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ISSN 1671-5888
CN 22-1343/P
主 任:邱殿明
编 辑:蒋 函 王晓丽
    刘 莉 刘宇轩
电 话:0431-88502374
    13756165364
E-mail:xuebao1956@jlu.edu.cn
地 址: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
      邮编:130026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jdxbdxb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最新学术动态
目录列表
2009年, 第3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9-03-26
地质与资源
南海北部陆缘中生代沉积层序、对比和油气地质意义
王嘹亮, 程日辉, 李飞, 张莉, 许中杰
J4. 2009 (2):  175-0182. 
摘要 ( 1975 )   [HTML] ( )
南海北部陆缘陆上粤中-粤东地区出露一系列的中生界,可以划分为15个Ⅲ级沉积层序。在毗邻海区的潮汕坳陷的地震剖面和LF35-1-1井也可以识别出12个Ⅲ级沉积层序。这些Ⅲ级层序组成了6个Ⅱ级层序和2个Ⅰ级层序,反映出由海向陆的环境变化过程。陆区和海区中生界在岩性、岩相以及层序地层等方面存在可对比性。陆区上地层-沉积特征以及模式可以作为模型应用于海区中生界相关研究,对南海北部中生界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藏天然气聚集速率计算方法的改进--以我国41个大中型气田为例
付广,庚琪
J4. 2009 (2):  183-0189. 
摘要 ( 1823 )   [HTML] ( )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气藏天然气聚集的能力和速度,在前人气藏天然气聚集速率计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了气藏形成后的扩散散失量,改进了气藏天然气聚集速率的计算方法。选取我国41个大中型气田为例,利用改进前后气藏天然气聚集速率计算方法对其天然气聚集速率进行了计算,得到两种计算结果差异较大,后者为前者的1.01~3.05倍,平均为1.29倍。表明改进后方法计算得到的气藏天然气聚集速率更接近真值,更能准确地反映地下实际情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锦45块储层流动单元
李军辉,卢双舫,柳成志,李笑梅,苏鹤成,杨雨
J4. 2009 (2):  190-0195. 
摘要 ( 1908 )   [HTML] ( )
正确地划分储层流动单元,对预测剩余油分布、调整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多参数的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在此基础上应用BP网络技术对流动单元进行预测。研究表明,本区储层可以划分为Ⅰ、Ⅱ、Ⅲ、Ⅳ 4类流动单元:其中Ⅰ类是该区储集性能最好的储层流动单元,虽然开发程度较高,大部分井已经关闭,但个别井目前仍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Ⅱ类是该区储集性能较好的储层流动单元,水淹的程度较低,还存有一定的剩余油,是目前油田生产的主要区域;Ⅲ类是该区储集性能较差的流动单元,开发效果一般,动用程度较差,所以是油田进一步挖潜的区域;Ⅳ类是该区储集性能最差的流动单元,原始含油性很差,因此不是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区域。对各类流动单元特征进行了精细的分析,为油田综合治理提供了详细的地质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底辟优势聚集规律及勘探意义
金博,刘震,李绪深
J4. 2009 (2):  196-0204. 
摘要 ( 1732 )   [HTML] ( )
莺歌海盆地的高温高压环境、构造断裂不发育、泥-流体底辟发育及热流体活动强烈等独特的地质条件,决定了伸展-转换盆地的油气聚集规律与断陷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分析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的基础上,以天然气藏形成到天然气分布为主线,提出莺歌海盆地的天然气底辟优势聚集规律:即宏观上天然气聚集在盆地内成藏条件配置好的中央凹陷带底辟区,微观上天然气则聚集在底辟成藏条件配置好的顶部、两侧及周缘的构造和岩性圈闭中。天然气底辟优势聚集规律突破了以往紧邻凹陷带的斜坡带是油气聚集最有利区带的传统观点,使人们认识到只有符合优势聚集规律的构造带和圈闭才可能聚集天然气,这对于调整伸展-转换型盆地的油气勘探思路,针对性地解决莺歌海盆地勘探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指明有利勘探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辽盆地北部常家围子地区姚一段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朱建伟,蒋黎,郭殿军,云海富,陈杏霞
J4. 2009 (2):  205-0210. 
摘要 ( 1873 )   [HTML] ( )
松辽盆地北部常家围子地区姚一段储层以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成岩作用进入晚成岩A亚期,原始孔隙保存差,次生孔隙的大量出现改善了该储层储集性能。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偏光显微镜、岩心分析测试、压汞分析、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方法对该区的姚一段储层砂岩的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储层孔隙类型以溶蚀扩大粒间孔和溶蚀粒内孔为主,孔隙结构主要为ⅡA、ⅡB级,孔隙度主要为10%~15%,渗透率主要为(0.01~1)×10-3μm2,属于中孔低渗储层,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类型、岩石粒度、溶解作用影响,粘土矿物的类型和充填形式对储层的渗透率影响较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喀左盆地下白垩统九佛堂组油页岩特征及控矿条件
王宇林,郭强,肖乾华,王威,杨春,魏恒飞,刘锦
J4. 2009 (2):  211-0216. 
摘要 ( 2140 )   [HTML] ( )
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喀左盆地3个油页岩层群分别发育于下白垩统九佛堂组的一、二、三段,以位于三段的第三油页岩层群的工业意义最大;油页岩常与上覆沉凝灰岩或其它凝灰质岩石呈伴生关系。油页岩(矿石)类型有泥岩、具粉砂质条带的含钙-钙质泥岩、泥灰岩和页岩4种类型,以前两者为主;低品级油页岩体积分数为50%,中品级油页岩体积分数为42%,高品级油页岩体积分数为8%,均属高灰分油页岩。油页岩的有机质类型为腐植-腐泥型,源于低等植物;浅湖-半深湖形成的油页岩(矿石)类型为含粉砂质条带的含钙-钙质泥岩,深湖形成的油页岩(矿石)类型主要为泥岩;物源区母岩类型对油页岩的化学成分特征及灰分成分类型具有明显的控制关系;火山喷发的灾变事件终止了油页岩的成矿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辽盆地南部乾安油田青山口组含片钠铝石砂岩的成岩作用
李福来,刘立,杨会东,曲希玉,刘娜,赵国祥
J4. 2009 (2):  217-0224. 
摘要 ( 1935 )   [HTML] ( )
松辽盆地南部乾安油田青山口组发育大量含片钠铝石砂岩。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茜素红-S染色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对含片钠铝石砂岩的骨架碎屑成分、胶结物与自生矿物、成岩共生序列和流体演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南部乾安油田含片钠铝石砂岩的粒度为粉砂、微粒-细粒,分选中-好,岩石类型为微粒含片钠铝石长石砂岩、微粒含片钠铝石岩屑长石砂岩。胶结物与自生矿物主要为片钠铝石、铁白云石、方解石、次生加大石英、自生粘土矿物(高岭石及伊利石)。片钠铝石一部分以放射状、束状和板状等产出,另一部分呈凝块状大面积地连片出现,尤为特殊。成岩共生序列依次为方解石-自生高岭石、次生加大石英-伊利石-片钠铝石、铁白云石。CO2注入前形成的自生矿物组合主要为多期方解石组合,高岭石、次生加大石英组合;CO2注入之后形成了片钠铝石和铁白云石组合。流体演化过程为碱性流体环境-酸性流体环境-酸性流体向碱性流体过渡或偏碱性流体环境-碱性流体环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中磐石地区下石炭统鹿圈屯组海相暗色泥岩特征
洪雪,彭晓蕾,刘立,曲希玉,李福来,杨德明
J4. 2009 (2):  225-0231. 
摘要 ( 1927 )   [HTML] ( )
通过对松辽盆地周边地区野外地质勘查、典型剖面实测、样品采集及实验分析,确定下石炭统鹿圈屯组为吉中磐石地区暗色泥岩发育的重要层位。应用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鹿圈屯组海相暗色泥岩进行了特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鹿圈屯组海相暗色泥岩平均残余有机碳高达1.99%,有机质类型以Ⅱ1-Ⅱ2为主,80%样品镜质体反射率介于2%~4%,处于高-过成熟演化阶段。鹿圈屯组为磐石地区潜在烃源岩层,暗色泥岩地化指标优于松辽盆地晚古生代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气潜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白垩系营城组二段沉积相分析及层序划分
庞智英,舒萍,纪学雁,丁日新,李秋影
J4. 2009 (2):  232-0237. 
摘要 ( 1775 )   [HTML] ( )
依据吉林九台的野外地质勘察资料,通过分析营城组二段内部建筑结构、岩性、岩相等地质特征,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松辽盆地营城组二段砾岩进行精细的层序地层研究和层序划分对比。野外砾岩露头精细解剖揭示以辫状水道沉积最为发育,厚层砾岩由多期辫状水道垂向切叠而成,可划分为三级基准面旋回层序(1个长期、3个中期、8个短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龙江省鸡西盆地基性岩40Ar/39Ar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朱占平,刘立,马瑞,邱增凯,马胜晖
J4. 2009 (2):  238-0243. 
摘要 ( 1727 )   [HTML] ( )
黑龙江省鸡西盆地张新地区辉绿玢岩呈岩床状侵入晚中生代城子河组地层中;辉绿玢岩较纯净,无捕虏体,呈斑状结构,斑晶由普通辉石、斜长石组成,斑晶体积分数为35%~40%;基质由微晶斜长石、辉石、磁铁矿及玻璃质组成。辉绿玢岩40Ar/39Ar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其等时线年龄与坪年龄在误差范围内较为接近,该辉绿玢岩的形成时代介于96~101 Ma,即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的Albian-Cenomanian阶。结合区域上该期岩浆事件的特点,暗示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时期鸡西盆地处于古太平洋板块(Izanagi-Kula 板块 )向东亚大陆边缘斜向俯冲背景之下的弧后伸展环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秦岭金(钼)矿田北矿带推覆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张元厚, 李宗彦,张孝民,钱明平,杨志强,何岳,张帅民,张力智,王建明
J4. 2009 (2):  244-0254. 
摘要 ( 2073 )   [HTML] ( )
在小秦岭北矿带桥上寨、灵湖、大湖和秦南-太阳沟等地,对金矿床的控矿构造进行了野外调查。工作结果表明,小秦岭北矿带近东西向控矿断裂从北向南的F1、F8、F7、F35、F5以及F6断裂是由长英质糜棱岩、构造碎裂岩组成的。其中糜棱岩中S-C组构以及构造劈理与断裂面所夹的锐角,反映了这些断裂具有逆断裂特征,它们在平面上又具有分支复合现象。因此,这些断裂为一套向南推覆的叠瓦状断裂构造体系。这些近东西向叠瓦状断裂构造控制了北矿带金矿床的形成,部分含金石英脉发生了变形,呈条带状构造,反映了断裂发生时间为123 Ma之前。晚期与小秦岭山前有关的断裂构造为正断裂,破坏矿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赤峰南部金地球化学块体评价
雷万杉,王淼,张振庭,娄德波,刘亚剑
J4. 2009 (2):  255-0261. 
摘要 ( 1644 )   [HTML] ( )
以“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为基础,以赤峰南部的区域地质为背景,利用1/20万化探扫面所提供的地化信息,对该区域的金矿资源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圈出地球化学块体1个,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体8个;并提出:北东向断裂与东西向断裂交汇部位、太古界矿源层及其附近及燕山早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及其附近为地球化学块体含矿的主要标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熔体差应力状态下中下地壳岩石的变形结构与物质迁移
李化启, 梁一鸿, 马瑞, 许志琴
J4. 2009 (2):  262-0268. 
摘要 ( 1500 )   [HTML] ( )
通过对辉长岩、麻粒岩、斜长角闪岩高温高压变形实验样品的研究,确立了含熔体差应力状态下中下地壳岩石共轭扇式变形模型的合理性,划分出垂直于轴向压应力定向和剪切定向两种变形组构。并通过对主要变形矿物、变形组构的识别,详细勾画了辉长岩、麻粒岩、斜长角闪岩3种典型中下地壳岩石的变形结构图式和变形机制。辉长岩为弥散带状变形结构,麻粒岩、斜长角闪岩为共轭扇式模型结构;中下地壳岩石的变形可能主要集中在流变性最强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分上;变形集中化的过程,也往往是某些组分集中化的过程;变形不仅是造成岩石圈深部层次物化环境不均一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成矿的重要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循环特征的水化学证据--以查布水源地为例
孙芳强,侯光才,窦妍, 方长生,姜军,张乐中
J4. 2009 (2):  269-0275. 
摘要 ( 1954 )   [HTML] ( )
从水化学角度出发,利用查布水源地水化学水平及垂向分布特征,分析了查布水源地地下水的循环规律。结果表明:从水源地地下水水化学空间分布规律及从东西部水化学演化规律对比特征来看,水源地地下水在东部边界接受补给,地下水从东向西径流,在西边界排出区外。从水化学成分的垂向变化特征得出:包乐浩晓苏木以东的地下水从上向下径流,包乐浩晓苏木以西的地下水从下向上径流,地下水由中深层向上顶托补给浅层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浅循环与中循环的分界线在埋深150~200 m之间;中循环和深循环的分界线在埋深600 m左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径流年内分布影响的丰枯划分方法及其应用
丁志宏,冯平,毛慧慧
J4. 2009 (2):  276-0280. 
摘要 ( 1989 )   [HTML] ( )
在分析现有的考虑年内分布影响的径流丰枯划分方法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求取年内各月权重值的新方法--因子分析定权法,并将其应用于西江干流梧州水文站1946-2000年的年平均流量的丰枯划分;然后,应用Markov过程分析法,对该站年平均流量丰枯状态演化的概率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梧州站枯水、平水和丰水状态的自保守性依次减弱;无论径流处于何种初始状态,其向枯水、平水和丰水状态转移的概率依次减小;在其径流长期演化过程中,枯水、平水和丰水状态的出现频率依次降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南岛温泉特征与地下热水成因
高芳蕾,杨小强,吴国爱,傅杨荣,陈育文
J4. 2009 (2):  281-0287. 
摘要 ( 2146 )   [HTML] ( )
通过对海南岛区域地质构造、岩浆岩与温泉分布的关系,以及温泉水化学和同位素分析,总结该区温泉的属性特征,阐明地下热水的成因。温泉在地势较低的琼西北和琼东南呈对称性条带状分布。水质类型大多为低矿化的重碳酸盐型,呈碱性,含较高的氟和硅;第四系滨海区受海水影响则表现为氯化钠型。温泉的氢、氧、氦同位素及气体组分揭示地下热水起源于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在地壳浅部循环过程中被围岩加热成地下热水。地热资源为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热储温度为59.5~161.2 ℃,平均128.5℃,是由偏高的区域热流在深部供热的,与岩浆作用无关。地下热水的出露受区内NE、EW向深大断裂控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下水位随机性影响下的边坡可靠性分析
何朋朋,姚磊华,刘立鹏,陈庆
J4. 2009 (2):  288-0293. 
摘要 ( 1963 )   [HTML] ( )
在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中可将地下水的水压力总分为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建立考虑水压力的剩余推力法边坡稳定性力学分析模型。推导了利用已知两点地下水位求解其间任一点地下水位和含水层厚度的求解公式。将地下水位和滑面的抗剪强度指标作为随机变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其分布特征,提出基于Monte-Carlo法与剩余推力法的边坡可靠性分析方法,并对某公路边坡进行可靠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下水位的变化与边坡失效概率的变化成正相关关系。在地下水位变化较大的7、8、9月,将地下水位作为随机变量计算得到的边坡失效概率为60%左右,而将地下水位作为确定量计算的边坡失效概率为10%~30%;在地下水位变化不大的其它月份,二者差别不大,但前者总大于后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气定向钻井设计计算方法
张雅春,刘强,向军文,隆东
J4. 2009 (2):  294-0299. 
摘要 ( 1357 )   [HTML] ( )
根据空气定向钻井特点,将井段按直井段、造斜段及水平段3部分进行分析,详细介绍空气定向钻井设计和计算方法。为更好地应用到工程中,对理论计算注气量进行了流速修正法、地层因素法、井斜经验法和实验修正法4种修正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综合诸多因素,认为采用实验修正法更具安全性及可靠性。根据干空气或湿空气钻进计算方法确定出携岩“关键点”, 即变截面处。如果存在多个变截面,选择动能最小点作为计算的“关键点”,算出满足“关键点”单位体积最小动能(149.806 J/m3)对应的注气量,然后采用本文的实验修正法得到的注气量,即将理论计算的井底压力扩大1.7倍以后对应的注气量作为实际注气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仿生非光滑螺旋钻头的设计及试验
何龙飞, 孙友宏, 高科, 刘宝昌, 徐良, 王传留
J4. 2009 (2):  300-0304. 
摘要 ( 1463 )   [HTML] ( )
将仿生非光滑理论应用于螺旋钻头设计上,以解决粘性土钻进中螺旋钻头阻力大、粘附严重的难题。加工的仿生非光滑螺旋钻头,经实钻试验表明,与常规螺旋钻头相比,前者脱土率提高了70% ,钻机耗油量降低了53.3%,钻进效率提高70%,具有明显的脱附和减阻效果。从而,为大口径螺旋钻施工提供了一种新型钻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江宜昌段水系沉积物镉高值带成因
夏锦霞,李方林,杨东
J4. 2009 (2):  305-0311. 
摘要 ( 1469 )   [HTML] ( )
应用贡献因子和富集因子等方法对长江宜昌段水系沉积物Cd的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层对宜昌段水系沉积物Cd的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震旦系>二叠系>泥盆系>志留系;前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则对长江宜昌段Cd高值带的形成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利用贡献因子、富集因子和MapGIS空间分析综合研究表明,震旦系和二叠系含矿富Cd地层的风化产物是长江宜昌段Cd高值带的主要自然来源。区内锌矿、煤矿和磷矿开采过程中的尾砂、废水的堆积和排放是长江宜昌段Cd高值带的重要人为污染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假单胞菌DN2对多氯联苯的降解及bphA1核心序列测定
任何军, 刘娜,高松,张兰英,张玉玲,周睿
J4. 2009 (2):  312-0316. 
摘要 ( 1705 )   [HTML] ( )
从长期受PCBs污染的土壤中经富集培养,筛选分离到1株能以联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革兰氏阴性细菌DN2。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Pseudomonas sp,利用变压器油测定了该菌对各不同氯取代同系物的降解率。结果表明,DN2可以高效降解多氯联苯,其对10 mg/L的Aroclor 1242总量降解可达67%左右。进一步对该菌的bphA1基因核心序列克隆和测序分析表明,与Pseudomonas sp kks102菌株的同源性最高为92%,核苷酸序列转换成氨基酸序列(202AA)后,经ClauxW2比对发现11个保守位点,具有Glu-X3-4-Asp-X2-His-X4-5-His结构域存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VR-GIS技术在无锡西部地区地裂缝研究中的应用
朱琳,苏小四,林学钰,宫辉力,于军
J4. 2009 (2):  317-0322. 
摘要 ( 1622 )   [HTML] ( )
以无锡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利用虚拟GIS技术建立仿真地裂缝的虚拟平台,在数字高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锡西地区地裂缝的分布特征以及野外采集的数据,对延伸地面和房屋的地裂缝分别采用几何建模法和动态纹理建模法,从而实现小尺度范围内动态仿真研究区地裂缝及其对房屋产生的影响作用。此外,在大尺度范围内对比产生裂缝的房屋、基岩起伏以及地面累计沉降量的三维空间分布,对比地裂缝与引发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选择开发环境良好的VC++作为虚拟开发平台,利用OpenGL(open graphic library)作为可视化开发工具包。研究成果能够为研究者清晰直观地探究地裂缝灾害的发生过程、引发因素以及产生的后果,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黑龙江省东部当壁镇-宝清县综合地球物理剖面的地质解释
孟令顺,刘丹,杜晓娟,张凤旭,马国庆,张明仁
J4. 2009 (2):  323-0327. 
摘要 ( 1976 )   [HTML] ( )
依据作者2005年在野外布设并实测的黑龙江省东部当壁镇-宝清县(简称DB02)地球物理(主指重力与电法)剖面资料,分析了研究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根据重力欧拉反褶积计算成果并参考电性资料,DB02剖面内可划分出9条断裂、7个构造分区,并对沉积基底及油气远景区进行了计算和预测。结果表明:勃利盆地东部电性中低电阻率区不利于生油,而是一个寻找煤层气的有利地区;宝清坳陷上部有推覆构造,下部低阻区是寻找油气藏极为有利的构造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因机理控制下的低电阻率油层发育特征及地质目标优选
杨春梅, 张吉昌
J4. 2009 (2):  328-0333. 
摘要 ( 1847 )   [HTML] ( )
通过建立低阻油层各种岩石物理成因与地质成因之间的关系,结合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特征和成藏动力因素等综合分析低阻油层的发育特征,提出了5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低阻油层有利勘探目标区带:(1)小规模、低幅度构造发育区,(2)天然水淹等构造运动活跃、流体非均质严重的区带,(3)岩性细、粘土矿物组合中蒙脱石含量高的区带,(4)弱水动力环境下砂泥岩薄互层发育区,(5)与火山碎屑沉积演化有关的黄铁矿等导电性矿物富集区。以上区带都是低阻油层的勘探目标优选区。由于钻井泥浆与地层水性质不同等侵入原因而造成的油、水层电性标准模糊则属于工程原因所导致的低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斜井和水平井补偿中子测井分辨率改进及应用
于华伟,孙建孟, 赖富强,王敏,杨锦舟
J4. 2009 (2):  334-0341. 
摘要 ( 1955 )   [HTML] ( )
为了合理提高斜井和水平井条件下补偿中子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利用蒙特卡罗模拟研究了在不同井斜角情况下CN241补偿中子测井仪器的纵向几何因子,把几何因子作为仪器响应函数系数,在模拟地层和实际地层中利用分辨率匹配技术对测井曲线进行了分辨率提高处理,并对改进前后的处理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研究得到了不同井斜角下的补偿中子测井的纵向几何因子,验证了在斜井和水平井中使用垂直井的几何因子进行分辨率匹配处理存在较大误差,在40 cm厚地层中误差最大达10 p.u,改进后的结果与改进前相比降低了误差、提高了数据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井斜角的不同,仪器的纵向几何因子也不同,要在斜井和水平井中合理进行分辨率提高处理,应该使用对应井斜角的几何因子作为响应函数系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纤布拉格光栅波长解调系统的研制
孟宪玮,张青,史彦新,韩永温,蒋凡
J4. 2009 (2):  342-0346. 
摘要 ( 1765 )   [HTML] ( )
光纤布拉格光栅波长解调系统利用光纤光栅的平均折射率和栅格周期对外界参量的敏感特性,将外界参量的变化转化为其布拉格波长的移动,通过解调布拉格波长的偏移来确定待测物理量的变化。采用波分复用技术构成光纤光栅传感网络,提出了由光源、布拉格光栅传感网络、光栅波长检测电路构成FBG波长解调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利用LabVIEW丰富的功能函数库,设计光纤布拉格光栅波长解调系统软件的各功能模块。最后在室内进行了FBG波长解调系统的调试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测试环境下,传感器的测试波长变化较稳定,数据的重复性较好,系统软硬件运行稳定可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TR-4000型地层热物性原位测试仪及其应用
王庆华,孙友宏,陈昌富,吴晓寒
J4. 2009 (2):  347-0352. 
摘要 ( 1519 )   [HTML] ( )
地层热物性原位测试仪主要包括液路循环系统、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及电气控制系统等。利用测试仪对某热交换井进行现场测试,得到换热器进、出口循环水温度随时间逐渐趋于稳定,及换热器与周围土壤的换热量随时间基本保持恒定的相关曲线。采用线源和柱源传热模型,结合参数估计法,计算出平均热物性参数分别为:土壤热传导系数λ=2.428 W/(m·K),钻孔热阻R=0.102 (m2·K)/W,及λ=2.164 W/(m·K),R=0.086 (m2·K)/W。通过保证测试时间和准确的土壤比热容等参数,可得到准确的热物性参数,计算结果为地源热泵系统的准确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