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ISSN 1671-587X
CN 22-1342/R
主 任:李欣欣
编 辑:姜瑾秋 韩宏志 官 鑫
电 话:0431-85619279
E-mail:xuebao@jlu.edu.cn
地 址: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130021)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JLDXXBYXB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最新学术动态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及其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常明珠,李雨澎,母润红,朱建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9 (1): 253-260.   DOI: 10.13481/j.1671-587X.20230134
摘要536)   HTML21)    PDF(pc) (499KB)(435)    收藏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定植于人类胃部并对机体造成一定损害的病原菌。多年来针对Hp的各类检测技术不断被研发改进并被应用于临床Hp感染的诊断中,以组织病理切片法为代表的侵入性检测方法因有创性而使其应用范围受限,以13/14C呼气试验为代表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因无创和简便等特点更易被患者接受,但不同检测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考虑患者年龄、既往史、当地医疗条件、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和检测成本等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Hp检测方法,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并准确地做出诊断。近年来对于Hp检测技术的研究已不仅局限于Hp的定性检测,定量检测、基因检测和分型检测方法也在不断探索和更新,家用检测试剂盒的开发也为Hp检测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现从侵入性和非侵入性2个方面就近年来Hp检测方法的检测原理、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等进行综述,为Hp感染的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Twin-Block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毛丰,胡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8 (5): 1361-1366.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533
摘要718)   HTML18)    PDF(pc) (439KB)(317)    收藏

Twin-Block矫治器是用于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治疗的传统功能性矫治器,最初由以45°互锁的上、下2个咬合垫组成。近年来对于Twin-Block矫治器的改良主要集中在咬合垫交界区、下切牙区及粘接性等方面,应用该矫治器进行矫治的时机也成为正畸界争议的热点。Twin-Block矫治器能在有效促进下颌生长的同时改善侧貌,引起颞下颌关节的适应性改建。对于气道狭窄的患者,Twin-Block矫治器能够扩宽患者的上气道,实现呼吸功能的改善,同时有助于改善颈部姿势,使头颈部姿势变直立。Twin-Block矫治器与其他用于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传统矫治器及新兴的MRC肌功能训练器和无托槽隐形MA矫治器比较也显示出良好效果。现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从Twin-Block矫治器的组成、改良历程、矫治时机、治疗效果及其与其他功能性矫治器比较等方面阐述Twin-Block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为充分发挥Twin-Block矫治器的作用和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的治疗思路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红景天苷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模型大鼠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的影响
郭勇,王生艳,易静静,崔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9 (5): 1174-1181.   DOI: 10.13481/j.1671-587X.20230510
摘要59)   HTML0)    PDF(pc) (978KB)(145)    收藏

目的 探讨红景天苷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模型大鼠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RBC)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4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海拔1 500 m条件+NaCl溶液)、模型组(海拔5 000 m条件+NaCl溶液)和药物组(海拔5 000 m条件+ 0.15 g·kg-1·d-1红景天苷),每组15只。检测各组大鼠血常规中RBC数、血红蛋白(Hb)水平和红细胞比容(HCT)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骨髓CD71+有核RBC百分率、骨髓CD71+有核RBC凋亡率、骨髓CD71+有核RBC中线粒体膜电位(MMP)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髓CD71+有核RBC中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RBC数、Hb水平和HCT水平均升高(P<0.01),骨髓CD71+有核RBC百分率和骨髓CD71+有核RBC凋亡率升高(P<0.01),骨髓CD71+有核RBC中Bax、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大鼠外周血中骨髓CD71+有核RBC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1),骨髓CD71+有核RBC百分率和骨髓CD71+有核RBC凋亡率降低(P<0.01),骨髓CD71+有核RBC中MMP水平升高(P<0.05),Caspase-3、Bax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 结论 红景天苷可有效抑制HAPC大鼠骨髓有核RBC凋亡增加,并改善低氧引起的RBC过度积累,可能在大鼠HAPC发病过程起预防和保护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SOX17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和稳定转染细胞系的构建
黄少婷,李友,吴钊淳,何嘉文,廖科棋,李胜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9 (6): 1424-1430.   DOI: 10.13481/j.1671-587X.20230603
摘要1051)   HTML1)    PDF(pc) (1403KB)(133)    收藏

目的 构建性别决定区Y盒17(SOX17)过表达慢病毒载体,使用SOX17过表达慢病毒感染PC12细胞并建立稳定过表达SOX17的细胞系。 方法 在NCBI数据库中查找、设计并合成SOX17过表达序列,将其与经BamHⅠ和AgeⅠ双酶切的慢病毒GV492载体连接,构建GV492-SOX17过表达重组质粒。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筛选携带GV492-SOX17过表达重组质粒的阳性菌,克隆后测序。将GV492空载质粒和GV492-SOX17过表达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人胚肾HEK 293T细胞中,转染48 h后收集GV492对照慢病毒和GV492-SOX17过表达慢病毒进行包装并测定病毒滴度。将PC12细胞分为空白组、GV492对照组和GV492-SOX17组,空白组不作处理,GV492对照组和GV492-SOX17组分别采用相应慢病毒感染细胞(感染复数=100),10 mg·L-1嘌呤霉素筛选成功感染慢病毒的PC1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PC12细胞生长状态及绿色荧光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中SOX17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中SOX17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GV492-SOX17过表达重组质粒的基因片段长度约为744 bp, GV492-SOX17过表达重组质粒基因序列与设计合成的SOX17过表达序列一致。GV492对照慢病毒和GV492-SOX17过表达慢病毒滴度均为2.5×108 TU·mL-1。各组PC12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有绿色荧光表达。RT-qPCR法检测,与空白组和GV492对照组比较,GV492-SOX17组PC12细胞中SOX17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在相对分子质量44 000处出现特异性条带,提示PC12细胞中SOX17蛋白表达成功;与空白组和GV492对照组比较,GV492-SOX17组PC12细胞中SOX17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 结论 成功构建了GV492-SOX17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了稳定过表达GV492-SOX17的PC12细胞系。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动脉期强化不明显肝脏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冯晴, 文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5 (01): 163-169.   DOI: 10.13481/j.1671-587x.20190131
摘要1219)      PDF(pc) (2154KB)(178)    收藏
目的:研究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中动脉期强化不明显肝脏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分析其特征并进行鉴别。方法:收集118例在CT增强扫描中动脉期强化不明显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资料,分析比较其基本CT征象、特征性表现及强化方式。结果:118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肝转移瘤40例,肝脓肿29例,肝内胆管细胞癌21例,肝细胞癌17例,肝脏炎性假瘤6例,肝淋巴瘤5例;单发54例,多发64例;边缘清晰24例,边缘模糊94例;病变位于肝右叶41例,肝左叶26例,肝左右叶50例,肝尾状叶1例;病变直径0.2~13.4 cm。40例肝转移瘤均呈边缘轻度强化,"牛眼征"出现率为12.50%(5/40);29例肝脓肿均呈环形、蜂窝样强化,"双环征"和"气泡征"出现率均为13.79%(4/29);17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呈持续渐进强化,肝内胆管扩张、肝包膜凹陷和病灶内钙化出现率分别为57.14%(12/21)、23.81%(5/21)和9.52%(2/21);17例肝细胞癌强化方式多种多样,肝脏形态轮廓改变、肝动脉扭曲增粗和血管受侵出现率分别为41.18%(7/17)、41.18%(7/17)和35.29%(6/17);6例肝脏炎性假瘤中4例呈分隔以及结节样强化;5例肝淋巴瘤均呈轻度均匀强化,"血管漂浮征"出现率为40.00%(2/5)。结论:螺旋CT检查动脉期强化不明显肝脏占位性病变时,应结合CT征象及强化方式后进行综合判断,有助于为肝脏病变的定性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急性肺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刘相良,原铭贞,刘笑玎,王司仪,梁豪君,高 歌,李 波,董春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DOI: 10.13481/j.1671-587x.20140445
7. kartogenin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机制及其在软骨组织工程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张诗晨,金丽鸥,李跃,郑晓雪,王婧,魏欣,王众泽,韩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47 (2): 519-52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10235
摘要640)   HTML7)    PDF(pc) (820KB)(439)    收藏

kartogenin (KGN) 是近年来发现的小分子物质,其可通过调节核心结合因子β亚基(CBFβ)-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等信号通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和成软骨分化修复软骨缺损,并可与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产生协同作用。KGN的成软骨分化作用还与其旁分泌机制有关。除促软骨再生修复外,KGN还可通过保护软骨和软骨细胞,促进人润滑素分泌,保护和改建软骨下骨及缓解疼痛,从而对骨关节炎(OA)产生治疗作用。此外,利用KGN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大量软骨组织工程学研究将其以物理或化学方法结合于各类载体以修复软骨缺损和治疗OA。现结合相关文献阐述KGN对OA的治疗作用机制,并从纳米级和微米级聚合物、水凝胶及其他聚合物支架三3方面就软骨组织工程学研究中用以搭载KGN的载体组成、理化特点、释药特点及优势性能等进行综述,旨在为OA的软骨组织工程学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增殖活力分析
刘朋飞,黄秀英,董 超,冯业童,吴昊昱,刘 迪,吴 璇,周余来,孙 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39 (1): 74-77.   DOI: 10.7694/jldxyxb20130118
摘要1298)      PDF(pc) (1964KB)(349)    收藏
目的:建立一种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离鉴定方法,分析所获得细胞的增殖活力,为肾损伤等肾脏疾病的体外分析实验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肾小管节段,并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进一步纯化肾小管,常规条件下对肾小管节段进行贴壁培养,待细胞爬出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角质素-18(CK-18)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第0、1和2(P0、P1、P2)代细胞的CK-18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用CCK-8方法检测各代细胞的增殖活力。结果:肾小管节段培养24 h后,可见细胞从节段内爬出;培养72 h后,细胞呈铺路石样密集生长。随着传代进行,P0、P1和P2代细胞CK-18的表达效率分别为95.9%、91.5%和76.8%,肾小管上皮细胞逐渐死亡,P2代细胞较P1代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减弱(P<0.05),同时培养体系中杂细胞增多。结论:该方法经济可靠、简便易行,但是所分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只可在体外传代2次,不能长期培养,仅P0、P1代细胞可供体外分析实验使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非肿块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钏志睿,杨红英,李支尧,陈东,倪慧静,卢肖凯,陈海涛,罗晓茂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9 (6): 1625-1634.   DOI: 10.13481/j.1671-587X.20230630
摘要921)   HTML4)    PDF(pc) (1828KB)(130)    收藏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乳腺非肿块病变(NML)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并阐明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158例乳腺NML患者,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类型分为良性病变组( n=83)和恶性病变组( n=75),患者术前行常规超声及SWE检查,记录病变的SWE参数,包括病变内部及病变周围组织1、2和3 mm的最大值(Emax)、平均值(Emean)、最小值(Emin)、标准差(Esd)及是否存在硬环征。分析2组NML患者SWE特征和各SWE参数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和灵敏度。 结果 2组NML患者年龄构成、病变大小、是否触及和是否绝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组患者中所有病变均表现为低回声和不规则形状。与良性病变组比较,恶性病变组患者出现非平行、钙化和后方回声衰减患者百分率明显升高( P<0.01),出现无血供表现百分率明显降低( P<0.01)。与良性病变组比较,恶性病变组NML患者病变内部Emax、Emean和Esd均明显升高( P<0.01),病变周围组织1、2和3 mm处Emax、Emean和Esd均明显升高( P<0.01)。恶性病变组患者病变周围组织出现环形或半环形的红色区域为硬环征表现。与良性病变组比较,恶性病变组NML患者中硬环征百分率明显升高( P<0.01)。在良性和恶性病变组NML患者中,与病变内部比较,病变周围组织1、2和3 mm处Emin均明显降低( P<0.01)。病变内部及病变周围组织1、2和3 mm Emax的AUC分别为0.872、0.860、0.873和0.866,Emean的AUC分别为0.796、0.822、0.820和0.815,Esd的AUC分别为0.832、0.857、0.859和0.842。病变内部Emax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33%及83.13%。病变周围组织1 mm处 Emax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67%及80.72%;病变周围组织2 mm处Emax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67%及87.95%;病变周围组织3 mm处Emax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0.00%及86.75%;病变周围组织2 mm处Esd 灵敏度最高(93.33%)。 结论 病变内部及病变周围组织的SWE参数和硬环征表现能够为乳腺NML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具有良好的诊断性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牙槽骨改建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齐鹏鹏, 孟粼, 吴梓萁, 杨涛源, 于士洋, 王景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1 (03): 671-674.   DOI: 10.13481/j.1671-587x.20150345
摘要397)      PDF(pc) (797KB)(283)    收藏

牙槽骨改建是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参与及多种因子共同调节的过程。在众多的相关因子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牙槽骨改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对BMP-2的研究增多,对其作用机制的了解逐渐深入,但仍未完全清楚。本文主要针对BMP-2在牙槽骨改建的两个过程,即骨形成和骨吸收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阐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17β-雌二醇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肠系膜微循环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杨丽娟, 夏雪怡, 王振江, 吴殿秀, 葛贺, 张莹, 林珈羽, 赵鹏, 荆琦, 张瀚元, 刘艳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5 (06): 1199-1205.   DOI: 10.13481/j.1671-587x.20190602
摘要802)      PDF(pc) (745KB)(154)    收藏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家兔失血性休克(HS)后肠系膜微循环的改善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32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山莨菪碱治疗组和17β-雌二醇预防组,每组8只。采用Chaudry方法制作家兔HS模型,同时记录各组家兔肠系膜微循环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家兔肠黏膜病理形态表现并采用Chiu氏评分法进行评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家兔肠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CD68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ELISA法测定各组家兔血清17β-雌二醇、乳酸和IL-6水平。结果:休克治疗2 h后,山莨菪碱治疗组和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肠系膜血液流态优于生理盐水治疗组(P<0.05)。模型组家兔可见黏膜腺体萎缩,绒毛柱状上皮细胞浆粉染、糜烂;生理盐水治疗组家兔可见肠黏膜上皮部分脱落、断裂,绒毛结构不完整,肠腔内有较多脱落的黏膜组织;山莨菪碱治疗组家兔可见腺体轻度萎缩,绒毛轻度水肿,固有层轻度分离;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可见肠黏膜腺体大致正常,绒毛、固有层水肿。模型组家兔Chiu氏评分高于其他3组(P<0.05),生理盐水治疗组家兔Chiu氏评分高于17β-雌二醇预防组和山莨菪碱治疗组(P<0.05)。山莨菪碱治疗组和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肠黏膜组织中IL-6和CD68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均低于生理盐水治疗组和模型组(P<0.05)。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血清17β-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血清乳酸和IL-6水平低于其他组(P<0.05),山莨菪碱治疗组和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血清乳酸和IL-6水平均低于生理盐水治疗组(P<0.05)。结论:17β-雌二醇对HS家兔肠系膜微循环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17β-雌二醇通过减少乳酸生成、降低巨噬细胞浸润和抑制炎症因子IL-6释放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聚氨酯凝胶预聚物对传统树脂基质体积收缩的影响及对其综合性能的改善作用
于改改, 王惠敏, 田子璐, 杨宇斌, 朱轩言, 朱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47 (4): 819-825.   DOI: 10.13481/j.1671-587X.20210401
摘要356)   HTML9)    PDF(pc) (919KB)(221)    收藏
目的

合成一种光反应性聚氨酯(PU)凝胶预聚物IBGBMA,并探讨其对传统树脂基质体积收缩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方法

通过溶液法,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双酚-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为原料,以1,4-丁二醇和三羟基甲基丙烷为扩链剂和交联剂合成一种光反应性PU凝胶预聚物IBGBMA,实现其与光固化树脂基质的化学结合,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不添加IBGBMA的Bis-GMA/TEGDMA(7∶3)传统树脂基质制备的试件为对照组,以添加5%、10%、15%和20%IBGBMA的传统树脂基质制备的试件为实验组。通过密度瓶法检测各组树脂基质固化后的体积收缩率,万能试验机检测各组试件挠曲强度(FS)和弹性模量(EM),维氏硬度仪检测各组试件维氏硬度,FT-IR峰面积法检测各组树脂基质双键转化率。

结果

FT-IR检测出终产物碳碳(C=C)双键(1 638 cm-1)和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3 310 cm-1)特征性吸收峰,表明合成了具有反应性的目标产物IBGBMA,光固化时可与树脂基质发生聚合反应。随着IBGBMA添加量的增加,各实验组树脂基质固化后体积收缩率逐渐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20%IBGBMA实验组试件FS和EM明显降低(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15%和20%IBGBMA实验组试件维氏硬度明显增加(P<0.05)。各实验组树脂基质双键转化率随IBGBMA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15%和20%IBGBMA实验组树脂基质双键转化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成功合成了可光固化的反应性聚氨酯凝胶预聚物,其中添加了15%IBGBMA的实验组树脂基质固化后所制备的试件体积收缩率明显降低,维氏硬度增强,而FS和EM不受影响,其综合性能得到改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桔梗元参汤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黏液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
唐红梅,李月蛟,王星,王志彬,袁谢芳,王孝芸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0 (1): 10-1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40102
摘要110)   HTML10)    PDF(pc) (1108KB)(99)    收藏

目的 探讨桔梗元参汤(JGYST)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组织炎症和黏液分泌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 40只雄性C57BL/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JGYST组、卵清蛋白(OVA)组及OVA+JGYST组。OVA组和OVA+JGYST组小鼠用50 μg OVA腹腔注射致敏,每周2次,致敏后连续7 d用OVA 20 μg滴鼻激发哮喘;OVA+JGYST组小鼠每次OVA激发前1 h用JGYST 200 μL灌胃,共灌胃7次;对照组用相同剂量的PBS缓冲液腹腔注射、滴鼻和灌胃;JGYST组小鼠用相同剂量PBS缓冲液腹腔注射和滴鼻,用相同剂量JGYST灌胃。采用HE染色和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并计算炎症评分和PAS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和树突状细胞(DCs)数及成熟DCs百分率和活性氧(RO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 结果 HE染色和PAS染色,对照组小鼠气道和肺泡结构完整、无炎症细胞浸润,无黏液分泌;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气道组织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症评分和PAS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OVA组比较,JGYST组和OVA+JGYST组小鼠气道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炎症评分和PAS评分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Th2和DCs数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成熟DCs百分率和RO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OVA组比较,JGYST组和OVA+JGYST组小鼠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Th2和DCs数均明显减少(P<0.01),成熟DCs百分率和RO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RT-qPCR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肺组织中IL-4、IL-10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OVA组比较,JGYST组和OVA+JGYST组小鼠肺组织中IL-4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IL-10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 结论 JGYST可以减轻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组织炎症和黏液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少Th2细胞和DCs数量,降低ROS水平和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同时升高抗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有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天然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种类及其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毕云枫,宋凤瑞,刘志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DOI: 10.13481/j.1671-587x.20140247
15. 红细胞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in construction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umanized mouse model of red blood cells
刘昊川,李新贺,陈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8 (1): 241-248.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31
摘要201)   HTML5)    PDF(pc) (422KB)(227)    收藏

红细胞人源化小鼠模型是一类能够稳定重建人红细胞的人源化小鼠,其对于人红细胞相关疾病临床前期研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构建能够模仿人体免疫机能,在整体水平上反映人类生理和病理情况,探讨红细胞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发展过程、构建方法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可为后续优化该模型提供理论依据。现主要对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发展、人源化小鼠人红细胞重建现状、人源化小鼠中人红细胞重建的影响因素、人红细胞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未来发展规划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肠道菌群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王凯新,董晓梦,苏毅鹏,陈金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8 (4): 1094-1100.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34
摘要445)   HTML9)    PDF(pc) (467KB)(307)    收藏

人体的肠道菌群是一个数量巨大的动态种群合集,且在每个个体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肠道菌群的定植从怀孕期间开始,分娩后受药物、饮食和压力等因素影响形成了个体的菌群差异,并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菌群结构保持稳定。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菌群与抑郁障碍有密切关联,该关联源于肠道和大脑之间的双向通信系统,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脑 (MGB)轴, MGB轴在维持大脑和肠道的正常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中枢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神经递质、神经调节物质、肠黏膜屏障和血脑屏障途径。基于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的密切关系,如何逆转肠道菌群失调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肠道菌群干预治疗,即通过益生元、益生菌和粪菌移植(FMT)等方法来改善肠道菌群状态,可能为抑郁症提供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现对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之间的相互影响、肠道菌群失调在抑郁症发病中的可能机制和肠道菌群干预治疗抑郁症的初步尝试进行全面综述,旨在更好地了解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的关系,为探索抑郁症的防治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北柴胡多糖对D-gal诱导的HK-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侯俊宇,李明慧,许梦然,葛俊宏,申野,李坦,孙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8 (1): 65-73.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109
摘要288)   HTML5)    PDF(pc) (1377KB)(168)    收藏
目的

研究北柴胡多糖(BCP)体外抗氧化活性,阐明其对D-半乳糖(D-gal)诱导的人肾脏近曲小管HK-2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BCP,检测其抗氧化活性,即体外羟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和抗超氧阴离子活性,并与维生素E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采用不同浓度BCP和D-gal分别作用于HK-2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确定BCP和D-gal最适作用浓度。采用D-gal构建人肾脏近曲小管HK-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 HK-2细胞分为对照组、D-gal组和不同浓度(25、50、100、200及400 mg·L-1)BCP+D-gal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HK-2细胞分为对照组、D-gal组、BCP+D-gal组和维生素E+D-gal组,采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实验观察各组HK-2细胞SA-β-gal染色情况并计算衰老细胞百分率。

结果

抗氧化活性检测,与相同浓度维生素E组比较,不同浓度BCP组羟自由基清除率明显升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P<0.05),5、10和15 g·L-1 BCP组抗超氧阴离子活性明显增加(P<0.05),且不同浓度BCP组体外抗氧化活性均高于同等浓度维生素E组。与对照组比较,处理HK-2细胞24 h,25~400 mg·L-1 BCP组HK-2细胞增殖率呈浓度依赖性升高(P<0.05),且200 mg·L-1 BCP组HK-2细胞增殖率最高。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D-gal组HK-2细胞增殖率呈时间-浓度依赖性降低,在处理条件为20 g·L-1、48 h时,细胞增殖率降低至对照组的64.77%。与对照组比较,D-gal组HK-2 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1);与D-gal组比较,100~400 mg·L-1 BCP+D-gal组HK-2细胞增殖率呈浓度依赖性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D-gal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衰老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与D-gal组比较,BCP+D-gal组和维生素E+D-gal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衰老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BCP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通过抑制细胞衰老保护D-gal诱导的HK-2细胞氧化损伤。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DNCB对BALB/c小鼠特应性皮炎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
王欣欣, 李思佳, 关洪全, 侯殿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6 (03): 439-443.   DOI: 10.13481/j.1671-587x.20200302
摘要1460)      PDF(pc) (699KB)(734)    收藏
目的: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致敏BALB/c小鼠诱导小鼠发生特应性皮炎(AD),阐明DNCB作为半抗原诱导AD的可能致病机制。方法:1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D模型组,每组6只。于实验第1、4、7天,采用1.0% DNCB溶液涂抹于AD模型组小鼠背部皮肤进行致敏,于实验第14、17、19、22、24、27和29天,采用0.5% DNCB溶液涂抹于AD模型组小鼠左耳背部皮肤进行激发。对照组小鼠于相同时间点外用等体积基质溶液。评价2组小鼠皮肤组织炎症评分,观察2组小鼠耳部皮肤外观变化,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2组小鼠左耳皮损部位皮肤组织病理形态表现,测量皮损处皮肤组织上皮层厚度,计数皮损处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组小鼠皮损处皮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2组小鼠血清IgE水平。结果:AD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炎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小鼠左耳部皮肤明显红肿、变硬,伴随出现异常的搔抓行为;AD模型组小鼠皮损处皮肤组织上皮层厚度、浸润肥大细胞数、皮损处皮肤组织中IL-4表达水平和血清Ig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外用1.0% DNCB致敏和外用0.5% DNCB激发BALB/c小鼠能够成功诱导AD,其机制可能与二者引起皮肤组织中IL-4表达水平和血清IgE水平升高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抗菌声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抗菌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李芳,李红艳,潘启源,郭晶莹,刘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9 (5): 1375-1381.   DOI: 10.13481/j.1671-587X.20230535
摘要186)   HTML6)    PDF(pc) (450KB)(284)    收藏

抗菌声动力疗法(aSDT)作为一种基于超声的非侵入性抗菌方式,近些年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aSDT通过将超声能量集中在组织深处的细菌感染部位,局部激活声敏剂产生高细胞毒性的活性氧(ROS),诱导细菌死亡。与传统的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比较,aSDT不产生细菌耐药性,同时还具备优越的组织穿透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超声部位特异性等优点,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aSDT的抗菌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超声参数、氧气、声敏剂和细菌的类型及结构等,调控上述因素可以增强aSDT的作用效果。现对aSDT的作用机制(声化学效应和声力学效应)及其抗菌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总结该疗法对不同类型耐药菌种的抗菌作用,为深入理解aSDT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PPC/PBS引导骨再生生物膜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能和生物学特征评价
石晓璐,田野,翟少博,刘洋,储顺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9 (6): 1473-1483.   DOI: 10.13481/j.1671-587X.20230610
摘要35)   HTML3)    PDF(pc) (1756KB)(91)    收藏

目的 制备与人体骨外膜结构相仿的聚碳酸1,2-丙二酯(PPC)/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生物膜,并评价其理化性能和生物学特征。 方法 采用盐析法制备PPC/PBS生物膜,核磁共振氢谱(1HRNM)观察PPC、PBS和 PPC/PBS的谱吸收峰,分析其共混前后化学结构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PPC/PBS生物膜超微形态表现,GPC凝膜渗透色谱仪检测其孔隙率、杨氏模量、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静态接触角等理化性能。分离、培养和纯化原代SD大鼠成骨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加生物膜)、BME-10X胶原膜组和PPC/PBS生物膜组,SEM观察各组成骨细胞附着和生长情况,细胞计数法检测各组成骨细胞数量,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各组成骨细胞分化情况,兔背部肌肉降解实验检测PPC/PBS生物膜体内降解性能。 结果 PPC/PBS生物膜具有光滑面层和粗糙面层双层样结构,全层厚约为0.5 mm,平均孔径约为120 μm;孔隙率约为77.4%;杨氏模量约为38.1 MPa,断裂强度约为1.22 MPa,断裂伸长率约为7.4%;粗糙面接触角为85°,光滑面接触角为57°。SEM观察,培养1 d时,PPC/PBS生物膜表面附着的细胞较少;培养3、7和14 d时,可见大量成骨细胞附着于生物膜表面生长,细胞伸出伪足附着于生物膜上,胞体可呈悬空样分布于孔隙中。与对照组比较,培养1、3、7和14 d时,BME-10X胶原膜组和PPC/PBS复合膜组材料表面附着成骨细胞数量均减少(P<0.05)。与BME-10X胶原膜组比较,培养1、3、7和14 d时,PPC/PBS生物膜组材料表面附着成骨细胞数量均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培养1、3、7和14 d时,BME-10X胶原膜组和PPC/PBS生物膜组材料表面附着成骨细胞中ALP水平明显减少(P<0.01)。与BME-10X胶原膜组比较,培养1和3 d时,PPC/PBS生物膜组材料表面附着成骨细胞中ALP水平明显增加(P<0.01)。降解实验中,与降解0 周时比较,降解4 周时,PPC/PBS生物膜失重率和相对分子质量失重率均升高(P<0.05),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明显减小(P<0.05或P<0.01)。自降解第2周开始,PPC/PBS生物膜粗糙面表面微孔样结构数逐渐增多,孔径为0~10 μm;至降解26周时,PPC/PBS生物膜粗糙面表面微孔样结构均匀分布;降解4周时,PPC/PBS生物膜光滑面表面出现脱屑样改变,但未见有微孔样结构;降解12周时,光滑面表面出现少量微孔样改变,微孔直径<5 μm;降解26周时,光滑面表面微孔样结构数增加,孔径<10 μm。 结论 PPC/PBS生物膜与人体骨外膜结构相似,呈双层样结构,亲水性好,光滑面层表面较为致密,粗糙面层孔隙率高,生物相容性好,且降解缓慢,是一种理想的引导再生生物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体外人多能干细胞向间充质样细胞分化、鉴定和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成刚,李生振,史嘉敏,周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9 (6): 1655-1661.   DOI: 10.13481/j.1671-587X.20230634
摘要1011)   HTML1)    PDF(pc) (441KB)(149)    收藏

人多能干细胞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PSCs-MSCs)具有与成体间充质干细胞(MSCs)相似的分化功能,还具有体外增殖能力强、来源丰富和免疫原性风险低等优点。hPSCs-MSCs可应用于免疫调节、抑制炎症、血管化和组织缺损修复及再生等多个领域,使其成为在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中应用最多的种子细胞。针对现有问题并结合相关文献,对hPSCs-MSCs的分化、鉴定标准、纯化方法和细胞性能等进行综述,为hPSCs-MSCs在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PD-L1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曾洁,俞雪燕,罗婷,徐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0 (1): 18-24.   DOI: 10.13481/j.1671-587X.20240103
摘要1178)   HTML10)    PDF(pc) (1199KB)(114)    收藏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OSCC CAL2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口腔上皮HOK细胞和OSCC CAL27、TCA8113和SCC15细胞中PD-L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AL27细胞中PD-L1蛋白表达和定位情况。将CAL27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si-NC)和si-PD-L1组(转染si-PD-L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干扰效率,CCK-8法检测不同时间点2组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实验检测2组细胞克隆形成数,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2组细胞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2组细胞中迁移和侵袭细胞数。 结果 OSCC细胞中PD-L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HOK细胞(P<0.05或P<0.01),PD-L1在CAL27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时间点si-PD-L1组CAL27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克隆形成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划痕愈合实验,与对照组比较,si-PD-L1组CAL27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与对照组比较,si-PD-L1组CAL27细胞中迁移和侵袭细胞明显减少(P<0.01)。 结论 PD-L1在OSCC细胞中的表达高于口腔正常上皮细胞,敲低PD-L1表达可抑制OSCC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迁移和侵袭能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规模化制备高纯度牛奶外泌体工艺方法的建立及其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活性鉴定
杨晶, 徐铭枝, 张东伟, 董亚楠, 王伊, 宋海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47 (3): 777-78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10331
摘要1440)   HTML13)    PDF(pc) (2608KB)(367)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规模化的牛奶外泌体纯化工艺,用于实验室制备和工业规模生产,并评价牛奶外泌体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活性。

方法

取市售多种全脂或脱脂牛奶,以外泌体提取金标准——超速离心法(UC)作为对照,采用多种化学前处理方法去除乳蛋白,切向流超滤技术(TFF)进一步去除残留的乳蛋白,并实现牛奶样品的初纯与浓缩,多模式色谱法(BE-SEC)精纯牛奶外泌体,采用纳米流式细胞术(NanoFCM)检测牛奶外泌体的粒径、颗粒浓度和纯度,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牛奶外泌体的形态表现,高效液相色谱(HPLC)验证牛奶外泌体的尺寸和纯度, 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牛奶外泌体特异性蛋白的表达,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差异表达微小RNA(miRNA)的候选靶基因, DAVID Bioinformatics Resources 6.8和KOBAS软件检测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KEGG)通路中目标候选基因的统计富集度,CytoFlex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对牛奶外泌体的摄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牛奶外泌体作用后Caco-2细胞凋亡率。

结果

工艺研究,磷酸钠沉淀法在操作便利性、方法稳定性和产品质量方便均优于其他预处理方法。TFF法可进一步去除残留乳蛋白并可实现液体浓缩目的,有效衔接至下游BE-SEC精纯方法。以该三步工艺所得外泌体样品经TEM成像显示均呈典型的盘状或杯状外泌体形态。NanoFCM法检测的样品粒径为30~150 nm,且优于UC所得外泌体样本纯度。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确定外泌体样品含有CD81、Alix和TSG101等外泌体特异性标志物。SEC-HPLC分析,不同批次终产物均为单一均质峰,无游离蛋白污染。GO与和KEGG数据库分析,牛奶外泌体富含免疫相关蛋白与炎症反应调节信号通路相关miRNA。上述制备工艺所得外泌体具备高效穿透细胞膜的能力,4 h内入胞比例达99%。

结论

建立了一套由化学沉淀前处理、TFF和BE-SEC三步结合的牛奶外泌体高纯度制备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所得牛奶外泌体纯度、产率均优于金标准——UC所得样品。样品理化性质符合典型牛奶外泌体标准,可在数小时内穿透细胞膜,并富含免疫与炎症反应调控相关miRNA。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人参二醇诱导3T3-L1脂肪前体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
赵岩,于鹏程,王禹,王英平,李平亚,刘金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47 (5): 1154-1161.   DOI: 10.13481/j.1671-587X.20210511
摘要208)   HTML0)    PDF(pc) (1563KB)(106)    收藏
目的

探讨人参二醇(PD)诱导3T3-L1脂肪前体细胞凋亡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3T3-L1脂肪前体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PD处理组,采用CCK-8法测定0~100 μmol·L-1PD作用后未分化3T3-L1脂肪前体细胞及分化后成熟脂肪细胞的细胞活性。不同浓度(0、5、25和50 μmol·L-1)PD作用于3T3-L1脂肪前体细胞,采用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表现,流式细胞术检测3T3-L1脂肪前体细胞凋亡率和不同细胞周期细胞百分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酸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裂解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计算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

结果

CCK-8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PD处理组3T3-L1脂肪前体细胞的细胞活性降低(P<0.05或P<0.01),成熟脂肪细胞的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PI染色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PD处理组3T3-L1脂肪前体细胞轮廓变得不规则,出现核碎裂,观察到凋亡小体与染色质碎片;流式细胞术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PD处理组3T3-L1脂肪前体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PD处理组细胞中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 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降低(P<0.05或P<0.01)。

结论

PD能够明显诱导3T3-L1脂肪前体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影响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真伪熊胆粉物种基源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赵远,贾慧建,宋顺佳,李琦,邵学超,艾金霞,孙丽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8 (3): 801-808.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331
摘要565)   HTML4)    PDF(pc) (1712KB)(143)    收藏
目的

基于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建立并评价一种可同时快速特异鉴别熊胆粉生物来源的方法,为鉴别人工模拟混合掺假样品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猪、牛和熊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SDS-蛋白酶K裂解法(SDS-PK)提取胆类DNA,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可扩增不同大小DNA片段且无交叉反应的物种特异性引物,特异性扩增后,将扩增条带克隆后测序,与GenBank数据库已登记序列比对。建立并优化多重PCR,评价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并采用该方法鉴别27份模拟混合掺假样品。

结果

建立的猪、牛和熊胆粉DNA提取方法可于2 h之内完成操作,DNA纯度分别为2.04、1.69和1.70,浓度分别为158.63、189.34和148.55 mg·L-1。设计可扩增出猪、牛和熊的物种特异性引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已登记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PCR体系各物种引物特异性强,无非特异扩增。应用于三重PCR体系中的引物互不干扰,检测灵敏度高,3种靶标样品任意一种DNA浓度降至1 mg·L-1时均可成功检测。27份人工模拟熊胆粉不同物种及不同比例掺假样品的检测结果与预设混合情况相符,盲法随机抽样重复检测5次,结果稳定。

结论

成功建立可通过一次实验同时鉴别猪、牛和熊胆粉的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及高效的特点,可应用于熊胆粉及其常见动物源性掺伪的鉴别。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胎鼠神经干细胞原代培养及传代条件优化
朱文豪,刘天一,何川,张晓宇,辛强,王海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9 (6): 1642-1648.   DOI: 10.13481/j.1671-587X.20230632
摘要935)   HTML0)    PDF(pc) (1491KB)(144)    收藏

目的 探讨胎鼠神经干细胞(NSCs)原代培养方法和活性评价体系,确定NSCs的最佳传代条件。 方法 选取孕11~14 d SD大鼠,提取胎鼠原代NSCs,采用巢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SCs。将NSCs以1.0×104、2.0×104、6.0×104、1.0×105、1.6×105和2.0×105 mL-1的细胞密度进行传代培养48 h后观察神经球的形态表现,测定神经球直径。活死细胞染色法检测不同直径神经球中NSCs存活率。 结果 NSCs呈巢蛋白阳性,培养的细胞为神经干细胞。NSCs呈聚集生长和牢固细胞间黏附聚集模式,形成神经球,平均直径为(152.72±47.52)μm,球与球之间少有单独的细胞散在。与2.0×104 mL-1传代密度比较,6.0×104 mL-1 和1.0×105 mL-1 传代密度的神经球直径增大(P<0.05)。1.0×105 mL-1 、1.6×105 mL-1 和2.0×105 mL-1 传代密度的神经球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40 μm、40~60 μm、60~80 μm和80~100 μm直径神经球比较,100~200 μm直径神经球中NSCs存活率降低(P<0.05)。 结论 以1.0×105 mL-1的密度进行传代时神经球直径为80~100 μm,可有效提高NSCs传代培养效率和活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钾离子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及其治疗和预防的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in pathophysiology,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perioperative potassium disturbance in non-cardiac surgery patients
王宁,石玉博,宋建利,刘小颖,钱锋,苏振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47 (5): 1314-1322.   DOI: 10.13481/j.1671-587X.20210533
摘要284)   HTML0)    PDF(pc) (457KB)(177)    收藏

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钾离子(K+)紊乱最严重的危害是诱发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和呼吸肌麻痹。围手术期患者K+摄入异常、排出异常、跨细胞分布异常以及机体内K+与其他离子的相互作用异常时,均可导致K+稳态失衡。某些基础疾病、遗传疾病和临床用药也会影响患者K+稳态。K+紊乱在围手术期的高发生率以及其与非心脏手术严重意外不良事件的相关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加强高危患者K+监测对于K+紊乱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治疗后的再评估有积极意义。维持患者围手术期K+稳态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者应需了解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治疗药物和预防理念。现回顾近年来关于K+紊乱的相关研究进展,就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K+紊乱的病理生理原因及其临床现状、治疗和预防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系统提高K+紊乱的关注度,寻求更合理的方法预防和治疗K+紊乱提供新的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癫痫发作患者血清Nesfatin-1动态变化及其对评估病情和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
陈敏, 谢明, 万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5 (01): 105-110.   DOI: 10.13481/j.1671-587x.20190120
摘要329)      PDF(pc) (1408KB)(216)    收藏
目的:分析癫痫持续状态(SE)患者血清新饱食分子蛋白1(Nesfatin-1)动态变化趋势,探讨血清Nesfatin-1水平对评估癫痫发作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3例原发性癫痫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积极临床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和第1个月末分别检测每位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同时应用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LSSS2.0)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每个时间点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与LSSS评分的相关性。随访1年根据预后将癫痫发作患者分为生存组(31例)和死亡组(12例)。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随访1年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采用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预测原发性癫痫发作患者随访1年预后结局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随着治疗时间增加,2组患者LSSS评分和血清Nesfatin-1水平呈进行性降低(P<0.01),治疗前2组患者LSSS评分和血清Nesfatin-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周末至第1个月末,生存组SE患者LSSS评分和血清Nesfatin-1水平均低于死亡组(P<0.05或P<0.01)。每个时间点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与LSSS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617~0.726,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血清高水平Nesfatin-1是随访1年癫痫发作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评估,血清Nesfatin-1水平对随访1年癫痫发作患者预后不良有明显预测价值(P<0.05);血清Nesfatin-1水平切点为2.7μg·L-1时其预测随访1年癫痫发作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79.6%。结论:血清Nesfatin-1水平能有效反映癫痫发作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进行性降低,对癫痫发作患者预后判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丹酚酸B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巨噬细胞胞葬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
张一凡,丁洁,杜敏,冯骁腾,刘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8 (3): 561-56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302
摘要276)   HTML4)    PDF(pc) (898KB)(123)    收藏
目的

探讨丹酚酸B(Sal B)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胞葬作用的影响,阐明Sal B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32只雄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敲除(LDL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al B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8只。对照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他各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每日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Sal B组小鼠给予Sal B溶液腹腔注射,阿托伐他汀组小鼠给予阿托伐他汀溶液灌胃。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油红O染色法观察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百分率。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ox-LDL组(采用40 mg·L-1 ox-LDL诱导24 h),低、中和高剂量Sal B组(给予含1.25、2.50和5.00 mg·L-1 Sal B的培养基)。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组织及RAW264.7细胞中AXL、MERTK、TYRO3和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 (MFGE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升高(P<0.05),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百分率升高(P<0.05),小鼠主动脉组织中AXL、MERTK、TYRO3和MFGE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Sal B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降低(P<0.01),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百分率降低(P<0.01),小鼠主动脉组织中AXL、MERTK、TYRO3和MFGE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ox-LDL诱导组RAW264.7细胞中AXL、MERTK、TYRO3和MFGE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ox-LDL诱导组比较,Sal B组RAW264.7细胞中AXL、MERTK、TYRO3、MFGE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

结论

Sal B通过上调胞葬相关分子表达,促进LDLR-/-小鼠及RAW264.7细胞的胞葬作用,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粪肠球菌在体外细胞模型和乳鼠轮状病毒感染模型中对轮状病毒SA11株复制的抑制作用
刘洋,于美玲,程美慧,刘长城,贾雪娇,刘梦琦,李永刚,赵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9 (1): 131-138.   DOI: 10.13481/j.1671-587X.20230117
摘要198)   HTML3)    PDF(pc) (928KB)(137)    收藏

目的 探讨加入粪肠球菌后轮状病毒SA11株在体内和体外的复制情况,为阐明粪肠球菌影响轮状病毒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体外实验,将108~1012 CFU·mL-1粪肠球菌进行10倍浓度梯度稀释,与Caco-2细胞共培养12、18、24、30和48 h,同时设对照组(Caco-2细胞感染轮状病毒后不加入粪肠球菌),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粪肠球菌作用后各组Caco-2细胞存活率;感染复数(MIO)值为0.1的轮状病毒作用于Caco-2细胞1 h后加入108~1012 CFU·mL-1粪肠球菌培养18 h,同时设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Caco-2细胞中轮状病毒VP6基因拷贝数,免疫荧光灶法检测各组Caco-2细胞中轮状病毒滴度。体内实验,采用18窝4~5日龄SPF级昆明系乳鼠,相同窝数随机分为对照组、抗生素处理组和粪肠球菌移植组,抗生素处理组和粪肠球菌移植组乳鼠先用四联抗生素灌胃3 d耗竭其肠道菌群,然后3组乳鼠开始每日灌胃107 FFU·mL-1轮状病毒100 μL,持续8 d,粪肠球菌移植组乳鼠在灌胃病毒同时灌胃1010 CFU·mL-1粪肠球菌100 μL,收取病毒感染第2、4、6和8天各组乳鼠粪便,RT-qPCR法检测各组乳鼠粪便中轮状病毒拷贝数。 结果 体外实验, CCK-8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粪肠球菌作用48 h内各组Caco-2细胞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表明粪肠球菌在该浓度范围内对Caco-2细胞无毒性;RT-qPCR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10、1011和1012 CFU·mL-1粪肠球菌组Caco-2细胞中轮状病毒VP6基因拷贝数分别降低了75.8%、99.9%和99.9%(P<0.05);免疫荧光灶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08、1010和1012 CFU·mL-1粪肠球菌组Caco-2细胞中轮状病毒滴度分别降低13%、77%和100%(P<0.05)。体内实验,与对照组比较,粪肠球菌移植组乳鼠粪便中病毒基因拷贝数明显减少(P<0.05)。 结论 在体外细胞模型和乳鼠感染轮状病毒模型中粪肠球菌对轮状病毒的复制均发挥抑制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北五味子多糖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孙红霞,刘春旭,安学俊,崔光华,王靖宇,佟双喜,杨晓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8 (5): 1216-1222.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515
摘要129)   HTML0)    PDF(pc) (1050KB)(198)    收藏

目的 探讨北五味子多糖(SCP)对体外培养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膀胱癌T24细胞,分为对照组和50、100及200 mg·L-1 SCP组。不同剂量SCP干预24~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T24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T24细胞凋亡情况,Annexin Ⅴ-FITC/碘化丙啶(PI)双染法检测各组T24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24细胞不同细胞周期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T24细胞中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50、100和200 mg·L-1 SCP组T24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T24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50、100和200 mg·L-1 SCP组 T24细胞G0/G1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100和200 mg·L-1 SCP组T24细胞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50、100和200 mg·L-1 SCP组T24细胞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p-PI3K蛋白表达水平和p-Akt/Akt比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 结论 SCP 能够抑制T24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TEN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线粒体内膜蛋白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徐仲航,何成彦,房学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9 (1): 231-236.   DOI: 10.13481/j.1671-587X.20230131
摘要1527)   HTML11)    PDF(pc) (396KB)(292)    收藏

线粒体内膜蛋白(IMMT)是由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该核基因产生2种同种型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8 000和90 000 ),是一种关键的跨膜蛋白,在线粒体功能、蛋白质转运、线粒体DNA转录、三磷酸腺苷(ATP)生成和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IMMT下调、修饰或破坏将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IMMT参与包括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现对IMMT的结构和功能及IMMT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简要概述,主要对IMMT在多个系统肿瘤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较全面的综述,以寻找与线粒体和肿瘤相关的标志物和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黄芪对大黄诱导大鼠腹泻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庄雪峰,律广富,林贺,黄晓巍,周佳,李禹墨,赵嘉睿,林喆,王雨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8 (5): 1156-1166.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508
摘要146)   HTML0)    PDF(pc) (1503KB)(95)    收藏

目的 探讨黄芪对于大黄诱导腹泻大鼠肠道炎症、肠道屏障和肠道菌群的治疗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2.468 g·kg-1参苓白术散)、低剂量(1.35 g·kg-1)黄芪组和高剂量(2.70 g·kg-1)黄芪组,每组10只。采用大黄灌胃结合饮食不节复制大鼠腹泻模型,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粪便含水量和腹泻评分;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磷酸化p38(p-p38)、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闭锁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丙二醛(MDA)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16S r DNA 基因测序分析各组大鼠肠道菌群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粪便含水量和腹泻评分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MTL和GAS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低剂量黄芪组和高剂量黄芪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升高(P<0.01),粪便含水量和腹泻评分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MTL和GAS水平明显降低(P<0.01)。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上皮黏膜损伤,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腺体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黄芪组大鼠结肠组织上皮黏膜结构较规则,炎症细胞浸润较少,未见明显腺体紊乱,低剂量黄芪组大鼠结肠组织上皮黏膜结构可见轻微损伤,有部分炎症细胞浸润,腺体排列较整齐。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PAR-2、MLCK、TLR4、TRAF6、MyD88、NF-κB、p-p38和p-ML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低剂量黄芪组和高剂量黄芪组大鼠结肠组织中PAR-2、MLCK、TLR4、TRAF6、MyD88、NF-κB、p-p38和p-ML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0和SIgA水平及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低剂量黄芪组和高剂量黄芪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和SIg A水平及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肠道菌群检测,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中变形菌门和疣微菌门丰度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黄芪组大鼠肠道菌群中变形菌门和疣微菌门丰度明显降低(P<0.01),高剂量黄芪组大鼠肠道菌群中ε-变形菌门丰度明显升高(P<0.01)。 结论 黄芪对大黄诱导的腹泻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TLR4/TRAF6/NF-κB信号通路抑制肠道炎症,进而修复肠道屏障,恢复肠道菌群组成有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脑组织净水摄取率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断和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宁聪,陈忠萍,石珍珍,史晟先,王猛,佟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9 (1): 237-243.   DOI: 10.13481/j.1671-587X.20230132
摘要1413)   HTML7)    PDF(pc) (422KB)(273)    收藏

我国卒中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恶性脑水肿是大血管闭塞(LVO)性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严重并发症,与不良预后高度相关。现有的主观和定性的脑水肿预测指征包括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基线梗死体积较大和治疗不及时等。近年来,脑组织净水摄取率(NWU)及其衍生的与时间呈(非)线性关系参数的提出为临床提供了缺血脑组织吸水量的定量信息,作为病理生理学和影像标志物可反映脑组织水肿程度并用于区分AIS发病时间窗,反映病变区侧支循环状态,并可进一步预测血管内治疗后水肿进展、恶性脑水肿(MCE)的发生、量化治疗效果和预后。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NWU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聚焦于NWU在MCE中的应用,现就脑水肿的形成机制、现有脑水肿的预测方法、NWU在AIS诊断及治疗中的优势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NWU在AIS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lncRNA GPRC5D-AS1对地塞米松诱导小鼠成肌细胞肌萎缩的抵抗和再生作用及其机制
张瑞鹏,李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9 (6): 1457-1465.   DOI: 10.13481/j.1671-587X.20230608
摘要932)   HTML2)    PDF(pc) (1010KB)(120)    收藏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PRC5D-AS1对地塞米松诱导的小鼠成肌细胞肌萎缩的抵抗和再生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对数生长期C2C12细胞,检测0、25、50、75、 100、 200和400 mg·L-1地塞米松诱导24、48和72 h后C2C12细胞存活率,筛选肌萎缩模型诱导的最佳作用剂量和时间。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C2C12细胞中lncRNA GPRC5D-AS1表达水平以验证细胞模型。将C2C1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lncRNA GRPC5D-AS1-NC组和lncRNA GRPC5D-AS1-OE组,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lncRNA GPRC5D-AS1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铁离子(Fe2+)和丙二醛(MDA)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表现,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成肌分化蛋白(MyoD)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100 mg·L-1地塞米松诱导48 h时造模效果最佳。与正常C2C12细胞比较,100 mg·L-1地塞米松诱导48 h后C2C12细胞中lncRNA GPRC5D-AS1表达水平降低(P<0.05),证实lncRNA GPRC5D-AS1在肌萎缩模型中有调控作用。RT-qPCR法检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lncRNA GRPC5D-AS1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和lncRNA GRPC5D-AS1-NC组比较,lncRNA GRPC5D-AS1-OE组细胞中lncRNA GRPC5D-AS1表达水平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ROS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和lncRNA GRPC5D-AS1-NC组比较, lncRNA GRPC5D-AS1-OE组细胞中ROS水平降低(P<0.05)。ELISA法检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Fe2+和MDA水平升高(P<0.05),GPX4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和lncRNA GRPC5D-AS1-NC组比较,lncRNA GRPC5D-AS1-OE组细胞中Fe2+和MDA水平降低(P<0.05),GPX4水平升高(P<0.05)。透射电镜观察,正常组细胞外形圆整,大小正常,膜上绒毛丰富,线粒体细胞器形态正常;模型组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减少,胞浆颗粒化,线粒体结构模糊肿胀并出现典型铁死亡相关现象;lncRNA GRPC5D-AS1-OE组细胞中线粒体数增加,胞浆颗粒化现象减少,线粒体结构较清晰。免疫荧光法检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MyoD表达减少,细胞发生肌萎缩;与模型组和lncRNA GRPC5D-AS1-NC组比较,lncRNA GRPC5D-AS1-OE组细胞中MyoD表达明显增加,细胞肌萎缩现象缓解,成肌细胞再生较多。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ACSL)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和lncRNA GRPC5D-AS1-NC组比较,lncRNA GRPC5D-AS1-OE组细胞中ACSL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 结论 lncRNA GPRC5D-AS1地塞米松诱导的成肌细胞铁死亡起到保护作用,可促进细胞修复再生,其作用机制与调控SLC7A11/GPX4/ACSL4信号通路有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容积剂量参数V20和V30在评估和预测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致放射性肺损伤中的应用
杜敏娟, 姜振宇, 徐晓光, 李洁, 张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1 (01): 160-164.   DOI: 10.13481/j.1671-587x.20150131
摘要626)      PDF(pc) (962KB)(352)    收藏

目的: 探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容积剂量(Vd)参数V20和V30(双肺接受20和30 Gy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所致的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明确能否用V20和V30评价和预测同步放化疗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方法: 入选本研究的同步放化疗患者36例,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常规分割2 Gy/次,5次/周,总剂量60~66 Gy/30~33 F。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也在常规放疗时另设野,给予电子线局部补量至60~70 Gy/7周。化疗方案为紫杉醇+卡铂(Taxol+Carboplatin),Taxol 135 mg·m-2,第1天、第22天;Carboplatin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6 g·L-1·min-1,第1天、第22天化疗。将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分级与V20和V30进行相关分析,并根据全肺V20平均值(25.32%)及V30平均值(18.17%)分别进行分组,包括V20≤25%、V20>25%组和V30≤18%、V30>18%组,比较各组患者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结果: 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的分级与V20和V30均呈正相关关系 (r=0.740,P<0.05;r=0.705,P<0.05)。V20≤25%和V20 > 25%组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7.64%和52.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30≤18%和V30>18%组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55.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容积剂量参数V20和V30可用于评估和预测同步放化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同步放化疗中V20 > 25%及V30 > 18%时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需要对治疗计划进行修改,甚至放弃所设计的治疗计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绞股蓝总皂苷对光老化HaCaT细胞中p38MAPK蛋白和c-Jun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
陶 冶,张小卿,吴 琼,吴景东
J4    2012, 38 (6): 1147-1151.  
摘要285)      PDF(pc) (3391KB)(215)    收藏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苷含药血清对光老化HaCaT细胞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蛋白和Jun基因(c-Jun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绞股蓝总皂苷含药血清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建立光老化HaCaT细胞模型,加低、中、高剂量绞股蓝总皂苷含药血清于光老化HaCaT细胞模型培养液中培养,并设空白对照组、空白血清组和UVB模型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p38MAPK蛋白和c-Ju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UVB模型组细胞p38MAPK蛋白和c-Jun mRNA表达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UVB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细胞p38MAPK蛋白和c-Jun mRNA表达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血清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细胞p38MAPK蛋白和c-Jun mRNA表达下降(P<0.01)。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蛋白和c-Jun mRNA表达抑制皮肤光老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纤维型肌动蛋白对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俞冬升, 蔡大敏, 陈婕妤, 吕方怡, 花扣珍, 银国利, 王俊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44 (03): 483-486.   DOI: 10.13481/j.1671-587x.20180305
摘要495)      PDF(pc) (883KB)(122)    收藏
目的:探讨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调节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BMSCs)衰老的作用,初步阐明hBMSCs衰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分离得到的hBMSCs进行体外培养并分为对照组(P2代hBMSCs)、F-actin抑制剂组(2.5 μmol·L-1 F-actin抑制剂Latrunculin B处理P2代hBMSCs 1 h)和P11代hBMSCs组(P2代hBMSCs连续传代得到P11代hBMSCs)。成骨、成脂和成软骨诱导液诱导各组hBMSCs,采用茜素红染色、SO染色和油红O染色确定诱导效果。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hBMSCs中Ki67阳性细胞数、F-actin的形态和聚合情况、YAP在细胞内的亚细胞定位。SA-β-Gal染色检测各组hBMSCs中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结果:茜素红染色、SO染色和油红O染色,hBMSCs具有成骨、成脂和成软骨分化的能力。免疫荧光染色和SA-β-Gal染色,对照组hBMSCs中的微丝纤维束较多较粗,F-actin长度较长,YAP主要集中在细胞核(YAP在细胞核内为活化态);与对照组比较,P11代hBMSCs组中Ki67阳性细胞数较少,SA-β-Gal阳性细胞较多,F-actin更短更细,YAP主要集中在胞浆,且YAP出核的细胞SA-β-Gal染色呈阳性;F-actin抑制剂组hBMSCs中YAP出核失活,SA-β-Gal染色阳性的hBMSCs衰老细胞更多。结论:抑制YAP入核可以促进hBMSCs衰老,F-actin可以通过调节YAP活性影响hBMSCs衰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化学和热传导双重损伤构建大鼠宫腔黏连模型的方法及其评价
笪琳萃,郑备红,孙艳,陈素珠,林运鸿,陈清汾,杜生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9 (1): 215-221.   DOI: 10.13481/j.1671-587X.20230129
摘要1183)   HTML3)    PDF(pc) (1099KB)(232)    收藏

目的 采用化学和热传导双重损伤法构建大鼠宫腔黏连(IUA)模型,阐明该方法作为化学损伤的改良方法构建接近 IUA 病理学变化动物模型的特点和优势。 方法 6 只 6~8 周龄雌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化学损伤组和化学及热传导双重损伤组(双重损伤组),每组3只。以大鼠左侧宫角为实验组,右侧宫角为自身对照组。化学损伤组大鼠左侧宫角作为化学损伤实验组采用95% 乙醇作用3 min,右侧宫角作为化学损伤自身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双重损伤组大鼠左侧宫角作为双重损伤实验组采用95% 乙醇作用 3 min 后100 ℃ 热水再处理1 min,右侧宫角作为双重损伤自身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造模术后第14天,采用 HE染色、Masson 染色和 Ki6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量、纤维化面积比及腺体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增殖指数(PI)。 结果 HE 染色,与相对应的自身对照组比较,化学损伤实验组和双重损伤实验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和腺体数量明显减少(P<0.05);与化学损伤实验组比较,双重损伤实验组大鼠子宫宫腔封闭,子宫内膜厚度和腺体数量均明显减少(P<0.05)。Masson 染色,与相对应的自身对照组比较,化学损伤实验组和双重损伤实验组大鼠子宫内膜层呈纤维化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纤维化面积比明显升高(P<0.05);与化学损伤实验组比较,双重损伤实验组大鼠子宫内膜层可见纤维化黏连带和完整肌层,子宫内膜组织中纤维化面积比明显升高(P<0.05)。Ki6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相对应的自身对照组比较,化学损伤实验组和双重损伤实验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腺体上皮细胞核形状和排列发生改变,基质细胞 PI 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化学和热传导双重损伤法操作简便且可重复性好,可为 IUA 治疗的安全性评价、机制研究和临床转化提供具有纤维化黏连带和完整肌层的IUA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继发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抗NMDAR和抗GABABR双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赵仲艳,徐志育,吴婵姬,赵二义,黄丹,黄仕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50 (1): 236-242.   DOI: 10.13481/j.1671-587X.20240128
摘要1096)   HTML0)    PDF(pc) (731KB)(48)    收藏

目的 分析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和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R)双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病的认识。 方法 收集1例HSVE继发抗NMDAR和抗GABABR双阳性AE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和治疗经过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 患者,男性,36岁,以头痛起病,随后出现肢体抽搐,并进展为意识障碍。入院后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测异常,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IgG抗体阳性,脑脊液和血清NMDAR抗体检测阳性,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右侧枕叶白质异常信号,诊断为HSVE继发抗NMDAR脑炎。数月后患者出现精神行为异常、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等症状,血清NMDAR抗体和GABABR抗体均阳性,诊断为HSVE继发抗NMDAR脑炎和抗GABABR脑炎。给予激素冲击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随访1年,患者精神症状完全消失,遗留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结论 HSVE抗病毒治疗有效的恢复期患者临床症状再度恶化时,应高度怀疑继发AE的可能,应尽快完善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