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15, Vol. 45 ›› Issue (5): 1310-1321.doi: 10.13278/j.cnki.jjuese.201505105
马伯永1, 王根厚2, 李尚林3, 徐红燕1
Ma Boyong1, Wang Genhou2, Li Shanglin3, Xu Hongyan1
摘要:
近年来,混合沉积显示的沉积环境和油气地质意义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羌塘盆地是目前国内油气勘探最重要的战略选区之一,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远景。研究区侏罗系广泛发育陆源碎屑与碳酸盐的混合沉积。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区域地质资料和室内样品分析,笔者对研究区广泛分布混合沉积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成岩作用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研究发现:区内中侏罗统混合沉积表现为混积岩、混积层系两种形式;对岩性、层系及组合特征进行观察发现,它们主要形成于滨岸、碳酸盐岩缓坡、潮坪沉积环境,把混合沉积划分为4个三级地层层序,提高了地层划分的精度,建立了研究区中侏罗世雀莫错期、布曲期、夏里期的岩相古地理格局;混积岩中最显著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压溶、胶结、破裂和溶蚀作用,其中以破裂作用、溶蚀作用最为发育,有利于形成优质储层,可为沉积储层预测及研究区的石油普查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中图分类号:
[1] Mount J F. Mixing of Ciliciclastic and Carbonate Sediments in Shallow Shelf Environments[J].Geology,1984, 2(7):432-435. |
[1] | 牟敦山, 付广, 陈雪晴. 南堡1号构造馆三段断盖配置油气渗漏部位及其控藏作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1008-1017. |
[2] | 陈爱民. 澳大利亚Bonaparte盆地WA-406-P区块油气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965-980. |
[3] | 林敉若, 操应长, 葸克来, 王健, 陈洪, 吴俊军. 阜康凹陷东部斜坡带二叠系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991-1007. |
[4] | 李文强, 郭巍, 孙守亮, 杨绪海, 刘帅, 侯筱煜.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古生界油气藏成藏期次[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3): 640-651. |
[5] | 孙海涛, 钟大康, 李勇, 毛亚昆, 杨宪彰. 超深低孔特低渗砂岩储层的孔隙成因及控制因素——以库车坳陷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3): 693-704. |
[6] | 舒晴, 朱晓颖, 高维, 李瑞, 尹航. 三塘湖盆地航磁异常特征及油气远景预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2): 451-460. |
[7] | 姚刚, 董向欣, 李丽丽, 马国庆, 孟令顺. 东海陆架盆地构造划分的高精度重磁解释技术[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2): 517-524. |
[8] | 李昂, 鞠林波, 张丽艳. 塔里木盆地古城低凸起古-中生界构造演化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2): 545-555. |
[9] | 杨德相, 付广, 孙同文, 李熹微, 姜海燕, 刘滨莹. 油源断裂优势通道输导油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6): 1678-1686. |
[10] | 马德龙, 何登发, 魏东涛, 王彦君, 魏彩茹. 准噶尔盆地南缘古牧地背斜多期构造变形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6): 1695-1704. |
[11] | 张焕旭, 陈世加, 路俊刚, 刘超威, 陈娟, 李勇, 徐坤. “膨胀力”作用下致密砂岩储层石油运聚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5): 1341-1351. |
[12] | 刘鑫金, 冯阵东, 李聪, 周艳, 王亚明. 近源湖盆砂砾岩储层次生溶孔成因探讨——以查干凹陷祥6井区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2): 393-404. |
[13] | 张博为, 付广, 张居和, 胡明, 刘峻桥, 王浩然. 油源断裂转换带裂缝发育及其对油气控制作用——以冀中坳陷文安斜坡议论堡地区沙二段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2): 370-381. |
[14] | 范卓颖, 林承焰, 鞠传学, 韩长城, 熊陈微. 塔河油田二区奥陶系优势储集体特征及控制因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34-47. |
[15] | 牛君, 黄文辉, 丁文龙, 蒋文龙, 张亚美, 漆立新, 云露, 吕海涛. 麦盖提斜坡奥陶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61-73. |
Viewed | ||||||||||||||||||||||||||||||||||||||||||||||||||
Full text 356
|
|
|||||||||||||||||||||||||||||||||||||||||||||||||
Abstract 531
|
|
|||||||||||||||||||||||||||||||||||||||||||||||||
Cited |
|
|||||||||||||||||||||||||||||||||||||||||||||||||
Shared | ||||||||||||||||||||||||||||||||||||||||||||||||||
Discuss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