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 2013, Vol. 43 ›› Issue (增刊1): 39-42.
宋怀波, 齐关锋, 钱程
SONG Huai-bo, QI Guan-feng, QIAN Cheng
摘要:
为了实现面部主要特征点的精确定位,提出了一种融合YUV颜色空间与差分投影技术的人脸区域主要特征点定位方法。利用直方图拟合技术,实现了人脸区域的定位;在YUV颜色空间内,利用红色调像素点集的相位分布完成了嘴部区域的定位;利用差分投影技术求取脸部区域的横、纵向灰度差之和,并结合嘴唇区域的定位结果完成眼部区域的垂直定位与水平定位,为进行面部姿态识别奠定基础。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面部主要特征点地定位,具有准确率高,鲁棒性好,简单易行的特点。
中图分类号:
[1] 彭召意,周玉,朱文球.用于疲劳驾驶检测的人眼快速跟踪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0,36(15):191-193. Peng Zhao-yi,Zhou Yu,Zhu Wen-qiu.Fast human eyes tracking method for drowsy driving detection[J].Computer Engineering,2010,36(15):191- 193. |
[1] | 刘富,宗宇轩,康冰,张益萌,林彩霞,赵宏伟. 基于优化纹理特征的手背静脉识别系统[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6): 1844-1850. |
[2] | 徐岩,孙美双.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6): 1895-1903. |
[3] | 黄勇,杨德运,乔赛,慕振国. 高分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耦合传统恒虚警目标检测[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6): 1904-1909. |
[4] | 刘仲民,王阳,李战明,胡文瑾. 基于简单线性迭代聚类和快速最近邻区域合并的图像分割算法[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6): 1931-1937. |
[5] | 刘哲, 徐涛, 宋余庆, 徐春艳. 基于NSCT变换和相似信息鲁棒主成分分析模型的图像融合技术[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5): 1614-1620. |
[6] | 车翔玖, 王利, 郭晓新. 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边界检测算法[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5): 1621-1628. |
[7] | 李志慧, 胡永利, 赵永华, 马佳磊, 李海涛, 钟涛, 杨少辉. 基于车载的运动行人区域估计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3): 694-703. |
[8] | 耿庆田, 于繁华, 王宇婷, 高琦坤. 基于特征融合的车型检测新算法[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3): 929-935. |
[9] | 陈绵书, 苏越, 桑爱军, 李培鹏. 基于空间矢量模型的图像分类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3): 943-951. |
[10] | 杨欣, 夏斯军, 刘冬雪, 费树岷, 胡银记. 跟踪-学习-检测框架下改进加速梯度的目标跟踪[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8, 48(2): 533-538. |
[11] | 范敏, 韩琪, 王芬, 宿晓岚, 徐浩, 吴松麟. 基于多层次特征表示的场景图像分类算法[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 47(6): 1909-1917. |
[12] | 车翔玖, 张孙旻. 基于异步更新策略的蚁群边缘提取算法[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 47(5): 1577-1582. |
[13] | 刘让, 王德江, 张刘, 周达标, 贾平, 丁鹏. 基于梯度天空背景的非均匀性校正和点目标探测[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 47(5): 1625-1633. |
[14] | 李志慧, 夏英集, 曲昭伟, 任景琛. 视频监控的数据驱动背景模型[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 47(4): 1286-1294. |
[15] | 赵夫群, 周明全, 耿国华. 基于GA-Otsu法的图像阈值分割及定量识别[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 47(3): 959-9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