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4 ›› 2010, Vol. 40 ›› Issue (3): 581-590.
瞿泓滢1|2|3|裴荣富1|李进文1|王永磊1
QU Hong-ying1, 2, 3, PEI Rong-fu1, LI Jin-wen1, WANG Yong-lei1
摘要:
为建立矿区内岩浆演化序列、探讨成岩成矿关系,选取凤凰山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进行锆石SHRIMP U-Pb精确定年。石英二长闪长岩样品测年获得年龄数据为(136.0±2.0)~(143.0±2.4)Ma,加权平均值为(139.4±1.2)Ma(n=15,MSWD=0.76);花岗闪长岩样品测年获得年龄数据为(136.7±2.0)~(145.3±2.4)Ma,加权平均值为(141.0±1.1)Ma(n=17,MSWD=1.5)。岩体侵位年代为晚侏罗世、燕山晚期,与铜陵矿集区主要成矿岩体的形成时代一致。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与花岗闪长岩侵位年龄一致,老于石英二长闪长岩侵位年龄,说明花岗闪长岩为凤凰山矽卡岩型铜矿床的主成矿岩体,成岩成矿关系密切,它们为同期产物。同位素组成表明,幔源岩浆分异的深部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岩体侵位、岩石圈整体加厚产生的伸展作用和软流圈地幔、上覆地壳减压熔融产生玄武岩浆底侵作用有关。
中图分类号:
[1] | 耿艳光, 简伟, 李洪英, 叶会寿, 毕珉烽, 胡乔青, 李超, 范成龙, 王梦琦. 中条山篦子沟铜矿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5): 1405-1418. |
[2] | 杨凤超, 宋运红, 赵玉岩. 辽宁盘岭矿集区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5): 1429-1441. |
[3] | 张锦让, 温汉捷, 邹志超. 滇西北兰坪盆地金满脉状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3): 706-718. |
[4] | 曹建劲, 李映葵, 刘昶, 袁雪玲. 贵州关岭丙坝铜矿床地气微粒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95-105. |
[5] | 刘云华, 李真, 莫宣学, 黄玉, 李云涛, 韩一筱. 西天山卡特巴阿苏矽卡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铜矿床地质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5): 1368-1382. |
[6] | 郭宇飞, 杨言辰, 韩世炯, 谈艳, 薄军委. 大兴安岭北部凤凰山地区英云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与锆石U-Pb定年[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5): 1406-1417. |
[7] | 王科强, 张德会, 朱玉娣, 付芬, 印贤波, 王晨昇. 浙江常山里山岭斑岩型铜矿床成岩时代及岩浆源区[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3): 736-748. |
[8] | 吴海枝, 韩润生, 吴鹏. 楚雄盆地六苴砂岩型铜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2): 398-411. |
[9] | 张志辉, 张达, 狄永军, 李兴俭, 阙朝阳, 马先平, 杜泽忠. 安徽铜陵焦冲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6): 1657-1666. |
[10] | 郑常青, 李娟, 金巍, 周建波, 施璐, 崔芳华, 韩晓萌. 松辽盆地西缘断裂带中花岗质糜棱岩的锆石SHRIMP和云母氩-氩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2): 349-363. |
[11] | 王力圆,郑有业,高顺宝,黄亮亮,毛荣威. 西藏吉瓦地区渐新统日贡拉组物源分析及找矿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4): 1097-1107. |
[12] | 马生明,朱立新. 热液成因有色金属矿多维异常体系:以马头斑岩型钼铜矿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1): 134-144. |
[13] | 张金树, 多吉,夏代祥,钟康惠,吴华,李光明. 西藏冈底斯驱龙斑岩型铜钼-矽卡岩型铜矿成矿体系: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证据[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5): 1366-1376. |
[14] | 李文昌,尹光侯,余海军,薛顺荣,王可勇,王承洋,王文旭. 云南普朗斑岩型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5): 1436-1447. |
[15] | 黄传冠,刘春根,丁少辉,江俊杰,雷良城. 含矿地质体体积法在江西德兴地区铜矿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4): 1143-11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