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 2002, Vol. ›› Issue (2): 13-17.
宋学伟, 陈塑寰
SONG Xue-wei, CHEN Su-huan
摘要: 提出了机、电、声三相耦合的噪声智能控制系统的模态控制方法,给出了模态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对于给定的阻尼率,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方便地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反馈控制增益矩阵。
中图分类号:
[1] Beranekl L.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M]. McGraw:Hill, 1971. [2] 李舜酩,义垂杰,赵玉成,等.车辆内腔噪声分析及控制研究的发展[J].农业机械学报,1998,29(2):165~170. [3] Koval L R. Effect of airflow, panel curvature, and internal pressurization on field incidence transmission loss[J].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76, 59: 1379~1385. [4] 宋学伟,陈塑寰.结构、声场、压电场耦合的有限元方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33:146~148. [5] Chen Suhuan, Yao Guofeng. A new intelligent 3-D thin shell element and the optimal dynamic shape control of a parabolic antenna[J].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 2000, 6(3): 463~484. [6] Chen S, Cao Z, Wen B. Dynamic behaviour of open-loop systems of intelligent structures[J]. Proc. lnstn. Mech. Engrs.(G), 1999, 213:293~303. [7] 赵荣宝.车内噪声与结构振动耦合[D].长春:吉林工业大学拖拉机系,1988. [8] 姚国凤,陈塑寰.抛物面形天线的智能静态形状控制[J].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30(4).75~78. |
[1] | 董惠娟, 于震, 樊继壮. 基于激光测振仪的非轴对称超声驻波声场的识别[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4): 1191-1198. |
[2] | 王攀, 鲁俊, 邓兆祥, 廖海辰, 王正亚, 阳小光.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机敏约束阻尼板模态控制[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46(4): 1057-1064. |
[3] | 陈书明, 王登峰, 季枫, 苏丽俐, 雷应锋. 基于声场空间变换方法的轿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预测[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 42(增刊1): 45-50. |
[4] | 邓江华,刘献栋,单颖春. 基于近场声全息的车内噪声贡献量[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0, 40(03): 666-0671. |
[5] | 王登峰,陈书明,梁杰,房法成,孙经来. 汽车车外噪声分析预测的声场空间变换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 39(06): 1425-1430. |
[6] | 高书娜, 邓兆祥, 胡玉梅. 基于声压灵敏度分析的轿车车内低频噪声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 39(05): 1130-1136. |
[7] | 陈宇东 . 接近亏损系统的多输入模态控制器 的递推设计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 38(增刊): 137-0140. |
[8] | 陈塑寰,裴春艳 . 不确定二阶振动控制系统动力响应的区间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 38(01): 94-98. |
[9] | 陈宇东. 亏损系统模态控制设计及其在机翼颤振控制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6, 36(增刊1): 4-0007. |
[10] | 裴春艳,陈塑寰. 基于区间方法的不确定二阶控制系统稳定性的鲁棒性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6, 36(增刊1): 20-0025. |
[11] | 宋学伟, 陈塑寰, 高峰, 杨志军. 车内噪声智能控制系统的模态最优控制[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 (1): 25-30. |
[12] | 姚国凤, 陈塑寰. 抛物面形天线的智能静态形状控制[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0, (4): 75-78. |
[13] | 曹宗杰, 孙长江, 陈塑寰. 奇异值摄动法及其在智能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0, 30(01): 44-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