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加桂1,2
ZHANG Jia-gui1,2
摘要: 将以前认识的秀峰寺滑坡扩展为秀峰寺[CD1]大块子古滑坡,并探讨了它的形成过程。滑坡介于两条冲沟之间,呈不规则“哑铃”状。滑坡体原岩是巴东组第一段泥灰岩,体积约200×104 m3。滑坡在特殊的地貌和地质环境下形成,并受岩溶作用控制。构成滑体、滑带和滑床的岩体均遭受了强烈的岩溶作用,具有复杂的结构。滑坡的形成过程是:①燕山运动形成巫山向斜,秀峰寺-大块子位于向斜NNW陡倾翼;②新构造运动期地表剥蚀、深部溶蚀、泥化,软弱地层沿灰岩顶面下滑,在潜水面附近形成和缓的局部褶皱带;③泥岩被剥蚀,冲沟切入褶皱带,泥灰岩继续下滑,滑体剪断下部褶皱带,滑坡贯通,同时,下部灰岩溶蚀变形;④进一步岩溶和剥蚀使滑坡体离散、分化、变小,同时,岩溶作用导致石板沟边灰岩倾向变反倾,顶面降低,成为目前的面貌。可以将这种滑坡形式总结为岩溶过程中的顺层推移-躺平-减速滑坡。
中图分类号:
[1] | 束龙仓, 李姝蕾, 王松, 克热木·阿布都米吉提, 鲁程鹏, 李砚阁, 李伟. 岩溶水源地安全供水的风险评价指标筛选——以娘子关泉水源地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3): 805-814. |
[2] | 田亚, 杜治利, 刘宝宪, 杜小弟, 陈夷.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川黄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储层发育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6): 1620-1630. |
[3] | 赵小二, 常勇, 彭伏, 吴吉春. 水箱-管道系统溶质运移实验研究及其岩溶水文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4): 1219-1228. |
[4] | 陈鹏, 单玄龙, 郝国丽, 赵容生, 周健. 长白山仙人桥温泉断裂岩溶复合型地热成因模式[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4): 1236-1246. |
[5] | 韩凯, 郑智杰, 甘伏平, 陈贻祥, 陈玉玲. 利用多源大功率充电法定位复杂岩溶含水通道的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5): 1501-1510. |
[6] | 周长松, 邹胜章, 李录娟, 朱丹尼, 卢海平, 夏日元. 岩溶区典型石灰土Cd形态指示意义及风险评价——以桂林毛村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 46(2): 552-562. |
[7] | 赵良杰, 夏日元, 易连兴, 杨杨, 王喆, 卢海平. 基于流量衰减曲线的岩溶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推求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6): 1817-1821. |
[8] | 王孔伟, 张帆, 邱殿明. 三峡库区黄陵背斜形成机理及与滑坡群关系[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4): 1142-1154. |
[9] | 姜光辉, 郭芳, 于奭. 岩溶水系统的水化学曲线及其在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3): 899-907. |
[10] | 康志强, 何师意, 罗允义. 表层岩溶系统水化学成因及植被恢复条件下变化趋势——以广西马山弄拉兰电堂泉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232-239. |
[11] | 黄奇波, 覃小群, 刘朋雨, 康志强, 唐萍萍. 半干旱区岩溶碳汇原位监测方法适宜性研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240-246. |
[12] | 赵永刚, 陈景山, 李凌, 古永红, 张春雨, 张栋梁, 张文强, 周通. 基于残余岩溶强度表征和裂缝预测的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以塔中西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25-36. |
[13] | 王建民,王佳媛,沙建怀,郭德郧,高海仁,聂武军,秦锐.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古地貌特征及综合地质模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2): 409-418. |
[14] | 彭令,牛瑞卿,赵艳南,邓清禄. 区域滑坡灾害风险评估--以长江三峡库区秭归县为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3): 891-901. |
[15] | 王孔伟,赵小明, 邓成进,张帆. 三峡库区作辑托背斜和巴东断裂与滑坡类型的关系[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1): 169-1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