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ISSN 1671-5888
CN 22-1343/P
主 任:邱殿明
编 辑:蒋 函 王晓丽
    刘 莉 刘宇轩
电 话:0431-88502374
    13756165364
E-mail:xuebao1956@jlu.edu.cn
地 址: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
      邮编:130026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jdxbdxb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最新学术动态
目录列表
2010年, 第4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5-26
地质与资源
中基性火山作用喷出物类型、特征与成因
王璞珺, 印长海, 朱如凯, 闫林, 边伟华, 黄玉龙, 吴颜雄
J4. 2010 (3):  469-481. 
摘要 ( 1663 )   [HTML] ( )

基于松辽盆地中生代和准噶尔盆地古生代火山岩研究资料与长白山、五大连池等现代火山考察,结合国外典型实例,将火山作用喷出物分为熔岩、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火山碎屑岩4类;前两类岩石冷凝固结,后两类压实固结。按成分-组构-岩相分类方案划分出34种岩相。详细论述了各岩相的成岩方式、成分、组构、成因和产状,并给出各岩相类型的实例和典型照片。建造-改造和继承-变异分析对比显示,现代火山与古火山都常见的岩相包括厚层熔岩、熔结结构碎屑熔岩、柱状节理熔岩、枕状熔岩和玻璃质熔岩。现代火山常见而古火山少见或未见的有浮岩、渣状熔岩、绳状和块状熔岩。火山穹窿垮塌是常见的同生改造作用。裂隙式与中心式喷发往往相伴而生,常表现为沿着深大断裂的一系列中心式喷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辽盆地南部高台子油层成藏动力学
郭巍, 刘招君, 刘群, 马琳, 丁鸿儒, 孙守亮
J4. 2010 (3):  482-490. 
摘要 ( 1828 )   [HTML] ( )

以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为核心,在松辽盆地南部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高台子油层现今流体势进行计算和古流体势恢复。结果表明:高台子油层古-今流体势在大安凹陷-长岭凹陷一带始终为一个高势带;高流体势带构成了盆地南部一级流体分隔槽,流体分隔槽以西流体势等值线形态简单,以东则较复杂。依据流体势场,在中央分隔槽以西划分出1-2个它源(自源)开放成藏动力系统,以东划分出2-3个它源(自源)开放(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每个成藏动力系统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汇聚单元。利用油气成藏动力系统分析结果,结合构造沉积演化及储层流体包裹体研究,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高台子油层的油气充注过程和聚集规律。发育于斜坡区和近凹陷隆起区的各类圈闭,由于流体势梯度大,有利于形成各类油气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辽盆地三肇地区扶杨油层油气成藏过程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张雷, 卢双舫, 张学娟, 付广, 刘国志, 何欣
J4. 2010 (3):  491-502. 
摘要 ( 1846 )   [HTML] ( )

从多元地质条件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的角度出发,对三肇地区扶杨油层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覆青山口组一段源岩有效排烃范围、超压和T2反射层油源断裂组合关系控制了油气垂向向下“倒灌”的运移范围、距离及层位;古构造背景、T2断层与储层砂体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侧向运移的方向、通道和距离;基准面旋回、沉积微相类型与现今构造配置关系控制着油气的垂向聚集层位及平面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构造发育史、油源条件及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对研究区扶杨油层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总结,认为研究区扶杨油层主要存在4种成藏模式:源内--顶生下储式油气成藏模式、近源--短距离侧向运移--斜坡带断层遮挡油气成藏模式、源外--长距离侧向运移--继承性构造隆起带油气成藏模式、多源--多方式侧向运移油气成藏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层类型及次生孔隙成因
谢其锋, 周立发, 何明喜
J4. 2010 (3):  503-508. 
摘要 ( 1469 )   [HTML] ( )

通过岩心观察、岩心物性统计和薄片鉴定等方法,对谭庄凹陷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类型及次生孔隙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埋藏经历了早、中成岩阶段,目前处于中成岩A阶段。下白垩统砂岩储层类型主要有原生和次生孔隙,经历了由原生到次生的演化过程;不同井区成岩阶段不同,原生到次生孔隙的演化程度也存在差异。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的研究结果表明:谭庄凹陷下白垩统砂岩储层存在3个次生孔隙带,并且每口井的次生孔隙发育程度存在差别。次生孔隙的形成与长石、岩屑、石英的溶蚀,粘土矿物的脱水以及油气的充注密切相关;不同探井、不同井段砂岩次生孔隙的形成原因具有差异,长石、岩屑的溶蚀占主导地位,石英和粒间粘土杂基的溶蚀作用次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蒙古国境内贝尔湖凹陷早白垩世沉积充填演化与同沉积断裂的响应
单敬福, 王峰, 孙海雷, 孙继刚, 蒙启安
J4. 2010 (3):  509-518. 
摘要 ( 1517 )   [HTML] ( )

蒙古国境内的贝尔湖凹陷是新近发现的一个主要勘探可开发区。早白垩世垂向充填演化序列综合研究表明,南屯组早期地层的大规模同生断裂系统组合样式及其分布对断陷湖盆内沉积体系域的发育、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凹陷内的充填序列和演化反映了幕式断裂作用及湖盆右旋走滑特征对盆内沉积体系演化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长期活动的同沉积断裂配合构造的右旋走滑运动严格控制古地貌、断裂坡折及断坡带的形成与分布,从而进一步控制着湖盆内碎屑岩沉积体系发育与沉积展布模式。凹陷内部的东次凹北洼槽内的洼陷边缘断裂坡折带常常控制着粗碎屑沉积体系的沉积、沉降中心,特别是低位域近岸水下扇的发育和分布,是盆内寻找砂岩油气藏的最有利区带。同沉积断裂具有多种组合样式,包括“人”或“之”字形等多种组合的断裂系统等,造就湖盆内复杂多变的构造古地貌及断裂坡折系统,严格控制着凹陷内砂体分散体系的沉积和堆积模式。揭示同沉积断裂(坡折)带的活动和分布,再造各沉积期次构造古地貌、断坡带是进行沉积体系展布模式和砂体分布预测的关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泰州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
刘长利, 朱筱敏, 王兴明, 任红民, 李树静
J4. 2010 (3):  519-526. 
摘要 ( 1874 )   [HTML] ( )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泰州组形成于晚白垩世,其底界面是由仪征事件形成的区域不整合面,其顶界面是由海安事件形成的局部不整合面。苏北盆地泰州组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一次水退,以该水退为界把泰州组分为层序1和层序2两个三级层序。通过对海安凹陷30余口探井的录井、测井和岩心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层序1和层序2都由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并且层序1低位体系域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湖侵体系域主要发育深湖-半深湖沉积;高位体系域是在湖平面下降缓慢的沉积环境下以陆源碎屑物质供给量不断减少的三角洲沉积为主,并发育大量的浊流沉积。层序2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滨浅湖-半深湖沉积,湖侵体系域以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为主,而高位体系域以滨浅湖-滩坝沉积环境为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沉积特征
孔庆莹, 程日辉
J4. 2010 (3):  527-534. 
摘要 ( 1659 )   [HTML] ( )

应用地震、测井和野外剖面对孔雀河地区寒武系-下奥陶统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识别出次深海相、浅海陆棚相、台地前缘斜坡相、生物礁、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和台地蒸发岩相7种沉积相。这些沉积相可以划分为3个沉积区,分别是盆地沉积区、台地边缘沉积区和台地沉积区。在草湖、尉犁和铁干里克3个地区发育前台地边缘沉积区和台地沉积区的沉积相,3个地区之间发育有盆地沉积区的沉积相。台地蒸发岩相只发育于草湖地区的北部。生物礁在3个地区开阔台地向海和背海一侧都广泛发育,这些生物礁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
曹瑞成, 李军辉, 卢双舫, 张大智, 刘秋宏, 陈学海, 赵莹, 胡寿梅
J4. 2010 (3):  535-541. 
摘要 ( 2149 )   [HTML] ( )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全凹陷范围内的地震、钻井、测井、岩心以及古生物等资料的综合研究,建立了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层序地层格架。将呼和湖凹陷白垩系划分为3个一级层序(TSq1-TSq3)、5个二级层序(Ⅰ-Ⅴ)、8个三级层序(Sq1-Sq8);并在层序格架内进行沉积相划分和沉积体系研究,确定该区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和湖泊沉积等沉积体系。其中冲积扇沉积体系主要分布在早期Sq1层序中;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分布在Sq2层序的南部和Sq5层序的北部;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在Sq3、Sq4层序中尤其发育,并在Sq2层序的北部也有所发育;湖底扇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在Sq2、Sq3和Sq4层序的洼陷带;湖泊沉积体系主要发育在各层序的洼陷带。沉积体系在平面与纵向上的演化受古构造与古地貌的控制,呼和湖凹陷南部沉积砂体为较有利的勘探区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储层成岩作用与有利成岩相带
高辉, 孙卫
J4. 2010 (3):  542-548. 
摘要 ( 1886 )   [HTML] ( )

综合运用物性分析、高压压汞、铸体薄片、电镜扫描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储层的成岩作用及有利成岩相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储层物性较差,孔喉整体细小,岩性以细-中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碎屑成分复杂,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低到中等。压实作用使储集层的原始孔隙空间损失,胶结作用不仅破坏了部分原生孔隙,而且使部分次生溶孔遭到破坏,溶解作用使储层物性得到了改善。依据成岩作用对物性的影响,划分出5种成岩相,优质储层与成岩相的关系密切,绿泥石胶结-长石溶蚀相物性、含油性最好,绿泥石胶结相次之,它们成为储层发育的有利成岩相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示踪剂模拟技术在边水油藏水驱前缘研究中的应用--以哈德油田为例
周炜, 王陶, 伍轶鸣
J4. 2010 (3):  549-556. 
摘要 ( 1559 )   [HTML] ( )

现场示踪剂监测周期大多为150~360 d,不能准确判断监测周期之后注入水波及范围,并且对研究区两套油层分别优势注水方向、推进速度和判断油井来水方向(注水井或边水)等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介绍示踪剂模拟技术,并充分考虑示踪流体扩散、弥散现象的影响,在动态历史拟合、示踪流体已监测分析结果拟合基础上,对注水井水驱前缘及边水推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示踪剂模拟结果与现场示踪剂已监测情况基本吻合,可以利用数值模型对区块进行更长周期监测,弥补了实测过程中施工复杂、监测周期耗时等缺点;通过模型运算得出注水井水驱前缘状况、注入水波及范围、推进速度及优势注水方向,进一步对油藏两套油层注采渗流规律进行评价预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五龙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性质
王可勇, 卿敏, 边红业, 万多, 孙丰月, 刘正宏, 纪兆家
J4. 2010 (3):  557-564. 
摘要 ( 1637 )   [HTML] ( )

对五龙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及单个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含金石英脉中主要发育CO2±CH4、H2O-CO2±CH4及气液两相等3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H2O-CO2±CH4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87.8~382.5℃,盐度(w(NaCl))为0.42%~4.87%;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98.5~338.4℃,w(NaCl)为2.24%~6.88%;包裹体气相成分以CO2、CH4为主,且含量变化较大。综合分析认为,形成五龙金矿含金石英脉的流体系来源于岩浆的中温、低盐度含CO2流体,在其运移汇集过程中经与围岩反应导致CH4不断加入,而最终演化成为富含CO2、CH4等挥发分的含矿热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拜仁达坝超大型Ag-Pb-Zn多金属矿床中针硫锑铅矿的发现与成因意义
刘家军, 邢永亮, 王建平, 翟德高, 要梅娟, 吴胜华, 付超
J4. 2010 (3):  565-572. 
摘要 ( 1824 )   [HTML] ( )

在内蒙拜仁达坝超大型Ag-Pb-Zn多金属矿床中,产出针硫锑铅矿。与其共生的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银黝铜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块硫锑铅矿等。针硫锑铅矿呈长柱状、针状、毛发状、束状和不规则状等,粒度变化较大,一般为0.05~4 mm,最大可达12 mm。反光显微镜下为灰白色,强非均性,显微硬度VHN100g=93.25~ 127.39 kg/mm2(平均111.05 kg/mm2),相当于摩氏硬度3.06~3.40(平均3.24)。矿物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Pb 52.20%~57.80% (平均54.89%),Sb 22.26%~28.13% (平均26.08%),S 18.65%~19.62% (平均19.01%),并含有少量的Fe、Cu、Zn、Ag和As等元素。相应的平均化学分子式为(Pb4.91,Cu0.04,Fe0.03,Zn0.01)4.99(Sb3.97,As0.04)4.01S11.00,标准化学式为Pb5Sb4S11。晶体为单斜晶系对称,晶胞参数值a=2.156 nm,b=2.349 nm,c=0.810 nm。矿床中针硫锑铅矿的形成,与成矿温度较低、硫逸度升高以及还原作用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滇西腾冲-梁河地区花岗岩锆石稀土元素组成和U-Pb同位素年龄
丛峰, 林仕良, 谢韬, 李再会, 邹光富, 梁婷
J4. 2010 (3):  573-580. 
摘要 ( 1840 )   [HTML] ( )

在详细的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滇西腾冲-梁河地区花岗岩的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观察,并通过LA-ICP-MS分析了其稀土元素组成和U-Pb同位素年龄。花岗岩中大部分锆石具有振荡环带,锆石稀土元素表现为亏损轻稀土、阶梯式富集重稀土、强烈正Ce异常及强烈负Eu异常,表明锆石为典型的岩浆锆石。花岗岩(D0053)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7.9±1.0) Ma (MSWD=2.9,27个点),花岗岩(D4310)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8.3±0.5) Ma (MSWD=1.8,21个点),表明腾冲-梁河地区存在大量早白垩世和早第三纪花岗岩浆活动,它们是特提斯演化过程的岩浆响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铜陵凤凰山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瞿泓滢, 裴荣富, 李进文, 王永磊
J4. 2010 (3):  581-590. 
摘要 ( 1785 )   [HTML] ( )

为建立矿区内岩浆演化序列、探讨成岩成矿关系,选取凤凰山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进行锆石SHRIMP U-Pb精确定年。石英二长闪长岩样品测年获得年龄数据为(136.0±2.0)~(143.0±2.4)Ma,加权平均值为(139.4±1.2)Ma(n=15,MSWD=0.76);花岗闪长岩样品测年获得年龄数据为(136.7±2.0)~(145.3±2.4)Ma,加权平均值为(141.0±1.1)Ma(n=17,MSWD=1.5)。岩体侵位年代为晚侏罗世、燕山晚期,与铜陵矿集区主要成矿岩体的形成时代一致。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与花岗闪长岩侵位年龄一致,老于石英二长闪长岩侵位年龄,说明花岗闪长岩为凤凰山矽卡岩型铜矿床的主成矿岩体,成岩成矿关系密切,它们为同期产物。同位素组成表明,幔源岩浆分异的深部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岩体侵位、岩石圈整体加厚产生的伸展作用和软流圈地幔、上覆地壳减压熔融产生玄武岩浆底侵作用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b3+掺杂的纳米TiO2粉体的水热法制备及其光谱研究
邹海峰, 潘河, 李红波, 薛继伟, 郑克岩, 霍启升, 盛野
J4. 2010 (3):  591-596. 
摘要 ( 841 )   [HTML] ( )

以钛酸正丁酯\[Ti(OBu)4\]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稀土Tb3+掺杂的TiO2粉体样品,并利用激发光谱(PLE)、光致发光(PL)光谱对制得的样品进行了光谱研究。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掺杂有Tb3+的TiO2粉体在室温下可以得到Tb3+的特征发射,并且Tb3+离子的发光强度与制备条件有关,当反应温度为125℃、反应时间为72 h、Tb3+的掺杂体积分数为12%时发射峰的强度达到最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显微构造研究方法在韧性剪切带遥感分析中的应用
刘颖, 刘刚
J4. 2010 (3):  597-602. 
摘要 ( 1562 )   [HTML] ( )

通过对东天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宏观构造特征和显微构造特征的对比,证明区域构造和显微构造在几何学和运动学方面具有相似性;进而采用显微构造研究方法,借助遥感技术对该区的韧性剪切带进行了研究。在构造样式、运动指向、位移量方面,研究结果均与前人在同一地区的野外调查及显微鉴定成果基本吻合。因此,一种变形机制下形成的不同尺度的构造形迹,存在高度相关的内在成因联系;对于不同的观察平台,构造尺度的大小是相对的。遥感与显微技术相结合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新型构造研究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磐石地区鹿圈屯组的牙形刺
郎嘉彬, 王成源
J4. 2010 (3):  603-609. 
摘要 ( 1126 )   [HTML] ( )

吉林中部的鹿圈屯组自建组以来, 一直被归入到“下石炭统”。在磐石明城附近鹿圈屯组上部的4个样品中发现的牙形刺化石,以Idiognathoides corrugatus , Id. lanei,Id. sinuatus,Id. sulcatus,Idiognathodus sinuosus等晚石炭亚纪(宾夕法尼亚亚纪)巴什基尔期典型分子为特征,表明鹿圈屯组上部存在晚石炭亚纪早期的沉积。其中Idiognathodus和Streptognathodus较为原始分子的出现,表明鹿圈屯组上部的时代与巴什基尔期的中、晚期相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
黑龙江宝清露天煤矿首采区多层含水层地下水数值模拟
方樟, 肖长来, 姚淑荣, 马喆, 许斌, 任妍儒
J4. 2010 (3):  610-616. 
摘要 ( 1983 )   [HTML] ( )

露天煤矿开采的矿坑排水量和水位降深是决定煤矿首采时间的关键问题。利用GMS软件建立了黑龙江省东部宝清露天煤矿首采区三层含水层和两层弱透水层组成的地下水渗流数值模拟模型,再利用实测资料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和模型验证。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降水效果的条件下,再利用该模型对不同方案下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进行了预测,据此提出了露天煤矿首采区最优的布井方案(86眼降水井)及相应的开采量(95 718.84 m3/d),预测了首采区地下水位的下降过程(平均下降速度为0.17 m/d)。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下水系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时空响应
王恩|束龙仓|刘波
J4. 2010 (3):  617-622. 
摘要 ( 1657 )   [HTML] ( )

为科学研究北方典型地下水超采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对地下水系统的时空影响,设计了集中开采方案、逐步减采方案和广义地表水(地表水和中水等)-地下水联合调度方案3种不同的地下水开采、限采方案;结合济宁市,利用数值模型,对不同设计方案下地下水水位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区域水均衡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与基准方案对比结果显示:集中开采方案使地下水位在局部出现了缓慢回升,而水源地附近水位下降明显,最大中心降幅达到9 m,地表水补给的增加势必提高了污染的风险;逐步减产方案使局部地下水位恢复程度较前一方案偏小,而城北水源地漏斗中心水位下降超过12 m,城南水源地亦下降达8 m,诱发的地表水体和侧向补给量变化的减少使研究区含水层存量反而减少;联合调度方案使区域地下水位普遍回升,最大地下水位恢复幅度超过4 m;而水源地地下水降落漏斗最大的仅增加4 m,区域地下水系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涵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中深层地下水可更新速率
万玉玉, 苏小四, 董维红, 侯光才
J4. 2010 (3):  623-630. 
摘要 ( 1387 )   [HTML] ( )

为了缓解鄂尔多斯能源基地的供水压力和为当地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研究该区主要供水水源地的白垩系盆地地下水可更新能力。地下水中溶解无机碳的动力行为可以近似认为与地下水相同,因此,地下水系统中14C的输入、输出浓度可以提供地下水系统可更新能力的重要信息。利用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中、深层地下水14C数据,以地下水更新速率为指标,通过同位素数学物理模型定量评价了盆地中、深层地下水的可更新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可更新能力随埋藏深度的增大而减弱,中层地下水更新速率多为0.1%/a~1%/a,可更新能力较强;深层地下水更新速率绝大多数都小于0.1%/a,可更新能力较弱;盆地北区地下水可更新能力整体高于盆地南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在滑坡稳定性判识中的应用
李秀珍, 孔纪名, 王成华
J4. 2010 (3):  631-637. 
摘要 ( 1281 )   [HTML] ( )

如何准确地判识和评价滑坡的稳定性一直是滑坡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理论,利用三峡库区的37个典型滑坡(27个训练样本,10个测试样本),建立了滑坡稳定性判识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并与距离判别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VM模型对测试样本和训练样本的判识准确率均达到100%,而距离判别法对测试样本和训练样本的判识准确率分别为80%和77.8%,前者的判识精度明显优于后者。在此基础上,将SVM模型运用于溪洛渡库区牛滚凼滑坡的稳定性判识中,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边界约束效应
刘红帅, 年廷凯, 万少石
J4. 2010 (3):  638-644. 
摘要 ( 1476 )   [HTML] ( )

边界约束条件是影响边坡强度折减有限元分析稳定性计算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典型边坡算例计算给出了不同边界约束条件下的三维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及潜在滑动面,并进行了差异性的对比研究,最后结合存在软弱夹层与地下水的三维边坡开展了应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边界约束条件对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全约束条件下安全系数最大,其次为半约束边界条件,自由边界条件下的稳定安全系数最小,全约束边界比自由边界条件下的安全系数提高大约30%。边界约束条件对边坡潜在滑动面有重要的影响。在土性参数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与全约束条件相比,半约束边界条件下的滑体体积更大,滑动面更深,滑出点位置从离坡脚不远处向坡脚变化的过程更加明显。自由边界条件下与二维计算结果较接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速加固吹填土的室内模拟试验
张中琼, 王清, 秦炎, 陈慧娥, 李晓茹, 宋晶
J4. 2010 (3):  645-650. 
摘要 ( 1486 )   [HTML] ( )

吹填造陆是解决沿海地区建设用地不足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使吹填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加固效果,结合吹填土特殊工程地质性质和加固过程中强度增长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提出了边吹填边加固的加固思路。在该思路的指导下进行室内模拟试验。试验发现不同加固阶段吹填土强度增长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与竖向排水体距离小于25 cm的土体强度增长较快;随着加固时间的延长,待加固土体强度整体增长;当持续真空加荷一个月时,部分待加固土体承载力已达到80 kPa。可以看出,强度增长与外部荷载的大小、渗透路径的长短、附加应力的大小密切相关。分阶段加固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泥皮的形成,缩短了真空加荷时间,节约工期,有利于吹填土的加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氟湖库底泥中氟的存在形态分析--以洋沙泡水库为例
梁秀娟, 方樟, 季超, 王雪芹, 李钦伟
J4. 2010 (3):  651-656. 
摘要 ( 1239 )   [HTML] ( )

论述了底泥中氟的存在形态及其浸提方法。通过洋沙泡水库底泥氟各种形态的分析实验,发现底泥氟形态的含量分布为残余态水溶态>有机态>铁锰结合态>可交换态;底泥各形态氟含量呈对数分布;水溶性氟质量分数为26.77~112.39 mg/kg,占总氟的2.699%~19.114%。底泥全氟含量、氟的来源、气候因素的影响、区域理化环境以及湖泊曾数度干涸是造成水溶性氟含量高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Markov状态切换的水质时序自回归预测模型
牛军宜, 冯平
J4. 2010 (3):  657-664. 
摘要 ( 1478 )   [HTML] ( )

水质时序演变特征的研究及预测对制定合理可行的水污染防控措施有重要意义,但水质时序的结构复杂性和非平稳性是采用自回归模型进行预测的瓶颈。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将马尔可夫状态切换理论(Markov Switching)应用于水质时序的自回归建模预测。马尔可夫状态切换-自回归模型(MS-AR)是一种研究具有变结构动力特征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异方差时序有较强的适应性。实例运用中,首先对果河桥断面的氨氮时序进行Box-Cox变换,然后运用MS-AR模型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 MS-AR模型能有效识别出该水质时间序列演变过程中的两种结构模式,通过与经典自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相比,该方法的各项指标均优,也说明该方法在水质时间序列动态结构分析和预测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体中铁环境行为的影响
潘晓峰, 阎百兴, 王莉霞, 曹会聪
J4. 2010 (3):  665-670. 
摘要 ( 1373 )   [HTML] ( )

三江平原湿地农田化对铁的赋存形态、迁移转化特征及输出量产生影响。以湿地沼泽水体和稻田水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切向超滤技术分离铁的形态,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前后铁的形态、迁移转化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湿地农田化后水体中可溶态总铁质量浓度下降16.9%;由于水体pH值的升高,Fe2+质量浓度下降56.3%,非溶解态酸性不稳定铁含量显著升高。沼泽水和稻田水在迁移过程中,铁均以络合态铁和酸性不稳定态铁2种形态迁移。沼泽水在迁移过程中Fe2+和络合态铁含量下降,酸性不稳定态铁含量升高,胶体态铁含量变化不大;稻田水在迁移过程中,络合态铁和酸性不稳定态铁含量下降,Fe2+和胶体态铁含量较稳定。2种水体铁形态的转化有较大差异:日间沼泽水中非溶解态的酸性不稳定态铁向可溶态铁转化;稻田水体可溶态铁向酸性不稳定态铁转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图们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杜会石, 南颖, 朱卫红
J4. 2010 (3):  671-677. 
摘要 ( 1559 )   [HTML] ( )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以1992年和2006年两期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分析图们江流域14 a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计算由此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4 a间,图们江流域土地利用发生显著的变化;旱田、水田和建筑用地增加;林地、草地、水域、湿地和未利用土地在减少;ESV由1992年的472.43×108元减少到2006年的446.39×108元,年均递减率达0.39%; 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中,食物生产呈增加趋势,增加0.24×108元,主要由耕地面积增加,以及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其余功能均呈减少趋势所致。因此,应须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该区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春高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区域环境容量的影响
刘艳秋, 郭立夫, 姜锡东, 李波, 滕大力, 张志龙
J4. 2010 (3):  678-682. 
摘要 ( 1875 )   [HTML] (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影响范围广、时间长,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采用2005年环境监测数据和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应用线性规划法获得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区(简称高新区南区)2020年规划用地最佳结构控制指标。高新区南区空气环境现状TSP、SO2、NO2、THC、H2S都有较大的环境容量,地表水不能满足III类水体功能标准,潜水水质超过III类标准,声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影响环境的主要用地类型是居住用地、工业及仓储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将促使区域环境容量发生改变。规划期内高新区南区土地利用微观方向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形成的污染源不能完全定位、定量,应拟定弹性治理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省中部农业土壤中PAHs的分布及风险评价
陆继龙, 赵玉岩, 郝立波, 蔡波, 孙淑梅, 于新民
J4. 2010 (3):  683-688. 
摘要 ( 1806 )   [HTML] ( )

为了探明吉林省中部农业土壤中PAHs的污染现状,系统地测试了该区土壤中PAHs的含量,对土壤中16 种PAHs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吉林省中部农业土壤中PAHs的质量分数为144.5~2 355.0 μg/kg,且水田土壤中PAHs的含量高于旱田土壤中的含量;土壤PAHs的来源既有燃烧源,又有石油类污染源;目前土壤PAHs以轻微污染水平为主,生态风险评价表明土壤PAHs的生态风险较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井射流排砂泵扩散管出口流场分析
邓洪超, 刘旭, 马文星
J4. 2010 (3):  689-693. 
摘要 ( 1197 )   [HTML] ( )

依据RNG-ε双方程湍流模型,建立油井射流排砂泵固液两相流方程;在此基础上,应用CFD计算机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了扩散管出口突变结构和渐变结构的射流排砂泵的效率、固相比、速度场分布、压力场分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射流泵扩散管出口采用渐变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固液两相流的逆向速度矢量,是提高射流排砂泵综合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刚石钻头可再生水口的试验
王传留, 孙友宏, 高科, 范黎明
J4. 2010 (3):  694-698. 
摘要 ( 1044 )   [HTML] ( )

从仿生学的角度,依据脱皮动物的脱皮特性,设计一种可再生水口,用于增加金刚石钻头工作层的高度,进而延长钻头寿命。在可再生水口的加工方法上,首先利用冷压法把含有金刚石的胎体粉料冷压成型,然后组装在模具中,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热压烧结,成功获得了具有可再生水口的小口径金刚石钻头;并在此基础上加工了Φ59  mm钻头,模拟野外条件进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特定的水口材料,可以成功实现水口的可再生,为长寿命金刚石取心钻头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测井-地震多属性密度曲线重构反演技术及应用
贾建亮, 刘招君, 陈永成, 方石, 闫磊, 孙平昌
J4. 2010 (3):  699-703. 
摘要 ( 1433 )   [HTML] ( )

为了提高波阻抗反演的分辨率,在密度资料对反演结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从岩石物理性质-测井响应-地震响应角度分析,提出应用测井-地震多属性密度曲线重构技术合成拟密度曲线,其结果用全井连续取心样品测试分析数据验证的平均误差为0.05 g/cm3。应用反演效果分析表明,反演结果吻合率从重构前的78%提高到重构后的86%,密度曲线重构反演技术提高了反演精度和分辨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沉积微相-岩石相建立砾岩油藏测井参数解释模型
史彦尧, 宋新民, 郝志海, 俞宏伟
J4. 2010 (3):  707-712. 
摘要 ( 1616 )   [HTML] ( )

为了进一步提高砾岩储层测井参数的解释精度,为计算储量提供合理的参数,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为例,从其砾岩油藏主控因素的沉积微相-岩石相角度出发,首先利用密闭取心井资料识别出辫状水道砂砾岩相、辫状水道粗砂岩相、辫流砂坝砂砾岩相、辫流砂坝粗砂岩相、漫流带粉砂岩相5种类型的沉积微相-岩石相,然后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岩石相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最后用取心井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各项参数的解释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对误差降低幅度分别平均为:孔隙度3.09%,渗透率6.95%,饱和度5.38%。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随裂缝倾角变化的孔隙模型改进储层饱和度计算
赖富强, 孙建孟, 王敏
J4. 2010 (3):  713-720. 
摘要 ( 1281 )   [HTML] ( )

复杂的孔隙结构及多变的孔隙类型使得裂缝性储层成为测井评价的难点,通过假定不同孔隙类型间的导电方式来建立合理的孔隙模型,进而结合阿尔奇方程实现饱和度计算是目前裂缝性储层定量评价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在经典的双孔隙模型中求取岩石系统的总孔隙指数m时,未考虑裂缝与电流线的夹角变化带来的影响。通过在裂缝性储层中同时考虑裂缝曲折度、裂缝与电流线夹角双重因素,构建了改进双重孔隙模型,并结合电成像资料提供的倾角信息进行了实例处理。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计算值与取心分析有着更好的一致性;若不考虑裂缝与电流线夹角等因素,将带来321%的相对误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嫦娥一号卫星激光高度计数据的月表有效反射率
孟治国, 陈圣波, 崔腾飞, 连懿
J4. 2010 (3):  721-725. 
摘要 ( 1169 )   [HTML] ( )

月壤厚度反演是我国月球探测的重要科学目标之一,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月球表面的有效反射率。前人在月壤厚度反演研究中使用了光滑月表反射率模型,使得月表水平极化反射率和水平极化反射率分别为0.063和0.028(观测角:30°)。然而,月球表面是非常粗糙的,必须建立适合粗糙月球表面的有效反射率模型。因此,以嫦娥一号卫星微波辐射计数据的空间分辨率(3 GHz通道,56 km×56 km)为标准,利用每个微波辐射计像元范围内的激光高度计数据(8×8个)建立相应的粗糙月表模型。然后,基于Q/H模型,进行月球表面的有效反射率研究,生成了观测角为30°时月球表面水平极化有效反射率和垂直极化有效反射率分布图。结果表明,月球表面的粗糙性对月表反射率影响很大,使得水平极化反射率降低,局部地区降至0.050;垂直极化反射率增加,局部地区可达0.040,增幅达4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学综合信息图库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应用
叶水盛, 袁鑫
J4. 2010 (3):  726-732. 
摘要 ( 1236 )   [HTML] ( )

为使原设计的图库管理系统达到管理和利用资源评价中海量图形和数据的目的,从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开发完善了本库管理系统。阐述了地学综合信息图库管理系统的空间数据来源,以及图库系统需要管理的图形及数据文件内容。在原有综合信息图库管理系统基础上,开发完善以下4方面功能:(1) 系统中采用Access数据库存放元数据的路径,程序通过文件名查找元数据文件存放路径,读取元数据文本文件中的内容并显示;(2)利用MapGIS SDK二次开发库函数实现图形文件还原显示,以及利用VC++编程实现图库的目录及文件的在线删除功能;(3)利用MapGIS SDK库中的单类文件转换函数,开发了选定目录下多类(点、线、面)文件的批量转换功能,实现与其他GIS软件的资源共享;(4)使用Smart Install Maker实现图库管理系统的软件标准化安装,使该系统进入实用阶段,完成了 “内蒙古东乌珠—额仁高比一带中大比例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项目中的建库任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