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ISSN 1671-587X
CN 22-1342/R
主 任:李欣欣
编 辑:姜瑾秋 韩宏志 官 鑫
陈思含 李昕蔚
电 话:0431-85619279
E-mail:xuebao@jlu.edu.cn
地 址: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邮编:130021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JLDXXBYXB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最新学术动态
目录列表
2022年, 第4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1-28
基础研究
C3a-C3aR轴通过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对慢性牙周炎模型小鼠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影响
任飞龙,罗环宇,郑适泽,范心怡,任春霞,孟圆,赵红,史册,孙宏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1-8.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01
摘要 ( 529 )   [HTML]( ) PDF(1280KB) ( 336 )  
目的

探讨补体C3a在体外对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影响和C3a受体(C3aR)敲除对慢性牙周炎模型小鼠牙周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牙周组织炎症和软硬组织破坏程度的影响,阐明C3a-C3aR轴在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根据基因型鉴定筛选出18只8周龄C57BL/6雌性小鼠,以基因型分为C3ar+/+C3ar+/-C3ar-/-3组,每组6只。以4-0丝线结扎小鼠上颌左侧第二磨牙建立慢性牙周炎模型,以上颌右侧第二磨牙作为自身对照;于结扎后第11天,通过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各组小鼠釉牙骨质界(CEJ)至牙槽嵴顶(ABC)的距离,评价牙槽骨吸收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牙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小鼠牙周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精氨酸酶1(Arg1)蛋白表达水平。体外采用细菌脂多糖(LPS)作用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LPS组、C3a组和LPS+C3a组,光镜下观察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1型巨噬细胞相关因子iNOS、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

结果

C3ar+/+C3ar+/-组比较,C3ar-/-组小鼠CEJ至ABC的距离明显缩短(P<0.01),炎症细胞浸润减少,附着丧失水平降低,牙槽骨吸收减少, iN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Arg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体外研究中,空白组细胞形态呈圆形,C3a组、LPS组和LPS+C3a组细胞多伸出伪足呈梭形,且LPS+C3a组细胞呈聚集性生长;与空白组比较,LPS组、C3a组和LPS+C3a组细胞中iNOS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LPS和LPS+C3a组细胞中IL-1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在慢性牙周炎小鼠模型中,C3a-C3aR轴可能通过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促进慢性牙周炎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鼻咽癌斑马鱼移植瘤模型的构建及姜黄素对CNE-2细胞的抑制作用
王泽泰,娄丹丹,彭燕,朱道琦,李爱武,宫凤英,吕英,范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9-1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02
摘要 ( 452 )   [HTML]( ) PDF(1583KB) ( 709 )  
目的

建立人鼻咽癌斑马鱼异种移植瘤模型,探讨姜黄素在体内外对鼻咽癌的抑制作用,为阐明姜黄素抗鼻咽癌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

将鼻咽癌CNE-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细胞膜红色荧光染色剂CM-Dil(CM-Dil)组,连续5 d进行细胞计数,并观察荧光强度变化。采用显微注射法构建鼻咽癌斑马鱼异种移植瘤模型,将斑马鱼胚胎分为对照组、PBS组和模型组,对照组斑马鱼胚胎不予处理,PBS组斑马鱼胚胎注射10 nL PBS缓冲液,模型组斑马鱼胚胎注射10 nL CNE-2细胞悬液,孵育培养后统计各组斑马鱼存活数,采用宏观体式显微镜观察并定量分析模型组斑马鱼体内移植瘤荧光强度,HE染色观察对照组和模型组斑马鱼移植瘤组织形态表现。将受精后天数(dpf)为3 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含不同浓度(0、0.625、1.250、2.500、5.000、7.500和10.000 μmol·L-1)姜黄素的饲养水中,观察斑马鱼死亡数和畸形数并计算斑马鱼死亡率,筛选姜黄素体内用药浓度。采用0、0.625、1.250、2.500和5.000 μmol·L-1 姜黄素作用于斑马鱼鼻咽癌模型48 h,检测移植瘤生长和转移情况。0、10和20 μmol·L-1姜黄素作用CNE-2细胞24 h,CCK-8法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和迁移率。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M-Dil组CNE-2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5天,与对照组比较,PBS组斑马鱼存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PBS组比较,模型组斑马鱼存活数明显减少(P<0.01)。模型组斑马鱼体内红色荧光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与注射后第1天比较,注射后第5天模型组斑马鱼体内红色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5)。HE染色,模型组斑马鱼切片中的卵黄囊有CNE-2细胞,提示造模成功。浓度小于或等于5.000 μmol·L-1姜黄素组斑马鱼无死亡及明显毒性反应。与对照组(0 μmol·L-1 姜黄素组)比较, 2.500和5.000 μmol·L-1姜黄素组斑马鱼体内移植瘤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5.000 μmol·L-1姜黄素组发生头尾部转移的斑马鱼数量明显减少(P<0.05)。CCK-8法检测和划痕实验,与对照组(0 μmol·L-1 姜黄素组)比较,10和20 μmol·L-1姜黄素组CNE-2细胞增殖率和迁移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人鼻咽癌CNE-2细胞可以成功植入斑马鱼体内并构建鼻咽癌斑马鱼模型,姜黄素在体内外均能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前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参组培不定根蛋白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其机制
王曼莹,付宝玉,徐晓浩,李香竹,陈红,孙立伟,赵大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18-25.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03
摘要 ( 603 )   [HTML]( ) PDF(724KB) ( 398 )  
目的

探讨人参组培不定根蛋白(GARP)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为开发利用人参组培不定根资源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40只昆明种清洁级小鼠采用负重游泳实验建立疲劳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0.25、0.50和1.00 g·kg-1)GARP组,每组10只。通过力竭游泳实验记录各组小鼠游泳时间,游泳实验后处死小鼠,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血乳酸(BLA)和血尿素氮(BUN)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肝糖原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小鼠肌肉组织中肌糖原水平。小鼠成肌细胞(C2C1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剂量(5、10和20 mg·L-1)GARP组,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SH水平、SOD活性和糖原水平,苯酚硫酸法检测各组细胞葡萄糖摄取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水平[磷酸化AMPK(p-AMPK)/AMPK比值]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GARP组小鼠游泳时间明显延长(P<0.05或P<0.01),血清中BLA和BUN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不同剂量GARP组小鼠肝组织中GSH水平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肝糖原和肌糖原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GARP组细胞中GSH水平、SOD活性和糖原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细胞的葡萄糖摄取能力明显增强(P<0.05或P<0.01),p-AMPK/AMPK比值和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

结论

GARP具有抗疲劳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GLUT4信号通路促进糖摄取实现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乙酰半胱氨酸对尼古丁诱导的MC3T3-E1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崔磊华,侯玉帛,苏畅,李明贺,聂鑫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26-32.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04
摘要 ( 300 )   [HTML]( ) PDF(898KB) ( 234 )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尼古丁诱导的小鼠前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采用不同浓度(0、1.0、2.5、5.0和7.5 mmol·L-1)尼古丁诱导MC3T3-E1细胞损伤,采用MTT法检测各组MC3T3-E1细胞增殖活性,并确定尼古丁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值将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尼古丁组和尼古丁+不同浓度(2.5、5.0和7.5 mmol·L-1)NAC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以确定NAC最适作用浓度。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尼古丁(4.25 mmol·L-1)组、NAC(5.0 mmol·L-1)组和尼古丁 (4.25 mmol·L-1)+ NAC(5.0 mmol·L-1)组,采用MitoSOX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线粒体来源活性氧簇(mitoROS)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Bax/Bcl-2比值。

结果

与0 mmol·L-1 尼古丁组比较,不同浓度尼古丁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尼古丁的IC50值为(4.25±0.03) mmol·L-1。与对照组比较, 尼古丁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尼古丁组比较,尼古丁+不同浓度 NAC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尼古丁+5.0 mmol·L-1 NAC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最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尼古丁组细胞中mito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P<0.05);与尼古丁组比较,NAC组和尼古丁+NAC组细胞中mito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尼古丁+NAC组细胞中Bax/Bcl-2比值明显降低(P<0.05)。

结论

NAC可缓解尼古丁诱导的MC3T3-E1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氧化应激有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ncRNA-NORAD表达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周超锋,周世繁,田青,王赛,李洪霖,马纯政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33-43.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05
摘要 ( 317 )   [HTML]( ) PDF(1653KB) ( 277 )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DNA损伤诱导的非编码RNA(NORAD)在食管癌Eca-109细胞中的表达,分析沉默NORAD通过miR-26a-5p/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LK1)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收集45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培养正常人食管鳞状上皮Het-1A细胞和食管癌Eca-109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Het-1A细胞和Eca-109细胞中NORAD mRNA、miR-26a-5p和ULK1 mRNA表达水平。采用miRanda数据库检测NORAD与miR-26a-5p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NORAD与miR-26a-5p的关系。根据实验目的和转染质粒的不同,Eca-109细胞分为siRNA NC组和NORAD siRNA组,inhibitor NC组和miR-26a-5p inhibitor组,pcDNA-3.1(+)+mimics NC组、pcDNA-NORAD+ mimics NC组、pcDNA-3.1(+)+miR-26a-5p mimics组和pcDNA-NORAD+ miR-26a-5p mimics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采用TargetScan数据库检测miR-26a-5p与ULK1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6a-5p与ULK1的关系。Eca-109细胞分为siRNA NC组和ULK1 siRNA 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Eca-109细胞分为siRNA NC+inhibitor NC组、NORAD siRNA+inhibitor NC组、siRNA NC+miR-26a-5p inhibitor组和NORAD siRNA+miR-26a-5p inhibitor组,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UL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癌旁组织或Het-1A细胞比较,食管癌组织或Eca-109细胞中NORAD和ULK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miR-26a-5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siRNA NC组比较,NORAD siRNA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miRcode数据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NORAD靶向miR-26a-5p。与inhibitor NC组比较,miR-26a-5p inhibitor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pcDNA-3.1(+)+miR-26a-5p mimics组比较,pcDNA-NORAD+miR-26a-5p mimics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TargetScan数据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6a-5p靶向ULK1。与siRNA NC组比较,ULK1 siRNA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siRNA NC+miR-26a-5p inhibitor组比较,NORAD siRNA+miR-26a-5p inhibitor组细胞中UL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

结论

沉默lncRNA-NORAD可抑制Eca-109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miR-26a-5p/ULK1轴实现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150-5p在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和对小鼠足细胞MPC5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朱妤,王晶晶,吴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44-51.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06
摘要 ( 366 )   [HTML]( ) PDF(956KB) ( 140 )  
目的

探讨微小RNA-150-5p(miR-150-5p)在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和对高糖诱导的小鼠足细胞MPC5损伤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正常饲养)和DN组[n=12,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DN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小鼠肾组织中miR-150-5p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观察2组小鼠肾组织中脑酸溶性蛋白1(BASP1)表达情况。采用不含干扰素-γ(IFN-γ)的培养基培养MPC5细胞2周,使其分化成熟,分为对照组和高糖处理(HG)组,HG组采用30 mmol·L-1 D-葡萄糖分别处理MPC5细胞12、24、48和72 h,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oltting法分别检测MPC5细胞中miR-150-5p和BAS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评估miR-150-5p与BASP1是否具有靶向关系。将miR-阴性对照(NC)、miR-150-5p模拟物(mimic)、miR-150-5p mimic+阴性对照质粒(pc-DNA3.1-SC)和miR-150-5p mimic+BASP1过表达质粒(pc-DNA3.1-BASP1)分别转入已分化成熟的MPC5细胞,分为正常条件+miR-NC(Con+NC)组、HG条件+miR-NC(HG+NC)组、HG条件+miR-150-5p mimic(HG+mimic)组、HG条件+miR-150-5p mimic+pc-DNA3.1-SC(HG+mimic+SC)组和HG条件+miR-150-5p mimic+pc-DNA3.1-BASP1(HG+mimic+BASP1)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MPC5细胞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MPC5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PC5细胞凋亡率。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N组小鼠肾组织中miR-150-5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ASP1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且BASP1与足细胞存在共定位。与对照组比较,HG组MPC5细胞中BAS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miR-150-5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BASP1是miR-150-5p的直接靶点。与Con+NC组比较,HG+NC组MPC5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ROS水平、LDH活性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HG+NC组比较,HG+mimic组和HG+mimic+SC组MPC5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ROS水平、LDH活性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1);与HG+mimic+SC组比较,HG+mimic+BASP1组MPC5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ROS水平、LDH活性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

结论

miR-150-5p表达降低可能是DN模型中足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过表达miR-150-5p可通过靶向BASP1抑制HG诱导的足细胞损伤。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五味子乙素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PI3K/Akt/P27kip1信号通路机制
刘春旭,孙红霞,胡波,姜恩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52-58.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07
摘要 ( 417 )   [HTML]( ) PDF(841KB) ( 75 )  
目的

观察北五味子木脂素的单体成分之一五味子乙素(Sch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b)增殖、细胞周期及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PI3K/Akt/P27kip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

方法

取出生1~3 d的SD大鼠乳鼠的心室组织,采用胰酶消化和差速贴壁法培养经鉴定为所需要的CFb。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Y294002(PI3K抑制剂)组、SchB组和LY294002(提前30 min加入)+SchB组,采用0.1 μmol?L-1AngⅡ刺激CFb,作用24 h后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各组CFb增殖抑制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CFb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不同细胞周期CFb百分率并计算增殖指数(PI),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CFb中PI3K、Akt、磷酸化Akt(p-Akt)和P27kip1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Fb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CFb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G0/G1期CFb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S期CFb百分率和PI明显升高(P<0.01),CFb中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 P27ki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LY294002组、SchB组和LY294002+SchB组CFb增殖抑制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CFb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G0/G1期CFb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S期CFb百分率和PI明显降低(P<0.05或P<0.01),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27ki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

结论

SchB能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和胶原蛋白沉积,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P27kip1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种可流动材料充填人离体牙Ⅴ类洞模型后微渗漏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耿文韬,谢金芳,张颖丽,刘霞,尹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59-64.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08
摘要 ( 424 )   [HTML]( ) PDF(501KB) ( 41 )  
目的

比较Z350XT流动树脂、Beautifil Flow Plus F00和PRG Barrier Coat3种可流动充填材料在体外模拟充填人离体牙Ⅴ类洞后微渗漏发生的程度以及唾液污染的影响,筛选适用于临床充填楔状缺损的材料。

方法

选取42颗正畸需要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24颗离体牙用于无唾液污染条件下实验,随机分为4组,每组6颗,分别为Z350XT流动树脂组、Beautifil Flow Plus F00组、PRG Barrier Coat组和玻璃离子水门汀(GIC)组;18颗离体牙用于有唾液污染条件下实验,随机分为3组,每组6颗,分别为Z350XT流动树脂组、Beautifil Flow Plus F00组和PRG Barrier Coat组。无唾液污染条件下实验各组离体牙在离体牙颈部预备Ⅴ类洞型,充填相对应的材料;有唾液污染条件下实验各组离体牙在涂布粘结剂后置于人工唾液中,再充填相对应的材料。各组离体牙样本经冷热循环后,自凝塑料封闭根尖孔,亚甲基蓝染色,制作切片,体视显微镜观察和测量离体牙染料染色深度即微渗漏程度,计算微渗漏程度评分。

结果

在无唾液污染条件下,GIC组微渗漏程度及微渗漏程度评分高于其他各组(P<0.05),PRG Barrier Coat组微渗漏程度及微渗漏程度评分高于Z350XT流动树脂组和Beautifil Flow Plus F00组(P<0.05),各材料组龈壁微渗漏程度及微渗漏程度评分均高于同种材料组壁的微渗漏程度及微渗漏程度评分(P<0.05)。有唾液污染条件下各组材料微渗漏程度和微渗漏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无唾液污染条件下同种材料组的微渗漏程度及微渗漏程度评分(P<0.05)。

结论

Z350XT流动树脂和Beautifil Flow Plus F00比PRG Barrier Coat更适用于楔状缺损的充填,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防止唾液污染对减少微渗漏至关重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柴胡多糖对D-gal诱导的HK-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侯俊宇,李明慧,许梦然,葛俊宏,申野,李坦,孙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65-73.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09
摘要 ( 497 )   [HTML]( ) PDF(1377KB) ( 331 )  
目的

研究北柴胡多糖(BCP)体外抗氧化活性,阐明其对D-半乳糖(D-gal)诱导的人肾脏近曲小管HK-2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BCP,检测其抗氧化活性,即体外羟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和抗超氧阴离子活性,并与维生素E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采用不同浓度BCP和D-gal分别作用于HK-2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确定BCP和D-gal最适作用浓度。采用D-gal构建人肾脏近曲小管HK-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 HK-2细胞分为对照组、D-gal组和不同浓度(25、50、100、200及400 mg·L-1)BCP+D-gal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HK-2细胞分为对照组、D-gal组、BCP+D-gal组和维生素E+D-gal组,采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实验观察各组HK-2细胞SA-β-gal染色情况并计算衰老细胞百分率。

结果

抗氧化活性检测,与相同浓度维生素E组比较,不同浓度BCP组羟自由基清除率明显升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P<0.05),5、10和15 g·L-1 BCP组抗超氧阴离子活性明显增加(P<0.05),且不同浓度BCP组体外抗氧化活性均高于同等浓度维生素E组。与对照组比较,处理HK-2细胞24 h,25~400 mg·L-1 BCP组HK-2细胞增殖率呈浓度依赖性升高(P<0.05),且200 mg·L-1 BCP组HK-2细胞增殖率最高。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D-gal组HK-2细胞增殖率呈时间-浓度依赖性降低,在处理条件为20 g·L-1、48 h时,细胞增殖率降低至对照组的64.77%。与对照组比较,D-gal组HK-2 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1);与D-gal组比较,100~400 mg·L-1 BCP+D-gal组HK-2细胞增殖率呈浓度依赖性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D-gal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衰老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与D-gal组比较,BCP+D-gal组和维生素E+D-gal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衰老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BCP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通过抑制细胞衰老保护D-gal诱导的HK-2细胞氧化损伤。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ax抑制因子1过表达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万朝辉,曾良,周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74-81.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10
摘要 ( 528 )   [HTML]( ) PDF(988KB) ( 132 )  
目的

探讨过表达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抑制因子1(BI-1)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空载腺病毒(Ad-NC)组和BI-1腺病毒(Ad-BI-1)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AMI大鼠模型,Ad-NC组和Ad-BI-1组大鼠分别于心肌梗死区域注射腺病毒包装的空载质粒和BI-1过表达质粒。术后72 h,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I-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BI-1、Bcl-2、Bax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肌醇依赖酶1(IRE1)、磷酸化IRE1(p-IRE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及磷酸化JNK (p-JNK)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p-IRE1/IRE1和p-JNK/JNK比值。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F和LVFS明显降低(P<0.05),LVEDD、LVESD、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心肌组织中Caspase-3活性和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B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Bax、GRP78蛋白表达水平和p-IRE1/IRE1及p-JNK/JNK比值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d-BI-1组大鼠LVEF和LVFS明显升高(P<0.05),LVEDD和LVESD明显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心肌组织中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B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Bax、GRP78蛋白表达水平和p-IRE1/IRE1及p-JNK/JNK比值明显降低(P<0.05),Ad-NC组大鼠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过表达BI-1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途径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水平,从而改善AMI大鼠心功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丹皮酚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改善作用及其调节miR-802-5p表达的作用机制
孙俊波,高达,赵逸菲,许华,邱帆,赵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82-93.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11
摘要 ( 406 )   [HTML]( ) PDF(1407KB) ( 204 )  
目的

探讨丹皮酚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R模型组、15 mg·kg-1丹皮酚组和30 mg·kg-1丹皮酚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腹腔注射55 mg·kg-1链脲佐菌素(STZ)构建DR模型。建模成功后,对照组和DR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8 mL·kg-1生理盐水,15和30 mg·kg-1丹皮酚组大鼠皮下注射15和30 mg·kg-1丹皮酚磺酸钠注射液,每日1次,共2周。取大鼠视网膜组织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Western blotting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形态表现。采用高糖(HG,33 mmol·L-1葡萄糖)培养基培养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采用不同剂量(0、5、25、50、70 和100 mg·L-1)丹皮酚分别干预HRMECs和HG处理 24 h 后的HRMECs,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和凋亡率,以确定后续实验中丹皮酚最适作用剂量。HRMECs进行转染后分为对照组、HG组、HG+NC inhibitor组、HG+miR-802-5p inhibitor组、HG+丹皮酚(25 mg·L-1)组、HG+丹皮酚+NC mimic组和HG+丹皮酚+miR-802-5p mimic组。采用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和各组细胞中miR-802-5p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RNA免疫共沉淀法检测HRMECs 中miR-802-5p与SIRT6的结合关系,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和各组细胞中沉默调节蛋白6(SIRT6)、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和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及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R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miR-802-5p表达水平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IRT6和PED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CAT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DR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丹皮酚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miR-802-5p表达水平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IRT6和PED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CAT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HE染色,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清晰,内外核层细胞排列规则,未见新生血管生成;DR模型组视网膜组织结构不清晰,神经纤维层伴水肿,内外核层细胞排列疏松,有新生血管生成;不同剂量丹皮酚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较DR清晰,内外核层细胞排列较整齐,新生血管生成均较DR模型组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HG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HG组比较,HG+丹皮酚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HG组细胞中miR-802-5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HG+NC inhibitor组比较,HG+miR-802-5p inhibitor组细胞中miR-802-5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和RNA免疫共沉淀检测,SIRT6是miR-802-5p的靶基因。与对照组比较,HG组细胞中SIRT6和PEDF蛋白表达水平及CAT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VEGF蛋白表达水平和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HG组比较,HG+miR-802-5p inhibitor组细胞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SIRT6和PED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CAT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HG组比较,HG+丹皮酚组细胞中ROS水平明显降低(P<0.01),CAT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HG+丹皮酚+NC mimic组比较,HG+丹皮酚+ miR-802-5p mimic组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CAT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

结论

丹皮酚可能通过miR-802-5p/SIRT6轴对DR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鼠NR1D1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董浩,江海圳,李超,高登科,靳亚平,陈华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94-103.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12
摘要 ( 558 )   [HTML]( ) PDF(1498KB) ( 103 )  
目的

构建小鼠核受体亚家族1组D成员1(NR1D1)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分析小鼠NR1D1蛋白的基本特征。

方法

从小鼠肝脏组织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后获得cDNA,采用PCR技术扩增得到小鼠NR1D1基因的编码区片段,经同源重组与pcDNA3.1载体相连接,将酶切鉴定和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cDNA3.1-NR1D1。将pcDNA3.1空质粒和pcDNA3.1-NR1D1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HEK293T细胞中,分别为对照组和pcDNA3.1-NR1D1转染组,48 h后提取总RNA和总蛋白样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NR1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使用DNAStar和MEGA7软件对小鼠与其他物种的NR1D1基因编码区序列(CDS)进行相似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ExPASy、ProtScale、SingalP5.0、TMHMM-2.0、PhosphoSitePlus?、SOPMA和SWISS-MODEL等在线工具分析NR1D1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亲/疏水性、跨膜区域、信号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

结果

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均表明过表达载体pcDNA3.1-NR1D1构建成功。与对照组比较,pcDNA3.1-NR1D1转染组细胞中NR1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小鼠NR1D1 CDS区与人、大鼠、中国仓鼠、黑猩猩、兔、犬、猪、马、牛、绵羊、山羊、家猫和斑马鱼的相似性分别为90.0%、94.8%、86.5%、90.0%、89.6%、88.3%、89.7%、89.8%、88.8%、89.1%、89.1%、89.7%和65.1%。系统进化树分析,小鼠NR1D1基因与中国仓鼠和大鼠的遗传距离最近,与斑马鱼的遗传距离最远。小鼠NR1D1蛋白是一种疏水性碱性蛋白质,不属于分泌蛋白和跨膜蛋白,含有12个磷酸化位点和10个泛素化位点;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占54.63%,α-螺旋占26.50%,延伸链占12.68%,β-转角占6.18%;三级结构预测,小鼠与人的NR1D1蛋白相似度大,差异较小。

结论

成功构建了小鼠NR1D1基因过表达载体pcDNA3.1-NR1D1,验证了其在HEK293T细胞中的过表达效果,为进一步研究NR1D1基因及其蛋白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NA-27a对实验性肺结核大鼠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韩娜,刘凡平,田彦卿,郑志清,郎伟明,王倩,刘亚涛,朱建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104-110.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13
摘要 ( 434 )   [HTML]( ) PDF(751KB) ( 53 )  
目的

探讨miRNA-27a对实验性肺结核模型大鼠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经尾静脉注射结核杆菌悬液建立肺结核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iR-27a激动剂对照(agomir-NC)组和miR-27a激动剂(agomir)组,另取正常大鼠设为对照组,每组12只。agomir-NC组和agomir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agomir-NC或miR-27a agomir干预,每天1次,连续5 d。3周后,计算各组大鼠脾脏和胸腺指数,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miR-27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IκB(p-IκB)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损伤严重,脾脏及胸腺指数、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肺组织中miR-27a表达水平及I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肺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TLR4、p-IκB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gomir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明显改善,脾脏和胸腺指数、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肺组织中miR-27a表达水平及I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外周血中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肺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和TLR4、p-IκB、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agomir-NC组大鼠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过表达miR-27a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活化,减少炎症因子释放,调节机体免疫反应,从而改善肺结核大鼠肺损伤。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丹参多酚酸酯调控SMAD2/FKBP1A/NF-κB轴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的影响
马运锋,韩小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111-121.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14
摘要 ( 191 )   [HTML]( ) PDF(1664KB) ( 106 )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酯(Sal)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体内实验,采用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Sal组(建模4周后隔天腹腔注射40 mg·kg-1 Sal,共4周)。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股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BMD),三点弯曲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股骨最大载荷。体外实验,采用30 μg·L-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100 μg·L-1核因子κB(NF-κB)配体(RANKL)诱导骨髓巨噬细胞(BMMs)分化,细胞分为对照组、RANKL组、RANKL+Sal组(10 mg·L-1Sal)、RANKL+Sal+空载体(vector)组(10 mg·L-1 Sal和2 mg·L-1 vector)、RANKL +Sal +LV-FKBP1A组[10 mg·L-1 Sal和2 mg·L-1 慢病毒介导的FKBP1A过表达载体(LV-FKBP1A)]、RANKL +Sal +LV-FKBP1A+QNZ组(10 mg·L-1 Sal、2 mg·L-1 LV-FKBP1A和10 nmol·L-1NF-κB抑制剂QNZ),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Co-IP实验验证SMAD2和FKBP1A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和各组细胞中SMAD家族蛋白2(SMAD2)、FK506结合蛋白1A(FKBP1A)和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P65)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各组细胞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和各组细胞中组织蛋白酶K(CTSK)和降钙素受体(CTR)mRNA表达水平。

结果

体内实验,与模型组比较,Sal组大鼠骨小梁数量明显增加,大鼠股骨BMD和最大负载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TRAP5b水平明显降低(P<0.01),骨组织中SMAD2及FKBP1A蛋白表达水平和CTSK及CTR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Co-IP实验结果证实SMAD2与FKBP1A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体外实验,与RANKL组比较,RANKL+ Sal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中TRAP5b水平,SMAD2、FKBP1A及p-P65蛋白表达水平和CTSK及CTR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RANKL+Sal+vector组比较,RANKL+Sal+LV-FKBP1A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中TRAP5b水平,SMAD2、FKBP1A及p-P65蛋白表达水平和CTSK及CTR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RANKL+ Sal+LV-FKBP1A组比较,RANKL+ Sal+LV-FKBP1A+QNZ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中TRAP5b水平,SMAD2、FKBP1A及p-P65蛋白表达水平和CTSK及CTR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

结论

Sal通过调控SMAD2和FKBP1A蛋白的相互作用,抑制NF-κB活化,缓解大鼠骨质疏松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桦木酸对胃癌MGC-80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许广松,蒋海兵,盘箐,李国庆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122-128.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15
摘要 ( 348 )   [HTML]( ) PDF(1337KB) ( 183 )  
目的

探讨桦木酸(BEA)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MGC-803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剂量BEA组,分别采用含0、2.5、5.0、10.0、20.0、40.0和80.0 μmol·L-1 BEA 的DMEM高糖培养基常规培养。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MGC-803细胞增殖率、凋亡率、迁移率和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MGC-803细胞中SMAD同源物7(SMAD7)、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GF-βR1)、磷酸化SMAD同源物2(p-SMAD2)、磷酸化SMAD同源物3(p-SMAD3)、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4(SOX4)、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Snail和Slug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分别培养24、48和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 2.5、5.0、10.0、20.0、40.0和80.0 μmol·L-1 BEA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培养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 2.5、5.0、10.0和20.0 μmol·L-1 BEA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培养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2.5、5.0、10.0和20.0 μmol·L-1 BEA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5),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培养48 h后,20 μmol·L-1 BEA组细胞中SMAD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TGF-βR1、p-SMAD2、p-SMAD3、SOX4、ZEB2、MMP-9、Snail和Slug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结论

BEA通过上调SMAD7表达以及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激活,调节胃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姜素对来曲唑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孙艳敏,胡俊攀,王冰玉,傅金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129-135.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16
摘要 ( 535 )   [HTML]( ) PDF(1042KB) ( 137 )  
目的

探讨山姜素(ALP)对来曲唑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的作用,并阐明其潜在机制。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ALP组和高剂量ALP组。以1 mg·kg-1·d -1来曲唑连续口服21 d构建PCOS大鼠模型;低和高剂量ALP组大鼠在建模成功后,分别给予50和100 mg·kg-1 ALP口服,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检测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卵巢质量/体质量比和动情周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睾酮和17β-雌二醇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卵巢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卵巢组织中裂解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强度和分布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LC3-Ⅰ)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Ⅱ(LC3-Ⅱ)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Bax/Bcl-2和LC3-Ⅱ/LC3-Ⅰ比值。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卵巢质量/体质量比和发情间期时像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睾酮和17β-雌二醇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ALP组大鼠体质量、卵巢质量/体质量比、发情间期时像百分率和血清中睾酮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高剂量ALP组大鼠血清中17β-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层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卵巢呈多囊性改变,出现充液性大囊性卵泡和闭锁性卵泡,颗粒细胞层排列紊乱且层数减少;低和高剂量 ALP 组大鼠卵巢中囊性卵泡和闭锁性卵泡数减少,颗粒细胞层结构趋向正常。对照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层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呈阴性表达;模型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层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呈阳性表达;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 ALP 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层中Cleaved caspase-3表达强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Bax/Bcl-2和LC3-Ⅱ/LC3-Ⅰ比值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ALP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Bax/Bcl-2和LC3-Ⅱ/LC3-Ⅰ比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

结论

ALP可能通过降低外周血中睾酮和17β-雌二醇水平和颗粒细胞中自噬性死亡相关蛋白水平来发挥对来曲唑诱导的PCOS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AG3慢病毒质粒构建及其稳定转染细胞系的建立
刘宇轩,黄莉莉,杨馥旭,方楷漪,胡楠楠,穆业腾,郭冲,夏薇,关新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136-141.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17
摘要 ( 803 )   [HTML]( ) PDF(709KB) ( 344 )  
目的

构建淋巴细胞活化因子3(LAG3)-mCherry红色荧光蛋白的LAG3-mCherry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获得稳定表达LAG3-mCherry融合蛋白的细胞系,探讨LAG3-mCherry融合蛋白在HEK293T细胞中的定位。

方法

将LAG3质粒和带有mCherry的慢病毒载体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NotⅠ进行双酶切,构建pEZ-LAG3-mCherry表达载体。将测序正确的质粒利用Lipofectamine 3000转染HEK293T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LAG3-mCherry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定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AG3-mCherry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酶切鉴定结果,电泳后重组质粒双酶切后可见约为8 012和2 066 bp大小的2条DNA条带,与 pEZ-Lv-mCherry 载体及LAG3基因片段大小相符;DNA测序结果,LAG3基因成功插入到慢病毒表达载体中。荧光显微镜观察,LAG3-mCherry融合蛋白主要在HEK293T细胞膜上表达,少量蛋白滞留在细胞质中。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在转染pEZ-LAG3-mCherry质粒中检测到LAG3对应特异性条带。

结论

成功构建了LAG3-mCherry慢病毒表达载体pEZ-LAG3-mCherry。通过稳定转染成功制备了稳定表达LAG3-mCherry的细胞系。LAG3-mCherry融合蛋白主要分布于 HEK293T细胞的细胞膜上。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基于TXNDC11基因对泛癌的预后评估价值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赵莹,赵丹玉,刘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142-153.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18
摘要 ( 549 )   [HTML]( ) PDF(1912KB) ( 163 )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硫氧还蛋白结构域11 (TXNDC11)在泛癌预后分析中的作用及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阐明其对肿瘤的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

采用ONCOMINE和TIMER数据库综合分析TXNDC11 mRNA和蛋白在肿瘤组织及相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采用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协作组(CPTAC)数据库分析TXNDC11蛋白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间表达的差异;采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网站(GEPIA)分析TXNDC11表达与泛癌分期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网站分析TXNDC11表达与泛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采用TIMER数据库分析各种肿瘤组织中TXNDC11蛋白表达与肿瘤免疫浸润细胞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angerBox数据库分析TXNDC11蛋白与免疫检查点的关系。

结果

ONCOMINE数据库分析,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结肠癌(COAD)、胃腺癌(STAD)和肉瘤(SARC)组织中TXNDC1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乳腺癌(BRCA)、食管癌(ESCA)、肾嫌色细胞癌(KICH)和胰腺癌(PAAD)组织中TXNDC1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TIMER数据库分析,BRCA、胆管癌(CHOL)、ESCA、胶质母细胞瘤(GBM)、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和前列腺癌(PRAD)组织中TXNDC1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COAD、肾乳头状细胞癌(KIRP)、肺腺癌(LUAD)、肺鳞状细胞癌(LUSC)、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CPG)、直肠腺癌(READ)和甲状腺癌(THCA)组织中TXNDC11呈明显低表达。CPTAC数据库分析,肾透明细胞癌(KIRC)和子宫内膜癌(UCEC)组织中TXNDC1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而BRCA、卵巢癌(OV)和COAD组织中TXNDC1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或P<0.01)。GEPIA数据库分析,TXNDC11表达水平与LUAD、卵巢浆液性囊腺癌、THCA和UCEC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有密切关联(P<0.05)。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BLCA)(HR=0.71,P=0.024)、BRCA(HR=0.68,P=0.021)、ESCA(HR=0.39,P=0.005 1)、HNSC(HR=0.72,P=0.026)、KIRC(HR=0.41,P=0.002 6)、LUAD(HR=0.53,P<0.01)、READ(HR=0.34,P=0.014)、SARC(HR=0.61,P=0.016)、胸腺癌(THYM)(HR=0.14,P=0.004 2)、THCA(HR=0.35,P=0.043)和UCEC(HR=0.36,P<0.01)组织中TXNDC11的高表达与肿瘤患者的良好预后有关联。TIMER数据库分析,TXNDC11表达与22种肿瘤组织中B细胞浸润水平有相关性(P<0.05),TXNDC11表达与16种肿瘤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浸润水平、25种肿瘤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浸润水平、22种肿瘤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水平、22种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水平和23种肿瘤组织中树突状细胞浸润水平有明显相关性(P<0.05);TXNDC11表达与COAD、LUSC、HNSC、SARC和皮肤黑色素瘤(SKCM)的免疫细胞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SangerBox数据库分析,TXNDC1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与多个免疫检查点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泛癌分析中,TXNDC1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普遍低表达,且TXNDC11与多种肿瘤患者的预后生存有密切关联。TXNDC11可作为一个重要的肿瘤预后预测因子,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多种肿瘤的免疫反应。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融合基因作用于横纹肌肉瘤的miRNA-mRNA调控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赵志娟,孟莲,刘春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154-162.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19
摘要 ( 391 )   [HTML]( ) PDF(1323KB) ( 76 )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融合基因在横纹肌肉瘤(RMS)发病机制中潜在的miRNA-mRNA调控网络,为研究RMS提供新方向。

方法

采用GEO2R分析工具筛选融合基因阳性和阴性RMS组织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差异表达miRNA;预测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重叠DEGs和靶基因筛选出目标基因;采用DAVID数据库对目标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Top10 核心基因(hub基因)并构建hub基因与miRNA的分子调控网络,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Top10 hub基因与肉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

筛选出 891个 DEGs(P<0.01, |logFC|≥1)和14个差异表达miRNA(P<0.05, |logFC|≥3),预测出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1 654个,将靶基因与DEGs重叠共获得115个目标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目标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增殖的正向调节、细胞表面和蛋白结合等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目标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和癌症中蛋白聚糖等通路。PPI网络中筛出的Top10 hub基因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4(ERBB4)、受体型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D(PTPRD)、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Yes相关蛋白1(yes YAP1)、转录因子AP-2A(TFAP2A)、细胞黏附分子1(CADM1)、ELAV类似RNA结合蛋白2(ELAVL2)、锌指转录因子1(SNAI1)和ERBB受体反馈抑制剂1(ERRFI1)。生存分析,肉瘤组织中PTPRD(HR=1.79,P=0.005)、ADAM10(HR=1.94,P=0.010)、ELAVL2(HR=1.56,P=0.031)和ERRFI1(HR=2.05,P=0.005)表达水平升高与肉瘤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

结论

本研究筛选出参与RMS发病机制的hub基因和对应的miRNA,构成了miRNA-mRNA网络,为深入研究融合基因与RMS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MP-9和TIMP-1表达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覃丽粒,马小波,赵天业,陶雪蓉,郑敏,王雪莹,易嘉欣,吴燕华,姜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163-171.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20
摘要 ( 462 )   [HTML]( ) PDF(706KB) ( 101 )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27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中MMP-9和TIMP-1蛋白阳性表达率。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MMP-9和TIMP-1阳性表达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胃癌患者中的分布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MMP-9和TIMP-1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

270例胃癌患者中,MMP-9和TIMP-1蛋白的表达部位为肿瘤细胞膜或细胞浆,MMP-9和TIMP-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4%和26.3%。MMP-9和TIMP-1联合表达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类型、组织学分级、术后化疗和TNM分期胃癌患者中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评估,MMP-9和TIMP-1联合表达、TNM分期和术后化疗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其中MMP-9+与胃癌患者的良好预后相关,MMP-9/TIMP-1+胃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提高,预后更差(MMP-9+/TIMP-1+/- vs MMP-9/TIMP-1+:HR=0.537,95% CI:0.338~0.851,P=0.008)。TNM分期为Ⅲ期、未接受术后化疗的胃癌患者较TNM分期为Ⅰ/Ⅱ期、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死亡风险更高,预后更差(HR=1.873,95% CI:1.334~2.631,P<0.001;HR=2.301,95% CI:1.656~3.197,P<0.001)。分层分析,在TNM分期为Ⅰ/Ⅱ期、接受术后化疗和非印戒细胞型的胃癌患者中,MMP-9+胃癌患者的死亡风险较MMP-9/TIMP-1+患者明显降低,预后更好(P<0.05)。

结论

MMP-9/TIMP-1联合表达可作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评估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后未化疗和TNM分期为Ⅲ期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OCS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OCI-LY7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孙文雄,李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172-179.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21
摘要 ( 464 )   [HTML]( ) PDF(938KB) ( 147 )  
目的

探讨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SOCS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OCI-LY1-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分子机制。

方法

收集并提取健康志愿者(对照组,50名)和DLBCL患者(DLBCL组,100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同时培养人B淋巴细胞和人DLBCL 细胞(OCI-LY7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淋巴细胞和OCI-LY7细胞中SOCS3 mRNA表达水平。将OCI-LY7细胞分为pcDNA3.1-NC组和pcDNA3.1-SOCS3组,分别转染pcDNA3.1-NC和pcDNA3.1- SOCS3,RT-qPCR法检测2组细胞中SOCS3 mRNA表达水平,5-溴-2-脱氧尿嘧啶(EDU)实验检测2组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2组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阳性细胞率,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细胞凋亡率和不同细胞周期细胞百分率,Western blo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SOCS3、磷酸化Janus激酶2(p-JAK2)及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计算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Ⅱ/Ⅰ(LC3Ⅱ/LC3Ⅰ)比值。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DLBCL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OCS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B淋巴细胞比较,OCI-LY7细胞中SOCS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pcDNA3.1-NC组比较,pcDNA3.1-SOCS3组细胞中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EDU阳性细胞率明显降低(P<0.01),LC3 Ⅱ/LC3 Ⅰ和LC3阳性细胞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G0/G1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

结论

SOCS3在DLBC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OCI-LY7细胞中呈低表达,过表达SOCS3可抑制OCI-LY7细胞增殖和自噬,增加细胞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中BCR/ABL基因表达在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应用
冯术青,姚艳红,史月,刘志彬,高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180-18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22
摘要 ( 559 )   [HTML]( ) PDF(443KB) ( 103 )  
目的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定期检测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患者外周血中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为患者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总生存(OS)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初治和难治复发Ph+ALL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长春新碱+强的松(TKI+VP)或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强的松(TKI+VDP)等多种化疗方案诱导治疗,17例患者达到血液学完全缓解(HCR),3例未缓解(NR)。其中HCR患者中8例患者微小残留病(MRD)为阴性,3例患者选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在造血功能重建后均接受了TKI维持治疗至今;另5例MRD阴性患者、9例MRD阳性患者和3例NR患者均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所有患者分别在干细胞移植前和移植后1、2、3、6、9及12个月进行外周血BCR/ABL融合基因检测,评估患者的MRD。Allo-HSCT组患者造血重建后,均给予TKI口服干预治疗,其后基因检测持续阴性者,TKI口服干预治疗1年后停用。治疗期间如果监测MRD转阳则依据移植时间给予更换有效TKI药物或减停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措施。

结果

全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均达到造血重建,粒细胞植活中位时间为14(11~24)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为17(13~52)d。随访至2020年12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2(3~111)个月。全组患者3年OS率为(61.1±11.7)%。Allo-HSCT组和Auto-HSCT组患者移植后3年OS率分别为(52.8±13.4)%和1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8)。移植前MRD阴性组和移植前HCR但MRD阳性组患者3年OS率分别为(87.5±11.7)%和(42.8±15.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移植前NR的患者全部死亡。全组死于疾病复发5例,死于肺感染1例,死于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1例。

结论

对Ph+ALL患者依据BCR/ABL融合基因检测结果的动态变化选择Auto-HSCT或Allo-HSCT及术后分层干预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的OS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筛选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楠,陈蕾,许天敏,张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188-194.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23
摘要 ( 351 )   [HTML]( ) PDF(557KB) ( 85 )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筛选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为阐明EMS的病因提供理论依据,为EMS的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方法

从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检索“endmetriosis”,下载涉及EMS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高通量芯片数据集GSE25628,GSE23339和GSE7305。使用GE02R在线分析工具筛选EMS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DEGs,使用基因本体功能注释(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DEGs进行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最后通过Cytoscape软件对PPI网络进行可视化并筛选核心基因。

结果

分析确定了27个上调DEGs和43个下调DEGs。GO富集分析,DEGs主要富集于细胞外基质、细胞外空间和细胞外区域等方面;KEGG通路分析,DEGs主要富集于磷酸肌醇代谢信号通路。通过 STRING 数据库和Cytoscape 软件共筛选出核心蛋白聚糖(DCN)、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双链蛋白聚糖(BGN)、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神经酪氨酸激酶受体2(NTRK2)、磷脂酰肌醇聚糖3(GPC-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ERBB3)、分化抗原簇蛋白24(CD24)、巢蛋白2(NID2)和血小板反应蛋白2(THBS2)连接度最高的前10个核心基因,其中DCN、BGN、NID2和THBS2 4种基因与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功能有密切关联。

结论

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失调可能在EM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可能成为EMS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SBEM和CEACAM19 mRNA联合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于秀艳,李铤,丛占杰,王文龙,张晓伟,吴雪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195-202.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24
摘要 ( 412 )   [HTML]( ) PDF(524KB) ( 100 )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人乳腺珠蛋白(hMAM)、乳腺小黏蛋白(SBEM)和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因子19(CEACAM19) mRNA 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作用,阐明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104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52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良性乳腺病组)和50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有核细胞中hMAM、SBEM和CEACAM19 mRAN表达水平并计算其阳性表达率,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乳腺癌组患者外周血中SBEM和CEACAM19 mRNA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CEACAM19 mRNA阳性表达率与雌激素受体(ER)表达有关(P<0.05),hMAM mRNA阳性表达率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有关(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病组比较,乳腺癌组患者外周血中hMAM单独或联合SBEM和CEACAM19 mRNA检测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升高(P<0.05)。三者联合检测,hMAM mRNA阳性表达率从39.4%升高至66.3%。TNM分期Ⅲ+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单独或联合SBEM和(或)CEACAM19 mRNA检测阳性表达率均高于TNM分期Ⅰ+Ⅱ期乳腺癌患者(P<0.01);三者联合检测,TNM分期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 mRNA阳性表达率从20.40%升高至48.98%,TNM分期Ⅲ+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 mRNA阳性表达率从56.40%升高至81.82%。

结论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 mRNA阳性表达率不高,联合SBEM和CEACAM19 mRNA检测可以提高其阳性表达率,对于乳腺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周血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和NLR检测对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机体凝血状态的评估价值
汪敏,于鹏跃,王言,宋燕珂,李峣,孙莹,赵丽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203-210.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25
摘要 ( 326 )   [HTML]( ) PDF(433KB) ( 208 )  
目的

检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前外周血的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探讨其对患者凝血状态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354例恶性肿瘤(宫颈癌74例,肺癌65例,卵巢癌55例,结直肠癌50例,胃癌43例,食管癌35例和胰腺癌32例)患者作为肿瘤组,并按照TNM分期分为早期(Ⅰ-Ⅱ)和晚期(Ⅲ-Ⅳ)肿瘤组,同时选取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受试者外周血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AT)、血小板计数和NLR检测结果。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早和晚期肿瘤组患者PT均延长(P<0.01),APTT均缩短(P<0.05或P<0.01),FIB、D-Dimer、FDP水平和NLR均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晚期肿瘤组患者TT缩短(P<0.05),AT活性降低(P<0.05),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与早期肿瘤组患者比较,晚期肿瘤组患者PT延长(P<0.01),TT缩短(P<0.01),FIB、D-Dimer、FDP水平和NLR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各类型肿瘤组患者PT均延长(P<0.05或P<0.01),除食管癌外的不同类型肿瘤组患者APTT均缩短(P<0.05或P<0.01),肺癌、卵巢癌和食管癌患者TT均缩短(P<0.05或P<0.01),各类型肿瘤组患者FIB、D-Dimer和FDP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结直肠癌、食管癌和胰腺癌患者AT活性降低(P<0.05),晚期卵巢癌患者血小板计数升高(P<0.01),各类型肿瘤组患者NLR均升高(P<0.05或P<0.01)。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前主要表现为APTT缩短及FIB、D-Dimer水平和NLR升高,晚期肿瘤患者还可表现为血小板计数升高和AT降低,提示肿瘤患者止凝血功能紊乱,易并发血栓事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医学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袁福杰,裴颖,王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211-215.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26
摘要 ( 419 )   [HTML]( ) PDF(709KB) ( 64 )  
目的

分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性角膜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治疗方案。

方法

收集1例VZV性角膜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案。

结果

患者,女性,55岁,因左眼视力下降40余天入院。查体,左眼结膜充血,角膜弥漫性水肿,可见大量色素角膜后沉着物(KP),房水混浊、闪辉,虹膜脱色素,部分虹膜后粘连,眼底视不清;房角镜检查见房角大量色素沉积,房水病毒抗原检测显示VZV呈强阳性,确诊为VZV性角膜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给予局部联合全身抗炎、抗病毒和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下降不明显,行前房冲洗术后患者眼压下降,病情好转出院。

结论

房水病毒抗原检测是诊断VZV性角膜葡萄膜炎的有效方法,对于房角大量色素沉积的VZV性角膜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患者,前房冲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尾骨原发小细胞型骨肉瘤患者 18F-FDG PET/CT 显像特点分析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胡萍,姜楠,李英华,赵红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216-221.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27
摘要 ( 478 )   [HTML]( ) PDF(696KB) ( 137 )  
目的

分析 1 例尾骨原发小细胞型骨肉瘤并发多处转移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的特点,以提高影像科医生对尾骨原发病变的诊断水平。

方法

收集 1 例尾骨原发小细胞型骨肉瘤并发多处转移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通过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结果

患儿,女性,10 岁,因颈部疼痛 2 周、发热 1 周行肺 CT 检查发现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入院。 查体,体温最高达37.5 ℃,无其他不适。实验室检查, 碱性磷酸酶 221.3 U·L-1,肌酐 38.1 μmol·L-118F-FDG PET/CT 检查显示右肺下叶高代谢团块,考虑为恶性肿物;颈2椎体左侧代谢增高,不除外转移瘤;尾骨密度不均,局部软组织密度结节突向盆腔伴代谢增高,考虑恶性。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枢椎形态不规整,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增强病灶明显强化;骶 5 水平椎管内、骶 5 椎体与尾椎间及周围囊片状稍长 T1和稍长T2信号,增强未见明显强化, 骶椎前方软组织条片样强化,考虑占位性病变。右肺下叶占位术后病理,考虑为肺的转移性小细胞型骨肉瘤。综合上述表现及病理学分析决定对尾骨软组织病灶穿刺活检,病理提示为小细胞型骨肉瘤。本例患儿最终诊断为尾骨原发小细胞型骨肉瘤,肺转移,骨转移。

结论

尾骨原发小细胞型骨肉瘤诊断难度大,18F-FDG PET/CT 分子影像的应用对明确病变受累部位、肿瘤代谢程度和定位活检组织部位起关键性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何罗玮,王野,于杜娟,陈志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222-22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28
摘要 ( 447 )   [HTML]( ) PDF(1615KB) ( 121 )  
目的

分析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以进一步提高其临床诊治效率并改善其预后。

方法

收集2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治经过进行总结,分析患者的感染指标、氧合功能和肺部影像学的动态变化,对比培养法、血清学方法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等病原学诊断方法,分析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药物治疗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效果。

结果

2例患者均以发热、咳嗽和咳痰为首发症状,病情进展较快,分别于发病的第8天和第3天出现呼吸困难,1例患者于发病第10天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需机械通气辅助治疗。2例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2.69×109 L-1和4.4×109 L-1,降钙素原分别为0.27和0.06 μg·L-1,气道分泌物常规培养及血清学检查未能明确病原体。2例患者初步诊断均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性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效果均不佳。采用mNGS方法并结合鸟类接触史,最终确诊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采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学异常均明显好转,随访复查肺部CT,病灶基本吸收。

结论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发生与鸟类接触史有关,病情进展比较迅速。mNGS技术可作为快速病原学诊断方法,有利于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选用敏感药物治疗,从而改善该病预后。以多西环素和替加环素为代表的新一代四环素类药物对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疗效肯定。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崎病并发咽旁间隙炎性改变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苏松,王洪波,马瑜聪,方昕,刘俊荣,乔红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228-233.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29
摘要 ( 420 )   [HTML]( ) PDF(515KB) ( 62 )  
目的

探讨以并发咽旁间隙和咽后间隙炎性改变为主要表现的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诊疗和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1月于本科住院的1例以咽旁间隙受累为主要表现的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既往文献进行复习总结,分析川崎病并发头颈部症状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特征。

结果

患儿,男性,3岁,因发热8 d伴颈部活动受限和斜颈2 d入院。查体,躯干部可见红色斑丘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口唇红,杨梅舌,手足硬肿,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和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病程第20天四肢末端出现典型膜状脱皮,明确诊断为川崎病。患儿入院时伴有颈部活动受限和斜颈,影像学检查提示鼻咽和口咽右侧咽旁间隙肿物,给予抗生素及退热对症治疗无效,应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后,患儿颈部活动受限和斜颈表现消失,川崎病症状体征好转,实验室检查炎性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复查颈部MRI提示咽旁间隙炎性改变较前明显减小。

结论

头颈部异常表现可以作为川崎病的早期症状出现,易误诊为化脓性淋巴结炎或咽旁及咽后部化脓性感染。川崎病并发咽旁间隙或者咽后间隙炎性改变应尽早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避免出现心血管系统损害以及行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查研究
吉林省长春市手足口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肠道病毒71型VP1基因特征分析
张兴国,李晨光,张智丽,孙宇,崔薇,初秋,乔凤娟,王宇冰,孙炳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234-240.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30
摘要 ( 368 )   [HTML]( ) PDF(1222KB) ( 100 )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肠道病毒71型(EV-A71)VP1基因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 2014-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手足口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收集2014-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医疗机构报告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标本中总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确定型别。对EV-A71的VP1区扩增并测序,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同源性和氨基酸变异位点。

结果

2014-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 685例,发病率呈现先降后升趋势,2016年达到高峰,之后呈逐年递降趋势。每年流行趋势基本相同,呈单峰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吉林省长春市14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年均报告发病率前3位的地区为高新区(129.14/10万)、宽城区(102.17/10万)和经开区(100.98/10万)。病例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吉林省长春市EV-A71阳性样本各月份均有检出。2014年3-9月和2017年5月-2018年5月,手足口病毒型别以EV-A71为主,且呈逐渐上升趋势。测序获得EV-A71序列146条,其中除2017年3条序列和2018年7条序列属于EV-A71的B5亚型外,其余序列均属于C4亚型中的C4a亚型。VP1区145氨基酸位点为E,2018年2株检测到VP1104D,另外3株检测到VP1218R,其余各株主要毒理位点和抗原性位点未发生变异,EV-A71的B5亚型较C4亚型有VP143E、VP158T和VP1184T3个氨基酸位点差异。

结论

吉林省长春市手足口病发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男性幼童,引发手足口病流行的肠道病毒以EV-A71为主,主要为C4a亚型,也有少部分B5亚型的流行,部分氨基酸变异位点需持续监测,以免造成大范围流行。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红细胞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in construction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umanized mouse model of red blood cells
刘昊川,李新贺,陈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241-248.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31
摘要 ( 309 )   [HTML]( ) PDF(422KB) ( 443 )  

红细胞人源化小鼠模型是一类能够稳定重建人红细胞的人源化小鼠,其对于人红细胞相关疾病临床前期研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构建能够模仿人体免疫机能,在整体水平上反映人类生理和病理情况,探讨红细胞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发展过程、构建方法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可为后续优化该模型提供理论依据。现主要对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发展、人源化小鼠人红细胞重建现状、人源化小鼠中人红细胞重建的影响因素、人红细胞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未来发展规划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菌蓝光在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in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blue light in treatment of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s
王瑞凤,刘旭旭,李芳,刘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249-255.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32
摘要 ( 437 )   [HTML]( ) PDF(421KB) ( 196 )  

抗菌蓝光(aBL)疗法是一种基于光的非抗生素抗菌方法,具有内在的抗菌作用,不需要外源性光敏剂的参与,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aBL疗法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细菌中存在的内源性光敏剂吸收特定波长的蓝光,随后被激发到三重态产生活性氧(ROS),ROS迅速与微生物大分子反应,损害细胞膜、脂质和遗传物质等,从而实现抗菌的目的。aBL可以高效灭活浮游细菌和抑制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并能降低动物模型感染部位的细菌存活率。目前aBL已被广泛应用于寻常痤疮的治疗,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细菌感染性疾病是一组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是导致患者病灶不愈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抗生素等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但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临床抗菌治疗面临重大挑战。aBL作为一种既能安全高效灭活细菌又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菌新方法,对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极大的优势和前景。现重点介绍aBL对细菌的灭活机制、灭活效果(包括浮游细菌、菌斑生物膜和体内外实验)和aBL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旨在为aBL成功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细胞与白癜风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对白癜风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in relationship between stem cells and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vitiligo and its therapeutic effect on vitiligo
谭紫凝,甄昱,李珊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256-264.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33
摘要 ( 462 )   [HTML]( ) PDF(462KB) ( 198 )  

白癜风是一种易诊难治的皮肤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能有效阻止该病的复发。干细胞是一种具有潜在的无限分裂能力和分化为多种靶细胞能力的细胞,在白癜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毛囊中黑素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使其成为皮肤中黑素细胞的重要来源和储备。间充质干细胞(骨髓来源和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抑制氧化应激和促组织修复等功能,可以作为自体黑素细胞移植的辅助治疗。干细胞为白癜风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性方案。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干细胞在多种皮肤疾病中临床应用的报道相对较多,但对干细胞在白癜风治疗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且多局限于实验研究阶段,只有少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现就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优势,以及白癜风相关干细胞进行简要综述,展望其在白癜风治疗中的发展趋势,并对各种干细胞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旨在为干细胞在白癜风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DGF-D通过Notch1信号通路对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in regulatory effect of PDGF-D on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tumor cells through Notch1 signaling pathway
李峣,孙莹,宋燕珂,汪敏,贾茗博,赵丽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  265-270.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34
摘要 ( 296 )   [HTML]( ) PDF(389KB) ( 74 )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是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s)家族中新近被发现的成员,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PDGF-D在包括胶质瘤在内的多种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并能促进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胶质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性,该特性与EMT有密切关联。Notch1是Notch家族成员之一,参与肿瘤细胞的EMT过程,在PDGF-D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迁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PDGF-D可能通过Notch1信号通路在包括胶质瘤在内的肿瘤细胞EMT过程中发挥效应。现对PDGF-D促进肿瘤细胞EMT、特别是对胶质瘤细胞EMT的调控作用及Notch1信号通路在该过程的可能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