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ISSN 1671-5888
CN 22-1343/P
主 任:邱殿明
编 辑:蒋 函 王晓丽
    刘 莉 刘宇轩
电 话:0431-88502374
    13756165364
E-mail:xuebao1956@jlu.edu.cn
地 址: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
      邮编:130026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jdxbdxb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最新学术动态
目录列表
2005年, 第35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05-05-26
基础地质·矿床·盆地
西藏申扎地区奥陶纪鹦鹉螺化石
程立人,张予杰,张以春
J4. 2005 (03):  273-0282. 
摘要 ( 1640 )   [HTML] ( )
申扎地区塔尔玛桥东-扎扛一带的奥陶系是藏北地区有可靠古生物化石依据的第二个出露区。地层发育好,含化石门类多,数量大,时代依据可靠,界线清楚,是藏北地区目前已知研究奥陶系(纪)的最理想地区。经鉴定,该区鹦鹉螺化石有29种,10未定种,分别隶属3目8科15属,其中3新属9新种。这为该区奥陶纪地层划分、对比及研究古地理格局,探讨藏北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资料。文中仅描述了1新属6新种,老属种描述从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铊矿物晶体化学和地球化学
范 裕,周涛发,袁 峰
J4. 2005 (03):  284-0290. 
摘要 ( 1724 )   [HTML] ( )
对世界上已经发现报道的56个铊矿物种类、晶体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铊矿物产出的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总结。将铊矿物分为硫化物、氧化物和含氧盐等六大类,其中铊硫化物矿物占绝大多数。在低温还原环境下,铊表现出强烈的亲硫性,可以与As、Sb、Pb、Hg、Cu和Au等元素结合形成两种形式的铊硫化物矿物:①TlwBySz(铊作为唯一的金属元素),②TlwAxBySz(除了铊以外还有其他的金属元素)。低温成矿域中贱金属矿床是铊矿物的主要产出场所。对目前铊矿物学研究的现状、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陕西富平全新世古气候的初步研究
李 秉 成
J4. 2005 (03):  291-0295. 
摘要 ( 1628 )   [HTML] ( )
为了了解黄土高原中部全新世古气候演化特征,通过对陕西富平剖面的地质调查、密集采样和31个样品的孢粉分析,将孢粉图式划分为Ⅰ、Ⅱ、Ⅲ3个带,分别代表早、中、晚3个时期的孢粉带:Ⅰ带为松-菊-香蒲组合带,以草本植物花粉占优势、针叶树植物花粉含量较高为特征;Ⅱ带为松-栎-蒿-环纹藻组合带,以乔木花粉增加、草本植物花粉减少为特征;Ⅲ带为栎-松-蒿组合带,以草本植物花粉增加、乔木花粉减少为特征。结果表明,早全新世植被为森林草原—干草原,气候干凉—干冷;中全新世植被为森林草原与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气候温暖半湿润;晚全新世植被为森林草原或疏林草原,气候干旱偏暖—温凉干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东天山哈密五堡地区中奥陶世大柳沟组火山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田纹全, 王璞珺,李嵩龄,孙晓猛,温暖,刘新
J4. 2005 (03):  296-0301. 
摘要 ( 1815 )   [HTML] ( )
新疆东天山哈密五堡地区中奥陶世大柳沟组是研究区出露的最老的火山岩地层,大地构造属于准噶尔板块-大南湖复合岛弧火山岩带。大柳沟组火山岩以钙碱性系列为主,大离子亲石元素(LIL)的Ba、Th等富集,呈现正异常;高场强元素(HFS)Nb、Ta、Zr、Hf和Ti呈负异常。中基性火山岩的稀土配分曲线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型式。其常量和微量元素特征总体上具岛弧火山岩的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冈底斯带巴嘎区二云母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定年
和钟铧,杨德明,王天武,郑常青
J4. 2005 (03):  302-0307. 
摘要 ( 1906 )   [HTML] ( )
二云母花岗岩出露于冈底斯弧背断隆带上,沿色日荣—巴嘎东西向断层呈串珠状分布。岩石具有高SiO2、K2O、Al2O3,低CaO的特点,A/CNK>1.1,并且标准矿物计算的刚玉质量分数均大于2.1%,为过铝质花岗岩,具深熔花岗岩特点,稀土和微量元素显示该岩石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岩继承锆石给出了少量太古宙和大量1 120~1 489 Ma的年龄,代表了锆石主要源区的物质年龄,这与冈底斯带上念青唐古拉群原岩年龄基本一致,反映二者的亲缘性。有深熔特征的二云母花岗岩深熔时间为139 Ma。结合区域资料,巴嘎区二云母花岗岩是在晚侏罗世时期由于新特提斯洋的俯冲作用及其弧后洋盆的闭合碰撞使冈底斯带地壳增厚熔融的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胶东地区裸露含金构造的地球化学评价
纪宏金,孙丰月,陈满,胡大千,时艳香,潘向清
J4. 2005 (03):  308-0312. 
摘要 ( 1891 )   [HTML] ( )
为评价裸露含金构造,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球化学评价方案,包括纵向采样布局和数据解释的对应分类法。用新的采样布局代替常规布局,能以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在平度地区以2 439个样品发现了84条有价值的含金构造。对应分类法继承和改善了常规方法,能用较简单步骤和单一图件更有效地揭示数据中的核心信息。在纪山地区,据此单一图件提供了不同元素组合类型、不同地球化学单元类型、单元的等距性、单元的分带性、已知矿单元的各种地球化学特征和靶区等,特别是显示了区内一个典型地球化学分带序列。对应分类法还可用于其它领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西耿庄金矿重晶石巨晶中多相态包裹体研究
黄 菲, 金成洙, 姚玉增, 赵玉山, 温守钦
J4. 2005 (03):  313-0319. 
摘要 ( 1678 )   [HTML] ( )
在山西耿庄金矿区发现的重晶石巨晶,包含有富镍黄铁矿、FeS2-Fe(Ni,Co)S2系列晶须和气液包裹体。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分析研究了重晶石和固体包裹体矿物的形貌、成分和物理性质。用激光拉曼光谱仪研究了气液包裹体成分、均一温度。结果表明:重晶石成分单一,结构发育完好;FeS2-Fe(Ni,Co)S2系列晶须成分随着晶须加粗有明显变化;富镍黄铁矿成分较为稳定。固体包裹体矿物的结晶程度高,晶体形态标准。热液为低盐度流体,其成分主要为H2O,含少量CO2,其总体密度为0.79~0.95 g/cm3。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大,为134.7~269.5℃。根据本次研究成果,结合地质背景,运用晶体生长和地球化学理论,讨论了耿庄金矿重晶石形成时期的热液活动特点及方式、相关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重晶石和固体包裹体矿物的形成条件等。认为该期热液活动中沸腾作用和混合作用表现强烈;并且热液活动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原位叠加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生长习性及控制因素
初凤友,孙国胜,李晓敏,马维林,赵宏樵
J4. 2005 (03):  320-0325. 
摘要 ( 1744 )   [HTML] ( )
通过对“大洋一号”调查船DY95-10、DY105-11、DY105-12等航次结壳样品和海底摄像照相资料等综合观测分析,从不同角度对中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的生长习性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富钴结壳可以在海山区的各种岩石上生长发育,对岩性没有明显的选择性,载壳岩石类型统计结果与岩石类型区域上的分布不均衡有关,而与岩性本身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结壳生长的厚度除受载壳岩石形成年代、物化环境影响外,与其所经受构造活动的强度和频率也有密切联系。水深可能对结壳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由于海山在结壳生长后存在移动和升降运动,因此现在海山上的结壳并不存在截然的水深界限。地形对富钴结壳覆盖率、产状、形态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海山坡度太缓、太陡均不利于结壳的生长发育;在海山坡度较大处生长的结壳多呈平板状,而在坡度较小处生长的结壳多呈波纹状或枕状;海山的斜坡上生长的多为板状结壳,而在平坦低洼处则有利于砾状结壳、钴结核的生长发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民屯凹陷油气运聚史研究
姜建群,张占文,李军,史建南
J4. 2005 (03):  326-0331. 
摘要 ( 1800 )   [HTML] ( )
运用油气组成非均质性,以大民屯凹陷丰富详实的分析测试资料为基础,“反演”了两大油气系统的油气主运聚方向。结果表明,大民屯凹陷油气总体组成非均质性、分子构成非均质性以及含氮化合物分布三方面的运移示踪效应基本一致,可以相互印证。“反演”结果表明,正常油和高蜡油都是围绕各自生油洼陷中心向周围构造高部位的斜坡带运移,在有利的圈闭中成藏。沿着该运移路径上如果有合适的圈闭条件就会聚集成藏,这为下一步勘探目标预测提供了依据。流体定年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大民屯凹陷主成藏时期为沙一、二到东营早期。安福屯洼陷成藏稍早于荣胜堡洼陷,因而高蜡油成藏略早于正常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构造特征与沉积体系
李斌,孟自芳,李相博,卢红选,郑民
J4. 2005 (03):  332-0339. 
摘要 ( 1859 )   [HTML] ( )
在深入研究泌阳凹陷大量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基础上,证实泌阳凹陷具有独特的盆地结构样式和形成机制。南侧及东侧盆地主控断裂发育区为陡坡生长断裂型层序分布区,北侧为典型的缓坡型层序样式,相似于墨西哥湾生长断层层序地层模式。通过对层序体系域构成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的独特的构造背景条件分析,建立了泌阳凹陷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模式,认为泌阳凹陷断陷湖盆完整的陆相层序体系域具有四分性: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及水退体系域。分析了主要含油层段下第三系核桃园组地层发育三种类型的三角洲沉积砂体:扇三角洲、近源三角洲和远源三角洲,并对其储集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机分形在刻划储层非均质特性中的应用
王谦,吴志芳, 张汉泉,莫修文
J4. 2005 (03):  340-0345. 
摘要 ( 1585 )   [HTML] ( )
储集层的非均质性质普遍存在于砂泥岩储层、碳酸盐岩和火成岩储层中。线性数学手段难以精确描述非均质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在详细分析砂泥岩地层参数非均质特性的基础上,将分形方法与克里金方法相结合来刻划储层密度和声波时差的分布规律,通过对两口井的相应参数进行插值产生的虚测井值与真实测井值吻合良好。在井距合理的情况下,统计分形方法能够较好地刻划储集层的非均质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油气勘探的角度论博格达山的隆升
旷理雄,郭建华,梅廉夫,童小兰,杨丽
J4. 2005 (03):  346-0350. 
摘要 ( 1938 )   [HTML] ( )
应用构造运动学、沉积原型恢复、有效烃源岩评价及改造型盆地模拟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博格达山地区及周缘烃源岩特征与生排烃高峰期、构造-沉积演化、博格达山的隆升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分析认为,现今博格达山地区及周缘在晚二叠世沉积期属于深湖-半深湖亚相,发育两套好-中等级别烃源岩,即上二叠统芦草沟和红雁池组,生、排烃高峰期属于侏罗纪末期-新生代;现今博格达山地区在侏罗纪末期开始隆起,与烃源岩生、排烃高峰期相同。博格达山隆升期,博格达山地区周缘柴窝堡凹陷与米泉地区尽管接受博格达山地区的供油量较少,但自身烃源岩厚度大,生烃能力强,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仍然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地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文·工程·环境
涨渡湖通江前后调蓄能力模拟分析
李涛, 吴胜军,蔡述明,薛怀平,YASUNORI Nakayama
J4. 2005 (03):  351-0355. 
摘要 ( 1285 )   [HTML] ( )
在RS/GIS的支持下,采用地形图扫描矢量化法构建涨渡湖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将DEM模型与涨渡湖区2003年的LANDSAT-7 TM遥感图像进行叠加分析,提取出不同湿地类型的平均高程。通过回归分析,建立起水位、淹没面积、容积的关系模型。结合试验区的农情状况和水利设施的排涝能力,对比分析出通江前后涨渡湖地区调蓄能力的变化:通江前湖区最大调蓄面积为38.75 km2,最大调蓄容量为1.644亿 m3;通江后其最大可淹没面积为273 km2, 最大可调蓄容量为9亿 m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文响应单元法在盐渍化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章光新,邓伟,何岩,RAMSIS Salama
J4. 2005 (03):  356-0360. 
摘要 ( 1738 )   [HTML] ( )
运用水文响应单元(HRUs)法评价洮儿河流域地下水环境空间变化对盐渍化风险等级的影响过程,利用反映地下水环境空间变化的3个重要参数:水文区权重(HZ)、水位埋深(DTW)和水位上升速率(RR),由其3个等级网格值算术相乘HRU = DTW*RR*HZ在GIS 平台上生成2001年水文响应单元图。结果表明:(1)洮儿河流域整体上盐渍化风险非常小,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水文区A、水文区B和水文区D中的安广镇、烧锅镇一带,主要原因是由于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水文区A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较好;(2)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莫莫格湿地、镇赉县境内和来福-叉干镇一带,主要是由于嫩江排泄通道受阻、地表水体的补给以及水田不合理的灌溉造成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GIS的分组数据Logistic模型在斜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李雪平,唐辉明
J4. 2005 (03):  361-0365. 
摘要 ( 1704 )   [HTML] ( )
分组数据Logistic回归是针对因变量为定性变量、自变量为分类变量的一种解决方案,加权最小二乘法可用来求解该方程。将巫山县新城西区作为试验区,选取岩性、坡度、高程、地下水位埋深、距最近有影响构造线距离5种因素为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以试验区历史滑坡发生为因变量,建立了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的分组数据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了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最后利用回归方程对全区斜坡稳定性进行预测。模型拟合精度为:以滑坡发生概率0.157 9为判据,滑坡发生样本的判对率为72.55%,滑坡不发生样本的判对率为79.69%。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西部平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RS-GIS集成研究
杜 崇,林年丰,汤 洁,李昭阳
J4. 2005 (03):  366-0372. 
摘要 ( 1465 )   [HTML] ( )
近20年来,吉林西部平原生态环境显著恶化,土地盐碱化、沙化、草地退化严重制约该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往人们很少从土地利用/覆盖(LUCC)变化的角度去分析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应用1989、2001年的TM卫星影像数据和RS-GIS集成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覆盖的动态监测,遥感影像解译,采用空间信息叠加的方法提取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的信息,揭示了土地利用类型两增(耕地、盐碱地)三减(草地、水体、湿地)的变化规律,讨论了驱使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原因,提出了保护利用土地资源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王羽生,马小凡,王雨亮,程海军,吕志勇
J4. 2005 (03):  373-0377. 
摘要 ( 1055 )   [HTML] ( )
为了提高城市污水的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进行了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从曝气停留时间、有机负荷率、气水比等3个方面研究了试验运行的最佳条件和控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工艺方法处理城市污水在有机负荷率高达2.44 kgCOD/kgMLSS·d的条件下,停留时间1.5~2 h,气水比(2.5~3)∶1,可使出水COD去除率达80%以上。该方法强化了混合液的物相传质速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球物理
地质雷达数值模拟中有损耗介质吸收边界条件的实现
刘四新,曾昭发,徐波
J4. 2005 (03):  378-0381. 
摘要 ( 1405 )   [HTML] ( )
利用时间域有限差分(FDTD)法将麦克斯韦方程进行离散化,可以对地质雷达进行数值模拟。利用完全匹配层(PML)作为吸收边界条件可以有效地吸收向外的电磁波,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对于有损耗介质的情况,采用扩张坐标系下改正的麦克斯韦方程,只要扩张变量满足一定的关系,同样可有效地吸收向外的电磁波, 这种吸收边界条件称为通用完全匹配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测井资料自动识别藻灰岩
张振城,孙建孟,马建海,张炜,苏远大
J4. 2005 (03):  382-0388. 
摘要 ( 1406 )   [HTML] ( )
藻灰岩在测井曲线图上具有不同于其它岩性的特征,据此确定了7种测井参数(自然伽玛、自然电位、井径、声波时差、补偿中子、补偿密度及深电阻率),将测井数据归一化后得到了相应的岩性判别样本参数。利用F-Means中速度较快的聚类迭代(LBG)算法对研究样本进行分类,优选了一组数据用于判别分析。在进行Q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岩性判别的3个判别函数,并对花土沟油田某井段进行了岩性识别预测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PROP算法在测井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张治国,杨毅恒,夏立显
J4. 2005 (03):  389-0393. 
摘要 ( 1483 )   [HTML] ( )
为了更好地解决测井岩性识别问题,引入一种快速实用的BP算法--Resilient Backpropagation (RPROP)算法。在说明RPROP算法的基础上,结合某地的实际测井资料,建立基于RPROP算法的BP网络岩性识别模型,进行岩性识别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应用RPROP算法进行测井资料岩性识别,识别的准确率较高,与基本BP算法及其一些改进算法相比,训练速度快,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研究
周波,李舟波,潘保芝
J4. 2005 (03):  394-0397. 
摘要 ( 1533 )   [HTML] ( )
岩性是测井储层评价的基础,在火山岩油藏的测井评价过程中,由于火山岩岩性定名方法的不统一以及岩性识别方法的不完善,使火山岩油藏的测井评价难以开展。采用国际地科联(IUGS)推荐的TAS图方法对火山岩岩样定名,并以此为基础,使用神经网络方法利用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岩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传统的统计判别方法建立的测井资料与火山岩岩性的判别关系,识别符合率只有65%;而使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判别关系,识别符合率可达81.8%。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技术
固定化酶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杨雪梅,张兰英,张蕾,于宏兵,张玉玲
J4. 2005 (03):  398-0402. 
摘要 ( 1521 )   [HTML] ( )
选用硅胶、活性炭、大孔树脂三种载体,在一定条件下用物理吸附法固定蛋白酶,三种载体固定的蛋白酶对含高浓度蛋白质的淀粉黄浆废水进行水解实验,确定水解最佳的pH值范围,并在此条件下研究三种不同载体上固定化酶的活性及其水解规律。结果表明:大孔树脂对蛋白酶的固定效果良好,并对含高浓度蛋白质的废水处理效果最好,其最佳反应pH值为5.5,反应进行0.5 h时酶的催化效果最好,氨基酸产生速度达到30.82 mg/min,且在3h后该速度仅减少3.74 mg/min;6 h时对蛋白质的去除率达到39.93%。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出芽短梗霉吸附水体中共存Cr(Ⅵ)、Cd(Ⅱ)重金属离子研究
张玉玲,张兰英,王显胜,王晓晖,高松
J4. 2005 (03):  403-0406. 
摘要 ( 1239 )   [HTML] ( )
利用出芽短梗霉进行吸附水体中Cr(Ⅵ)、Cd(Ⅱ)共存离子实验, Cr(Ⅵ)、Cd(Ⅱ)毒性浓度均为300 mg/L时,菌种生长良好。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出芽短梗霉吸附水中Cr(Ⅵ)的最佳条件是pH值为3.0、时间为2 h、温度为30℃,吸附量为8.575 mg/g;吸附Cd(Ⅱ)的最佳条件是pH为5.0、时间为30 min、温度为30℃,吸附量为15.49 mg/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