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ISSN 1671-587X
CN 22-1342/R
主 任:李欣欣
编 辑:姜瑾秋 韩宏志 官 鑫
陈思含 李昕蔚
电 话:0431-85619279
E-mail:xuebao@jlu.edu.cn
地 址: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邮编:130021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JLDXXBYXB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最新学术动态
目录列表
2016年, 第42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6-03-28
基础研究
双酚A对成年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及其作用机制
郝兴霞, 张东泽, 于泊洋, 张岩, 周圆圆, 邱雪迎, 周好乐, 刘陶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195-199.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01
摘要 ( 524 )   [HTML]( ) PDF(482KB) ( 328 )  

目的: 探讨双酚A(BPA)对成年小鼠睾丸组织的损伤作用,阐明BPA对动物机体的生殖毒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8周龄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玉米油)和低(100 mg·kg-1 BPA)、中(200 mg·kg-1BPA)、高(400 mg·kg-1BPA)剂量BPA组。灌胃染毒4周后,取小鼠睾丸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s和FADD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BPA组小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率、Fas和FADD阳性细胞表达率无明显变化(P>0.05);中和高剂量BPA组小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率、Fas和FADD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与低剂量BPA组比较,中和高剂量BPA组小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率、FAS和FADD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与中剂量BPA组比较,高剂量BPA组小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率、FAS和FADD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中剂量BPA组细胞凋亡率与FAS、FADD阳性细胞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0.430,P<0.05;r=0.238,P<0.01),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与Fas、FADD阳性细胞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0.637,P<0.01;r=0.359,P<0.01)。结论: 一定剂量BPA会导致小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率升高,凋亡调控基因Fas和FADD表达上调;BPA对小鼠睾丸组织有损伤作用,其生殖毒性与激活Fas死亡受体信号通路从而导致细胞过度凋亡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温阳补气”针法对EAMG大鼠神经肌肉接头处AchR蛋白表达的影响
王喜臣, 沈爱花, 胡英华, 王洪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00-203.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02
摘要 ( 643 )   [HTML]( ) PDF(517KB) ( 222 )  

目的: 探讨"温阳补气"针法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腓肠肌神经肌肉接头(NMJ)处乙酰胆碱受体(AchR)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AchR α1129-145多肽片段免疫接种Lewis雌性大鼠,建立EAMG大鼠模型。在建模成功的EAMG大鼠中随机选取30只,分为模型对照组10只、药物对照组10只和针刺治疗组10只,并将同期购进的未建模的10只大鼠设为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大鼠予以18.5 mg·kg-1·d-1溴吡斯的明灌胃治疗;针刺治疗组大鼠予以"温阳补气"针法治疗;其余2组不予任何处置作为对照。记录治疗前后各组大鼠Lennon症状评分。治疗结束后,取4组大鼠腓肠肌NMJ处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NMJ处Ach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建模成功后治疗前模型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大鼠Lennon症状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药物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大鼠Lennon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腓肠肌NMJ处Ach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治疗后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EAMG大鼠腓肠肌NMJ处Ach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温阳补气"针法可以提高EAMG大鼠NMJ处AchR蛋白表达水平,发挥治疗EAMG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质骨和皮质骨厚度对种植体周围应力分布的影响
陈庆生, 陈笑风, 单晔杰, 丁熙, 王慧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04-209.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03
摘要 ( 621 )   [HTML]( ) PDF(775KB) ( 368 )  

目的: 观察不同松质骨和皮质骨厚度下种植体周围应力分布的情况,探讨骨组织厚度比例及总厚度对种植体可靠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Abaqus软件建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计算,研究侧向力和轴向力作用下不同厚度比例的松质骨和皮质骨对种植体周围应力分布的影响,其中松质骨和皮质骨的比值分别为3:1、2:1、1:1、1:2和1:3,两者的总厚度分别取0.5、1.0、2.0、3.0和4.0 mm。结果: 皮质骨、松质骨和种植体表面最大应力随着松质骨和皮质骨总厚度的增大而递减,总厚度在0.5~2.0 mm区间内减小速度较快,在2.0~4.0 mm区间内减小速度较慢。对于不同厚度比例的松质骨和皮质骨,种植体颈部皮质骨内的最大应力在总厚度为2.0 mm时取得最小值。当总厚度小于2.0 mm时,种植体颈部皮质骨内的最大应力值随着总厚度的减小而快速升高;当总厚度大于2.0 mm时,种植体颈部皮质骨内的最大应力值随着总厚度的增大而缓慢升高。结论: 松质骨和皮质骨厚度的比值及总厚度均对种植体周围的应力分布有显著影响;在种植体手术中松质骨和皮质骨的总厚度应大于或等于2.0 mm,最佳值为2.0 mm。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FRET技术MMP3生物传感器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饶烽, 崔钢华, 王琰, 刘伟, 曹薇薇, 史晨辉, 王维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10-214.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04
摘要 ( 531 )   [HTML]( ) PDF(1120KB) ( 343 )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生物传感器载体的构建,阐明MMP3在活细胞中表达的时空信息。方法: 构建定位于细胞膜表面的ECFP-MMP3-YPet生物传感器载体并进行鉴定;转染293T细胞24h后观察转染效率;加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刺激293T细胞,运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MMP3生物传感器载体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情况ECFP-MMP3-YPet biosensor。结果: 成功构建ECFP-MMP3-YPet biosensor;PCR和双酶切鉴定,MMP3-YPet约780bp,转染293T细胞后MMP3生物传感器在胞质较均匀分布,转染效率约40%。uPA刺激293T细胞后,胞质和胞核内FRET比值逐渐降低,约30min时达到最小值,随后恢复正常。结论: 基于FRET构建的MMP3生物传感器可以敏感而准确地监测活细胞中MMP3的表达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4-3-3ε和Cdc25B在小鼠卵母细胞生发泡期阻滞中的作用
孟峻, 侯艳军, 张永梅, 呼格吉乐, 韩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15-220.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05
摘要 ( 551 )   [HTML]( ) PDF(971KB) ( 305 )  

目的: 研究14-3-3ε和Cdc25B对小鼠卵母细胞生发泡(GV)期阻滞作用的影响,为阐明蛋白激酶A/Cdc25B/14-3-3ε通路在小鼠卵母细胞GV期阻滞中发育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在体外将表达载体pcDNA3.1-ZEO-HA-14-3-3ε、pcDNA3.1-MYC-Cdc25B-WT、pcDNA3.1-MYC-Cdc25B-S321A和pcDNA3.1-MYC-Cdc25B-S321D转录成mRNA。超排卵方法获得小鼠GV期卵母细胞,实验分为未注射组、TE缓冲液注射组、14-3-3εmRNA单独注射组、14-3-3εmRNA+Cdc25B-WT(野生型)mRNA共注射组、14-3-3εmRNA+Cdc25B-S321D(模拟磷酸化型) mRNA共注射组、14-3-3εmRNA+Cdc25B-S321A(突变型)mRNA共注射组,收集各组母卵细胞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外源性14-3-3ε和Cdc25B蛋白表达及Cdc2-Tyr15的磷酸化状态;相差显微镜观察卵母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计数生发泡破裂(GVBD)率。结果: 未注射组、TE缓冲液注射组、14-3-3εmRNA单独注射组、14-3-3εmRNA+Cdc25B-WT(野生型)mRNA共注射组、14-3-3εmRNA+Cdc25B-S321D(模拟磷酸化型) mRNA共注射组在显微注射后20h均未发生GVBD(P>0.05); 14-3-3εmRNA+Cdc25B-S321A(突变型)mRNA共注射组在显微注射后1、2和3h卵母细胞的GVBD率分别为(5.00±0.68)%、(62.00±3.56)%和(100.00±0.00)%,显微注射后20h到达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MII)的比例为(79.00±2.80)%,与未注射组和TE缓冲液注射组比较,GVBD率和到达MII的比例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14-3-3ε通过Cdc25B的321位丝氨酸磷酸化和脱磷酸化调控卵母细胞由GV期向GVBD的过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8β-甘草次酸对K19-C2mE转基因鼠胃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尤丽丽, 曹东慧, 姜晶, 刘入铭, 马麟, 王世栋, 索岳尔, 侯振, 曹雪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21-225.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06
摘要 ( 537 )   [HTML]( ) PDF(1011KB) ( 351 )  

目的: 探讨18β-甘草次酸(18β-GA)对K19-C2mE转基因鼠胃肿瘤的抑制作用,阐明其抑制炎症反应及肿瘤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K19-C2mE自发胃肿瘤转基因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4),对照组小鼠正常饮水,实验组小鼠给予质量浓度0.1%的18β-GA饮水投药。52周后处死小鼠取胃组织,分别观察和测量胃肿瘤形态和大小;HE染色观察小鼠胃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H-score评分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肿瘤组织炎症因子环氧化酶2(COX-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结果: 2组小鼠体质量随周龄变化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胃肿瘤发生率分别为77.8%(28/36)和41.2%(14/34),实验组肿瘤发生率显著降低(P=0.002);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胃黏膜肉眼形态较规则,胃部肿块体积小,表面光滑,黏膜充血及溃疡少见;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组炎症反应较轻,细胞及组织结构异型性反应减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H-scor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胃组织中COX-2和IL-1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结论: 18β-GA能够显著降低K19-C2mE转基因鼠胃肿瘤的发生率,有效减轻胃黏膜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胃黏膜炎症因子COX-2和IL-1β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胃肿瘤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组人胶原绑定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与复性
吴乃蓬, 王宇, 宋佳, 武振旭, 高田林, 冯祥汝, 付川, 王宗良, 王春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26-230.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07
摘要 ( 527 )   [HTML]( ) PDF(1543KB) ( 334 )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制备带有胶原结合结构域(CBD)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研究CBD-BMP2表达、纯化及复性的条件和方法。方法: 将具有胶原结合能力的CBD基因序列克隆入BMP2基因序列的N端,构建重组蛋白表达质粒pet21b/CBD-BMP2,转化入工程性大肠杆菌BL21菌株内;37℃条件下添加诱导剂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持续诱导表达;采用Ni-NTA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运用超纯水稀释复性法对纯化后的CBD-BMP2进行复性;0.22 μm微孔滤膜对复性后蛋白除菌,通过除菌前后蛋白浓度比值计算回收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表达、纯化以及复性;BCA蛋白定量法测定蛋白浓度。结果: 重组质粒pet21b/CBD-BMP2在工程性大肠杆菌中得到充分表达;CBD-BMP2以包涵体形式表达;SDS-PAGE分析,8 mol·L-1尿素存在条件下目的蛋白溶解于裂解液上清中,经纯化后目的蛋白单体存在于洗脱液B中,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000;稀释复性后SDS-PAGE分析,相对分子质量14000及28000处可见2条清晰条带,重组蛋白单链成功复性为二聚体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000;过滤除菌前后目的蛋白浓度分别为110和80 mg·L-1,回收率约为73%。结论: 重组CBD-BMP2载体成功转化至大肠杆菌内,CBD-BMP2蛋白得到了高效的表达和复性。建立了利用原核表达体系制备重组CBD-BMP2蛋白的实验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局部注射熊果酸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和牙根吸收的减缓作用及其机制
崔跃, 姜欢, 崔聪聪, 胡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31-235.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08
摘要 ( 459 )   [HTML]( ) PDF(1155KB) ( 271 )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熊果酸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距离和牙根吸收的减缓作用,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96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将建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0(对照组)、0.5、1.0和2.0 mmol·L-1熊果酸组,每组24只。将不同剂量熊果酸局部注射于各组大鼠右侧上颌第1磨牙近中颊侧黏骨膜下,每3d 1次,每次50 μL。分别于加力1、3、5、7、10、14、21和28d后测量各组大鼠右侧上颌第1磨牙移动距离,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牙根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对照组、0.5、1.0和2.0 mmol·L-1熊果酸组大鼠牙移动距离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0.5 mmol·L-1熊果酸组在加力3、7、14、21和28d后大鼠牙齿移动距离明显减小(P<0.05或P<0.01);1.0和2.0 mmol·L-1熊果酸组在加力1d后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的移动距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5、1.0和2.0 mmol·L-1熊果酸组组间两两比较,在加力5、7、10、14、21和28d后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大鼠牙根组织形态学,随加力时间延长,牙根表面开始出现骨吸收陷窝;随着熊果酸剂量的增加,牙根表面的吸收情况有所缓解。结论: 局部注射0.5、1.0和2.0 mmol·L-1熊果酸可减小大鼠正畸牙移动的距离,随剂量增加,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减小,且熊果酸有减缓正畸所致牙根吸收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edgehog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对Cx32和Cx43表达的影响
孟令俊, 代恩勇, 刁建东, 毕林涛, 卢振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36-239.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09
摘要 ( 629 )   [HTML]( ) PDF(880KB) ( 231 )  

目的: 研究Hedgehog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间隙连接蛋白32(Cx32)和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环巴胺组和空白对照组,环巴胺组分别以5、10、20、30和40 μmol·L-1环巴胺处理MCF-7细胞24、48和72 h,应用MTT法测定各组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以0(阴性对照组)和25 μmol·L-1环巴胺处理MCF-7细胞48 h后,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Cx32、Cx43胞膜阳性表达率。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环巴胺组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且随环巴胺剂量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其增殖抑制作用增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 μmol·L-1环巴胺组48 h时,MCF-7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25 μmol·L-1环巴胺组48 h时,MCF-7细胞胞膜Cx32和Cx43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Hedgehog通路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凋亡,并调节Cx43和Cx32的胞膜表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吕文轩, 李文耀, 范思佳, 赵殊, 郭五虎, 陈丽娟, 邓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40-244.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10
摘要 ( 541 )   [HTML]( ) PDF(1289KB) ( 333 )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脂水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斑块内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瑞舒伐他汀抑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及斑块内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6周龄雄性ApoE-/-小鼠30只,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高脂+他汀组和普通饮食对照组,每组10只。前2组小鼠给予高脂饮食,普通饮食对照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3组小鼠分别给予0.9%生理盐水、瑞舒伐他汀(10mg·kg-1·d-1)和0.9%生理盐水灌胃8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血脂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TUNEL法检测斑块内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蛋白表达。结果: 高脂+他汀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高脂饮食组(P<0.05或P<0.01),高脂+他汀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高脂饮食组(P<0.01)。高脂饮食组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呈巨块型,斑块内可见大量泡沫细胞、胆固醇结晶、坏死细胞及炎性细胞;高脂+他汀组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较小,泡沫细胞、坏死细胞和炎性细胞均较少;高脂+他汀组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小于高脂饮食组(P<0.01);高脂+他汀组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内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高脂饮食组(P<0.01)。与高脂饮食组比较,高脂+他汀组小鼠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以抑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抑制斑块内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途径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源于人躯干皮肤真皮的成纤维样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潜能
吕爽, 徐金影, 冯卫, 张泽川, 李美英, 毕波, 孙东杰, 李玉林, 池光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45-249.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11
摘要 ( 637 )   [HTML]( ) PDF(1522KB) ( 287 )  

目的: 研究从人皮肤真皮组织中分离培养的成纤维样细胞向中胚层细胞分化的潜能,初步探讨其替代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用于组织损伤和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将一定大小的成人腹部全层皮肤组织分别用分散酶和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获得真皮来源总细胞。单层培养扩增的细胞在含有一定浓度N2、B27、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无血清培养液中进行悬浮培养,并收集培养液中悬浮存在的球状细胞聚集体(SDDSs),用含胎牛血清的培养液进一步单层扩增细胞。以免疫细胞荧光法分析细胞和鉴定细胞的分化特性。结果: 真皮中分离的一些单个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分裂增殖形成SDDSs;在含血清的单层培养条件下,从SDDSs分离培养的细胞增殖活跃,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CD90、CD105和波形蛋白;分别向骨细胞、软骨细胞以及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后,呈现类似于BMSCs分化特点,分化的细胞呈茜素红、番红O和油红O特殊染色阳性反应,但真皮细胞分化形成的软骨细胞番红O染色弱于骨髓干细胞来源的软骨细胞。结论: 结合无血清培养和有血清培养法,可从人真皮组织中分离培养具有向软骨细胞、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潜能的细胞,此细胞将有望替代BMSCs用于临床组织损伤修复的再生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脂多糖对大鼠肺损伤及肺组织中AQP1和AQP5表达的影响
陈国兵, 吴谨准, 连珠兰, 占珠琴, 白海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50-254.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12
摘要 ( 514 )   [HTML]( ) PDF(877KB) ( 282 )  

目的: 探讨大鼠经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对急性肺损伤(ALI)及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PS组(n=24),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LPS,每组分别于注射后2、6、12和24 h时间点采集标本,每个时间点6只。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大鼠肺湿/干质量(W/D)比、肺渗透指数;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AQP1和AQP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大鼠血清TNF-α和MIP-1α水平在注射LPS后2、6和12h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5),至24h时逐渐恢复正常。HE染色,注射LPS后2h大鼠肺组织出现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以12h时间点最明显;LPS组各时间点大鼠肺W/D比、肺渗透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12h时间点最明显。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各时间点大鼠肺组织中AQP1和AQP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以12h时间点下降最明显。结论: LPS可导致大鼠ALI和肺组织中AQP1及AQP5表达水平下调,并参与了肺水肿的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赵利军, 李开济, 卢秋玲, 门秀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55-259.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13
摘要 ( 580 )   [HTML]( ) PDF(1552KB) ( 198 )  

目的: 观察缺血后处理(I-postC)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肺损伤的影响,探讨I-postC的器官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I-postC组(n=8)。橡皮带结扎动物双后肢根部4h后松解橡皮带恢复血流灌注4h,制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对照组橡皮带松弛环绕大鼠双后肢根部,不阻断血流。I-postC组大鼠在血流再灌注前,行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重复3次,再恢复血流灌注4h。实验结束留取血液及肺组织标本,测定各组大鼠血液中性粒细胞CD18阳性细胞百分率、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以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P-selectin水平,测定各组大鼠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R组大鼠外周血中CD18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血浆和肺组织中sICAM-1及P-selectin水平均升高(P<0.01);肺组织中MPO活性升高(P<0.01);PaO2和PaCO2明显降低(P<0.01)。IR组大鼠肺组织镜下可见肺间质内血管扩张、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周间隙增大,肺泡间隔增宽,肺泡腔内有渗出液,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与IR组比较,I-postC组上述生化指标检测值明显降低(P<0.01),PaO2和PaCO2明显升高(P<0.01);血浆及肺组织炎性因子活性降低(P<0.01);镜下可见肺组织损伤减轻。结论: I-postC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大鼠LIR后的肺损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病毒介导靶向P27RF-Rho基因沉默对肝癌细胞侵袭性的影响
马强, 谢淑丽, 王广义, 邢光远, 杨耀群, 吕国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60-265.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14
摘要 ( 553 )   [HTML]( ) PDF(1673KB) ( 253 )  

目的: 探讨慢病毒靶向介导技术沉默P27RF-Rho基因,阐述其对肝癌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P27RF-Rho RNAi慢病毒。慢病毒感染肝癌细胞BEL7402。实验分为P27RF-Rho-siRNA实验组、Scramble-siRNA阴性对照组和BEL7402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ing法检测P27RF-Rho基因沉默效果及肝癌相关蛋白RhoA、RhoC、VEGF、P53和PTEN表达水平;明胶酶谱分析肿瘤侵袭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细胞划痕和体外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比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27RF-Rho-siRNA实验组BEL7402中P27RF-Rho、RhoA、RhoC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2个对照组(P<0.05),P53和PTEN表达水平高于2个对照组(P<0.05)。明胶酶谱,P27RF-Rho-siRNA实验组MMPs活性明显降低(P<0.01)。划痕实验,P27RF-Rho-siRNA实验组细胞迁移距离明显低于2个对照组(P<0.01)。实验组穿过Transwell小室的平均细胞数明显少于2个对照组(P<0.01)。结论: 沉默P27RF-Rho基因可以降低肝癌细胞BEL7402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氢青蒿素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齐玲, 杨阳, 刘玉翠, 朱天信, 金嵩, 臧琳, 张玉影, 吕鹏, 徐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66-270.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15
摘要 ( 682 )   [HTML]( ) PDF(1743KB) ( 268 )  

目的: 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阐明DHA抗神经母细胞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DHA组(DHA终浓度分别为0.05、0.50、5.00和50.00 μmol·L-1)。采用MTT法检测DHA作用后SH-SY5Y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术分析DHA作用后SH-SY5Y细胞周期的变化,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DHA作用后SH-SY5Y细胞中cyclin D1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DHA作用SH-SY5Y细胞24、48和72h时均可抑制细胞的生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50、5.00和50.00 μmol·L-1 DHA组SH-SY5Y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细胞生长的密度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0.00 μmol·L-1 DHA组SubG1期细胞的百分比增加(P<0.05);G0/G1期细胞百分比先升高再降低,S期与G2/M期细胞的百分比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0.00 μmol·L-1 DHA组SH-SY5Y细胞中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0.00 μmol·L-1DHA组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DHA可能通过阻滞肿瘤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生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培养方法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DNA甲基化状态的影响
乔莎, 黄映辉, 王世宝, 孙延霞, 卢振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71-276.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16
摘要 ( 626 )   [HTML]( ) PDF(1715KB) ( 347 )  

目的: 探讨不同细胞培养方法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的影响,阐明基因组甲基化状态与细胞生长环境的关系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二维(2D)、三维(3D)细胞培养模型及小鼠肿瘤细胞原位移植(Ti)模型培养MDA-MB-231细胞并收集,分别用DNA提取试剂盒对收集的细胞进行DNA提取,DNA甲基化芯片检测3种模型培养后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应用Genomestudio软件计算每1个基因CpG位点的β值、DiffScore和Delta_Beta,并在2种模型之间比较,筛选出差异甲基化基因;采用DAVID在线分析工具对筛选的基因进行GO和Pathway分析。结果: 3D与2D模型培养的MDA-MB-231细胞共发现480个差异甲基化基因(P<0.05),3D与Ti模型有86448个差异甲基化基因(P<0.05),Ti与2D模型有90005个差异甲基化基因(P<0.05); 3D与2D、3D与Ti和Ti与2D模型的差异甲基化基因在多细胞生物体发育和细胞分化条目上有富集(P<0.05);亦在MAPK信号通路、细胞黏附分子和肌动蛋白骨架调节通路上有富集(P<0.05)。结论: 采用2D、3D和Ti模型3种方法培养MDA-MB-231细胞其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机械压力敏感性通道蛋白表达水平与COPD患者气道重塑的关联性分析
李娜, 何叶, 李敏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77-282.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17
摘要 ( 560 )   [HTML]( ) PDF(2098KB) ( 239 )  

目的: 探讨机械压力敏感性瞬时受体电位C1蛋白(TRPC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阐述TRRC1蛋白参与COPD气道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择欲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4例作为非手术组,根据COPD诊治指南分为轻中度COPD患者(COPD组)40例和无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对照组)24例。分别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其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得到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测定BALF中TRPC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分析BALF中TRPC1表达量与FEV1%pred、FEV1/FVC、MMP-9及TGF-β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选取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肺组织标本17例作为手术组,其中COPD组8例和对照组(无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9例。高分辨CT下测量同一部位支气管重塑指标,测定壁厚与外径比率(TDR%)、气道壁面积占总横截面积比(WA%),对比气道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RPC1蛋白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分布特点,采用Imagepro-plus 6.0软件比较COPD组与对照组气道上皮细胞中TRPC1蛋白的表达差异,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TRPC1表达水平。分析气道支气管上皮细胞中TRPC1表达水平与TDR%和WA%的相关性。结果: 非手术组患者肺功能,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患者FEV1%pred和FEV1/FVC均下降(P<0.05),TRPC1、MMP-9和TGF-β1表达水平升高(P<0.05)。偏相关分析,COPD组TRPC1表达水平与FEV1%pred(r=-0.34,P=0.002)和FEV1/FVC(r=-0.38,P=0.004)呈负相关关系,与MMP-9(r=0.36,P=0.004)和TGF-β1(r=0.61,P=0.00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手术组组织标本中TRPC1蛋白主要分布于支气管上皮细胞腔内侧,表达于柱状细胞或杯状细胞胞浆内;其中COPD组累积光密度(IOD)/面积(area)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OPD组支气管黏膜上皮内TRPC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偏相关分析,COPD组TRPC1表达水平与TDR%(r=0.59,P=0.002)和WA%(r=0.60,P=0.002)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COPD患者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中TRPC1被激活并高水平表达,并与肺功能受损程度、气道重塑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感知压力的TRPC1通道可促进COPD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李倩, 李劲高, 周茂华, 廖鹏军, 彭琪, 陈景, 陈少贤, 魏姗姗, 黄晖婷, 佘妙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83-289.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18
摘要 ( 747 )   [HTML]( ) PDF(1764KB) ( 564 )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阐明CD56抗原表达在预测AML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71例年龄14~60岁、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IA)方案首次诱导化疗的初治AML(AML-M3除外)患者的临床资料,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的表达。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研究患者CD56阳性率与总生存时间(OS)间的关系。根据CD56抗原表达将患者分为CD56+组(n=52)和CD56-组(n=119),同时根据CD56阳性表达率,以50%为界限,将CD56+组分为CD56阳性表达率≥50%组(n=39)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n=13),比较CD56+组和CD56-组、CD56阳性表达率≥50%组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完全缓解率(CRR)、复发率、中位OS、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和生存率。结果: CD56+组患者中位OS(14.2个月)低于CD56-组(39.4个月)、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中位OS(11.7个月)低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20.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61.5%、46.2%)低于CD56-组(75.6%、63.9%)(P<0.05);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1年生存率(53.8%)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8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2年生存率(41.0%)明显低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61.5%)(P<0.05)。CD56+组患者CRR(63.5%)与CD56-组(68.9%)以及CD56阳性表达率≥50%组(58.9%)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7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总复发率和1年内复发率(64.3%、37.5%)均高于CD56-组(34.3%、17.9%)(P<0.05),而CD56阳性表达率≥50%组总复发率、1年内复发率(75.0%、42.9%)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37.5%、1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组患者中位DFS(12.7个月)低于CD56-组(34.1个月)(P<0.05);CD56阳性表达率≥50%组与CD56阳性表达率<50%组中位D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阳性是AML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且阳性率越高,提示其预后越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RP1和miR-9在人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金霖霖, 邵立虹, 魏威, 董卓, 袁天阳, 高辉, 韩海玲, 从宪玲, 金顺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90-294.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19
摘要 ( 547 )   [HTML]( ) PDF(1820KB) ( 283 )  

目的: 检测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标本中神经纤毛蛋白1(NRP1)mRNA和miR-9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收集2010-2011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匹配的NSCLC患者组织标本,包括45例正常组织、45例癌旁组织及45例肿瘤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不同组织中NRP1 mRNA和miR-9表达水平,分析二者表达水平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组织比较,癌旁组织中NRP1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肿瘤组织中NR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织比较,癌旁组织miR-9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肿瘤组织中miR-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男性癌旁组织中miR-9表达水平低于女性(P<0.05)。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NRP1 mRNA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联(P>0.05),但与病理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miR-9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病理类型、淋巴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联(P>0.05),而与性别因素有关联(P<0.05)。结论: 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miR-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NR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NRP1 mRNA检测有助于判断NSCLC的分型及转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CA199、C3、C4及脂类代谢水平在胰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张宁, 王颖娴, 胡健, 郑婕, 王晓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295-300.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20
摘要 ( 808 )   [HTML]( ) PDF(1714KB) ( 620 )  

目的: 评估单独及联合检测血清CA199、补体3(C3)、补体4(C4)、总胆固醇(TC)和脂类代谢水平在胰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上述指标与胰腺癌TNM分期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 收集77例胰腺癌患者(Pc组)、58例非消化系统肿瘤患者(Ndc组)和50名健康对照者(Hc组)共185例血清,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清CA199、C3、C4以及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和脂蛋白a[Lp(a)]等脂代谢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Pc组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显著高于Ndc组和Hc组(P<0.01),而Ndc组与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组和Ndc组患者血清C3、C4及ApoE水平显著高于Hc组(P<0.01),且Pc组显著高于Ndc组(P<0.01);Pc组患者血清HDL-C、ApoA和Lp(a)水平低于Ndc组和Hc组(P<0.05)。②Pc组患者血清CA199、C3、C4、ApoE、HDL-C、ApoA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别为0.916、0.841、0.788、0.785、0.834和0.810,对胰腺癌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多因素联合分析,联合检测血清CA199、C3和HDL-C(AUC=0.968)较单独检测CA199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P<0.05)。③TNM分期,Ⅲ-Ⅳ期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而病理分期中高分化组患者血清ApoA水平明显低于低分化组患者(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C3、C4及ApoE水平明显升高,而HDL-C、ApoA以及Lp(a)水平明显降低;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CA199、C3和HDL-C优于各指标单项评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9号衍生染色体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董洁, 李薇, 白晶, 林海, 刘春水, 韩薇, 胡瑞萍, 崔久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01-305.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21
摘要 ( 689 )   [HTML]( ) PDF(752KB) ( 226 )  

目的: 通过检测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ASS)基因的方法以检测9号衍生染色体,探讨9号衍生染色体缺失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34例曾进行过ASS基因检测的CML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Extra-signal(ES)探针检测ASS基因。根据是否伴有9号衍生染色体分为2组,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患者的急变率/加速率。结果: 经荧光原位杂交(FISH)(BCR/ABL ES探针)检测所有患者的BCR-ABL融合信号均为阳性,34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存在ASS基因缺失,其中慢性期1例,急变期/加速期5例;而无ASS基因缺失的28例患者中处于慢性期共22例,急变期/加速期共6例,2组患者急变率/加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患者共26例,其中ASS基因缺失患者5例,TKI治疗后达分子学缓解1例,治疗后发生急变/加速4例;无ASS基因缺失21例,TKI治疗后达分子学缓解19例,治疗后发生急变/加速2例,2组患者急变率/加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羟基脲、干扰素等传统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共6例,其中ASS基因缺失1例,治疗后发生急变/加速1例;无ASS基因缺失5例,治疗后血液学缓解2例,治疗后发生急变/加速3例,2组患者急变率/加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9号衍生染色体(ASS基因缺失)的CML患者易发生疾病进展,在急变期及加速期的患者中所占比例更高。9号衍生染色体与CML患者TKI治疗效果不佳和不良预后有关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清ADA水平和T-spot.TB联合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冯晓朦, 王晶莹, 时景伟, 李威, 高申, 冯雪飞, 谢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06-310.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22
摘要 ( 580 )   [HTML]( ) PDF(631KB) ( 215 )  

目的: 联合应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水平检测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探讨其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拟诊为肺结核患者159例,分为肺结核组(n=91)和非肺结核组(n=68),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ADA水平和T-spot.TB斑点数,比较各组ADA水平和T-spot.TB的阳性率及其对肺结核诊断的灵敏性与特异性。结果: 肺结核组、非肺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受试者血清ADA水平分别为(22.10±6.60)、(16.90±6.35)和(8.70±5.98)U·L-1,肺结核组患者血清ADA水平明显高于非肺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ADA水平对肺结核诊断的阳性率为56.0%,T-spot.TB对肺结核诊断的阳性率为87.9%。采用平行联合试验,检测灵敏性为91.2%;采用系列联合试验,特异性为94.6%。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ADA水平及T-spot.TB斑点数能够显著提高肺结核临床诊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胶质瘤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樊锐太, 张恒, 王鑫, 顾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11-315.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23
摘要 ( 522 )   [HTML]( ) PDF(386KB) ( 266 )  

目的: 探讨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与胶质瘤WHO分级及手术的关系,阐明CTLA-4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胶质瘤患者60例作为胶质瘤组,健康志愿者46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分析其与胶质瘤WHO分级及手术的关系。结果: 胶质瘤组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Ⅳ级胶质瘤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水平最高,Ⅳ级胶质瘤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水平高于Ⅲ级胶质瘤(P<0.01),Ⅲ级胶质瘤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水平高于Ⅱ级胶质瘤(P<0.01);术后胶质瘤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水平低于术前(P<0.01)。结论: 胶质瘤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水平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D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吉西他滨化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糟航, 王旭, 李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16-320.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24
摘要 ( 694 )   [HTML]( ) PDF(665KB) ( 335 )  

目的: 探讨胞苷脱氨酶(CD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对吉西他滨化疗效果的影响,阐明CDA基因SNPs与晚期非小细胞癌(NSCLC)患者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93例经病理确诊后接受吉西他滨化疗的中晚期NSCLC初治患者,应用Sequenom Massarray Genotype系统检测CDA基因79A>C基因型。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CDA基因79A>C SNPs与晚期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应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CDA基因79A>C基因多态性与NSCLC患者临床及肿瘤病理特征均未见明显相关性。携带野生型基因型A/A患者经吉西他滨化疗后中位PFS为9.3个月,而携带突变型基因型A/C和C/C患者中位PFS为11个月,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携带野生型基因型A/A患者中位OS为21.7个月,携带突变型基因型A/C和C/C患者中位OS为22.1个月,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3)。结论: CDA基因79A>C SNPs对接受吉西他滨化疗的NSCLC患者的PFS有一定延长作用,未发现其SNP与OS有关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炎性介质水平和炎性细胞百分比的检测及其意义
胡波, 滕飞, 王红艳, 张璐, 袁红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21-325.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25
摘要 ( 552 )   [HTML]( ) PDF(710KB) ( 179 )  

目的: 检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炎性介质水平和炎性细胞百分比,阐明白细胞介素8(IL-8)和中性粒细胞在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的CV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60例CVA患者,分为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组(n=30)和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组(n=30),同时选取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n=30)。检测3组研究对象诱导痰上清液中IL-8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观察诱导痰中细胞学分类,记录咳嗽症状评分。结果: 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组患者诱导痰中IL-8水平明显高于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诱导痰中ECP水平明显低于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组(P<0.05),但与正常组水平接近(P>0.05);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组患者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组患者咳嗽症状评分与诱导痰中IL-8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64,P<0.01),并与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关系(r=0.889,P<0.01)。结论: IL-8和中性粒细胞参与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的CVA的发病,可加重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使咳嗽症状加重;在临床上IL-8和中性粒细胞检测可作为CVA诊断、严重程度及疗效判定的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医学
先天性脊柱侧弯与特发性脊柱侧弯对肺功能影响的对比分析
赵大辉, 张鹏, 汪建国, 王峰, 曹璐, 李玉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26-330.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26
摘要 ( 581 )   [HTML]( ) PDF(926KB) ( 237 )  

目的: 比较先天性脊柱侧弯(CS)与特发性脊柱侧弯(IS)患者肺功能参数的差异,阐明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脊柱侧弯患者61例,根据病因分为CS患者组(25例)和IS患者组(36例),分析两类脊柱侧弯患者肺功能参数的改变及其异同。结果: 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和Cobb角等基线情况相似。CS和IS组中分别有6例和12例存在通气功能障碍,15例和25例存在换气功能障碍。2组患者残气量(RV)、残气量/肺总量(RV/TLC)和残气量/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TLC%pred)3项肺功能均异常升高。CS组患者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显著低于IS组(P<0.05);IS组患者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pred)、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pred)、最大分钟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与Cobb角均呈负相关关系(r=-0.54~-0.35,P<0.05);CS组患者TLC%pred与Cobb角呈负相关关系(r=-0.047,P<0.05)。结论: 不同类型脊柱侧弯对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产生影响,IS患者肺功能损害程度较CS患者更为严重,对生活质量影响更大,需要早期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瑞匹坦预防高致吐性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孟文静, 汪旭, 贾勇圣, 佟仲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31-335.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27
摘要 ( 747 )   [HTML]( ) PDF(893KB) ( 250 )  

目的: 探讨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剂阿瑞匹坦联合地塞米松、托烷司琼预防高致吐性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阐述该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价其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156例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其中乳腺癌129例,肺癌24例,宫颈癌3例,接受顺铂≥70 mg·m-2的化疗方案或环磷酰胺联合蒽环类的化疗方案,其中环磷酰胺使用量大于1000 mg·d-1。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5例,患者于第1天化疗前1h口服阿瑞匹坦125 mg及地塞米松6 mg,静滴托烷司琼4mg,第2~4天口服阿瑞匹坦80 mg及地塞米松3.75mg;对照组81例,患者于第1天化疗前口服地塞米松6 mg,静滴托烷司琼4 mg,第2~4天口服地塞米松3.75mg。主要研究终点为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呕吐的完全缓解率比较,次要研究终点为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总体评价主要研究终点,即恶心呕吐的缓解情况,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69.3%(52/75),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53.1%(43/8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其中对于急性恶心呕吐(0~24h)的缓解情况,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78.7%(59/75),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75.3%(61/8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对于延迟性恶心呕吐(25~120h),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76.0%(57/75),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54.3%(44/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次要研究终点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呕吐功能性生活指数(FLIE)平均得分分别为(120.8±12.4)和(84.0±8.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瑞匹坦预防高致吐性化疗引起的急性及延迟性恶心呕吐疗效确切,预防延迟性恶心呕吐效果优于托烷司琼,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肺炎或脓毒症疗效的Meta分析
邱立洁, 张也, 张文静, 钱东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36-344.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28
摘要 ( 605 )   [HTML]( ) PDF(1482KB) ( 221 )  

目的: 系统评价他汀类药物治疗肺炎或脓毒症的效果,为他汀类药物治疗肺炎或脓毒症提供相关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应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从建库至2015年1月31日发表的关于他汀类药物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由2位研究者分别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查、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后进行检索结果汇总,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的处理及统计分析。结果: 有9项研究共1227例患者纳入研究。①共纳入6项研究对住院期间死亡率进行Meta分析,他汀类药物较对照组未能降低肺炎或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相对危险度(RR)=0.83,95%CI(0.63,1.08),P=0.17。②共纳入7项研究对机械通气及入住ICU的需求进行Meta分析,他汀类药物较对照组在改善细菌感染患者机械通气及入住ICU方面未见明显效果;RR=0.99,95%CI(0.96,1.03),P=0.62。③共纳入4项研究对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Meta分析,与安慰剂组比较,他汀类药物可明显降低CRP水平;均数差(MD)=-8.30mg·L-1,95%CI(-12.13,-4.47),P<0.0001。结论: 他汀类药物不能降低肺炎或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及机械通气或入住ICU次数,但可以降低肺炎或脓毒症患者的CRP水平并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TKI靶向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临床价值
邹喜, 陈金梅, 洪金省, 郭飞宝, 蓝林臻, 张纬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45-350.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29
摘要 ( 693 )   [HTML]( ) PDF(1198KB) ( 223 )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阐明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EGFR-TKI靶向治疗的39例NSCLC患者资料,使用TPS自带体积测量软件及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分别测量靶向治疗前、治疗后每个月的肿瘤体积,采用配对样本比较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配对分析EGFR-TKI靶向治疗前、治疗后肿瘤绝对体积和相对体积变化情况。结果: EGFR-TKI靶向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个月患者肿瘤绝对体积(mm3)分别为14822.11(7524.73,54999.41)和7954.42(3499.73,2939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57,P=0.001);治疗者第1个月和第2个月的肿瘤绝对体积分别为8358.47(4394.36,24430.05)和7028.76(3634.98,21056.7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2.213,P=0.027)。若将治疗前肿瘤体积设为1,则治疗后第1个月肿瘤相对体积为0.6126(0.3138,0.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55,P<0.001);第1个月和第2个月肿瘤相对体积分别为0.6084(0.3643,1.0443)和0.4230(0.2488,0.877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2.173,P=0.030)。其余相邻月份间肿瘤绝对体积和相对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相对体积在治疗后3个月开始出现平台期,在治疗后第7~9个月达到最小值。结论: NSCLC患者靶向治疗后第1和2个月原发灶肿瘤体积下降较为明显,在治疗后第3~9个月介入放疗可能较适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的效果评价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邵婉婷, 付彤, 武盼盼, 吴迪, 李嗣杰, 郑超, 范志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51-357.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30
摘要 ( 721 )   [HTML]( ) PDF(1200KB) ( 283 )  

目的: 评价曲妥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用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探讨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分为靶向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采用SPSS19.0软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应用Log-rank检验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112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靶向联合化疗组23例(20.54%),单纯化疗组89例(79.46%)。靶向联合化疗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显著长于单纯化疗组(P=0.012),靶向联合化疗组患者总生存期(OS)虽然长于单纯化疗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激素受体(HR)阴性组Miller Payne(MP)分级为5级的患者18例(32.7%),多于HR阳性组的5例(10.9%)(P=0.009)。Cox回归单因素分析,原发肿物大小、初诊时区域淋巴结情况及术后淋巴结情况是Her-2阳性患者DFS的影响因素;原发肿物大小、初诊时区域淋巴结情况、MP分级及术后淋巴结情况是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O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原发肿物大小、初诊时区域淋巴结情况、是否接受放疗是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DFS及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HR阴性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后乳房病灶可获得显著缓解。曲妥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DFS,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应用(附16例报告)
张金, 李胜文, 李然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58-361.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31
摘要 ( 446 )   [HTML]( ) PDF(1409KB) ( 213 )  

目的: 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6例,全部为男性患者。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3岁。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结果: 16例患者住院时间37~62d,平均51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d。随访5个月~6年,平均26个月。患者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均正常,未出现酸中毒。膀胱造影未出现单侧输尿管返流。白天可自控排尿14例(87.5%),夜间尿失禁6例(37.5%),皆可通过夜间唤醒控制。新膀胱容量245~380 mL(平均316 mL),新膀胱充盈时最大压力28~57 cmH2O (平均39cm H2O,1 cm H2O=0.098 kPa)。结论: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临床疗效可靠,患者原位排尿,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对预后的影响
张恒, 秦治刚, 梁华新, 房晓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62-365.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32
摘要 ( 548 )   [HTML]( ) PDF(1077KB) ( 205 )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行单侧大骨瓣减压术(LDC)后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提高sTBI患者救治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30例行单侧LDC的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DTICH分为DTICH组(n=42)和非DTICH组(n=88),对比分析DTICH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外伤至手术时间、并发颅骨骨折、中线移位>1 cm、基底池消失、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与DTICH的发生有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外伤至手术时间、并发颅骨骨折、基底池消失和FIB是DTIC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DTICH组患者预后明显差于非DTICH组(P<0.01)。结论: 对于外伤至手术时间较短、并发颅骨骨折、基底池消失、FIB下降的患者,应高度警惕DTICH的发生。DTICH影响患者预后,提前预防和早期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门区肝癌患者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屈佳, 杨冬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66-369.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33
摘要 ( 553 )   [HTML]( ) PDF(1346KB) ( 246 )  

目的: 报道1例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门区肝癌病例,并文献复习。方法: 术前对患者行CT及超声检查并制定术前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划,在超声引导下以平行的方式进针将粒子植入肿瘤内(粒子间的距离为1.0~1.5cm),使患者肿瘤内的粒子分布符合TPS计划。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完成;术后1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无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行超声和CT检查,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肿瘤局部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治疗肝门区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像学
三磷酸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女性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姜文平, 侯森, 林秋玉, 谷瓅, 赵红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70-374.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34
摘要 ( 548 )   [HTML]( ) PDF(1576KB) ( 227 )  

目的: 评价三磷酸腺苷(ATP)负荷/静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在女性冠心病(CHD)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疑似CHD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入院接受二日法ATP负荷/静息核素MPI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2项检查均在2周内完成,每项检查结果均有2名以上的主治医师共同阅片。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PI对CHD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与CAG结果比较,ATP负荷MPI对女性CHD患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1.3%(13/16)、77.4%(24/31)和78.7%(37/4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0%(13/20)和88.9%(24/27)。ATP负荷试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5.1%(40/47),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ATP负荷MPI对CHD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女性CHD患者首选的无创性筛选与诊断心肌缺血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28排CT冠状动脉造影前硝酸甘油最佳含服时间的动态观察及其意义
王巍, 张锋磊, 周丽丽, 王红, 张晓平, 史海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75-379.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35
摘要 ( 1235 )   [HTML]( ) PDF(1150KB) ( 197 )  

目的: 探讨128排CT冠状动脉造影(CCTA)过程中含服硝酸甘油后冠状动脉管径扩张至最大的时间,为提高冠状动脉CT造影成像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43名接受CCTA检查的受检者,检查过程中分别对受检者于含服硝酸甘油后0 min(将未含服硝酸甘油的扫描记为含药后0 min)、3、5和10 min进行钙化积分扫描(CACS),利用CACS图像测量每一受检者同一血管同一位置不同时间的冠状动脉直径和扩张率,并分析统计其变化规律。结果: 43名受检者含药3 min后冠状动脉平均扩张率为8%,与0 min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中有5例冠状动脉未见扩张。含服硝酸甘油5和10 min后所有受检者冠状动脉平均扩张率与0及3 min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扩张率为38%;其中13名受检者冠脉直径在含药5 min时达到最大,平均扩张率为17%;2名受检者含药5和10 min后冠脉扩张程度相同;28名受检者在含药10 min后冠脉管径达最大,平均扩张率为19%。含服硝酸甘油5和10 min时冠状动脉管径平均扩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排CT进行CCTA检查前,含服硝酸甘油对冠状动脉具有明显的扩张作用。进行CCTA检查时,含药5~10 min时进行增强扫描可保证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造影在门脉癌栓诊断和分型中的临床价值
李红学, 刘军杰, 赵盛发, 李想, 周婷, 彭洋, 李航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80-384.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36
摘要 ( 626 )   [HTML]( ) PDF(1727KB) ( 216 )  

目的: 通过与增强CT对比,探讨超声造影在门脉癌栓(PVTT)诊断和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3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PVTT患者,对比分析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PVTT的诊断准确率及临床分型准确率。结果: PVTT超声造影表现为"快进快出"的特征,88.4%(38/43)癌栓的动脉相表现为高增强,81.4%(35/43)癌栓的门脉相表现为低增强,所有癌栓的延迟相均表现为低增强。超声造影诊断门脉癌栓的准确率为100%,增强CT为97.7%(42/43);超声造影分型准确率为95.3%(41/43),增强CT分型准确率为93.0%(40/43);2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动态显示PVTT的血流灌注特征并显示癌栓的实际浸润范围,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PVTT的定性诊断和临床分型方面有很好的一致性,超声造影可作为PVTT治疗前评估的重要影像学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磁共振电影成像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评估中的应用
张茗昱, 李金成, 来颖, 程凯亮, 张孟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85-389.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37
摘要 ( 468 )   [HTML]( ) PDF(1858KB) ( 218 )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电影(MR-cine)成像技术定量评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十二指肠蠕动功能的价值。方法: 根据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的罗马Ⅲ诊断标准筛选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5例(病例组)及临床已筛查出的健康志愿者25名(正常对照组),禁食8h后取仰卧位。采用西门子1.5T磁共振扫描仪在憋气状态下对十二指肠降段进行冠状位、轴位及斜冠状位的MR-cine序列的扫描。采集口服600mL等渗甘露醇溶液(浓度2.5%)后5和15min的图像并传送至MR AW4.4工作站。通过记录十二指肠的蠕动波次数、测量并计算十二指肠收缩幅度(PDC)以反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十二指肠蠕动情况。结果: 饮用甘露醇后,经斜冠状位扫描,所有受试者可清晰显示十二指肠降段的解剖结构及蠕动情况。饮用甘露醇5和15min后病例组患者平均蠕动波次数低于正常对照组。5min时病例组患者十二指肠降段收缩幅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饮用甘露醇15min后正常对照组PDC明显低于5min时(P<0.05);但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受试者在饮用甘露醇15min后的PD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cine成像技术可初步定量评估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十二指肠蠕动功能,可应用这种无创的MR检查技术对诊断FGIDs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查研究
514例乳母乳汁中AA和DHA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陈雪妍, 吴义霞, 刘国良, 丁珍, 李响, 甘振威, 谢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90-394.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38
摘要 ( 533 )   [HTML]( ) PDF(1957KB) ( 276 )  

目的: 分析吉林省长春市乳母乳汁中花生四烯酸(A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乳母基本信息,产后22~25 d收集乳母乳汁并应用"三天二十四小时膳食回顾法"对514名健康乳母进行膳食调查,采用《2009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膳食中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摄入量,同时应用金钥匙营养专家系统软件计算乳母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摄入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母乳汁中AA和DHA水平,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乳母乳汁中AA和DHA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514例乳母乳汁中AA的平均浓度为(0.08±0.04)g·100g-1,DHA平均浓度为(0.05±0.04)g·100g-1。②单因素相关分析,膳食中油脂摄入量与乳母乳汁中AA和DH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60,r=0.354,P<0.001),而膳食中亚油酸(LA)、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DHA以及奶类制品和肉禽水产的摄入量与乳汁AA(r=-0.321,r=-0.280,r=-0.255,r=-0.299,r=-0.196,r=0.306,P<0.05)和DHA(r=-0.315,r=-0.279,r=-0.175,r=-0.189,r=-0.248,r=-0.142,P<0.05)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③线性回归分析,奶类及其制品(β=-0.265)和膳食EPA(β=-0.144)的摄入量与乳母乳汁中AA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P=0.009),而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与乳母乳汁中DHA水平呈负相关关系(β=-0.233,P<0.001)。结论: 本研究对象群体中随奶类及其制品摄入量的增加,乳母乳汁中AA和DHA水平未见升高;且n-6系与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代谢过程中存在竞争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牙周炎患者A型人格行为特征分布的调查分析
于艳, 韩亚琨, 张颖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395-399.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39
摘要 ( 578 )   [HTML]( ) PDF(1919KB) ( 323 )  

目的: 探讨A型人格行为对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影响,比较不同类型人格行为人在慢性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差异,阐明心理社会因素对慢性牙周炎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门诊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32例(牙周炎组)和牙周健康患者126例(牙周健康组)。牙周炎诊断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87版"Oral Surveys Basic Methods"以及美国牙周病学会(AAP)2000年制订的牙周病诊治参照标准。指导受试者填写A型人格行为类型问卷(1983年张伯源标准,1985年修订版)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别记录受试者各项得分,各独立变量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相比于M型和B型人格,A型人格行为者在牙周炎组(68.94%)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牙周健康组(27.78%)(P<0.05);且牙周炎组患者敌对(1.54±0.38)、焦虑(1.47±0.39)、抑郁(1.41±0.37)、人际关系敏感(1.23±0.39)、强迫症状(1.72±0.46)和躯体化(1.47±0.38)等项目得分明显高于牙周健康组(1.32±0.30、1.29±0.24、1.25±0.23、1.04±0.17、1.41±0.35、1.25±0.24)(P<0.05),且该类人群牙石指数(CI)高于其他人群(P<0.05),并更需要牙周治疗。结论: A型人格行为比其他人格类型更易罹患慢性牙周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省农村地区居民膳食模式与高血压关系的调查分析
赵桐荫, 褚运松, 赵惠子, 刘志明, 曹宁, 李忠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400-404.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40
摘要 ( 675 )   [HTML]( ) PDF(1505KB) ( 325 )  

目的: 研究不同的膳食模式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为建立健康的膳食模式、从膳食方面改善血压异常、早期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0-2011年抽取吉林省8个自然村的40~80岁朝鲜族和汉族常住人口1394名进行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血压测量。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膳食模式,分析不同膳食模式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结果: 吉林省农村地区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5.3%。因子分析得到腌制品类膳食模式、酒类膳食模式、调味品类膳食模式和高蛋白类膳食模式4种膳食模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性别、民族、学历和职业后,饮酒模式与高血压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OR=1.43,95%CI 1.07~1.90)。结论: 酒类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的发生关系密切,长期大量饮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减少饮酒、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预防高血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卵母细胞分泌因子及其Smads信号通路与卵母细胞质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宋翠淼, 段彦苍, 李文雅, 杜惠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405-408.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41
摘要 ( 456 )   [HTML]( ) PDF(1719KB) ( 252 )  

卵母细胞的质量在人类生殖能力、胚胎质量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结局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研究发现有多种方法可研究/评估卵母细胞质量,其中卵母细胞分泌因子(OSFs)中的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和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等是卵泡发育和卵巢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其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调控优势卵泡的形成及卵母细胞的质量。Smads蛋白家族是OSFs细胞内信号转导的重要因子。本文就OSFs及其Smads信号通路对卵母细胞质量影响的调节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炎性微环境与辐射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董卓, 魏威, 邵立虹, 金霖霖, 金顺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409-413.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42
摘要 ( 610 )   [HTML]( ) PDF(1426KB) ( 327 )  

肿瘤炎性微环境通过介导复杂的通路在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均起决定性的作用。炎性微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生长因子和细胞趋化因子等,利于肿瘤的增殖、侵袭、黏附和血管生成,促使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肿瘤炎性微环境的深入研究为肿瘤放射治疗的疗效提出了一条新理论,而且近年来肿瘤炎性微环境中主要组分对肿瘤细胞辐射抵抗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前沿领域。本文针对肿瘤细胞辐射抗性机制中肿瘤炎性微环境的作用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a2+与Calpain在白内障形成过程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朱超婕, 朱超, 李光宇, 裴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02):  414-418.  DOI: 10.13481/j.1671-587x.20160243
摘要 ( 385 )   [HTML]( ) PDF(2048KB) ( 222 )  

白内障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全球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术治疗白内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巨大的经济负担和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依然是患者选择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主要顾虑。因此,白内障防治性药物的探索成为世界眼科专家研究的主要方向。而白内障发病机制及其形成过程是研究白内障药物治疗方法的基础。许多研究发现:在成熟期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中Ca2+浓度成倍增加,过度激活体内多种蛋白水解酶,引起晶状体蛋白质的水解、沉淀。在这些依赖Ca2+激活的蛋白酶中,Calpain是目前研究者最为关注的、被认为与白内障形成密切相关。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白内障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Ca2+依赖的蛋白水解酶-Calpain在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其相关抑制剂在延缓白内障的发展甚至抑制白内障形成方面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