法以断面脱空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断面脱空空间与断层相关裂缝之间的置换模型,从而实现通过观察断层形迹开展地下断层相关裂缝的定性识别。以塔中Ⅰ号断裂带西侧中古3、塔中72两个井区下奥陶统良里塔格组(O3l)为例,基于地震资料分别开展剖面和平面上的断层相关裂缝识别,并将预测结果与钻井、测井及地震属性分析获得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断面脱空原理预测结果与钻测井揭示结果基本一致,与根据均方根检测的裂缝平面分布对比,细节上有差异,但总体特征基本一致,表明利用断面脱空原理可以定性地对断层相关裂缝做出预测。断面脱空理论的提出不仅为定性评价地表、地下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分布规律提供一种新思路,更为定量表征断层相关裂缝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
[1] | 邓馨卉, 刘财, 郭智奇, 刘喜武, 刘宇巍. 济阳坳陷罗家地区各向异性页岩储层全波场地震响应模拟及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1231-1243. |
[2] | 张冰, 郭智奇, 徐聪, 刘财, 刘喜武, 刘宇巍. 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页岩储层裂缝属性及各向异性参数反演[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1244-1252. |
[3] | 潘保芝, 刘文斌, 张丽华, 郭宇航, 阿茹罕. 一种提高储层裂缝识别准确度的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1): 298-306. |
[4] | 张焕旭, 陈世加, 路俊刚, 刘超威, 陈娟, 李勇, 徐坤. “膨胀力”作用下致密砂岩储层石油运聚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5): 1341-1351. |
[5] | 张博为, 付广, 张居和, 胡明, 刘峻桥, 王浩然. 油源断裂转换带裂缝发育及其对油气控制作用——以冀中坳陷文安斜坡议论堡地区沙二段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2): 370-381. |
[6] | 徐宏杰, 胡宝林, 郑建斌, 刘会虎, 张文永, 郑凯歌. 淮南煤田煤系页岩气储集空间特征及其岩相控制作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2): 418-430. |
[7] | 刘敬寿, 戴俊生, 徐珂, 张艺, 丁文龙. 构造裂缝产状演化规律表征方法及其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84-94. |
[8] | 李博南, 刘财, 郭智奇. 基于等效介质模型和频变AVO反演的裂缝储层参数估算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234-244. |
[9] | 巨银娟, 张小莉, 张永庶, 陈琰.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基岩储层裂缝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6): 1660-1671. |
[10] | 张雨晴, 王晖, 范廷恩, 宋来明, 聂妍, 梁旭, 陈飞. 花岗岩潜山储层裂缝建模表征方法——以渤海花岗岩潜山A油田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5): 1312-1320. |
[11] | 刘仁强, 段永刚, 谭锋奇, 刘红现, 屈怀林. 用试井资料研究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渗流模式及演化特征——以准噶尔盆地火烧山油田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2): 610-616. |
[12] | 何辉, 孔垂显, 蒋庆平, 邓西里, 肖芳伟, 李顺明.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火山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分布预测—以金龙2井区佳木河组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5): 1278-1288. |
[13] | 赵永刚, 陈景山, 李凌, 古永红, 张春雨, 张栋梁, 张文强, 周通. 基于残余岩溶强度表征和裂缝预测的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以塔中西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25-36. |
[14] | 陈树民,姜传金,刘立,初丽兰,裴明波.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裂缝形成机理[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6): 1816-1826. |
[15] | 赵 中 平. 井斜角对裂缝特征参数统计的影响及其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6): 1798-18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