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9, Vol. 45 ›› Issue (04): 965-970.doi: 10.13481/j.1671-587x.20190440

• 综述 • 上一篇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王钰聪, 徐英辉, 李宏伟, 王旭, 孙超, 郭晔, 邱实, 马克威   

  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21
  • 收稿日期:2018-09-21 发布日期:2019-08-02
  • 通讯作者: 马克威,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Tel:0431-88782179,E-mail:makw@jlu.edu.cn) E-mail:makw@jlu.edu.cn
  • 作者简介:王钰聪(1992-),女,山东省诸城市人,在读医学硕士,主要从事胸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课题(81501962)

Research progress in PD-1/PD-L1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treatment of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 Received:2018-09-21 Published:2019-08-02

摘要: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通路是诱导肿瘤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在肿瘤形成中起免疫检查点的作用。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该通路而用于肿瘤的治疗。近年来,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大量国际性临床研究证实PD-1抗体和PD-L1抗体单药及联合化疗或血管生成抑制剂等药物治疗NSCLC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化疗。Nivolumab、Pembrolizumab和Atezolizumab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成为NSCLC的二线治疗以及某些特定人群一线治疗的标准治疗策略。目前公认的与免疫治疗疗效确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主要有PD-L1表达水平、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MMR蛋白表达缺失(dMMR)和肿瘤突变负荷(TMB)。现将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抗PD-1/PD-L1新药在NSCLC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及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的选择进行综合评述。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癌,非小细胞肺

中图分类号: 

  • R7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