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12, Vol. 42 ›› Issue (6): 1629-1637.
张家政1,崔金栋2,杨荣国3
Zhang Jia-zheng1,Cui Jin-dong2, Yang Rong-guo2
摘要: 通过对岩心描述、镜下薄片、FMI成像测井及其他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准噶尔盆地红山嘴油田石炭系裂缝储集层的特征。裂缝储层按成因分为成岩缝、构造缝、风化缝和溶蚀缝4大类,其中成岩缝又细分为冷凝收缩缝、砾间缝、晶间缝3小类;按照裂缝产状又分为高角度缝、斜交缝、低角度缝和网状缝4大类。采用了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借助FMI成像测井和其他测井资料,确定了凝灰岩中裂缝最发育,裂缝密度可达11.46 条/m,其次是熔岩类,沉积岩类裂缝发育程度最低。距风化壳150 m的范围内裂缝厚度占裂缝总厚度的80.3%。在成像测井资料有限的情况下,提出了用钻井井眼轨迹法计算裂缝走向。裂缝走向以北东和北西向两组为主。裂缝系统控制了次生孔缝的形成和分布,形成了油气运移的有利疏导体系,是制约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对于火山岩储层而言至关重要。
中图分类号:
[1] | 张立亚, 徐 文, 沈艳杰.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致密砂岩气储层形成机制及成藏主控因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5): 1707-1717. |
[2] | 张田田, 杨为民, 万飞鹏, . 浑河断裂带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1): 149-. |
[3] | 冯佳睿1, 2, 高志勇1, 2, 张宇航1, 2, 李晓红1, 2, 周 鹏3, 尚江伟4, 李晨晨5. 库车坳陷大北克深井区白垩系储层含盐特征与分布规律#br#[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1): 38-. |
[4] | 迟唤昭1, 赵玉婷2, 刘 财3, 王 桐4, 胡 佳4, 杨松杉4. 松辽盆地德惠断陷营城组凝灰岩储层地质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1): 55-. |
[5] | 刘英辉.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风城组云质岩类沉积环境及成因探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1): 80-. |
[6] | 陶永富, 李达, 黄长兵, 廖鸿辉, 张华琴, 寻升, 李翀, 吴伟. 乍得南部Bongor盆地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物性的影响[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6): 1689-1699. |
[7] | 吕建航, 杨忠年, 时伟, 李国玉, 凌贤长, 张莹莹. 冻融循环下加筋膨胀土边坡稳定性模型试验[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5): 1587-1596. |
[8] | 张雪, 翁凯, 赵晓健, 杜守礼, 尚颖. 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二叠纪火山岩成因及构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4): 1119-1138. |
[9] | 张军华, 刘震, 李琴, 任雄风, 赵杰. 东营凹陷红层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及有利储层预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4): 1256-1267. |
[10] | 叶涛, 王清斌, 黄志, 孙哲, 李飞, 陈安清.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格架对岩溶储层的控制作用——以渤海西南海域下古生界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4): 991-1005. |
[11] | 郭颖, 杨波, 韩自军, 李果营, 吴庆勋, 叶涛. 深层碎屑岩自生矿物成因机理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以渤海歧南断阶带侏罗系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4): 973-990. |
[12] | 张亚蒲, 杨正明, 黄延章, 李海波, 侯海涛, 朱光亚. 低渗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3): 659-668. |
[13] | 牟丹, 张丽春, 徐长玲. 3种经典机器学习算法在火山岩测井岩性识别中的对比[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3): 951-956. |
[14] | 邹国庆, 余牛奔, 孙国庆, 黄修保, 尼加提·阿布都逊, 卢观送. 东准噶尔奥依托浪格地区石炭纪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2): 455-472. |
[15] | 王磊, 沈金松, 邹榕, 蔺学敏, 徐忠祥, 苏朝阳, 杨萍. 融合地震属性和成像测井信息优化的储层缝洞带评价与钻井轨迹[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2): 607-6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