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24, Vol. 54 ›› Issue (1): 264-278.doi: 10.13278/j.cnki.jjuese.20220084
雷万杉1,2 ,林鑫1,段星星3, 刘拓4,杨生飞4,张海东1, 刘云华1,2
Lei Wanshan1, 2, Lin Xin1, Duan Xingxing3, Liu Tuo4, Yang Shengfei4, Zhang Haidong1, Liu Yunhua1, 2#br#
摘要: 自然过程和人为因素可以活化和迁移硒进入和离开土壤。查明土壤中硒的来源和迁移作用对富硒土地管理和富硒产业开发具有科学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岩石圈和大气干湿沉降是土壤硒的最基本来源。地表水径流、地下水淋滤、农作物收割、植物和微生物的挥发是土壤硒丢失的主要途径。土壤中硒的迁移作用可归因于水动力迁移作用、固相吸附作用和动植物循环作用。土壤组成和物理化学条件是控制土壤中硒分布和迁移的直接因素,气候、地形和农业活动通过改变土壤组成和物理化学条件间接地影响土壤中硒的迁移和重分布。在区域尺度(如大洲、国家和省)上,地质背景、气候和地形因素对硒的分布至关重要,而在局部尺度(如县、乡和农田)上,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耕作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硒在土壤中的行为特性,提出了一系列硒资源管理策略:1)生物强化和修复,通过动植物循环作用来调节土壤中硒分布和生物有效性,它被认为是一种生态富硒手段;2)灌溉模式,通过改变水动力条件来调整土壤的理化条件,进而改变土壤的固相吸附作用和动植物循环作用,其中漫水灌溉和有氧灌溉结合的水管理模式被认为可以提升土壤硒的有效性;3)农艺措施,如施加硒肥、磷肥、硫肥和撒石灰,通过直接改变土壤组成和理化条件调整土壤硒的分布和有效性,这是传统的富硒农艺措施,但也可能产生一定的生态风险。
中图分类号:
[1] | 佟鑫, 施建荣, 王惠初, 张家辉, 任云伟. 内蒙古固阳地区角闪石等矿物分离结晶形成的新太古代TTG片麻岩:来自元素地球化学和热力学模拟的证据[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3, 53(6): 1734-1759. |
[2] | 张桓, 陈亚军, 伍宏美, 马强. 火山喷发间歇期沉积岩层古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示踪与判别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3, 53(5): 1417-1436. |
[3] | 曾凯, 王腾, 刘恒达, 漆双林, 农良春, 李雪峰. 滇西澜沧—勐海地区三叠纪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稀土成矿[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6): 1894-1906. |
[4] | 张贵山, 邱红信, 温汉捷, 彭仁, 孟乾坤. 攀西红格钒钛磁铁矿矿田富钴硫化物中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6): 1740-1752. |
[5] | 孙超, 苟军, 孙德有, 冯钊, 田丽. 黑龙江省西北部晚古生代I-A型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4): 1082-1097. |
[6] | 张超, 石绍山, 时溢, 魏明辉, 杨帆, 郇恒飞, 李文博, 王路远. 华北板块北缘东段中三叠世构造演化——来自辽宁法库地区侵入岩的证据[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3): 734-748. |
[7] | 杨爱雪, 孙德有, 侯雪刚, 王久良, 张继林, 李临位. 冀东峪耳崖金矿区闪长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2): 416-428. |
[8] | 邹国庆, 余牛奔, 孙国庆, 黄修保, 尼加提·阿布都逊, 卢观送. 东准噶尔奥依托浪格地区石炭纪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2): 455-472. |
[9] | 李玉超, 王诚煜, 于成广. 辽宁丹东地区土壤Se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 50(6): 1766-1775. |
[10] | 曹星星, 吴攀, 周少奇, 谢峰, 荣嵘. 酸性矿山排水影响的水库沉积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 50(4): 1112-1126. |
[11] | 张健, 张海华, 陈树旺, 郑月娟, 张德军, 苏飞, 黄欣. 松辽盆地北部上二叠统林西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 50(2): 518-530. |
[12] | 梅西, 张训华, 刘健, 王中波, 郭兴伟, 黄湘通. 南黄海3.50 Ma以来海陆环境演变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 49(1): 74-84. |
[13] | 殷征欣, 李正元, 沈泽中, 汤民强, 魏巍, 刘强, 谢明芮, 蔡周荣. 西太平洋帕里西维拉海盆不对称性发育特征及其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 49(1): 218-229. |
[14] | 郭春涛, 李如一, 陈树民.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鹰山组白云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1121-1134. |
[15] | 蓝先洪,张志珣,王中波,陈晓辉,田振兴. 东海陆架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常量元素的分布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6): 1883-18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