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4 ›› 2011, Vol. 37 ›› Issue (6): 1157-1160.

• 综述 • 上一篇    下一篇

纳米微粒跨细胞膜转运途径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孙宏晨1| 徐晓薇1| 张 恺2|史 册1|金 晗1|袁安亮1   

  1. 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病理科|吉林 长春 130021; 2.吉林大学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12
  • 收稿日期:2011-05-03 出版日期:2011-11-28 发布日期:2011-11-28
  • 通讯作者: 孙宏晨(Tel:0431-88796010,E-mail:hcsun@mail.jlu.edu.cn) E-mail:hcsun@mail.jlu.edu.cn
  • 作者简介:孙宏晨(1964-)|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教授|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后|主要从事颌骨重塑机制以及纳米材料与转基因治疗研究。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0830108);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资助课题(200705350)

Advance research on pathways and mechanisms of nanoparticle transmembrane transport  

  • Received:2011-05-03 Online:2011-11-28 Published:2011-11-28

摘要:

纳米材料通过有效转运药物、生物分子或显像剂到病变部位的靶细胞,实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这种应用于诊断和治疗的纳米材料,通常需要进入细胞的特定部位,将其负载物转运至亚细胞中。目前普遍认为纳米微粒主要是通过胞吞作用入胞,根据形成囊泡大小或内容成分的不同可将胞吞作用分为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纳米微粒的尺寸、形状、化学组成、表面电荷等理化性质对其入胞途径均有影响;此外,对于同一纳米微粒,所选细胞系不同时,其入胞途径也不相同。通过研究纳米微粒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其转运机制,对于提高转运效率将产生重大帮助。本综述以纳米微粒跨细胞膜转运途径为基础,着重介绍了纳米载体跨细胞膜转运的机制,包括纳米载体如何进入细胞及不同途径的特点,影响纳米材料进入细胞的因素,以及提高转运效率的方法等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纳米微粒;跨膜转运;胞吞作用;理化性质

中图分类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