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洁,梅树江,蒋立新,等. 深圳市福田区社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系统监测结果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4,30(2):120-123.[2] 林云,王金荣,富小飞,等. 嘉兴市社区人群腹泻病疾病负担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2):158-160.[3] 陈艳,严卫星. 国内外急性胃肠炎和食源性疾病负担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3,25(2):190-193.[4] 毛雪丹,胡俊峰,刘秀梅. 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疾病负担的初步研究[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2):132-136.[5] 孟军. 2004~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2010,16(10):937-940.[6] 金立坚,袁珩,张辉,等. 四川省腹泻病现状调查[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25(3):183-186.[7] 杨建军. 甘肃省腹泻病流行特征和经济负担研究[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8] 戴月,袁宝君,罗亚洲. 江苏省2009年食源性肠道疾病负担调查[J]. 江苏预防医学,2010,21(4):4-6.[9] 吉林省统计局. 吉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tjj.jl.gov.cn/tjgb/ndgb/201303/t20130313_1428383.html,2013-03-13.[10] 吉林省统计局. 吉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EB/OL]. http://tjj.jl.gov.cn/tjgb/ndgb/201403/t20140321_1635638.html,2014-03-21.[11] 李娟,于保荣. 疾病经济负担研究综述[J]. 中国卫生经济,2007,26(11):72-74.[12] 徐方旭,刘诗扬,兰桃芳,等. 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其应对策略[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35(1):98-101.[13] 柴程良. 腹泻病流行特征与经济负担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14] 林永红,林玫,梁大斌,等.广西腹泻病患者诊治行为及费用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1):1379-1381.[15] 林玫,董柏青,梁大斌,等. 广西腹泻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0):3806-3808.[16] 朱敏,张静,高永军,等.腹泻病疾病负担研究现状[J].卫生研究,2008,37(1):126-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