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16, Vol. 46 ›› Issue (2): 358-367.doi: 10.13278/j.cnki.jjuese.201602105
杜治利1,2, 田亚2, 刘洪军3, 王凤琴3, 杜小弟2, 袁远2, 仝立华2
Du Zhili1,2, Tian Ya2, Liu Hongjun3, Wang Fengqin3, Du Xiaodi2, Yuan Yuan2, Tong Lihua2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9段为长7段之外另一套富含页岩气层段,然而其资源潜力长期未被重视。通过黄探1井的钻探在长9段发现了高含气量的页岩层段,初步证实了其资源潜力。本文利用黄探1井钻探成果并结合大量邻区钻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9段泥页岩发育特点、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热演化成熟度、岩矿特征、储层物性及含气性等方面开展研究,对其页岩气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总体认为:长9段沉积时期半深湖-深湖相发育,为油页岩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沉积条件;长9段总有机碳(TOC)平均质量分数3.98%,有机质丰度高,以偏腐殖Ⅱ2型混合有机质为主,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页岩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均较低,成岩矿物以石英和长石体积分数较高。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9段页岩气平均含气量高达2.92 m3/t,是鄂尔多斯盆地下一步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方向。
中图分类号:
[1] 何自新.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3. He Zixin. Evolution and Petroleum of Ordos Basin[M]. 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3. |
[1] | 王玉霞, 周立发, 焦尊生, 尚庆华, 黄生旺.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981-990. |
[2] | 冯小龙, 敖卫华, 唐玄. 陆相页岩气储层孔隙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3): 678-692. |
[3] | 唐文龙, 孙宏伟, 刘晓阳, 王杰, 左立波, 吴兴源. 中南部非洲镍矿成矿规律及资源潜力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1): 53-69. |
[4] | 徐宏杰, 胡宝林, 郑建斌, 刘会虎, 张文永, 郑凯歌. 淮南煤田煤系页岩气储集空间特征及其岩相控制作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2): 418-430. |
[5] | 邹友琴, 刘莉, 李宏卿, 颜春, 曾马荪, 兰盈盈. 水文地质条件对页岩气开采控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3): 824-830. |
[6] | 张延军, 余海, 李建明, 于子望, 张佳宁. 深部水热型地热潜力区的GIS预测模型——以土耳其西安纳托利亚地区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3): 855-864. |
[7] | 谭聪, 于炳松, 阮壮, 刘策, 朱玺, 谢灏辰, 罗忠.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2): 336-347. |
[8] | 姚泾利, 赵彦德, 邓秀芹, 郭正权, 罗安湘, 楚美娟.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控制因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4): 983-992. |
[9] | 马锋, 张光亚, 王红军, 刘祚冬, 蒋凌志, 谢寅福, 李飞, 琚亮. 全球重油与油砂资源潜力、分布与勘探方向[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4): 1042-1051. |
[10] | 郑玉龙, 陈春瑞, 王佰长, 王占国, 刘胜英, 吴相梅. 松辽盆地北部油页岩资源潜力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3): 683-690. |
[11] | 刘福春,程日辉,解启来,胡望水,汤济广,李忠博,杨秀辉,徐浩,周隶华.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3): 762-773. |
[12] | 黄传冠,刘春根,丁少辉,江俊杰,雷良城. 含矿地质体体积法在江西德兴地区铜矿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4): 1143-1150. |
[13] | 叶天竺. 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方法理论框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4): 1053-1072. |
[14] | 牛翠祎,韩先菊,卿敏. 中国金矿矿产预测评价模型及资源潜力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4): 1210-1222. |
[15] | 王登红,陈毓川,徐志刚,盛继福,朱明玉,刘喜方,张长青,王成辉,王永磊. 矿产预测类型及其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运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4): 1092-1099. |
Viewed | ||||||||||||||||||||||||||||||||||||||||||||||||||
Full text 399
|
|
|||||||||||||||||||||||||||||||||||||||||||||||||
Abstract 506
|
|
|||||||||||||||||||||||||||||||||||||||||||||||||
Cited |
|
|||||||||||||||||||||||||||||||||||||||||||||||||
Shared | ||||||||||||||||||||||||||||||||||||||||||||||||||
Discuss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