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斌1,2,董清水1,邹吉斌2,冯本智1
YU Wen-bin1,2, DONG Qing-shui1, ZOU Ji-bin2, FENG Ben-zhi1
摘要: 从上白垩统泉头组-嫩江组沉积相展布、岩石地球化学及沉积期后改造作用分析入手,阐明了研究区有利铀成矿砂体主要为泉头组的辫状河与青山口组的三角洲砂体。综合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铀源、古气候、水文地质、岩性-岩相条件,认为范家屯-九台一带的泉头组及杨大城子一带的青山口组发育辫状河或三角洲前缘砂体,构成了铀源供应充足的补-径-排系统,具有有利的层间氧化带形成条件,是本区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有利成矿远景区带。
中图分类号:
[1] | 马国庆, 孟庆发, 黄大年. 基于重力异常的松辽盆地构造特征识别[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2): 507-516. |
[2] | 蔡来星, 卢双舫, 肖国林, 王蛟, 吴志强, 郭兴伟, 侯方辉. 论优质源储耦合关系的控藏作用:对比松南致密油与松北致密气成藏条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1): 15-28. |
[3] | 项新葵, 尹青青, 詹国年, 曲凯, 刘行, 谭荣, 钟波. 江西大湖塘北区石门寺矿段钨矿成矿条件与找矿预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3): 645-658. |
[4] | 鲍新华, 张宇, 李野, 吴永东, 马丹, 周广慧. 松辽盆地增强型地热系统开发选区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2): 564-572. |
[5] | 高翔, 刘志宏, 聂志阳, 姚勇, 贾卧, 王超, 宋健.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形成时间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74-83. |
[6] | 林承焰, 曹铮, 任丽华, 张昌盛, 范瑞峰, 王叶, 邢新亚, 马晓兰. 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向斜区葡萄花油层石油富集规律及成藏模式[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6): 1598-1610. |
[7] | 刘财, 杨宝俊, 冯晅, 单玄龙, 田有, 刘洋, 鹿琪, 刘才华, 杨冬, 王世煜. 论油气资源的多元勘探[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4): 1208-1220. |
[8] | 温志良, 姜福平, 钟长林, 姜雪飞, 王果谦, 齐岩.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超大型油页岩矿床特征及成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3): 681-691. |
[9] | 康健, 韦庆海, 周琳, 高研, 张永刚, 高峰. 利用地震台阵观测资料研究大庆地区深部构造[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3): 900-910. |
[10] | 修立君, 邵明礼, 唐华风, 董常春, 高有峰. 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孔缝单元类型和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1): 11-22. |
[11] | 那金, 许天福, 魏铭聪, 冯波, 鲍新华, 姜雪. 增强地热系统热储层-盐水-CO2相互作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5): 1493-1501. |
[12] | 陈彬滔, 潘树新, 梁苏娟, 张庆石, 刘彩燕, 王革. 陆相湖盆深水块体搬运体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以松辽盆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4): 1002-1010. |
[13] | 李正伟, 张延军, 郭亮亮, 金显鹏. 松辽盆地北部干热岩开发水热产出预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4): 1189-1197. |
[14] | 刘志宏, 孙理难, 王超, 高翔, 宋健, 黄超义, 梅梅. 松辽盆地伏龙泉断陷构造特征及演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3): 663-673. |
[15] | 郑玉龙, 陈春瑞, 王佰长, 王占国, 刘胜英, 吴相梅. 松辽盆地北部油页岩资源潜力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3): 683-6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