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伟1, 2,宋汉周1
Wu Zhiwei1, 2,Song Hanzhou1
摘要:
应用河床温度时序资料对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过程进行评价。首先假设半无限空间上部温度边界按正弦波动,由1D地下水渗流传热模型,得到采用温度衰减规律计算地下水流速的解析模型;典型的解析模型求解有Hatch解析解和Keery解析解, Hatch解考虑了热弥散效应所引入的误差,因此其计算精度优于Keery解。然后基于典型渗透性介质,通过算例讨论了解析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只有研究区能简化为均质多孔介质、地下水的1D垂向运动占主导地位时,才能采用解析法确定地下水流速;采用常规的测点距离(1.0 m左右),振幅比法能有效评价流速在(-1.0~8.0)×10-5 m/s的地下水活动,而相位滞后法能有效评价流速在(0.0~1.6)×10-4 m/s的地下水活动;采用温度时序资料解析模型计算地下水流速时,2个测点间必须存在振幅衰减或相位滞后,因此需要预估研究区地下水流速以便设置合理的测点间距。实例研究表明,该解析方法能够有效地评价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的时域特征。
中图分类号:
[1] | 董娟, 李成禄. 大兴安岭永新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1, 51(1): 95-106. |
[2] | 樊冬艳, 孙海, 姚军, 李华锋, 严侠, 张凯, 张林. 增强型地热系统不同注采井网参数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 49(3): 797-806. |
[3] | 何俊, 王小琦, 颜兴, 万娟, 朱志政. 溶液和温度作用下膨润土防水毯的渗透性能[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 49(3): 807-816. |
[4] | 董林垚, 任洪玉, 雷俊山, 刘纪根. 地表暖化影响下温度示踪地下水流速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 49(3): 773-783. |
[5] | 单玄龙, 蔡壮, 郝国丽, 邹欣彤, 赵容生. 地球化学温标估算长白山地热系统热储温度[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9, 49(3): 662-672. |
[6] | 李长雨, 马桂霞, 郝光, 徐亮. 季节冻土地区路基冷阻层温度场效应[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1174-1181. |
[7] | 张波, 曹洪恺, 孙建孟, 张鹏云, 闫伟超. 稠油热采地层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特性数值模拟[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 48(4): 1277-1286. |
[8] | 袁利娟, 杨峰田. 北京迭断陷内蓟县系热储层温度分布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179-188. |
[9] | 张延军, 张通, 殷仁朝, 郑杰, 刘彤, 谢洋洋. 基于2 m测温法的地热异常区探测及地温预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1): 189-196. |
[10] | 毛毳, 陈勇, 周瑶琪, 葛云锦, 王有智, 周振柱. 改进后的烃类流体包裹体热力学模拟方法及其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5): 1352-1364. |
[11] | 胡大千, 王岩泉, 沙茜, 王春光, 陈旭, 马瑞. 大兴安岭北部上古生界极低级变质温度——来自碳质物拉曼光谱的证据[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188-197. |
[12] | 李杨, 王清, 王坛华. 冻土水热耦合模型数值求解及结果检验[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5, 45(1): 207-213. |
[13] | 黄平华,韩素敏. 矿井底板破碎带温度场模型推导及模拟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 44(3): 969-976. |
[14] | 何雨江,蔺文静,王贵玲. 利用TDR100系统原位监测深厚包气带水热动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6): 1972-1979. |
[15] | 唐菲, 徐涵秋. 城市不透水面与地表温度定量关系的遥感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6): 1987-19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