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ISSN 1671-587X
CN 22-1342/R
主 任:李欣欣
编 辑:姜瑾秋 韩宏志 官 鑫
电 话:0431-85619279
E-mail:xuebao@jlu.edu.cn
地 址: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130021)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JLDXXBYXB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最新学术动态
目录列表
2011年, 第3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5-28
基础研究
单宁酸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魏海峰, 魏雁虹, 李蕴潜, 苗春生, 李才
J4. 2011 (3):  393-397. 
摘要 ( 1170 )   [HTML]( ) PDF(1228KB) ( 435 )  

目的:观察单宁酸(TA)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DM)大鼠肾脏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M组、氨基胍(AG)组、TA低剂量组和TA高剂量组。处理10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肾脏功能指标[血清肌酐(Cre)、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A组大鼠血清Cre、BUN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降低(P<0.05或P<0.01),大鼠肾小球系膜区PAS阳性物质减少,肾组织ICAM-1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肾组织ICAM-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TA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组织ICAM-1及TNF-α的表达,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对小鼠脾脏调节性T细胞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孟凡旭, 单玉兴, 董娟聪, 金顺子
J4. 2011 (3):  398-402. 
摘要 ( 1052 )   [HTML]( ) PDF(1807KB) ( 440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小鼠脾脏调节性T细胞(Treg)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探讨X射线对Treg阳性率及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ICR小鼠,用X.S.S.205(FZ)型固定式X射线深部治疗机进行不同剂量的全身照射(低剂量组为0.050、0.075、0.100和0.200 Gy;高剂量组为0.500、1.000、2.000、4.000 和6.000 Gy),同时设立假照组,于照射后16 h处死小鼠,取脾脏,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reg和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照组比较,低剂量照射组小鼠脾脏Treg阳性率无明显变化(P>0.05);高剂量照射组,1.000 Gy照射后开始脾脏Treg阳性率明显高于假照组(P<0.05,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升高。与假照组比较,小鼠脾脏细胞TGF-β1 mRNA表达水平从0.500 Gy剂量组开始升高, 2.000 Gy组达到假照组的2倍以上,但随后略有下降;在低剂量照射范围时,0.100 Gy组小鼠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照组(P<0.05),而在大剂量组呈递增趋势,4.000 Gy和6.000 Gy组与假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剂量X射线诱导下小鼠脾脏Treg阳性率增高,同时TGF-β1分泌增加,这种变化可能是高、低剂量X射线诱导不同免疫效应的又一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细胞MDA-MB-231肺转移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曹让娟, 翟艳华, 卿旭, 刘雅文, 朱筱娟
J4. 2011 (3):  403-406. 
摘要 ( 2199 )   [HTML]( ) PDF(1598KB) ( 625 )  

的:探讨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建立可量化评估的自发性肺转移和实验性肺转移动物模型,为研究乳腺癌的转移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病毒包装体系,获得稳定表达GFP的细胞系MDA-MB-231-GFP,通过皮下注射方式将细胞接种于Balb/C裸鼠皮下,建立自发性肺转移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方式将细胞接种到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体内,建立实验性肺转移模型,分别于8周和5周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自发性肺转移小鼠接种细胞8周后,原位形成直径约为15 mm的肿瘤块;处死小鼠后肺部大体标本未见结节状转移灶,但488 nm激发光下见转移灶呈绿色点状分布。实验性肺转移小鼠接种细胞5周后处死小鼠,肺部形成的转移灶肉眼不可见,但在488 nm激发光波长下同样呈现绿色点状分布。肺转移灶易于观察和统计。结论:成功建立了可以量化的MDA-MB-231细胞肺转移动物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巴胺诱导大肠癌Caco-2细胞凋亡效应和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研究
代恩勇, 张桂珍, 卢振霞, 杜珍武, 白鹭鹭, 孟令俊
J4. 2011 (3):  407-412. 
摘要 ( 932 )   [HTML]( ) PDF(2200KB) ( 354 )  

目的:探讨环巴胺对大肠癌Caco-2细胞的促凋亡效应,在线粒体蛋白水平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大肠癌Caco-2细胞分为环巴胺处理组及阴性对照组,以5、10、20和40 μmol·L-1环巴胺处理Caco-2细胞,分别应用MTS法及流式细胞术测定Caco-2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凋亡率,采用nano LC-ESI-MS方法检测环巴胺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线粒体蛋白质组学差异。结果:环巴胺处理组Caco-2细胞分别经10、20和40 μmol·L-1环巴胺作用24、48和72 h后,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3.1%±1.8%,46.2±0.9%,53.4±2.3%;45.1%±2.8%,73.0%±2.5%,81.2%±1.6%;59.7±2.3%,87.5±1.4%,91±1.06%)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1.8%±0.2%,2.5%±0.1%,3.7%±0.3%)(P<0.01);经5、10、20和40 μmol·L-1环巴胺作用于Caco-2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1%±1.3%、31.7%±1.6%、50.5%±2.3%和64.0%±1.9%,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14.4%±0.7%)(P<0.01)。蛋白质组学差异分析,环巴胺作用后,Caco-2细胞线粒体共有32种蛋白表达下调, 25种蛋白表达上升,这些蛋白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凋亡、细胞骨架、核酸、核糖体及蛋白质代谢等,其中与凋亡关系密切的蛋白包括ATF6、Clusterin、OPA1、RGD1565411和Cofilin。结论:环巴胺通过阻断Hedgehog(HH)通路,抑制大肠癌Caco-2细胞增殖,其机制与促进细胞凋亡有关;环巴胺可明显改变Caco-2细胞线粒体蛋白表达,其差异与凋亡关系密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8β-甘草次酸对豚鼠微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的抑制作用 
李新芝, 司军强, 李丽, 刘政江, 赵磊, 马克涛
J4. 2011 (3):  413-417. 
摘要 ( 1069 )   [HTML]( ) PDF(2729KB) ( 427 )  

目的:探讨18-β-甘草次酸(18βGA)对微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的影响,为寻求强效和可逆的缝隙连接阻断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胶原酶A处理的豚鼠肠系膜动脉(MA)和小脑前下动脉(AICA) (直径<100  μm) 进一步去除结缔组织后,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应用18βGA后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膜电容(Cinput)、膜电导(Ginput)和膜电阻(Rinput)的变化。结果:MA和AICA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Cinput及Ginput为消化的单个平滑肌细胞的10~20倍。18βGA可以浓度依赖和可逆地降低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的Ginput和增加 Rinput。18βGA抑制MA和AICA微动脉平滑肌细胞Ginput的IC50值分别为3.5和2.3  μmol·L-1,2种微动脉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18βGA浓度 ≥30  μmol·L-1时,MA和AICA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的Cinput、Ginput或Rinput与相应消化的单个平滑肌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βGA能强效、可逆性地阻断微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当18βGA的浓度 ≥30  μmol·L-1时作用最显著,对MA和AICA微动脉细胞间缝隙连接的抑制效果相似,提示MA和AICA微动脉细胞间缝隙连接具有同源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荧光标记聚合物胶束在实验性肝癌小鼠体内的靶向效应
盛世厚, 于惠秋, 刘铜军, 郑勇辉, 景遐斌
J4. 2011 (3):  418-421. 
摘要 ( 1200 )   [HTML]( ) PDF(2613KB) ( 409 )  

的:证实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胶束的靶向效应,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荧光显像剂罗丹明与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胶束键合,通过罗丹明跟踪检测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罗丹明胶束)在荷H22肝癌的小鼠体内分布情况。荷H22肝癌小鼠随机分为罗丹明胶束注射组和游离罗丹明注射组,分别注射罗丹明胶束和游离罗丹明,于药物注射后1、3、6、12、24及48 h采用活体成像系统测定小鼠活体及离体器官中药物浓度。结果:游离罗丹明组小鼠注射罗丹明后随循环系统迅速到达全身各个器官,逐渐代谢消失,无肿瘤聚集现象;罗丹明胶束组小鼠给药后体内药物浓度缓慢上升,3 h肿瘤出现药物聚集现象,6 h达到最高浓度且明显高于全身其他器官,12 h仍具有较高浓度。结论: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碳酸酯两亲性共聚物胶束具有使其键合的药物在体内缓释的效果,延长其在体内的半衰期,减少药物代谢率,靶向到达肿瘤部位,延长在肿瘤滞留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波辐射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
王程, 李琴, 刘微, 闫岗林, 徐冶, 于洋, 刘师兵, 潘文干
J4. 2011 (3):  422-426. 
摘要 ( 1308 )   [HTML]( ) PDF(2785KB) ( 493 )  

目的:观察微波辐射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10、30和50 mW·cm-2辐射强度的微波辐射SH-SY5Y细胞5 min,以假辐射组(0 mW·cm-2)为对照,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API染色细胞核的形态;CTAB法提取细胞基因组DNA,电泳观察DNA ladder;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V-FITC和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MTT法检测细胞相对活性;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微波辐射后SH-SY5Y细胞形态即刻改变,胞核、胞质结构欠清,细胞皱缩甚至脱壁;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出现不规则凝集,碎裂成2 ~ 5个微核;细胞DNA出现明显的梯状条带;细胞存活率随微波辐射强度增大逐渐降低,10 mW·cm-2辐射组与假辐射组比较,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0、50 mW·cm-2辐射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假辐射组(P<0.05);微波辐射后6 h的细胞凋亡率随辐射强度的增加逐渐升高,各辐射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假辐射组(P<0.05);微波辐射后24和48 h,细胞相对活力随辐射强度的增加明显降低,各辐射组的细胞相对活力均明显低于假辐射组(P<0.05)。微波辐射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survivin表达水平逐渐下降,Bax、caspase-3 和caspase-7表达水平逐渐升高,caspase-8和-9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微波辐射可诱导SH-SY5Y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urvivin、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Bax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及caspase-3和caspase-7的作用有关,而与caspase-8和caspase-9介导的caspase-3活化这一作用无密切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银杏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其降血糖作用机制
尚禹东, 张郑瑶, 丁云录, 陈声武, 赵广宏
J4. 2011 (3):  427-432. 
摘要 ( 1004 )   [HTML]( ) PDF(3686KB) ( 522 )  

目的:通过体外药效学实验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探讨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为开发利用银杏叶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提取大鼠小肠中的α-葡萄糖苷酶液,利用葡萄糖试剂盒测定酶活力;体外抑制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GBE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g·L-1),对反应体系中的葡萄糖浓度进行测定,计算药物对蔗糖酶的抑制率;离体器官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GBE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g·L-1),对反应体系中的淀粉光密度值进行测定,计算药物对淀粉酶的抑制率;半数抑制率(IC50)实验将GBE分为7个剂量组,分别计算药物对α-糖苷酶的抑制率及IC50;抑制曲线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GBE组,计算反应速率,以底物浓度的倒数作为横坐标,以反应速率的倒数作为纵坐标,绘制抑制曲线。结果:大鼠小肠酶活力值为67.2活力单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BE高、中、低剂量组蔗糖酶抑制率明显增加(P<0.001,P<0.001,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BE高剂量组大鼠小肠中淀粉酶抑制率明显增加(P<0.01);GBE对蔗糖酶的IC50值为0.758 6 g·L-1,对淀粉酶的IC50值为0.910 1 g·L-1;GBE组趋势线与正常对照组斜率相近,且截距大于正常对照组趋势线。结论:GBE对α-糖苷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为反竞争性抑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玉米须中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组分的筛选及其作用
姜彤伟, 徐建, 王晓明, 陈雪松, 邱智东
J4. 2011 (3):  433-436. 
摘要 ( 1464 )   [HTML]( ) PDF(1979KB) ( 612 )  

目的:提取玉米须中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作用的活性组分,为进一步开发治疗痛风的中药新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测定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尿酸和超氧离子的生成量,得出玉米须不同溶剂提取物(乙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及不同溶剂(水和10%、30%、50%、70%、90%乙醇)纯化得到的活性组分对XOD活性抑制率,以确定活性组分,并将其与阳性对照药别嘌醇进行XOD活性半数抑制率(IC50)比较。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XOD活性抑制率最高,为(25.60±1.01)%;与其他各组比较,经50%乙醇纯化得到的活性组分XOD活性抑制率最高,为(60.90±1.27)%。与阳性药别嘌醇进行比较,通过测定尿酸生成量得出50%乙醇纯化得到的活性组分对XOD的IC50为6.00 mg·L-1,别嘌呤醇对XOD的IC50为1.10 mg·L-1;而通过测定超氧离子生成量得出50%乙醇纯化得到的活性组分对XOD的IC50为4.50 mg·L-1,别嘌呤醇对XOD的IC50为1.05 mg·L-1。结论:玉米须中抑制XOD的活性组分为经50%乙醇纯化得到的活性组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运动负荷对大鼠海马组织NGF和nNOS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刘忠民, 刘敬阳, 赵立君, 刘英伟, 孙茹, 姜云鹏
J4. 2011 (3):  437-440.  DOI: R-332;R87
摘要 ( 1060 )   [HTML]( ) PDF(1497KB) ( 444 )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负荷对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及机制,为运动干预脑健康及预防脑老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不进行运动干预的对照组和每天进行15、30和60 min的小、中、大游泳运动负荷的实验组,实验8周后取大鼠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GF和nNOS表达水平及形态学表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小、中、大运动负荷组大鼠海马组织NGF阳性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与小运动负荷组比较,中、大运动负荷组大鼠海马组织NGF阳性表达水平升高(P<0.01),但中等运动负荷组大鼠与大运动负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大运动负荷组大鼠海马组织nNOS阳性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小运动负荷组比较,中、大运动负荷组大鼠海马组织nNOS阳性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大运动负荷组大鼠海马组织nNOS阳性表达水平高于中运动负荷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大鼠海马组织NGF阳性神经元主要表达在神经细胞胞浆,呈棕色;nNDS阳性神经元呈棕褐色,着色主要位于胞浆。结论:大脑海马组织NGF和nNOS的表达水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升高,提示在不同的运动负荷阶段NGF和nNOS对海马神经的生长和损伤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D133免疫磁珠分选脑肿瘤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
齐玲|金宏|丁丽娟|温娜|唐泽波|狄阳|李蕴潜
J4. 2011 (3):  441-444. 
摘要 ( 1072 )   [HTML]( )

目的:从人脑肿瘤组织中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脑肿瘤干细胞(BTSCs),探讨CD133免疫磁珠分选方法获取BTSCs的可行性及BTSCs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留取人脑胶质母细胞瘤新鲜标本,分离获得脑肿瘤细胞。应用CD133免疫磁珠分选方法纯化BTSCs;流式细胞仪检测分选阳性率神经球计数法分析CD133+/-亚群细胞神经球形成情况;免疫荧光方法检测CD133+/-亚群细胞表面神经干细胞(NSCs)标记物CD133、神经巢蛋(nestin)表达情况;检测CD133+/-亚群细胞经诱导分化后细胞表面分化标记物β-TubulinⅢ、GFAP表达情况。结果:CD133+亚群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可形成明显的神经球,具有自我更新和明显的增殖能力,并且NSCs标记CD133、nestin表达阳性,经诱导分化后分化标记物β-TubulinⅢ、GFAP表达阳性;CD133-亚群细胞无上述特性。结论:CD133免疫磁珠分选方法获得的CD133+亚群细胞即为BTSCs,该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BTSCs,可以用于BTSCs的实验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ZT对SGC 7901胃癌细胞凋亡及Bax蛋白和PCNA表达的影响
刘国辉|杜晓宏|于金海
J4. 2011 (3):  445-447. 
摘要 ( 1165 )   [HTML]( )

目的:研究端粒酶抑制剂3′-叠氮3′-脱氧胸腺核苷(AZT)对SGC 7901胃癌细胞凋亡及Bax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GC 7901胃癌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0 mmol/L-1 AZT处理组,应用AZT 6 d后,采用MG-P-MY组合染色法检测SGC 7901胃癌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SGC 7901胃癌细胞Bax蛋白及PCNA的表达。结果:AZT组及对照组SGC 7901胃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421±0.713)%和(3.366±0.271)%,AZT处理组SGC 7901胃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Bax蛋白及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16.851±10.064)%和(63.332±22.767)%,AZT处理组Bax蛋白及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为(47.389±18.042)%和(23.446±13.055)%,与对照组比较,AZT处理组Bax蛋白表达率明显增加(P<0.05),PCNA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AZT能促进SGC 7901胃癌细胞Bax蛋白的表达,抑制PCNA表达,增加SGC 7901胃癌细胞凋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省双阳梅花鹿鹿茸水溶性蛋白组分的提取及对小鼠主要脏器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赵大玮|李丹|陈智嘉|魏征人|吴荻
J4. 2011 (3):  448-451. 
摘要 ( 1542 )   [HTML]( )

目的:探讨吉林双阳梅花鹿鹿茸水溶性蛋白组分应用的安全性,为鹿茸蛋白的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新鲜双阳梅花鹿鹿茸进行高速组织匀浆,离心取上清,用饱和硫酸铵进行沉淀,PBS溶解沉淀,最后通过SephadexG25分子筛层析方法过滤除盐,初步获取鹿茸水溶性蛋白组分。将58只 ICR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灌胃组、鹿茸蛋白溶液灌胃组、鹿茸蛋白溶液皮下注射组和鹿茸蛋白溶液腹腔注射组,按6.7 mg/kg-1给药,每天2次,第28天处死小鼠,取心、肝、肾和肺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鹿茸总蛋白溶液采用Sephadex G25层析过滤除盐后,平均浓度为0.685 g/L-1。病理形态学切片显示:鹿茸蛋白溶液灌胃组(50.0%)、皮下注射组(91.7%)和腹腔注射组(87.5%)小鼠可见散在的心肌细胞肌浆凝聚;蛋白溶液灌胃组(40.0%)、皮下注射组(64.3%)和腹腔注射组(77.8%)小鼠肝组织有炎细胞浸润和不同程度灶状坏死;3只皮下注射组小鼠肾小管上皮有不同程度的玻璃样变性;3只蛋白溶液灌胃组小鼠有肺炎病变;皮下注射组及腹腔注射组各有3只小鼠肺间隔增宽。结论:不同给药途径的鹿茸蛋白溶液对小鼠心肌组织、肝脏组织有一定程度的病理性损害,对肾、肺组织无明显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阻断黏着斑激酶表达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张斌|孙长伏|王璐|黄汉|周小平|米磊
J4. 2011 (3):  452-455. 
摘要 ( 1061 )   [HTML]( )

目的:研究阻断黏着斑激酶(FAK)的表达对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性细胞系(SACC-LM)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ACC-LM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溶媒组和Genistein组,应用Transwell小室通过平均穿膜细胞数观察Genistein 对SACC-LM细胞侵袭的影响;将SACC-LM 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Genistein组及Genistein不同作用时间组,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FA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enistein组平均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FAK和ERK蛋白表达水平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结论:阻断FAK表达可降低SACC-LM细胞的侵袭能力;在SACC-LM细胞中,FAK的变化影响了ERK蛋白水平的表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乙酰氨基葡萄糖对乙醇致肝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赵莹|吴小兰|郭林明|刘艳霞|刘蕾 |刘俊康
J4. 2011 (3):  456-459. 
摘要 ( 966 )   [HTML]( )

目的:探讨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减轻乙醇对肝组织损伤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灌胃市售白酒建立酒精性肝病模型,同时在市售白酒中加入低、中、高剂量的GlcNAc作为干预组,记录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开始醉酒时间及醉酒持续时间,HE染色观察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肠道组织和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程度。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lcNAc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开始醉酒时间逐渐延长(P<0.05或P<0.01),醉酒持续时间逐渐缩短(P<0.05或P<0.01)。组织切片观察,模型组小鼠肠道组织结构受损,腺体萎缩,管腔内可见脱落的肠黏膜细胞,肝组织多数细胞胞膜破裂,少许细胞核破、溶解消失,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周围肝窦明显扩张,肝细胞索间充满淡红色嗜酸性均质状物,周围组织结构疏松;GlcNAc干预组小鼠肠道及肝组织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且随着GlcNAc剂量的增加,肠道组织和肝组织损伤逐步减轻。结论:GlcNAc可不同程度减轻乙醇对肠道组织和肝组织的损伤,GlcNAc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GlcNAc稳定肠黏膜屏障作用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西他滨联合树突状细胞对HepG2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付京|陈域|雷海路|雷团结|张鹏
J4. 2011 (3):  460-464. 
摘要 ( 985 )   [HTML]( )

目的: 观察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联合吉西他滨(GEM)体外抑制肝癌HepG2 细胞系增殖的作用,为临床探索有效的肝癌综合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反复冻融法裂解HepG2 细胞,提取肿瘤细胞抗原后致敏DC,并以DC刺激自身T 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按不同处理因素分组:①空白对照组,只含空白培养液;②阴性对照组,只含HepG2 细胞;③单纯T 细胞组,将未经致敏DC 刺激的T细胞与靶细胞按20∶1 的比例接种;④单纯活化T 细胞组,将经致敏DC 刺激后的活化T 细胞与靶细胞按20∶1 的比例接种;⑤单纯GEM 处理组,靶细胞接种后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终浓度为50、100、150、200 μg/L-1 的GEM;⑥T细胞+GEM 处理组,在单纯T 细胞组的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上述4个浓度梯度的GEM;⑦活化T 细胞+GEM 处理组,在活化T 细胞组的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上述4个浓度梯度的GEM。MTT 法检测细胞杀伤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观察应用T 细胞、不同浓度的GEM 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HepG2 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空白对照组刺激指数(SI)为1.34,阴性对照组SI 为3.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纯T细胞组[(4.81±2.54)%]比较,单纯活化T 细胞组细胞杀伤率[(21.68±4.39)%]明显升高(P<0.01);与活化T细胞+50、100  和150 μg/L-1 GEM组比较, 活化T细胞+200 μg/L-1 GEM组细胞杀伤率明显升高(P<0.05)。单纯T 细胞组细胞凋亡率为(5.45±0.94)%,与阴性对照组 [(4.47±1.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T 细胞组细胞凋亡率为(14.32±1.16)%,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化T细胞+100 μg/L-1 GEM组细胞凋亡率为(24.52±0.85)%,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载肿瘤细胞抗原的DC 可诱导出抗肿瘤的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T细胞联合GEM 能显著提高其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刺五加叶皂苷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病理损伤的保护作用
曲绍春|于晓风|梁启明|徐华丽|江一川|睢大筼
J4. 2011 (3):  465-469. 
摘要 ( 1043 )   [HTML]( )

目的:观察刺五加叶皂苷(ASS)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引起的大鼠实验性血管性痴呆的影响,为ASS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及ASS 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CAO法制备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造模10 d 后ASS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ASS(25、50和100 mg/kg-1),连续给药20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取脑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结果:Morris水迷宫检测,ASS 50和100 mg/kg-1组大鼠第4、5天的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路径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tP)和路径(dP)与总游泳时间(tT)和总路径(dT)之比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增加(P<0.05)。脑AchE和ChAT活性测定,与模型组比较,ASS 50和100 mg/kg-1组大鼠脑组织AchE活性明显降低(P<0.05),ASS 100 mg/kg-1组大鼠ChAT活性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病理学检查,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存在明显梗死病灶,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排列紊乱,局部脑组织坏死液化;ASS组梗死病灶减小,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排列较规则,细胞脱失有所改善。结论:ASS能增强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脑组织病理变化,可能与其降低AchE活性、增加ChAT活性及促进乙酰胆碱合成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对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SKOV3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魏素菊|张凯
J4. 2011 (3):  470-474. 
摘要 ( 983 )   [HTML]( )

目的:观察注射用磷酸肌酸钠(CP)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SKOV3,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及药物处理组(1、6和12 mmol/L-1CP );分别用生理盐水、CP处理细胞72h后,采用MTT比色法和Transwell小室法观察细胞黏附和迁移侵袭能力;采用RT-PCR和FCM测定nm23-h1、c-myc mRNA及蛋白表达和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 mmol/L-1 CP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和12 mmol/L-1CP组细胞黏附、迁移侵袭抑制率明显增加(P<0.01),nm23-h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c-myc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6与12 mmol/L-1C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6和12 mmol/L-1CP组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浓度注射用CP可抑制体外培养SKOV3细胞的黏附和迁移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m23-h1、下调c-myc基因表达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型猪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
赵斌|申玉芹|林崇韬|林泓兵
J4. 2011 (3):  475-478. 
摘要 ( 936 )   [HTML]( )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小型猪牙周膜细胞,为建立小型猪体内实验动物模型及进行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无菌拔除小型猪上下颌4颗切牙及4颗尖牙,采用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小型猪牙周膜细胞并传代,绘制生长曲线,通过形态学和免疫织化学染色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组织块法成功培养小型猪牙周膜细胞,培养成功率为50%,其中切牙培养的成功率高达100%,尖牙培养成功率为0。细胞生长良好,呈梭形或多角形,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细胞抗波形丝蛋白阳性,抗角蛋白阴性,为中胚层来源的细胞。结论:小型猪的牙周膜细胞可成功培养,切牙的培养成功率较高,有望为牙周组织再生研究提供有用的细胞来源,小型猪牙周膜细胞可作为体内实验动物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O/CO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王晓松|成秀梅|曹焕敏|姚晓光|刘斌
J4. 2011 (3):  479-482. 
摘要 ( 1004 )   [HTML]( )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血浆一氧化碳(CO)的变化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血红素氧合酶-2(HO-2)在肾脏组织的表达,探讨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HO/CO)系统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按Anderson等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8周后收集尿液测定24 h的尿蛋白(Upro)和尿肌酐(Ucr);大鼠断头取血测定CO、尿素氮(BUN)和肌酐(Scr),计算肌酐清除值(Ccr);剖取肾脏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HO-1和HO-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pro、BUN和Scr明显升高(P<0.01),Ccr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血浆CO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肾脏组织HO-1和HO-2的表达强度显著减弱(P<0.01)。结论:HO/CO的调节失常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对辐射诱导肺腺癌细胞SPC-A-1的增敏作用
赵彤, 王秀兰, 刘勇, 王若雨
J4. 2011 (3):  483-486. 
摘要 ( 1247 )   [HTML](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C225)作为靶向治疗药物联合放射治疗对肺腺癌细胞系(SPC-A-1)的增敏作用,为临床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PC-A-1细胞体外传代培养6代以上,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SPC-A-1细胞分为对照组(PBS)、照射组(4 Gy)、C225组(100 nmol·L-1)和照射+ C225组(4Gy+100 nmol·L-1),Hoechst 33258染色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SPC-A-1细胞分别给予0、2、4和8 Gy 6-MV X射线照射后继续培养72 h,收集细胞,分为照射组和实验组(照射+C225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SPC-A-1细胞分为对照组(PBS)、C225组(100 nmol·L-1)、照射组(8 Gy)和照射+ C225组(8 Gy+100 nmol·L-1),作用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结果:Hoechst 33258染色后,照射+ C225组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照射组和C225组;细胞凋亡实验,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相应剂量照射组(P<0.05)。细胞周期检测,与对照组比较,C225组G0+G1期细胞增加(P<0.05),照射组G2+M期细胞增加(P<0.05),而照射+C225组G0+G1和G2+M期细胞均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C225组、照射组及照射+C225组S期细胞均下
降(P<0.05)。结论:C225对SPC-A-1细胞系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诱发迟发性运动障碍与COMT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分析
刘姗姗, 张逸远, 于跃, 孙颖, 赵刚, 孙世龙, 王宝贵, 刘颖
J4. 2011 (3):  487-490. 
摘要 ( 1391 )   [HTML]( )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基因多态性Val158Met 分布,研究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迟发性运动障碍(TD)发生的关系。方法:采集356例并发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TD组)、419例不发生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非TD组)及471例正常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全血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应用TaqMan探针检测COMT基因多态性Val158Me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结果:正常对照组与精神分裂症组比较,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08,df=3,P=0.21;χ2=2.067,df=2,P=0.15)。TD组与正常对照组
比较,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857,df=3,P=0.40;χ2 =1.281,df=2,P=0.26)。非T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05,df=3,P=0.29;χ2=1.709,df=2,P=0.19)。TD组与非TD组比较,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21,df=3,P=0.99;χ2=0.013,df=2,P=0.91)。结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COMT基因多态性Val158Met无关联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TD与COMT基因多态性Val158Met无关联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OMT基因多态性rs4818与精神分裂症及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关联性分析
孙颖, 于跃, 张逸远, 刘姗姗, 赵刚, 刘颖, 王宝贵, 孙世龙
J4. 2011 (3):  491-494. 
摘要 ( 1501 )   [HTML]( )

目的:检测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基因多态性rs4818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数分布,探讨其与精神分裂症及迟发性运动障碍(TD)发生的关系。方法:以273例并发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TD组)、114例未发生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非TD组)和286例正常健康人群(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Taqman探针方法检测COMT基因多态rs4818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的分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rs4818 G/G基因型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6,df=3,P=0.04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D组患者rs4818 G/G基因型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1,df=3,P=0.048);非TD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9,df=2,P=0.044);TD组与非TD组比较,rs4818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4,df=2,P=0.426;χ2=0.848,df=3,P=0.654)。结论: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联,但与精神分裂症TD的发生无关联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MP-9和PCNA在端粒酶途径和端粒替代途径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王井, 刘易军, 赵丁, 单玉兴
J4. 2011 (3):  495-498. 
摘要 ( 1068 )   [HTML]( )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端粒酶途径和端粒替代途径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骨肉瘤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27例骨肉瘤组织和10例正常骨组织中的MMP-9、PCNA、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和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小体(PML)进行定量检测。结果:① MMP-9和PCNA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89%和85.19%,对照组分别为10%和0%,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 MMP-9在端粒酶途径(hTERT阳性)的骨肉瘤组织中表达(+++)、 (++)、(+)和(-)分别为12、5、1和2例;在端粒替代途径(PML阳性)的骨肉瘤组织中表达 (+++)、(++)、(+)和(-)分别为0、4、2和1例,2组等级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PCNA在端粒酶途径的骨肉瘤组织中表达(+++)、 (++)、(+)和(-)分别为10、6、2和2例;在端粒替代途径的骨肉瘤组织中表达 (+++)、(++)、(+)和(-)分别为0、4、2和1例,2组等级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和PCNA在端粒酶途径和端粒替代途径的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有明显的差异,端粒酶途径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和增殖能力强于端粒替代途径骨肉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RIM-19及其靶基因产物STAT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张照果|李静|刘岩,李道磊|于世勇|梁晓芳
J4. 2011 (3):  499-504. 
摘要 ( 850 )   [HTML]( )

目的:探讨维甲酸-干扰素诱导死亡相关基因-19(GRIM-19)及其靶基因产物STAT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阐明其在胃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 RT- 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48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GRIM-19和STAT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蛋白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GRIM-19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及癌旁组织较正常胃组织表达减弱( P<0.01),且GRIM-19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联(P<0.01);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及癌旁组织较正常胃组织表达增强( P<0.01),且STAT3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联(P<0.01);GRIM-19与STAT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396,P<0.01)。结论:在胃癌组织中有STAT3持续高表达和GRIM-19低表达共存现象,可能与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和异常增殖有关,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和发
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扁桃体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孙大菊|杨华|王连有|刘学娟|钟艳平
J4. 2011 (3):  505-508. 
摘要 ( 902 )   [HTML]( )

目的:按照WHO 2008年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最新分类,对原发性扁桃体滤泡性淋巴瘤(FL)的临床特征、形态学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分析,探讨其与淋巴结原发性FL的异同,以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方法:复习37例原发于扁桃体F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LCA、CD20、CD79a、CD45RO、CD3、CD10、Bcl-6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37例原发性扁桃体FL患者中,活检前临床诊断扁桃体肿物28例,扁桃体癌6例,淋巴瘤3例。组织形态与淋巴结内FL类似,滤泡型4例,滤泡和弥漫型1例,少滤泡型32例,无弥漫型。低级别(1-2级)17例,高级别(3级)20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表达LCA及B细胞标记物CD20和CD79a,不表达CK及T细胞的标记物CD45RO和CD3。CD10阳性率43.24%,Bcl-6阳性率86.48%,CD10和Bcl-6共表达率为37.83%;22例表达Bcl-2,阳性率59.46%;CD10、Bcl-6、Bcl-2在低级别FL和高级别FL中的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发生在儿童的扁桃体FL其形态及免疫表型均与WHO新分类的儿童FL相同。结论:扁桃体FL组织形态与淋巴结FL相似,本组活检标本中以少滤泡型为主,高级别占多数。B细胞和生发中心标记物的表达情况与淋巴结FL基本一致,而Bcl-2表达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细胞和背景淋巴细胞相关标记的表达
王英|杨华|王连友|崔亚南|张丽荣
J4. 2011 (3):  509-512. 
摘要 ( 866 )   [HTML]( )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肿瘤细胞和非肿瘤背景淋巴细胞蛋白表达的特征及差异性。方法:收集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68例,对诊断切片和免疫标记片重新复查,采用Envision法补做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观察CD30、CD15及T/B表型等的表达。结果:肿瘤细胞和背景淋巴细胞CD30的表达率分别为86.76%(59/68)和20.59%(14/68),CD15的表达率分别为51.47%(35/68)和63.24%(43/68);肿瘤细胞表达T细胞表型的阳性率为45.59%(31/68),B细胞表型的阳性率为42.65%(29/68)。成熟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时,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表型21例,表达T细胞表型28例;成熟淋巴细胞以非T细胞为主时,肿瘤细胞表达B细胞表型8例,表达T细胞表型3例(P>0.05)。结论:CD30和CD15是非特异性标记物,在肿瘤细胞和反应性淋巴细胞中均可表达;肿瘤细胞表达T细胞的免疫表型高于表达B细胞的免疫表型;背景细胞以T淋巴细胞为主时,肿瘤细胞表达T和B表型阳性率无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注意特征及其对症状感知判断的影响
李敬阳|田润辉|李新民|梅松丽
J4. 2011 (3):  513-516. 
摘要 ( 791 )   [HTML]( )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以自我为焦点的注意特征及其对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阐明社交焦虑障碍的病理心理学机制。方法:在模拟社交情境下,对社交焦虑障碍患者32例和正常对照组35例进行注意焦点量表及焦虑相关的行为量表及焦虑躯体感受问卷的测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社交焦虑障碍组患者的以自我为焦点的注意水平和焦虑躯体感受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交焦虑障碍组患者以自我为焦点的注意评分与自我判断偏差、焦虑行为自评分和焦虑躯体感受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906,P<0.01;r=0.776,P<0.01;r=0.433,P<0.01)。结论: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以自我为焦点的注意特征可能引起更显著的消极焦虑相关行为评价和焦虑症状的感知,导致焦虑相关行为自我判断的偏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吴海帝|徐国良|秦 玲
J4. 2011 (3):  517-522. 
摘要 ( 1083 )   [HTML]( )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10年第03期)、Ovid-medline全文数据库(1966-2010.09)、PubMed数据库(1948-2010.09)、EMBASE数据库(1966-2010.09)、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1979-2010.09)、万方数字化期刊库(1981-2010.09)及维普数据库(VIP) (1989-2010.09),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用RevMan 4.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初检出516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5篇6项关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有效性:χ2=7.50,df=5,P=0.19,Z=7.23(P<0.00001),合并OR=2.26,95%CI [1.81,2.82];安全性:χ2=7.82,df=5,P=0.17,Z=1.11(P=0.27),合并OR=0.87,95%CI [0.68,1.11]。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相似的安全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翟广|李波|李玉芹|刘亚男|寇长贵|姚燕|赵书欣
J4. 2011 (3):  523-528. 
摘要 ( 1286 )   [HTML]( )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利福喷丁与口服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利福喷丁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较为科学、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Ovid-medline、CBMdisc、Pubmed、CNKI、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手工检索肺结核相关的专业杂志,检索1999—2010年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的关于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CCT)文献(检索日期截止至2010年7月)。结果:共纳入RCT 18篇,CCT 6篇。疗效方面,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初治肺结核组2个月痰菌阴转率、复治肺结核组疗程结束时病灶显效率及空洞闭合率、疗程结束后随访2~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福喷丁组均优于利福平组;二者治疗复治肺结核2个月痰菌阴转率及疗程结束时初、复治肺结核组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初治肺结核组病灶显效率及空洞闭合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利福喷丁与利福平组药物过敏反应(皮疹、药物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肝功异常发生率、ALT升高发生率、血清胆红素升高发生率、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中止治疗发生率比较利福喷丁组均低于利福平组(P<0.05)。结论: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疗效好,安全性较高,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好,尤其适合复治肺结核患者的化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及气道炎症的影响
侯松萍,李立,于倩
J4. 2011 (3):  529-533. 
摘要 ( 871 )   [HTML]( )

目的:探讨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Th)及气道炎症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3例慢性持续期中度哮喘患者,给予氟替卡松/沙美特罗连续治疗1.5和3.0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h亚群(Th1、Th2和Th3)、血清细胞因子及IgE水平,观察诱导痰炎症细胞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1.5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哮喘患者外周血Th3百分数增加、Th2百分数减少(P<0.05),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4(IL-4)无明显变化(P>0.05);痰嗜酸细胞(eos)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血eos及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呼气峰流速值 (PEF)、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明显增加,PEF变异率明显降低(P<0.01),每日急救药物使用无明显减少。治疗3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Th1、Th1/Th2、Th3明显增加,Th2明显减少(P<0.05或P<0.01);IL-4、TGF-β明显降低(P<0.05),干扰素γ(IFN-γ)明显增加(P<0.05);IgE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血eos、痰eos及痰中性粒细胞均明显降低(P<0.01);PEF、ACT评分明显增加,PEF变异率明显降低(P<0.01),每日急救药物使用次数明显减少(P<0.01)。治疗3.0个月与治疗1.5个月时比较,PEF变异率继续降低、ACT评分继续增加(P<0.01)。结论: 氟替卡松/沙美特罗能提高哮喘患者外周血Th3数量,纠正Th1/Th2失衡,减轻气道炎症和临床症状,且随治疗时间延长,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IFN-γ、MMP-9和oxLDL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张兆志|孟晓萍|王莉
J4. 2011 (3):  534-537. 
摘要 ( 994 )   [HTML]( )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变化,为临床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性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63例,分为ACS组[急性心肌梗塞(AMI)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及正常对照组(2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FN-γ、MMP-9和oxLDL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清TNF-α、IFN-γ、MMP-9和oxLD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MI组和UAP组患者血清TNF-α、IFN-γ及oxL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较UAP组患者增高(P<0.05)。结论:TNF-α、IFN-γ、MMP-9和oxLDL血清水平可作为判断AS斑块不稳定性的指标,并参与AS斑块由静止状态向活动状态转化继而斑块破裂的过程,且有相互促进作用。血清MMP-9水平有可能成为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一个重要生化监测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岛素释放试验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孙文伟|魏丽琴|孙丽娟|侯杰|任磊|周雪艳
J4. 2011 (3):  538-541. 
摘要 ( 923 )   [HTML]( )

目的:探讨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 水平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138例,依据空腹胰岛素水平分为T2DM A类(空腹胰岛素值低于正常,餐后释放反应低、峰时延迟)59例,T2DM B类(空腹胰岛素值正常或高于正常值,餐后释放反应高、峰时延迟)79例,另选4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患者服药(口服25%葡萄糖溶液300 mL)后不同时间血糖、胰岛素及空腹IGF-Ⅰ水平。结果:T2DM A类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低,服药后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胰岛素水平降低(P<0.05),服药后胰岛素峰值也较低(P<0.05),高峰值后延30~60 min,180 min仍保持较高值(P<0.05),其IGF-Ⅰ低于对照组和T2DM B类患者(P<0.05);T2DM B类患者空腹胰岛素值高于正常对照组,服药后高峰出现较晚,后延60~120 min,峰值与对照组接近(P>0.05),180 min时仍保持较高值,其IGF-Ⅰ高于对照组和T2DM A类患者(P<0.05)。结论: IRT及IGF-Ⅰ能较好地反映人体内降糖途径的功能状况,两者结合分析对于T2DM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种不同根管预备系统预备弯曲根管效果比较
黄巍|李青山|魏晓曦|李祥伟
J4. 2011 (3):  542-544. 
摘要 ( 879 )   [HTML]( )

目的:评价3种不同根管预备系统对弯曲根管预备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需要进行下颌磨牙根管治疗患者60例,共 60颗下颌磨牙,随机分为手动不锈钢K锉组、Mtwo机用Ni-Ti器械组和Protaper机用Ni-Ti器械组,每组20颗牙,分别采用传统的手动不锈钢K锉、Mtwo机用Ni-Ti旋转系统和Protaper机用Ni-Ti旋转系统进行根管预备,对3种器械预备根管的时间和根管预备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two和Protaper机用Ni-Ti器械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动不锈钢K锉组(P<0.01),根管预备平均操作时间明显少于手动不锈钢K锉组(P<0.01),而Mtwo与Protaper机用Ni-Ti器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根管充填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wo和 Protaper机用Ni-Ti旋转系统对根管的预备效果优于手动不锈钢K锉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强脉冲光联合药物治疗面部皮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钟淑霞|李珊山|郑 华|刘鹤松|温 泉|王圆圆
J4. 2011 (3):  545-547. 
摘要 ( 849 )   [HTML]( )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药物治疗面部皮炎的效果,阐明强脉冲光联合药物治疗面部皮炎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门诊确诊的90例面部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脉冲光联合药物组和单纯药物组,每组45例。脉冲光联合药物组采用强脉冲光联合雷公藤多甙和羟氯喹治疗,单纯药物组采用雷公藤多甙和羟氯喹治疗;6个月后随访,以面部潮红范围、丘疹数目、干燥脱屑改变情况及患者刺痒、刺痛、灼热等自觉症状改善情况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判定疗效。结果:脉冲光联合药物组和单纯药物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7.8%,接受治疗的患者自我评价的满意度分别为91.1%和75.6%,2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脉冲光联合药物组患者有效率及患者自我评价的满意度高于单纯药物组(P<0.05)。脉冲光联合药物组随访31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4.5%(2/31); 单纯药物组随访29例,复发7例,复发率24.1%(7/29),脉冲光联合药物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药物组(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雷公藤多甙和羟氯喹治疗面部皮炎安全有效且复发率较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侧支动脉建立的价值
陈恩琪|刘美含|石卫东|姜微|张丽丽 |张冬梅|林昱
J4. 2011 (3):  548-551. 
摘要 ( 743 )   [HTML]( )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观察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侧支动脉建立情况,探讨病变动脉周围侧支动脉建立的特点,为其诊断、治疗及远期疗效评价提供有效指标。方法:采用CDU检测116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116条病变动脉侧支动脉数量及分布,比较不同病种、不同病程及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侧支动脉形成数量及分布特点。结果:不同病种间比较,硬化性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组患者大腿段平均侧支动脉数量(3.11±1.47)多于糖尿病性ASO组(0.94±0.65)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组(1.05±0.47)(P<0.05);硬化性ASO组及TAO组小腿段平均侧支动脉数量(1.32±1.28,1.75±1.31)均多于糖尿病性ASO组(0.55±0.41)(P<0.05),但前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间比较,10~15年组患者平均侧支动脉数量(4.22±2.31)多于10 d~3年、3~10年、15~20年及20年以上组(1.81±1.51,2.74±2.29,2.53±1.47,1.70±0.64)(P<0.05);3~10年及15~20年组患者多于10 d~3年及20年以上组(P<0.05),但前两者及后两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间比较,临床一期组患者平均侧支动脉数量(3.65±2.58)多于临床二期及三期组(2.03±1.83,1.61±1.44)(P<0.05),临床二期组多于临床三期组(P<0.05)。结论:硬化性ASO患者大腿段及小腿段侧支动脉均建立丰富;TAO患者大腿段侧支动脉建立较少,小腿段建立较多;糖尿病性ASO患者侧支动脉建立均较少。病程小于15年的患者侧支动脉建立数量逐渐增多,病程大于15年以后侧支动脉建立逐渐减少。临床分期越早,侧支动脉数量建立越多,反之减少。CDU评价下肢缺血性疾病侧支动脉建立可作为诊断、治疗及远期疗效评价的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磁共振H1-MRS和DTI联合应用诊断胶质瘤的价值
程艳华|刘洋|张青帝|周宏伟|兰文婧|王静|武薇|谷艳英
J4. 2011 (3):  552-556. 
摘要 ( 957 )   [HTML]( )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H1-MRS)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对于判别胶质瘤良、恶性和侵袭性的价值,为临床全面评估胶质瘤生物学特性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支持。方法: 13例低级别胶质瘤和12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均行常规MRI、MRS和DTI检查,测量相关参数,分别对2组患者组内及组间参数进行比较,并通过纤维束示踪图观察肿瘤周围白质纤维束的改变。结果:与低级别胶质瘤组比较,高级别组胶质瘤患者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和水肿边缘的NAA/Cr、NAA/Cho比值和rFA值降低,Cho/Cr比值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胶质瘤患者瘤周水肿与水肿边缘的各代谢物比值(NAA/Cr 0.98±0.19、1.46±0.25;Cho/Cr 2.80±1.20、1.29±0.28;NAA/Cho 0.58±0.19、1.12±0.18)及rFA值(0.56±0.11、0.78±0.06)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对纤维束的影响轻微,主要表现为为纤维束受压、稀疏及局部轻度破坏;高级别胶质瘤对纤维束的影响严重,可使该区域内纤维束移位甚至中断。结论: MRS联合DTI能够在术前评价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瘤细胞侵袭性,结合DTT直接观察白质纤维束改变,可为胶质瘤治疗方案的制定、判断手术效果及预后判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造影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应用
熊雅玲|郝晶|王辉|郭雅新
J4. 2011 (3):  557-560. 
摘要 ( 904 )   [HTML]( )

目的:观察甲状腺微小癌结节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及时间-强度曲线特征,初步探讨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价值。方法:分别对15例甲状腺微小癌和7例甲状腺良性小结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各病灶的造影过程并进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总结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造影特征,并与甲状腺良性小结节进行比较。结果:甲状腺微小癌与甲状腺良性小结节在超声造影模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甲状腺微小癌患者造影后边界清晰者所占构成比(1/15,6.7%)低于甲状腺良性小结节患者(6/7,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状腺微小癌与良性小结节在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及峰值强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在诊断甲状腺微小癌方面可以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因素及机制
王智昊|吴扬 |王英凯
J4. 2011 (3):  561-566. 
摘要 ( 1172 )   [HTML]( )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已成为目前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里的热点,VSMC增殖、迁移及凋亡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冠状动脉搭桥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作者对VSMC增殖及促增殖因素和机制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li-1在肿瘤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
王雪梅|崔久嵬 |王冠军
J4. 2011 (3):  567-570. 
摘要 ( 945 )   [HTML]( )

Friend 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Fli-1)是属于E26转化特异性因子(ETS)家族的转录因子,在造血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中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血管内皮细胞不仅是正常血管生成的关键因素,而且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均需要新生血管的形成作为肿瘤进展的驱动因素。以Fli-1为治疗靶点,既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又可阻断肿瘤血管的形成,将成为治疗肿瘤的优秀靶点。因此,详细研究Fli-1结构与功能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有助于进一步明确Fli-1在恶性肿瘤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本文作者就Fli-1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