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4 ›› 2010, Vol. 40 ›› Issue (3): 603-609.
郎嘉彬1|王成源1|2
LANG Jia-bin1|WANG Cheng-yuan1,2
摘要:
吉林中部的鹿圈屯组自建组以来, 一直被归入到“下石炭统”。在磐石明城附近鹿圈屯组上部的4个样品中发现的牙形刺化石,以Idiognathoides corrugatus , Id. lanei,Id. sinuatus,Id. sulcatus,Idiognathodus sinuosus等晚石炭亚纪(宾夕法尼亚亚纪)巴什基尔期典型分子为特征,表明鹿圈屯组上部存在晚石炭亚纪早期的沉积。其中Idiognathodus和Streptognathodus较为原始分子的出现,表明鹿圈屯组上部的时代与巴什基尔期的中、晚期相当。
中图分类号:
[1] | 王朝阳, 孟恩, 李壮, 李艳广, 靳梦琪. 吉东南新太古代晚期片麻岩类的时代、成因及其对早期地壳形成演化的制约[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3): 587-625. |
[2] | 王清, 刘宇峰, 刘守伟, 张旭东, 彭玮, 李超月, 徐新川, 范建华. 吉林西部盐渍土多场作用下物质特性演化规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3): 807-817. |
[3] | 李晓东, 姜琦刚. 吉林西部多时相遥感数据分类方案的构建及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3): 907-915. |
[4] | 张海洪, 许文良, 王枫, 曹花花. 吉林中部小蜂蜜顶子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证据[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5): 1418-1429. |
[5] | 刘雁, 刘吉平, 盛连喜. 吉林省西部湿地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多情景模拟[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3): 865-875. |
[6] | 卢文喜, 安永凯, 宋文博, 于婷. 吉林西部季节性气象干旱的时空演化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2): 543-551. |
[7] | 战高峰, 朱福, 董伟智, 王静. 季冻区低路堤土基强度与影响因素相关性[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3): 869-875. |
[8] | 王宇, 卢文喜, 卞建民, 侯泽宇. 三种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模型在吉林西部的应用与对比[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3): 886-891. |
[9] | 闫佰忠, 肖长来, 梁秀娟, 马喆, 危润初, 吴世利. 靖宇县玄武岩区矿泉水特征组分H2SiO3成因实验——以王大山泉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3): 892-898. |
[10] | 聂立军, 于宏斌, 张建泽, 王聪, 李栋, 李阳. 吉林省下三叠统卢家屯组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2): 453-470. |
[11] | 张丽, 赵丹丹, 刘吉平, 陈智文, 刘家福. 近30年吉林市景观格局变化及气候效应[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265-272. |
[12] | 张茜,梁秀娟,杜川. 基于无偏灰色马尔可夫链的吉林省降水量预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6): 1973-1979. |
[13] | 张勇, 孙景贵, 邢树文, 赵克强,王岩, 邱殿明,刘思宇,陈明. 吉林四方甸子钼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6): 1869-1882. |
[14] | 汤洁,梁爽,张豪,吴佳曦,娄云. 吉林西部盐碱水田区冻融期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酶活性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2): 636-644. |
[15] | 陈社明,卢文喜,罗建男,康柱. 吉林西部气象干旱的多标度分形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1): 245-2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