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ISSN 1671-587X
CN 22-1342/R
主 任:李欣欣
编 辑:姜瑾秋 韩宏志 官 鑫
陈思含 李昕蔚
电 话:0431-85619279
E-mail:xuebao@jlu.edu.cn
地 址: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邮编:130021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JLDXXBYXB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最新学术动态
目录列表
2010年, 第3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0-01-28
基础研究
氯离子转运通道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吞噬过程中的作用
梁巍, 郑雅娟, 辛华
J4. 2010 (1):  1-4. 
摘要 ( 1140 )   [HTML]( ) PDF(920KB) ( 498 )  

目的:探讨丁脲胺或DNDS作用下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顶端膜和基底膜上氯离子转运通道对RPE吞噬功能的影响,阐明氯离子转运通道参与PRE吞噬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微孔滤膜培养系统体外培养极性化单层RPE细胞,以荧光包被的乳胶株作为吞噬标记物,建立RPE细胞吞噬模型,分别以1、5、10、50、100、500和1 000 μmol·L-1丁脲胺,以及0.01、.10、0.50、1.00、3.00、5.00和10.00 mmol·L-1DNDS作用RPE细胞6 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RPE细胞吞噬指数。结果:不同浓度丁脲胺作用于RPE细胞顶端膜或基底膜,RPE细胞对乳胶株的吞噬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0.01和0.10μmol·L-1DNDS作用于RPE细胞基底膜,RPE细胞对乳胶株的吞噬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0.50、1.00、3.00、5.00、10.00 mmol·L-1的DNDS作用于RPE细胞基底膜,RPE细胞对乳胶株的吞噬指数降低(P<0.05或P<0.01),并随着浓度的增加,吞噬指数逐渐降低;但同样浓度的DNDS作用于RPE细胞顶端膜,RPE细胞对乳胶株的吞噬指数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顶端膜的丁脲胺敏感性Na+-K+-2Cl协同转运载体不参与RPE吞噬乳胶株的过程,而基底膜的DNDS敏感性Cl-/HCO3交换蛋白及氯离子通道在DNDS作用后,对人RPE细胞非特异性吞噬过程发挥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心肌细胞Hsp70表达的影响
马燕花, 李应东, 赵健雄
J4. 2010 (1):  5-9. 
摘要 ( 1162 )   [HTML]( ) PDF(2031KB) ( 384 )  

目的:探讨当归红芪超滤物对凋亡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阐明当归红芪超滤物对心肌细胞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原代培养的Wistar乳鼠心肌细胞用高浓度的H2O2(400 μmol•L-1)建立细胞凋亡模型,用不同浓度(3.75、7.50和15.00 g•L-1)的当归红芪超滤物进行干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实验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心肌细胞中Hsp70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2O2损伤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Hsp70 mRNA及蛋白表达量升高 (P<0.05,P<0.01);与H2O2损伤组比较,当归红芪超滤物高、中、低剂量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显著增加,但低于对照组(P<0.01),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Hsp70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当归红芪超滤物具有抗氧化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且可上调心肌细胞Hsp70的表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鸦葱中黄酮苷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
李泉妙, 王广树
J4. 2010 (1):  10-13. 
摘要 ( 1145 )   [HTML]( ) PDF(1850KB) ( 439 )  

目的:阐明鸦葱(Scorzonera ruprechtiana Lipsch. et Krasch.)中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其药用价值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以鸦葱全草为原材料,用70%乙醇冷浸提取,经大孔树脂柱色谱纯化,用硅胶、ODS柱色谱分离其化学成分,利用紫外光谱测定仪、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测定其化学成分的光谱学数据。结果:根据在薄层色谱中呈现单一斑点结果,从鸦葱全草中分离得到3种黄酮苷和1种倍半萜苷,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5,7,3′,4′- 四羟基黄酮-8-C-β-D-葡萄糖碳苷(Ⅰ);5,7,3′,4′-四羟基黄酮6-C-β-D-葡萄糖碳苷(Ⅱ);5,7,4′-三羟基黄酮6-C-β-D-木糖-(1→2)-β-D-葡萄糖碳苷(Ⅲ);3-氧-β-D-吡喃葡萄糖基3 -羟基- 1α,5α,7α H-4(15),10(14),11(13)-三烯-12,6α-愈创木内酯(Ⅳ)。结论:从鸦葱全草中分离得到3种黄酮苷和1个其他成分。该3种黄酮苷(Ⅰ、Ⅱ、Ⅲ)为首次从鸦葱中得的黄酮苷类化合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RE增强hTERT启动子-tk/GCV基因系统对缺氧环境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胡薇, 艾永兴, 郑梅竹, 张玉静
J4. 2010 (1):  14-19. 
摘要 ( 1163 )   [HTML]( ) PDF(2799KB) ( 427 )  

目的:探讨缺氧反应元件(HRE)增强hTERT启动子-tk/GCV逆转录病毒基因系统对缺氧环境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方法:构建由HRE缺氧反应元件修饰的hTERT杂合启动子和hTERT单一启动子引导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表达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在脂质体介导下分别转染PA317包装细胞,G418筛选,直至出现抗性克隆。将重组病毒感染人肺癌细胞SPC-A1和人肝癌细胞Bel-7402,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肿瘤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SPC-A1/tk组和Bel-7402/tk组。在缺氧处理条件下,MTT法检测前体药物丙氧鸟苷(GCV)对SPC-A1/tk和Bel-7402/tk细胞的杀伤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环境培养的SPC-A1/tk和Bel-7402/tk细胞对GCV的敏感性明显增强,其中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1),细胞周期各期细胞数有所减少(P<0.05)。与hTERT启动子引导的tk基因系统组细胞比较,[HRE]hTERT杂合启动子引导的tk基因系统组肿瘤细胞存活率更低(P<0.0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G1期和G0期细胞数有所增高(P<0.05),S期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HRE能增强hTERT启动子-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缺氧环境中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实验方法的建立
张慕蕊, 王岩, 李玉林
J4. 2010 (1):  20-22. 
摘要 ( 883 )   [HTML]( ) PDF(1915KB) ( 445 )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并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 分化为心肌细胞(CMs)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hMSCs,采用5-氮杂胞苷( 5-Az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hMSCs进行联合诱导,诱导3~4周,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肌细胞及心肌细胞特异蛋白的表达。结果:hMSCs体外经5-Aza 和bFGF联合诱导1~2周后,细胞体积较诱导前增大,呈长梭形。诱导2~3周后细胞伸出伪足呈多爪形;诱导3~4周后细胞伪足间相互连接形成肌管样结构。联合诱导3~4周后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蛋白(Desmin)、肌钙蛋白(cTnⅠ)和横纹肌肌动蛋白(α-sarcomeric actin)表达均呈阳性。结论:hMSCs在体外经5-Aza和bFGF联合诱导可以分化为CMs。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型钠尿肽对家兔心房机械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丁大植, 崔勋, 金秀男, 兰颖, 刘丽萍, 洪兰
J4. 2010 (1):  23-26. 
摘要 ( 1024 )   [HTML]( ) PDF(2534KB) ( 409 )  

目的:观察C型钠尿肽(CNP)对心房机械活动和心房肌细胞内环核苷酸浓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耳白兔麻醉后立即开胸取出心脏置于氧饱和的36.5℃生理盐水中,剥离左心房后立即固定在心房灌流装置上,以不同浓度CNP(10、30和300 nmol•L-1)处理各1个循环后,实时测定心房搏出量和心房搏动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 nmol•L-1CNP 处理的cAMP和cGMP含量。结果:①与对照循环组比较,不同浓度的CNP(10、30和300 nmol•L-1)组家兔心房搏出量和心房搏动压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CNP浓度越高心房搏出量和心房搏动压越低;其中300 nmol•L-1CNP组心房搏出量和心房搏动压降低率分别达74.8%和76.9%。②与对照循环组比较,30 nmol•L-1CNP组心房搏出量和心房搏动压均明显降低(P<0.01);cGMP含量明显增多,约增加10.2倍(P<0.01 ),cAMP含量则无明显变化 (P>0.05)。结论:CNP抑制家兔心房机械活动,其机制与增加细胞内cGMP含量有关,即经CNP- GC -cGMP信号转导途径调节心房机械活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端粒延伸替代途径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
赵强, 张丽红, 吴珊, 何旭, 石英爱
J4. 2010 (1):  27-29. 
摘要 ( 1014 )   [HTML]( ) PDF(2347KB) ( 422 )  

目的: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观察端粒延伸替代途径相关的白血病前髓淋巴细胞小体(PML)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明确其在hMSCs自我更新和分裂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Percoll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hMS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PML小体在hMSCs中的表达率。结果:P1、P3和P5代hMSCs中未见明显PML小体表达;P7代hMSCs中可见PML小体在细胞胞核中呈阳性表达,表现为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表达率为(16.1±0.6)%;P9和P11代hMSCs中亦可见PML小体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6.8±2.6)%和(45.8±9.5)%,P11代hMSCs PML小体表达率高于P7代hMSCs(P<0.05)。结论:随着hMSCs传代次数的增加,端粒延伸替代途径逐渐出现发挥其延长端粒长度的作用,进而维持细胞的增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表达野生型p53及siRNA-mdm2质粒的构建及其在PC-3细胞中的表达
邵月婷, 刘亚男, 邵晨, 汲坤, 李晓洁, 李峰, 张灵, 赵丹, 李扬, 徐德启, 胡嘉弟, 赵雪俭
J4. 2010 (1):  30-34. 
摘要 ( 2398 )   [HTML]( ) PDF(2457KB) ( 518 )  

目的:构建可同时表达野生型p53 (wt-p53)及siRNA-mdm2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用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联合基因治疗。方法:利用亚克隆、T-A克隆和PCR技术合成并构建pcDNA3.1-p53、siRNA-mdm2、p53/siRNA-mdm2和siRNA-scramble重组质粒。脂质体法将上述重组质粒转染至PC-3细胞,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共表达质粒对mdm2和p53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共表达质粒转染后PC-3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克隆出wt-p53全长及带有U6启动子的siRNA-mdm2序列,经DNA测序证实序列正确,通过连接成功构建上述真核重组表达载体;转染细胞48 h后可见siRNA-mdm2组GFP明显表达;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转染共表达质粒后PC-3细胞中 wt-p53表达增强,mdm2表达下调;MTT检测显示共表达质粒转染后PC-3细胞生长抑制率为40.4%。结论:成功构建p53与siRNA-mdm2共表达质粒,共表达质粒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组卡介苗热休克蛋白70的纯化及内毒素去除的效果评价
李贺, 张培因, 卫红飞, 曹昭, 王影, 王华, 胡小平, 万敏, 王丽颖, 于永利
J4. 2010 (1):  35-39. 
摘要 ( 1375 )   [HTML]( ) PDF(2738KB) ( 505 )  

目的:表达、纯化重组卡介苗热休克蛋白70(BCG HSP70)并去除其中的内毒素。方法:采用10 L发酵罐经IPTG诱导表达含有重组表达质粒pET28a/HSP70的BL21(DE3)工程菌(pET28a/HSP70/BL21),SDS-PAGE检测BCG HSP70的表达。超声破碎菌体,裂菌后上清依次经过Ni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Triton X-114洗涤、Superdex G-25凝胶过滤层析、Q-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进行纯化。SDS-PAGE鉴定纯化蛋白,Lowry法检测蛋白浓度,37 ℃水浴孵育0~4 h检测纯化蛋白的稳定性,鲎试剂法检测内毒素含量。结果:工程菌pET28a/HSP70/BL21在发酵表达3 h后获得96 g湿菌,其中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0 000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29.6%;表达产物纯化后在相对分子质量约70 000处可见特异性条带,该分子质量蛋白约占总蛋白量的96.5%;纯化后蛋白浓度约1.2 g•L-1;37 ℃水浴中放置4 h后相对分子质量为70 000的蛋白约占总蛋白量的95.1%;纯化产物内毒素含量<0.01 EU• μg-1。结论:成功表达、纯化了重组BCG HSP70,并有效地去除了其中的内毒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ED和EA的克隆、表达及活性测定
许淑芬, 刘磊, 孙牧男, 赵帅, 方艳秋, 谭岩
J4. 2010 (1):  40-44. 
摘要 ( 1205 )   [HTML]( ) PDF(2997KB) ( 586 )  

目的:制备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β- galactosidae)酶供体(ED)和酶受体(EA)片段,获得具有全酶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方法:以pSV-β- galactosidase control vector为模板设计引物,用PCR方法获得ED和EA片段DNA序列,插入克隆载体pGEM-T-easy中,获得重组质粒,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酶切目的片段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0b+,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通过IPTG诱导表达出ED、EA融合蛋白,以亲和层析纯化蛋白,通过ED与EA蛋白形成β-半乳糖苷酶、全酶活性试验来判断ED、EA的功能。结果:获得与pSV-β- galactosidase control vector一致的ED、EA碱基序列,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0b-ED及pET20b-EA,并分别转化入大肠杆菌DE3,以IPTG诱导行SDS-PAGE电泳,在相对分子质量为14 000及116 000处分别可见ED蛋白和EA蛋白条带,应用镍凝胶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目的蛋白。结论:成功地制备了ED、EA蛋白,形成全酶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志贺菌主动外排泵acrAB-tolC及调控基因marOR突变与耐药的关系
任静朝, 段广才, 宋春花, 吕锐利, 张卫东, 郗园林
J4. 2010 (1):  45-48. 
摘要 ( 1612 )   [HTML]( )

目的:研究志贺菌的耐药状况,检测临床分离志贺菌主动外排泵acrAB-tolC基因及调控基因marOR的突变情况,并探讨其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对159株临床分离的志贺菌进行四环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6种药物的药敏试验和有机溶剂耐受试验,对其acrAB-tolC基因和marOR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与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结果:159株临床分离的志贺菌属细菌筛选出4株敏感株、18株耐单药株和137株耐多药株,耐多药率为86.2%(137/159);159株中有122株对有机溶剂耐受,耐受率为76.7%(122/159);159株均扩增出acrAB-tolC基因和marOR基因,未发现基因缺失株;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155株耐药菌株中,marOR基因的突变率为17.4%,acrA基因的突变率为5.8%,acrB基因的突变率为3.9%,tolC基因的突变率为2.6%;4株敏感株未发现marOR、acrA、acrB和tolC基因突变。结论:临床分离的志贺菌耐多药率和有机溶剂耐受率均较高,且存在较高的marOR基因突变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cDNA3-MAGE-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pa1-6细胞中的稳定表达
杨广民, 齐亚灵, 李首庆, 马寅芙, 谭岩, 时阳
J4. 2010 (1):  49-53. 
摘要 ( 1444 )   [HTML]( )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肝癌Hepa1-6细胞中稳定表达,观察转染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致瘤能力。方法:用PCR方法扩增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MAGE-1全长序列,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真核表达pcDNA3-MAGE-1,脂质体法转染小鼠Hepa1-6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Hepa1-6- MAGE-1),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阳性克隆中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MTT 法检测Hepa1-6细胞和Hepa1-6- MAGE-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变化;分别以Hepa1-6细胞和Hepa1-6- MAGE-1细胞接种于C57BL /6j小鼠右侧背部皮下,观察Hepa1-6- MAGE-1细胞的致瘤能力。结果:构建MAGE-1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pa1-6细胞,PT-PCR与Western boltting检测分别在Hepa1-6- MAGE-1细胞中检测到人MAGE-1基因的mNRA和蛋白质的表达,两组细胞增殖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各10只小鼠均皮下成瘤,且肿瘤大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MAGE-1,获得了稳定表达人MAGE-1基因的小鼠肝癌Hepa1-6细胞株,并具有很好的增殖和致瘤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尾叶香茶菜二萜类化合物B对人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刘亚男, 金永日, 钟加滕, 朱璐, 汲坤, 李晓洁, 崔伟, 李扬, 赵雪俭
J4. 2010 (1):  54-57. 
摘要 ( 1089 )   [HTML]( )

目的:观察尾叶香茶菜二萜类化合物B(DB)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la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0.5、1.0、2.0、4.0、8.0、16.0、32.0 mg•L-1DB实验组,MTT法观察不同剂量DB作用24和48 h后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相差显微镜观察DB作用后Hela细胞形态的改变,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观察DB作用后Hela细胞P53、P21、CDK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24 h时2.0、4.0、8.0 DB组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8.18%、28.89%和32.84%,48 h时2.0、4.0、8.0 DB组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6.64%、47.03%和51.90%,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或P<0.01);形态学观察,DB作用后Hela细胞变圆、体积缩小,有部分细胞漂浮;2.0、4.0和8.0 mg?•L-1DB分别作用Hela细胞24和48 h后,P53和P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K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DB可抑制Hela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53、p21的表达,下调CDK2表达,从而影响细胞从G1期进入S期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塞来昔布对Lewis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徐志刚, 陈立, 吕晓艳, 李伟, 项丹, 李志军
J4. 2010 (1):  58-62. 
摘要 ( 1529 )   [HTML]( )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及其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剂量(0、50、100和200  μmol•L-1)塞来昔布与Lewis肺癌细胞共培养12、24、48和72 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RP-HPLC法检测24 h细胞培养上清液花生四稀酸含量,ELISA法检测24 h细胞培养上清液前列腺素E2含量。20只C57BL/6小鼠进行Lewis肺癌移植瘤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00 mg•kg-1剂量给药组,于接种后3 d塞来昔布灌胃给药,连续用药15 d后处死小鼠,计算肿瘤的体积和质量。结果:50、100和200 μmol•L-1塞来昔布均可抑制Lewis细胞增殖,其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对照组(P< 0.05);随着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72 h的IC50值为(134.06±2.97)  μmol•L-1。与对照组比较,50  μmol•L-1塞来昔布组培养上清液中花生四烯酸含量无变化,前列腺素E2含量降低(P<0.05),100和200  μmol•L-1塞来昔布组,随着塞来昔布剂量的增加,培养上清液中花生四烯酸的含量增加(P<0.01),前列腺素E2的含量降低(P<0.01)。塞来昔布给药组小鼠的平均瘤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为50%。结论:塞来昔布可在体内及体外抑制Lewis肺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花生四烯酸及降低前列腺素E2水平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31I标记抗c-erbB-2单克隆抗体对卵巢癌动物模型的生长抑制作用
许天敏, 崔满华, 谷丽萍, 崔松花, 苏曼曼, 王文加, 王丁丁
J4. 2010 (1):  63-66. 
摘要 ( 1178 )   [HTML]( )

目的:用131I标记抗c-erbB-2单克隆抗体,探讨其对荷人卵巢癌裸鼠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抗c-erbB-2单克隆抗体与131I偶联,制成免疫靶向药物,将已接种卵巢癌SKOV3细胞且肿瘤直径已达1.0 cm的裸鼠分为131I标记抗c-erbB-2单克隆抗体3.7 MBq低剂量组和11.1 MBq高剂量组,以131I标记的mIgG(非治疗性抗体)为对照组,对三组荷人卵巢癌裸鼠模型分别进行肿瘤局部注射,于用药当日后6周内每周测量肿瘤体积、质量,计算抑瘤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31I标记抗c-erbB-2单克隆抗体3.7 MBq低剂量组和11.1MBq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体积减小(P<0.05)、肿瘤质量减轻(P<0.05)、抑瘤率增高(P<0.05),同时131I标记抗c-erbB-2单克隆抗体11.1MBq高剂量组肿瘤体积和肿瘤质量低于3.7 MBq低剂量组(P<0.05)、抑瘤率高于3.7 MBq低剂量组(P<0.05)。结论:131I标记抗c-erbB-2单克隆抗体对荷人卵巢癌裸鼠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以131I标记抗c-erbB-2单克隆抗体11.1 MBq剂量作用强于3.7 MBq剂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几丁质酶真菌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抑菌活性的检测
张宇, 贺丹, 周鑫, 田庄, 郭亮, 王丽
J4. 2010 (1):  67-70. 
摘要 ( 1068 )   [HTML]( )

目的:分离真菌菌株,筛选出几丁质酶高产菌株,检测其粗酶液对临床常见假丝酵母的抑菌作用,为抗真菌药物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利用刚果红几丁质平板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筛选出几丁质酶高产菌株,并用纸片法检测粗酶液的抑菌作用。结果:从环境中分离的47株真菌菌株中得到产几丁质酶菌株6株,其中高产菌2株(烟曲霉JLC 50134和木霉JLC 31235);JLC 50134粗酶液对白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强于JLC 31235,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5 cm和约2 cm;JLC 31235粗酶液对克柔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强于JLC 50134,抑菌圈直径分别为约2 cm和1 cm。结论: 烟曲霉JLC 50134和木霉JLC 31235是几丁质酶高产菌株,两种粗酶液对临床常见假丝酵母有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刺五加叶皂苷B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梁启明, 曲绍春, 于晓风, 徐华丽, 张四维, 邹敬涛, 常文光, 睢大筼
J4. 2010 (1):  71-75.  DOI: R965
摘要 ( 1381 )   [HTML]( )

目的:探讨刺五加叶皂苷B(C-B)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其对氧化应激损伤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乳鼠心肌细胞行原代培养,取自主搏动良好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 损伤组(200 μmol•L-1H2O2诱导心肌细胞凋亡)、100  mg•L-1C-B 组和200  mg•L-1 C-B 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Ⅴ-FITC 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Caspase-3、PARP、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00 μmol•L-1H2O2组心肌细胞有损伤性改变,细胞
存活率明显降低(P<0.001),凋亡率升高(P<0.001),Caspase-3活性增加(P<0.01),细胞Bcl-2蛋白表达减少,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增多,PARP蛋白降解增多。与H2O2损伤组比较,100及200  mg•L-1C-B组心肌细胞损伤性改变均减轻,细胞存活率增加(P<0.05或P<0.01),凋亡率降低(P<0.001),Caspase-3活性降低(P<0.05或P<0.01),细胞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和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PARP蛋白降解减少(依据电泳条带的宽窄及明暗度判断蛋白表达程度),且200  mg•L-1C-B组的作用更明显。结论:C-B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调节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的表达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巴胺诱导SH-SY5Y细胞帕金森病模型中GRP78的表达
田明秀, 常明, 朱本清, 解洪荣, 王丹平, 张春光, 胡林森
J4. 2010 (1):  76-77. 
摘要 ( 1060 )   [HTML]( )

目的:探讨神经毒素多巴胺(DA)诱导SH-SY5Y细胞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表达,为深入研究P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多巴胺诱导SH-SY5Y细胞帕金森病模型,实验组加入DA(溶解于0.2%维生素C,DA终浓度为200 μmol•L-1),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0.2%维生素C,分别孵育24 h,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分别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总蛋白,应用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DIGE)技术获得蛋白点的差异表达,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为53.2%,与对照组细胞存活率(100%)比较显著下降(P<0.05)。荧光染色,实验组可见细胞核呈固缩状或碎裂状,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对照组可见细胞胞核着均匀一致蓝色。DIGE分析,实验组表达增高的一个蛋白质点,经质谱分析鉴定确认为GRP78。结论:多巴胺能够诱导SH-SY5Y细胞凋亡,凋亡过程中GRP78表达增高,提示GRP78增高可能与PD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蛋白的纯化
王会岩, 田海山, 赵宏鑫, 张耀方, 万晓姗, 邵明龙, 杨苹, 肖业臣, 李校堃
J4. 2010 (1):  81-85. 
摘要 ( 1749 )   [HTML]( )

目的:构建和表达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基因工程菌,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开发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通过PCR方法,以质粒pET20b-FGF21为模板扩增FGF21全长,将其与分子伴侣SUMO相融合,再将该融合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0b连接后转化至BL21(Rosetta)宿主细胞中,通过IPTG诱导获得可溶性表达。将融合蛋白经Ni-NTA、分子筛等进行纯化,获得的蛋白纯度在95%以上。结果:经酶切和基因测序证实获得的FGF21基因序列与GenBank(登录号NM019113)报道的完全一致,构建的pET20b-SUMO-FGF21表达载体在BL21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FGF21蛋白,蛋白表达量在15%以上,经SDS-PAGE证实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9 401,与理论预期值相符。Western  blotting 分析该表达产物与人FGF21多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能力,经SUMO酶酶切后获得纯度大于95%以上的纯蛋白。结论:成功构建表达人FGF21融合蛋白的基因工程菌,经IPTG诱导、Ni-NTA、分子筛等进行纯化后获得了FGF21纯蛋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抑素相关肽T42肽的纯化及抗肝癌细胞Hepg2活性的测定
苏晓杰, 武凤君, 袁丽杰, 林雪松
J4. 2010 (1):  86-89. 
摘要 ( 1061 )   [HTML]( )

目的:利用已成功构建的肿瘤抑素相关活性肽T42肽高效表达基因工程重组菌pTYB2-T42,提取纯化T42肽,检测其抗肿瘤活性,为研究T42肽抗肿瘤作用机制及新型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pTYB2-T42大肠杆菌进行培养,IPTG诱导其产生融合蛋白,经几丁质柱亲和层析得到目的蛋白,葡聚糖凝胶G15去除DTT干扰,Tricine SDS-PAGE鉴定T42肽,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浓度。MTT检测T42肽对细胞的生长增殖抑制作用,AO/EB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结果:提取的T42肽其相对分子质量在5 000左右,与理论值4 600一致。MTT实验结果显示:T42肽作用下Hepg2细胞生长增殖受到抑制,且随着T42肽浓度的增加,Hepg2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0  mmol•L-1;AO/EB荧光染色结果表明:经过30 mmol•L-1 T42肽作用24 h后的Hepg2细胞表现出细胞皱缩呈圆形或卵圆形,核皱缩变形且胞膜受损等一系列细胞凋亡特征性的形态变化。结论:T42肽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细胞活性,可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健康兔眼角膜移植术后植片衰竭与疱疹病毒感染的关系
张岩, 张显峰, 王文军, 张玉红
J4. 2010 (1):  90-94.  DOI: R737;R-332
摘要 ( 982 )   [HTML]( )

目的:探讨移植术后植片衰竭(PGF)与疱疹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建立兔角膜疱疹病毒潜伏感染模型,实验分为健康兔移植潜伏感染供体角膜(A组)和潜伏感染兔移植健康供体角膜(B组)两组,行单眼穿透性角膜移植,A组健康兔7眼移植潜伏感染供体角膜,B组潜伏感染兔7眼移植供体健康角膜,分别于术后3、5、7、14和28 d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同时采集角膜拭子,应用多重PCR检测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巨细胞病毒(CMV)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核酸,以PCR阳性结果判定存在病毒感染。结果:A组2眼(2/7,28.6%)分别在术后5和28 d发生角膜PGF,多重PCR检测角膜拭子、角膜植片,受体角膜边缘及三叉神经节分别为HSV-1和VZV阳性,未检测到HSV-2和CMV;A组其余5眼(5/7,71.4%)和B组7眼(7/7,100%)角膜植片透明,角膜拭子多重PCR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供体角膜疱疹病毒感染是引起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PGF的主要因素, 其中HSV-1和VZV更易感染兔角膜,潜伏感染的病毒可以因手术刺激被活化,感染复发引起PG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年龄供体人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成功率的比较
闫嘉晴, 林崇韬, 孙营营
J4. 2010 (1):  95-98. 
摘要 ( 1012 )   [HTML]( )

目的:通过研究供体年龄对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的影响,寻找人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的最佳供体年龄,为便捷、快速地获得大量人牙周膜细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在口腔外科门诊收集正畸拔除的12~28岁青少年健康前磨牙68颗,按供体年龄分为3组:12~14岁组、15~18岁组和19~28岁组,采用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并传代,通过形态学和免疫化学染色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不同年龄组牙周膜经组织块法原代培养获得的人牙周膜细胞的成功率不同,12~14岁组最高,成功率为66.67%;15~18岁组次之,成功率为8.57%;19~28岁组最低,成功率为0。12~14岁和15~18岁组传至第3代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细胞波形丝蛋白染色阳性,角蛋白染色阴性,表明为中胚层组织来源。结论:供体年龄对体外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成功率有很大影响,12~14岁为最佳供体年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重构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朱艳芬, 宋泽庆, 林璘
J4. 2010 (1):  99-103. 
摘要 ( 1374 )   [HTML]( )

目的:用屋尘螨提取液(DHM)制备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重构模型,并初步探讨其量效和时效关系。方法:90只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HM低剂量组,DHM高剂量组3组,每组再分为3、6、9周3个亚组。用不同浓度的DHM皮下和腹腔致敏后,多次滴鼻激发,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炎细胞总数和嗜酸细胞计数,测定BALF中IL-4和血清总IgE;采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壁厚度和气道面积。结果: DHM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①BALF中IL-4、嗜酸细胞和白细胞总数计数以及血清中总IgE均明显升高(P<0.05)。②标准气道壁厚度(d/Pi)和气道壁面积(WA/Pi)均明显增加(P<0.05) 。③镜下直接观察3周时小鼠出现明显急性气道炎症,气道壁结构有轻微改变;9周内随时间增加气道结构发生显著改变。DHM高剂量与低剂量组比较,3周时炎细胞和嗜酸细胞计数显著增加(P<0.05);3、6和9周时IL-4和IgE均显著增加(P<0.05);气道测量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屋尘螨提取液能成功诱导BALB/c小鼠支气管哮喘气道重构;在研究的剂量范围内存着明显的量效关系,9周内随时间延长气道重构越来越显著,存在显著的时效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体肺体外循环对犬体外循环相关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林柏松, 张秀和, 张柏民, 姜亦忠, 李哲, 施凯耀
J4. 2010 (1):  104-107. 
摘要 ( 1314 )   [HTML]( )

目的:探讨以自体肺取代人工肺的体外循环(CPB)方法对犬体外循环相关性炎症反应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12 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只)。对照组在CPB期间使用膜式氧合器,实验组在CPB期间使用自体肺进行氧合,两组均阻断主动脉90 min、辅助循环30 min, 于CPB前(T1)、转流后60 min(T2)、停机后60 min(T3)、停机后120  min(T4)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犬血浆TNF-α、IL-6和IL-10水平在T2~T4各时点与体外循环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1);T2~T4时点实验组犬血浆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肺体外循环可抑制犬CPB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提示自体肺CPB可减轻常规CPB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形态学、心肌酶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比较
王佳, 曲绍春, 于晓风, 周金影, 睢大筼
J4. 2010 (1):  108-113. 
摘要 ( 1573 )   [HTML]( )

目的:比较“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形态学、心肌酶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阐明在评价治疗胸痹心痛中药的药效学时使用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之间的差异。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急性血瘀模型组、急性心肌梗死假手术组、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及“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每组12只),在大鼠急性 “血瘀”情况下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 (MIS) 及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化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 同时测定血小板黏附率(PAR)、血小板聚集率(PAG)、红细胞沉降率 (ESR)、红细胞压积 (HCT)、体外血栓长度、血栓干重与湿重以及血栓弹力图等参数,并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进行对比。结果: ①“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在MIS,血清AST、CK及LDH活性,PAR及PAG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ESR增加程度明显大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P<0.05),HCT的增加程度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③“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体外血栓干重及湿重的增加程度明显大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及急性血瘀模型组(P<0.05或P<0.01),体外血栓长度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④“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血栓弹力图r、k值的缩短程度及ma值的增大程度均明显大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P<0.05),但与急性血瘀模型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瘀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在血沉、体外血栓质量及血栓弹力图等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在MIS、血清心肌酶学、HCT及血小板功能等指标上无明显差异,提示仅采用单纯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来评价中药的药效学而不考虑中医的证候是有缺陷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MUC1和鼠Muc1蛋白疫苗抗肿瘤作用的比较
方芳, 宋献美, 张庆勇, 马吉春, 窦蕊, 陈文博, 台桂香
J4. 2010 (1):  114-118. 
摘要 ( 1626 )   [HTML]( )

目的:探讨重组人 MUC1-MBP 和 鼠 Muc1-MBP 疫苗的抗肿瘤作用,为肿瘤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人MUC1-MBP和鼠Muc1-MBP融合蛋白分别免疫小鼠,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人MUC1-MBP组和鼠Muc1-MBP 组,ELISA 方法分别检测小鼠血清抗人 MUC1 抗体与抗鼠 Muc1 抗体的交叉反应;LDH 法检测小鼠抗人 MUC1和鼠 Muc1 特异的 CTL 活性。通过小鼠肺癌转移模型及皮下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检测人 MUC1-MBP 和 鼠 Muc1-MBP 免疫诱导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抗人 MUC1 抗体和鼠 Muc1 抗原可产生较强的交叉反应,抗鼠 Muc1 抗体与人 MUC1 抗原可产生较弱的交叉反应;人 MUC1-MBP 和鼠 Muc1-MBP 免疫均可诱导 CTL 杀伤活性,对 MCF-7 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48.7±7.1)% 和(54.6±7.8)%,对 LLC1 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61.9±10.2)% 和 (43.5±8.4)%。人 MUC1-MBP组和鼠 Muc1-MBP组小鼠 Lewis 肺癌的肺结节转移抑制率分别为 94.4% 和 68.5%;在人乳腺癌移植瘤实验中,人 MUC1-MBP组、鼠 Muc1-MBP组和 PBS 组小鼠肿瘤平均体积分别(23.5±15.7)、(56.5±46.7) 和(142.8±70.2) mm3,人 MUC1-MBP 组和鼠 Muc1-MBP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人 MUC1 和鼠 Muc1 有共同的 B 和 T 细胞表位,人 MUC1 诱导的交叉反应更强烈;人 MUC1-MBP 诱导的抗肿瘤活性强于鼠 Muc1-MBP抗肿瘤活性;人MUC1-MBP有希望发展成人类抗肿瘤疫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心络抗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宋子凯, 曲锐, 秦玲, 黄可欣
J4. 2010 (1):  119-122. 
摘要 ( 1131 )   [HTML]( )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主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和动脉粥样硬化(AS)局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阐明通心络抗AS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常规饲料组、胆固醇饲料组和通心络组,饲养14周,检测实验前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PAI-1、VCAM-1水平的变化;处死动物后取主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AS局部PAI-1和VCAM-1阳性表达百分数。结果:实验前三组动物血清TC、TG、LDL、PAI-1和V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4周后胆固醇饲料组和通心络组TC、TG、LDL、PAI-1和V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通心络组血清TC、TG、LDL、PAI-1和VCAM-1水平明显低于胆固醇饲料组 (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胆固醇饲料组和通心络组AS局部PAI-1和VCAM-1的阳性表达百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通心络组PAI-1和VCAM-1的阳性表达较胆固醇饲料组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AS的发生伴有PAI-1和VCAM-1的过度表达,抑制PAI-1和VCAM-1的表达可能是通心络抗AS机制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嘌呤核苷酸补偿对海洛因依赖大鼠脑组织中DA和NE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
何海涛, 李鸿梅, 李昆, 崔佳乐, 刘剑凯, 洪敏
J4. 2010 (1):  123-126. 
摘要 ( 1200 )   [HTML]( )

目的:探讨外源性嘌呤核苷酸补偿对海洛因依赖大鼠脑组织中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以及代谢关键酶的影响,探索嘌呤核苷酸治疗药物依赖的可能性。方法:6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海洛因组(H)、海洛因+嘌呤核苷酸组(HAG)、海洛因+腺嘌呤核苷酸组(HA)、海洛因+鸟嘌呤核苷酸组(HG),每组13只。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各组大鼠中脑组织中DA和NE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H的表达。电镜下观察大鼠VTA区神经结构的形态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 H组DA、NE、TH水平和TH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H组比较,HAG组DA、NE、TH水平升高(P<0.05),HA组TH水平升高(P<0.05),HG组TH、NE水平升高(P<0.05)。与C组比较,H组TH基因表达降低;与H组比较,HAG、HA及HG组中TH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电镜下H组出现神经毡水肿及髓鞘脱落现象,HAG、HA和HG组常染色体稍有增多,超微结构损伤都较H组减轻。 结论:嘌呤核苷酸补偿能提高大鼠脑组织中DA和NE的水平,能够减轻海洛因对大鼠造成的损伤,提示嘌呤核苷酸治疗药物依赖具有可行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4|5-三羟基苯甲酸对H22肝癌小鼠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赵文静, 牛凤兰, 刘作家, 郗艳丽, 李广益
J4. 2010 (1):  127-130. 
摘要 ( 938 )   [HTML]( )

目的:观察3,4,5-三羟基苯甲酸(TBA)对H22肝癌小鼠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和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移植性H22肝癌细胞荷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TBA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0.5%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0.2 mL·10 g-1灌胃给药,阳性药对照组CTX 20 mg·kg-1腹腔注射,TBA低、中、高剂量组TBA溶液0.13、0.25 和0.50 g·kg-1灌胃给药,每天固定时间给药1次,连续给药10 d。检测各组小鼠实体瘤质量、小鼠生存时间、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BA中剂量组和CTX阳性药对照组小鼠平均瘤质量下降(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BA中剂量组和CTX阳性药对照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延长(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BA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性升高(P<0.05),中剂量组血清MDA 水平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血清GSH升高(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BA灌胃给药可以不同程度抑制H22 肿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TBA可以清除荷瘤小鼠体内自由基,上调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Q123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骨骼肌损伤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刘燕, 张连元, 张娜, 王银环
J4. 2010 (1):  131-134. 
摘要 ( 1161 )   [HTML]( )

目的: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骨骼肌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探讨内皮素A ( ETA)受体拮抗剂BQ123对大鼠LIR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24只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3 组(n= 8):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BQ123+IR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 (CK)、丙二醛(MDA)、一氧化氮 (NO)、内皮素1(ET-1) 的含量以及NO/ET-1比值;测定腓肠肌组织中MDA、髓过氧化物酶 (MPO)、NO、ET-1、NO/ET-1比值及腓肠肌DNA双链百分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腓肠肌组织中凋亡蛋白酶Caspase-3 的蛋白表达情况;利用原位脱氧核糖核甘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 检测各组腓肠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IR组比较,BQ123+IR组血浆LDH、CK、MDA明显降低(P<0.01),血浆NO升高(P<0.01),ET-1下降(P<0.01),NO/ET-1比值升高(P<0.01)。与IR组比较,BQ123+IR组腓肠肌组织MDA、MPO、ET-1含量下降(P<0.01), NO、NO/ET-1 及DNA双链百分率值升高(P<0.05或P<0.01);腓肠肌组织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减弱,凋亡指数 (AI)下降(P<0.01)。结论:ETA受体拮抗剂BQ123 可减轻大鼠LIR后骨骼肌损伤和细胞凋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TP及三醇组人参皂苷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及运动终板的保护作用
孙鸿斌, 苑福生, 张巨, 王悦书, 李春雨
J4. 2010 (1):  135-138. 
摘要 ( 1027 )   [HTML]( )

目的:观察ATP及三醇组人参皂苷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及运动终板的保护作用,为临床神经损伤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坐骨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建模后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TP组、三醇组人参皂苷低剂量(25 mg·kg-1)组和三醇组人参皂苷高剂量组(50 mg·kg-1),术后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g·d-1腓肠肌内注射ATP及低、高剂量三醇组人参皂甙,给药4周,于术后2、4、6、8、12、16、20和24周取右小腿腓肠肌,测量腓肠肌湿重、肌细胞直径、肌细胞截面积及观察运动终板形态。结果: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湿重、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均下降,神经损伤16周内,ATP组、三醇组低剂量组及三醇组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神经损伤20周时,AT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三醇组低剂量组及三醇组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损伤24周时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运动终板4 周内改变不明显,此后逐渐失去正常的形态,形成神经丝,至神经损伤后16周,神经丝的数量开始下降。ATP组和三醇组人参皂苷组相同时间点神经丝的数量较对照组增多。结论: ATP及三醇组人参皂苷可减缓失神经肌萎缩,提示伴有神经损伤的外伤患者临床应尽早行手术治疗以修复神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舒肝解郁灵对抑郁大鼠行为及血浆ACTH及血清T3、T4、TSH和rT3水平的影响
李慧璟, 李洋, 姚静辉, 李有田
J4. 2010 (1):  139-144. 
摘要 ( 1131 )   [HTML]( )

目的:通过检测舒肝解郁灵(SJP)对抑郁大鼠行为及血浆ACTH和血清T3、T4、TSH和rT3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孤养和慢性轻度不可预知的应激刺激随机组合方法建立稳定的大鼠抑郁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 舒肝解郁灵小、中、大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盐酸氟西汀组,连续给药21d,定期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糖水消耗量及行为学改变,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浆ACTH、血清T3、T4、TSH和rT3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P<0.01),运动次数减少(P<0.01),糖水消耗量减少(P<0.01)。与抑郁模型组比较,给药后SJP小、中、大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升高(P<0.01),行为活动次数增加(P<0.05或P<0.01),糖水消耗量增加(P<0.01),ACTH、T4和rT3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T3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盐酸氟西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JP可以明显改善大鼠抑郁状态,其机制可能与SJP调节HPA轴及HPT轴功能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剂量福辛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刘兵, 于晓风, 曲绍春, 杨春梅, 徐华丽, 睢大筼
J4. 2010 (1):  145-149. 
摘要 ( 1357 )   [HTML]( )

目的:观察低剂量福辛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阐明其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福辛普利(20 mg·kg-1)组、厄贝沙坦(100 mg·kg-1)组及福辛普利+厄贝沙坦(10 mg·kg-1+50 mg·kg-1)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测定大鼠心肌梗死面积(MIS)、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活性,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心肌缺血区和非缺血区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以及全血和血浆黏度等指标,并与单纯应用福辛普利(20 mg·kg-1)组和厄贝沙坦(100 mg·kg-1)组进行比较。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假手术组、福辛普利与厄贝沙坦减半剂量联合应用组、单纯应用福辛普利或厄贝沙坦全剂量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MIS明显缩小(P<0.05或P<0.01),血清CK、LDH和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浆ET含量及心肌缺血区FFA水平明显降低(P<0.05),全血低、中、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明显降低(P<0.05),血浆AngⅡ含量及心肌非缺血区FFA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低剂量福辛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与单纯应用高剂量福辛普利或厄贝沙坦的作用效果相当,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FFA及ET对心肌的损害、改善心肌代谢、纠正心肌缺血时血流状态及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乙型肝病患者血清TGF-β1、CTGF和Col Ⅰ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
张曼丽, 高普均, 高润平
J4. 2010 (1):  150-153. 
摘要 ( 1313 )   [HTML]( )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Ⅰ型胶原(Col Ⅰ)水平变化,阐明CTGF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55例慢性乙型肝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89例,活动性肝硬化35例,静止性肝硬化31例)和30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清TGF-β1、CTGF和Col Ⅰ水平,对其中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穿活体组织经HE染色进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CTGF和Col Ⅰ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静止性肝硬化血清CTGF及Col Ⅰ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程度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21,P<0.05),血清CTGF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719,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病患者血清CTGF水平升高且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血清CTGF水平的检测结果可作为判定慢性乙型肝病肝纤维化的生物学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氧磷酶1基因262位点C/T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联性分析
何娜, 吴江, 杨玉梅
J4. 2010 (1):  154-158. 
摘要 ( 1240 )   [HTML]( )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对氧磷酶1(PON1)基因的rs2299262标签位点(htSNP)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联性,阐明rs2299262是否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联的一个遗传标记。方法:共纳入529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和305例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将脑梗死组按TOAST分型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304例,腔隙性脑梗死组225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各组PON1基因的多态性,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T等位基因频数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总体、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rs2299262位点基因型频数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ON1基因rs2299262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数分布经性别分层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PON1基因rs2299262位点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危险高于非携带者,rs2299262位点可能是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有关联的一个遗传标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股骨远端及后髁曲率半径的性别差异及其意义
孙月芳, 莫展豪, 程凯亮, 何宇茜, 来颖, 井月, 李幼琼, 成伏波
J4. 2010 (1):  159-162. 
摘要 ( 1223 )   [HTML]( )

目的:利用影像学方法研究股骨远端和股骨后髁的曲率半径,比较内外侧髁之间和男女性别间的形态学差异,为膝关节假体设计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69个正常膝关节行伸膝关节180°核磁成像,在矢状位图像测量股骨内外侧髁的前后径(AP)、股骨远端曲率半径(rd)及股骨后髁曲率半径(rh),取内侧髁曲率半径指数(MCI)、外侧髁曲率半径指数(LCI)、股骨远端曲率半径指数(DCI)、股骨后髁曲率半径指数(HCI)作为衡量股骨远端和股骨后髁曲度的标准。结果:男性股骨内侧髁rd为(32.58±4.84)mm,rh为(19.04±3.33)mm;外侧髁rd为(32.82±3.95)mm,rh为(19.38±2.80)。女性股骨内侧髁rd为(29.40±4.15)mm,rh为(15.99±2.38)mm;外侧髁rd为(29.30±3.16)mm,rh为(16.41±2.01)mm。男性MCI和LCI均大于女性(P<0.05),女性DCI大于HCI(P<0.05)。男女性内外侧髁AP、rd和rh存在显著的双变量线性回归关系(P<0.001)。结论:男女性股骨内外侧髁曲度有较大差异,女性股骨曲度大,尤其是股骨内后髁。膝关节假体股骨部件的内外侧后髁应采用不对称曲度设计,加大内侧髁远端曲度,使之与曲度较大的内后髁形成连续半径设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鹿、羊和人腰椎形态计量学关联性分析
田勇, 王阳, 夏长丽, 程凯亮, 刘国民, 张云峰, 徐然东, 苏略, 来颖, 井月, 李幼琼
J4. 2010 (1):  163-168. 
摘要 ( 1584 )   [HTML]( )

目的:通过对鹿、羊和人在解剖形态参数、曲率参数方面的测量和比较,探讨鹿、羊做为脊柱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筛选新鲜成年鹿、羊及人类男性脊柱标本各10具,利用游标卡尺和CT扫描获取各项数据,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鹿、羊和人的椎体解剖参数和腰椎形态曲率半径进行分析。结果:腰椎解剖形态参数测量,人腰椎平均椎体前、中、后高分别为25.76、21.08和26.3 mm,鹿腰椎平均椎体前、中、后高分别为37.75、41.10和42.72 mm,羊腰椎平均椎体前、中、后高分别为31.24、32.70和33.78 mm。人腰椎平均椎体上、中、下横径分别为49.91、44.26和52.85 mm,鹿腰椎平均椎体上、中、下横径分别为28.04、23.51和32.82 mm,羊腰椎平均椎体上、中、下横径分别为24.52、21.44和28.12 mm。人腰椎平均椎体上、中、下矢状径分别为36.42、32.43和36.48 mm,鹿腰椎平均椎体上、中、下矢状径分别为23.07、16.71和21.09 mm,羊腰椎平均椎体上、中、下矢状径分别为16.92、12.96和16.87 mm。人腰椎平均椎孔横径、矢状径分别为23.40和15.62 mm,鹿腰椎平均椎孔横径、矢状径分别为16.10和12.31 mm,羊腰椎平均椎孔横径、矢状径分别为14.05和9.13 mm。人腰椎平均椎弓根高、椎弓根宽分别为15.72和13.78 mm,鹿腰椎平均椎弓根高、椎弓根宽分别为34.26和9.15 mm,羊腰椎平均椎弓根高、椎弓根宽分别为24.97和6.80 mm。腰椎形态曲率半径测量,人腰椎平均上终板曲率半径、下终板曲率半径、椎体中层曲率半径分别为2.76、23.78和19.98 mm,鹿腰椎平均上终板曲率半径、下终板曲率半径、椎体中层曲率半径分别为22.26、23.27和32.91 mm,羊腰椎平均上终板曲率半径、下终板曲率半径、椎体中层曲率半径分别为15.37、16.89和27.48 mm。人腰椎平均正位曲率半径、侧位曲率半径分别为22.83和39.57 mm,鹿腰椎平均正位曲率半径、侧位曲率半径分别为27.48和21.49 mm,羊腰椎平均正位曲率半径、侧位曲率半径分别为21.70和24.03 mm。结论:鹿在椎体横、矢径,椎孔横、矢径,椎体上、下终板曲率半径方面与人具有良好的相似性;羊在椎体高、椎弓根高、椎体中层曲率半径、椎体正位曲率半径方面与人具有良好的相似性。在形态计量学方面,鹿、羊做为脊柱动物模型与人类相比均具有良好的相似性,但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上,鹿、羊模型均有各自的优势。对于涉及椎体终板区等结构的研究,鹿较为合适;对于涉及椎体侧壁区等结构的研究,羊则更为适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方芳, 王志成, 姚燕, 李波, 刘娅
J4. 2010 (1):  169-174. 
摘要 ( 1372 )   [HTML]( )

目的:了解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14篇研究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文献进行再分析,评价其合并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总有效率合并分析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76);②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痊愈率合并分析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4);③与氟哌啶醇比较,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显效率更高(P=0.006);④奎硫平组的震颤、静坐不能、肌强直、口干和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氟哌啶醇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二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总有效率相当,但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痊愈率及显效率明显好于氟哌啶醇;与氟哌啶醇比较,奎硫平可显著降低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
张鹏, 潘煜, 刘晶晶, 罗芳琼, 姜艳芳, 牛俊奇
J4. 2010 (1):  175-177. 
摘要 ( 1657 )   [HTML]( )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肝肝炎病毒DNA(HBV DNA)阴转率和child-Pugh分级的变化,评价其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乙肝肝硬化的患者197例,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01例(男性88例,女性13例),对照组96例(男性84例,女12例),治疗前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Child-Pugh分级构成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给予支持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阿德福韦酯,1次?d-1,每次10 mg口服,观察2年。结果:治疗组HBeAg转阴率治疗1年为28.7%,治疗2年为49.5%;HBV DNA转阴率治疗1年为60.3%,治疗2年为84.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BeAg转阴率(治疗1年为8.0%,治疗2年为11.6%)和HBV DNA转阴率(治疗1年为9.1%,治疗2年为13.0%)(P<0.05)。治疗组患者Child-Pugh分级治疗前为A级19例,B级52例,C级30例;治疗2年后为A级24例,B级66例,C级11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为A级16例,B级53例,C级27例,治疗2年后为A级13,B级48例,C级35例。治疗组治疗2年后Child-Pugh分级A、B级患者所占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2年后6例死于并发症,对照组19例死于并发症,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hild-Pugh分级A、B级患者所占构成比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Child-Pugh 分级A、B级患者所占构成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阿德福韦酯能明显抑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的复制,明显提高HBeAg阴转率,延长生存期,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硫酸阿米卡星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聚集的解离作用
赵丽艳, 刘昕鸣, 庞孟煜, 高艺航, 李俊峰, 于庭
J4. 2010 (1):  178-182. 
摘要 ( 1380 )   [HTML]( )

目的:探讨硫酸阿米卡星对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患者血标本中血小板聚集的解离作用,为这类标本血小板的准确计数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在1例少见的EDTA-PTCP患者EDTA-K2抗凝管中预先加入或不加硫酸阿米卡星后采集静脉血,分别于采血后不同时间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数和其他血细胞参数;留取EDTA-K2抗凝血后不同时间加入阿米卡星,观察其对血小板聚集的解离作用,并检查血涂片中血小板形态改变。结果:未加阿米卡星的EDTA-PTCP标本,随采血后标本放置时间(0.5~4.0 h)的延长,血小板数从117×109 L-1逐渐降至41×109 L-1。在EDTA-K2抗凝管中预先加入阿米卡星的血标本,血小板计数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且标本室温放置4.0 h内血小板计数值相对稳定。采集的血标本放置30 min以内加入阿米卡星,血小板计数(186×109 -1~191×109 L-1)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血涂片镜检可见聚集的血小板明显解离,而超过30 min后加入硫酸阿米卡星,随标本放置时间(40 min~4 h)的延长,血小板计数从放置40 min时的168×109 L-1逐渐降至放置4 h时的42×109 L-1,镜检血涂片中血小板逐渐明显聚集。结论:留取血标本前或留取标本后30 min内加入一定量硫酸阿米卡星,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EDTA-PTCP患者血小板计数是准确的,且其他血细胞参数的测定未受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帕瑞昔布钠用于急性轻型颅脑创伤术后镇痛的效果评价
李艳伟, 夏天, 刘暌, 闫华, 孟春
J4. 2010 (1):  183-187. 
摘要 ( 1225 )   [HTML]( )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parecoxi-sodium)用于急性轻型颅脑创伤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ASAⅠ-Ⅱ、年龄18~78岁、拟行急性轻型颅脑创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30例):帕瑞昔布钠组患者术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术后24 h盐酸曲马多的用量、术后镇痛病例数、术后的疼痛强度(VAS评分)、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不良反应以及用药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帕瑞昔布钠组术后24 h盐酸曲马多用量减少(P<0.05),术后镇痛病例数减少(P<0.05),术后VAS评分降低(P<0.05),术后24 h患者对镇痛满意度提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但术后2组凝血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急性轻型颅脑创伤术后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可安全地减少术后曲马多用量,提高患者术后镇痛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临床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张博, 王丹, 别黎, 张伟涛, 张旭东, 艾本村, 杨洪发
J4. 2010 (1):  188-191. 
摘要 ( 1117 )   [HTML]( )

目的:探讨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与临床各相关因素的关系,阐明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的主要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收集脑膜瘤手术患者22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并发术后早期癫痫比值比(OR)对年龄、肿瘤位置、肿瘤方向、肿瘤直径、手术时间及肿瘤起始部位重新分组,通过χ检验、C值及OR值观察各临床相关因素与术后早期癫痫的关联程度。结果:按OR值由小到大将年龄、肿瘤直径及手术时间分为3组,将肿瘤位置、肿瘤起始部位及肿瘤方向分为4组,各相关因素中运动障碍、术前预防用药、瘤周水肿、术后预防用药、术前癫痫、肿瘤位置和肿瘤起始部位等因素经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C值依次增强(P<0.05);术前癫痫发作、瘤周水肿、运动障碍其OR值>1;术前、术后预防应用抗癫痫药物其OR值<1;位于皮层、近皮层区及近功能区的脑膜瘤患者术后早期癫痫的发生率较高。结论:术前癫痫发作、影像学见瘤周水肿、术前存在运动障碍为脑膜瘤术后并发早期癫痫的危险因素;肿瘤位于皮层、近皮层区及近功能区时更易并发术后早期癫痫。术前、术后预防应用抗癫痫药物为脑膜瘤术后并发早期癫痫的保护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伐地那非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老年男性肾移植受者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评价
洪泉, 周洪澜, 王伟刚, 傅耀文
J4. 2010 (1):  192-194. 
摘要 ( 1049 )   [HTML]( )

目的:评估伐地那非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老年男性肾移植受者勃起功能障碍(E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50岁及以上、肾移植术后1年及以上和血肌酐150 μmol?L-1的肾移植受者120例,应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进行肾移植术后性功能状况评分,存在ED者给予伐地那非联合心理治疗6个月,重新采用IIEF来评估其有效性。监测患者血清肌酐值、肌酐清除率、肝功能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及普乐可复)浓度以评估伐地那非的安全性。结果:120例肾移植受者中78例存在ED。78例ED患者采用伐地那非联合心理治疗6个月后,IIEF评分由11.2±4.2升至23.3±4.6(P<0.05);肾功能、肝功能及免疫抑制剂浓度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伐地那非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老年男性肾移植术后ED有效且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左心收缩功能的评价
赵玥, 杨晓英, 王润兰, 梅丽
J4. 2010 (1):  195-197. 
摘要 ( 1067 )   [HTML]( )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研究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阐明RT-3DE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T-3DE技术检测32例川崎病患儿治疗前(病例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病例组治疗后)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左室整体射血分数值(LVEF)和各节段收缩末期容积分数(EDV%)。结果:① 病例组治疗前LVEF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病例组治疗后LVEF值低于正常对照组,高于病例组治疗前(P<0.05)。②病例组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第1、6、8、12节段EDV%值明显增高(P<0.01),第7、13、16节段EDV%值增高(P<0.05);病例组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第6、12节段收缩末期EDV%值增高(P<0.05)。病例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第1、2、6、8、12节段EDV%值明显减低(P<0.01),第4、7、13、16、17节段EDV%值减低(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经治疗后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RT-3DE技术可用于川崎病患儿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并指导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对肾上腺肿瘤诊断价值的比较
孙志霞, 乔锋利, 杨艳艳, 隋国庆, 王辉
J4. 2010 (1):  198-200. 
摘要 ( 1113 )   [HTML]( )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肾上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检查特点,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CT检查对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8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42例,肾上腺皮质瘤样增生12例,皮脂腺癌4例,嗜铬细胞瘤15例,髓样脂肪瘤4例,肾上腺髓质恶性肿瘤1例,肾上腺转移癌6例。上述病例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检查,超声检查主要描述肿物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回声及血流情况,CT检查肾上腺区主要观察肿块范围、密度及增强后的强化情况。结果:超声检查84例患者中4例未发现肿物(4例均为左侧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肺癌患者双侧肾上腺转移超声仅发现右侧转移灶,未发现左侧转移灶,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4.0%(79/84),CT检查84例患者中2例未发现肿物,1例髓样脂肪瘤位于胰腺后方、腹主动脉前方,1例皮质腺瘤位于肾门及肾下极之间,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7.6%(82/84)。84例患者中62例术前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相一致,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3.8%;79例术前CT诊断与病理诊断相一致,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4.0%。结论:CT检查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符合率均较高,是肾上腺肿瘤患者术前必备的检查手段;超声检查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符合率较高,由于不同病理类型的肾上腺肿瘤声像图特异性差,定性诊断符合率较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环芳烃不同程度污染城市人群尿中多环芳烃代谢产物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
王春华, 吴桂锋, 杨平, 张治富, 韩春姬, 李忠民
J4. 2010 (1):  201-204. 
摘要 ( 1285 )   [HTML]( )

目的:研究多环芳烃不同程度污染城市人群尿中多环芳烃代谢产物1-羟芘葡糖苷酸(1-OHPG)和2-萘酚(2-naphthol)的水平,阐明1-OHPG和2-萘酚作为评价多环芳烃污染及对人群健康危害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多环芳烃(PAHs)严重污染(大同)、中等污染(长春)和较轻污染(昆明)的城市,分别对60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尿中多环芳烃代谢产物1-OHPG和2-萘酚的水平。结果:大同市学生尿中1-OHPG水平[(10.94±6.58)  μmol·mol-1肌酐]和家长尿中1-OHPG水平[(5.87±6.87) μmol·mol-1肌酐]高于长春学生[(6.33±8.54) μmol·mol-1肌酐]和家长[(4.60±4.08) μmol·mol-1肌酐],也高于昆明学生[(1.90±3.57) μmol·mol-1肌酐]和家长[(1.62±2.44) μmol·mol-1肌酐] (P<0.01),长春市学生和家长尿中1-OHPG水平高于昆明市学生和家长尿中1-OHPG水平(P<0.01)。大同、长春、昆明三城市学生之间和家长之间尿中2-萘酚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中1-OHPG水平能较好地反映人群接触PAHs污染的状况,可作为评价PAHs污染对人群健康损害的生物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春地区部分医院革兰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类型及分布
李蓓菡, 张学英, 李菁华, 孙延波
J4. 2010 (1):  205-209. 
摘要 ( 1271 )   [HTML]( )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部分医院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基因在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及类型,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165株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采用 PCR方法分别扩增SHV、TEM和CTX基因片段。PCR产物经测序后,登录GenBank查询并比较基因类型。结果:在165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检出耐药基因及多重耐药基因68株, 其中 TEM型检出率最高(12.12%),其余依次为CTX-M-1型(4.24%),SHV型(3.64%)和CTX-M-9型(3.03%);同时检出 SHV+TEM型、TEM+CTX-M-1型、TEM+CTX-M-9型、TEM+CTX-M-1+CTX-M-9型和 SHV+TEM+CTX -M-1+CTX-M-9型等多组多重耐药基因。随机选择扩增阳性的 PCR产物进行测序,得到 SHV-11亚型、TEM-1亚型、CTX-M-3亚型、CTX-M-15亚型、CTX-M-14和CTX-M-18亚型。结论:长春地区部分医院革兰阴性杆菌ESBLs的基因类型主要为TEM-1亚型、SHV-11亚型、CTX-M-14亚型和CTX-M-18亚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东北部吉林省成人血液红细胞和白细胞参数水平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孙捷, 石晓东, 王春艳
J4. 2010 (1):  210-214. 
摘要 ( 772 )   [HTML]( )

目的:了解中国东北部吉林省正常人群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参考值水平,评价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本地区血细胞参数参考值的可靠性,探讨吸烟、饮酒、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等因素对血细胞各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样本2 764人,其中男性1 349人,女性1 415人,进行问卷调查、医学体检,检测静脉血血细胞各项参数指标。结果:①血细胞各参数与正常参考值范围大致相似,但RBC计数[男性(3.86~5.55)×1012 L-1,女性(3.8~5.47)×1012 L-1]、血红蛋白浓度(HGB)[男性(121.7~175.0) g·L-1,女性(121~173) g·L-1]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RBC[男性(4.0~5.5)×1012 L-1,女性(3.5~5.0)×1012 L-1]和HGB[男性(120~160) g·L-1,女性(110~150) g·L-1];②性别间比较:男性的单核细胞百分数和绝对值(MO%、MO#)、RBC计数、红细胞压积(HCT)、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高于女性(P<0.05);③不同区域间比较:WBC计数参考值城镇高于农村(P<0.05),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数和绝对值(BA%、BA#)、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和绝对值(EO%、EO#)参考值范围农村大于城镇,HCT、MCHC的参考值范围农村小于城镇(P<0.05);④ a.WBC参数系列:除饮酒组外,其他各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RBC参数系列:在男性人群中,RBC、HCT、HGB、MCH、MCHC各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女性人群中,吸烟组、代谢综合征和脂肪肝组的RBC、HCT、HGB、MCH、MCHC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RBC体积分布宽度(RDW)相反。结论:吉林省人群不同性别、区域间某些血细胞参考值范围有所不同;吸烟、饮酒、生活习惯和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等疾病对一些血细胞参数的参考值有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