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24, Vol. 54 ›› Issue (3): 735-751.doi: 10.13278/j.cnki.jjuese.20220314
韩云浩1,朱光有2,张志遥2,3,姜振学1
Han Yunhao1, Zhu Guangyou2,Zhang Zhiyao2,3, Jiang Zhenxue1
摘要: 痕量化合物是油气成因、来源、形成环境、次生地球化学改造等研究的重要指示物,随着当前油气研究不断地向非常规储层以及深层储层进发,此类化合物在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显得愈发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原油中痕量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母质来源与形成环境分析、高演化阶段油气成熟度与油源对比、油气运移路径示踪、油气次生地球化学改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基于痕量化合物所建立的原油热裂解、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气侵改造作用等评价参数的应用现状;同时,指出痕量化合物的形成机理以及寻找具有指示物源意义的痕量分子化合物、加强单体同位素分析是未来的研究重点,并且随着测试技术与研究认识的不断提升或将发现新的过渡型分子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
[1] | 邓高山.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分析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4, 54(2): 389-412. |
[2] | 王晓琳, 张小莉, 王祥, 曹聪. 鄂尔多斯盆地枣园探区延长组长7段和长9段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52(3): 840-854 . |
[3] | 孙哲, 于海波, 彭靖淞, 胡安文, 李飞. 渤海湾盆地庙西中南洼围区原油成因类型及分布主控因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6): 1665-1677. |
[4] | 曾文人, 孟庆涛, 刘招君, 徐银波, 孙平昌, 王克兵. 柴北缘团鱼山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油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湖泊条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 49(5): 1270-1284. |
[5] | 牛子铖, 柳广第, 国殿斌, 王朋, 张家舲, 赵其磊. 查干凹陷中央构造带不同断阶带原油成熟度特征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4): 1047-1059. |
[6] | 常象春, 韩作振, 鄢程鹏. 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段混源油地球化学与成藏特征[J]. J4, 2012, 42(3): 672-680. |
[7] | 梁积伟, 蔡玥, 付国民, 宋岩, 张放东, 刘绍光. 白音查干凹陷桑合地区油气来源[J]. J4, 2012, 42(2): 327-334. |
[8] | 刘洛夫, 孟江辉, 王维斌, 靳军, 吴琳, 赵彦德, 王萍, 支东明.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凸起上、下层系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及其意义[J]. J4, 2011, 41(2): 377-390. |
[9] | 任拥军, 卢宁宁, 邱隆伟. 大王北洼陷精细油源对比[J]. J4, 2010, 40(4): 921-931. |
[10] | 孙永河,吕延防,付晓飞,杨典栋. 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冲断带断裂输导石油效率评价[J]. J4, 2008, 38(3): 430-0436. |
[11] | 王建伟, 宋国奇,宋书君,赵密福,高侠. 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J]. J4, 2008, 38(1): 56-0062. |
[12] | 杨光,苗红波,郭巍,刘万洙,徐良. 松辽盆地南部黑帝庙地区油气成藏模式[J]. J4, 2007, 37(4): 734-0738. |
[13] | 史 建 南. 准噶尔盆地排2井区油气成藏机理[J]. J4, 2007, 37(3): 531-05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