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ISSN 1671-587X
CN 22-1342/R
主 任:李欣欣
编 辑:姜瑾秋 韩宏志 官 鑫
陈思含 李昕蔚
电 话:0431-85619279
E-mail:xuebao@jlu.edu.cn
地 址: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邮编:130021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JLDXXBYXB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最新学术动态
目录列表
2022年, 第4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7-28
上一期   
基础研究
CD47敲除对小鼠颅脑创伤后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陈可欣,屈东昊,刘晓龙,陈勃,张舒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839-846.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01
摘要 ( 543 )   [HTML]( ) PDF(1106KB) ( 203 )  
目的

研究整合素相关蛋白(IAP)CD47敲除对小鼠颅脑创伤(TBI)后血管生成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

体内实验,采用液压颅脑打击仪制备成年C57BL/6小鼠TBI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TBI组。TBI后24 h取小鼠脑组织测定脑组织含水量,采用伊文思蓝(EB)注射法检测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即EB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蛋白表达水平。体外实验,选用CD47敲除同时内源性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C57BL/6小鼠(CD47KO-GFP组)和野生型C57BL/6小鼠(野生型组),采用液压颅脑打击仪分别制备TBI模型,分离脑组织中微血管内皮细胞,并混合培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TBI后小鼠脑组织中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和血管生成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损伤部位脑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情况。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和EB水平明显增加(P<0.05或P<0.01)。HE染色,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小鼠脑组织结构无法辨认,出血点明显。免疫荧光染色,TBI组小鼠脑组织中VEGFR1和CD3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与野生型组比较,CD47KO-GFP组小鼠脑组织中参与血管生成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P<0.05)。免疫荧光检测,与野生型组比较,CD47KO-GFP组小鼠脑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中NF-κB活化状态明显降低。

结论

TBI 后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增加,损伤脑组织的血管生成增强,CD47敲除有利于TBI后血管新生。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糖通过miR-125b对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
沈鑫,刘洋,陈泓宇,张洁,程庆砾,杨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847-85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02
摘要 ( 915 )   [HTML]( ) PDF(1526KB) ( 291 )  
目的

以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为研究对象,体外探讨高糖微环境对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阐明miR-125b的调控作用。

方法

RAW264.7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G)组、正糖抑制(NG+ miR-125b inhibitor)组、高糖刺激(HG)组和高糖抑制(HG+ miR-125b inhibitor)组,进行相应的干预处理。各组细胞体外培养72 h后留取细胞及上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1/M2极化相关因子mRNA和miR-125b表达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M1/M2极化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1/M2极化表面标记物CD86(M1标记)和CD206(M2标记)阳性表达率。通过miR-125b inhibitor沉默细胞中miR-125b的表达,进一步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1/M2极化相关因子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

结果

高糖处理72 h后,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上清中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Toll样受体4(TLR4 )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上清中IL-1β、IL-12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中CD86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CD206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miR-125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采用miR-125b inhibitor沉默miR-125b表达后,分别与NG和HG组比较,NG+miR-125b inhibitor组和HG+ miR-125b inhibitor组细胞中miR-125b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细胞中IL-10 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上清中IL-10水平升高(P<0.01),细胞中IL-1β和TLR4 mRNA表达水平及细胞上清中IL-12、IL-6和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细胞中CD86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或P<0.01),CD206阳性表达率升高(P<0.01)。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中IRF4和PPA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IRF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沉默miR-125b表达后,与NG组比较,NG+miR-125b inhibitor组细胞中IRF4和PPA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IRF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HG组比较,HG+miR-125b inhibitor组细胞中IR4和PPAR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IRF5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

结论

高糖刺激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向促炎M1 表型极化,同时miR-125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沉默miR-125b表达可部分逆转高糖刺激诱导的巨噬细胞向促炎M1表型的极化,该过程可能是通过上调IRF4和PPAR及下调IRF5实现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柠檬苦素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黄爽,陈琛,黄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858-865.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03
摘要 ( 461 )   [HTML]( ) PDF(1308KB) ( 73 )  
目的

探讨柠檬苦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营养性肥胖大鼠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3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12.5 mg·kg-1)柠檬苦素组、中剂量(25 mg·kg-1)柠檬苦素组和高剂量(50 mg·kg-1)柠檬苦素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制备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低、中和高剂量柠檬苦素组大鼠给予相应剂量柠檬苦素干预,每日1次,连续4周。记录给药前后各组大鼠体质量,计算李氏指数(Lee’s指数)和脂肪系数,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和脂肪沉积情况,16S rRNA测序法分析各组大鼠粪便肠道菌群结构。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和脂肪系数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TC、TG和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中可见脂肪变性和脂肪堆积,粪便中厚壁菌门和颤螺旋菌属相对丰度均明显升高(P<0.05),拟杆菌门和乳杆菌属相对丰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柠檬苦素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和脂肪系数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TC、TG和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中脂肪变性和脂肪堆积明显改善,粪便中厚壁菌门和颤螺旋菌属相对丰度均明显降低(P<0.05),拟杆菌门和乳杆菌属相对丰度均明显升高(P<0.05),低剂量柠檬苦素组大鼠以上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柠檬苦素能够通过调节大鼠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结构,达到改善营养性肥胖大鼠肥胖的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整合素β1和层黏连蛋白受体1在小鼠牙发育不同阶段牙胚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郑赫南,周怡君,王爽爽,任飞龙,范心怡,史册,刘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866-874.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04
摘要 ( 488 )   [HTML]( ) PDF(2211KB) ( 140 )  
目的

研究小鼠磨牙发育不同阶段牙胚组织中整合素β1和层黏连蛋白受体1(LAMR1)的表达模式,探讨二者在小鼠磨牙牙胚组织发育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其意义。

方法

取胚胎期第13.5天(E13.5)、E14.5、E16.5、E18.5和出生后5 d(PN5)的小鼠,分别作为E13.5、E14.5、E16.5、E18.5和PN5组,每组5只,分离小鼠头部,固定、脱钙、脱水、包埋和切片,HE染色观察各阶段小鼠牙胚组织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磨牙发育不同阶段牙胚组织中整合素β1和LAMR1蛋白的表达分布情况和表达水平。

结果

HE染色,E13.5组小鼠牙胚组织发育处于蕾状期,上皮细胞突入到外胚间充质中,形成上皮芽,状如花蕾;E14.5组小鼠牙胚组织发育处于帽状期,上皮芽体积增大,称为帽状期成釉器,成釉器周围外胚间充质细胞密度增加,形成牙乳头;E16.5组小鼠牙胚组织发育处于钟状早期,成釉器进一步长大,形似吊钟,初步具有牙尖形态;E18.5组小鼠牙胚组织发育处于钟状晚期,成釉器进一步发育,內釉上皮细胞向前成釉细胞分化,形态由立方状变为高柱状;PN5组小鼠牙冠发育完成,形成颈环、上皮根鞘和上皮隔等结构,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分化成熟,呈高柱状整齐排列,已有釉质和牙本质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整合素β1和LAMR1蛋白在小鼠磨牙发育不同阶段牙胚组织中的上皮和牙乳头均有表达,且在各部位的表达强度随细胞分化的进程整体呈逐渐增强的趋势。PN5组小鼠牙胚组织成釉细胞中整合素β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E14.5、E16.5和E18.5组小鼠牙胚组织内釉上皮细胞/前成釉细胞(P<0.05);PN5组小鼠牙胚组织成牙本质细胞中整合素β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E14.5、E16.5和E18.5组小鼠牙胚组织前成牙本质细胞(P<0.05);E16.5和E18.5组小鼠牙胚组织内釉上皮细胞/前成釉细胞中LAMR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E14.5组小鼠牙胚组织内釉上皮细胞(P<0.05),且低于PN5组小鼠牙胚组织的成釉细胞(P<0.05);E18.5组小鼠牙胚组织前成牙本质细胞中LAMR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E16.5组小鼠牙胚组织前成牙本质细胞(P<0.05),且低于PN5组小鼠牙胚组织成牙本质细胞(P<0.05)。PN5组小鼠牙胚组织牙尖处较为成熟的成牙本质细胞中整合素β1和LAMR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牙尖之间和牙颈部尚未完全成熟的成牙本质细胞(P<0.05)。

结论

整合素β1和LAMR1表达于小鼠磨牙发育不同阶段牙胚组织的基底膜、(前)成釉细胞和(前)成牙本质细胞中,二者可能参与细胞外基质信号的转导,并在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和极性形成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原缺氧环境对平原移居大鼠听觉传导和外周听神经髓鞘再生的影响
于姝媛,王苹,王心蕊,龚嘎蓝孜,杨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875-882.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05
摘要 ( 389 )   [HTML]( ) PDF(1482KB) ( 83 )  
目的

探讨高原缺氧环境对平原移居大鼠听力的影响,阐明大鼠听觉系统适应缺氧产生听习服的分子机制。

方法

72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平原对照)、移居高原2月组、移居高原4月组和移居高原10月组,每组18只。分别在移居高原2、4和10个月时间点检测各组大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阈值和潜伏期,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耳蜗组织中神经元和神经纤维髓鞘超微结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耳蜗组织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髓鞘碱性蛋白(MBP)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移居高原各组大鼠ABR阈值增高5~13 dB,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声强度为80 dB SPL的Click声刺激下测定大鼠ABR各波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移居高原2和4月组大鼠Ⅰ波和Ⅲ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大鼠耳蜗听神经髓鞘结构完整,板层排列紧密有序;移居高原2月组大鼠出现严重的耳蜗听神经髓鞘板层分离,神经元包绕的髓鞘出现断裂,细胞与髓鞘间隙增大,细胞内线粒体结构异常;移居高原4月组大鼠耳蜗听神经髓鞘病变减轻;移居高原10月组大鼠耳蜗听神经髓鞘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RT-q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移居高原2和4月组大鼠耳蜗组织中MB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移居高原10月组大鼠耳蜗组织中MBP和GAP-4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移居高原2月组大鼠耳蜗组织中GAP-4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移居高原2月组比较,移居高原4月组大鼠耳蜗组织中GAP-4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

结论

高原低氧环境可引起外周听神经髓鞘损伤,导致ABR潜伏期延长,影响听觉信号传导。长期低氧环境可诱导听神经髓鞘再生,产生听觉适应性修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兔脱细胞软骨基质颗粒复合SD大鼠脂肪干细胞对软骨内成骨的促进作用
边东潇,包幸福,胡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883-891.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06
摘要 ( 306 )   [HTML]( ) PDF(1409KB) ( 56 )  
目的

探讨兔脱细胞软骨基质颗粒(ACM)的生物相容性,阐明其对SD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软骨内成骨的促进作用。

方法

提取原代SD大鼠ADSCs进行三向分化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干性。采集3月龄新西兰白兔耳软骨,采用研磨浸泡法制备ACM备用。实验分为ACM组和ADSCs+ACM共培养组,在扫描电镜下观察ACM和ACM上ADSCs的超微形态表现,采用钙黄绿素/碘化丙啶 (Calcein-AM/PI)荧光染色法观察ADSCs+ACM共培养组中ADSCs的生长情况。将ADSCs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ADSCs与ACM共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2组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 法检测成软骨诱导7和14 d时2组细胞中Ⅱ型胶原(COL-Ⅱ)、Ⅹ型胶原(COL-Ⅹ)、SOX转录因子9(SOX-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磷酸酶(ALP)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mRNA表达水平。

结果

成功制备兔ACM,提取的SD大鼠ADSCs可以进行三向分化且表达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物。ADSCs可以在ACM上黏附生长。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ADSCs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软骨诱导7 d时,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ADSCs中VEGF、ALP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OL-Ⅱ、SOX-9和COL-Ⅹ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骨诱导14 d时,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ADSCs中VEGF、ALP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OL-Ⅹ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COL-Ⅱ和SOX-9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软骨诱导7 d时比较,软骨诱导14 d时对照组ADSCs中VEGF、ALP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COL-Ⅱ和COL-Ⅹ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软骨诱导7 d时比较,软骨诱导14 d时实验组ADSCs中COL-Ⅱ和COL-Ⅹ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VEGF、ALP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结论

兔ACM缺乏免疫原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软骨诱导能力,有利于软骨内成骨过程的发生。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染料木素铬配合物对谷氨酸钠诱导的肥胖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王维纲,李晓红,刘冰,丁涛,韦康,田建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892-89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07
摘要 ( 842 )   [HTML]( ) PDF(491KB) ( 201 )  
目的

通过研究染料木素铬配合物(染料木素铬)对L-谷氨酸钠(MSG)诱导的肥胖大鼠糖代谢和脂代谢的影响,为开发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新药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MSG制备肥胖大鼠模型,将成模后的雌性大鼠(体质量超过对照组大鼠平均体质量的 20%)50只随机为模型组、二甲双胍(95 mg·kg-1)组、低剂量(15 mg·kg-1)染料木素铬组、中剂量(30 mg·kg-1)染料木素铬组和高剂量(60 mg·kg-1)染料木素铬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设为对照组,按上述剂量灌胃给予受试药物,每日1次,连续4周。给药结束后取静脉血,采用氧化酶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血糖(Glu)、甘油三脂(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GHb)、胰岛素(INS)、一氧化氮合酶(NOS)、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因子1(ET-1)、前列环素2(PGI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前后其余各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证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给药4周后,二甲双胍组和中及高剂量染料木素铬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二甲双胍组和各剂量染料木素铬组大鼠血清中Glu、GHb和INS水平明显降低(P<0.05),二甲双胍组和中及高剂量染料木素铬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升高(P<0.05),中和高剂量染料木素铬组大鼠血清中的TG、TC、NOS、AngⅡ、ET-1、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PGI2水平明显升高(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血清中的TC、AngⅡ、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结论

染料木素铬对MSG肥胖大鼠糖代谢和脂代谢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该作用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内皮因子和抑制炎症因子功能有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通过ERK信号通路对肺癌H129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王志娟,张明姝,叶丽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898-904.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08
摘要 ( 408 )   [HTML]( ) PDF(1104KB) ( 170 )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PDGF-D)对人肺癌H129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用人肺癌H1299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空载体)和PDGF-D组(转染GV230-PDGF-D质粒),同时设空白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DGF-D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量。H1299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空载体)、PDGF-D组(转染GV230-PDGF-D质粒)、PDGF-D+PD98059组(转染GV230-PDGF-D质粒+ERK抑制剂PD98059)和PD98059组,PD98059终浓度为10 μmol·L-1。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基酶(p-ERK)、细胞外信号调节基酶(ERK)、锌指转录因子Snail、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跨膜黏附糖蛋白CD44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RT-qPCR法检测,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PDGF-D组细胞中PDGF-D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空白组和对照组细胞中无PDGF-D蛋白表达,与空白组和对照组比较,PDGF-D组细胞中PDGF-D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DGF-D组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细胞中p-ERK、Snail、MMP-1和CD4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PDGF-D组比较,PDGF-D+PD98059组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中p-ERK、Snail、MMP-1和CD4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PDGF-D+PD98059组比较,PD98059组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中p-ERK、Snail、MMP-1和CD4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 P<0.01)。

结论

PDGF-D可促进人肺癌H129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ERK信号通路上调Snail、MMP-1和CD44的蛋白表达有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丹参酮ⅡA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32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张洋,陈美月,崔莹,刘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905-914.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09
摘要 ( 318 )   [HTML]( ) PDF(1344KB) ( 104 )  
目的

探讨丹参酮 ⅡA(Tan ⅡA)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干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an ⅡA组和miR-132抑制剂(miR-132 antagomir)组,每组10只。大鼠双重结扎颈总动脉并放入缺氧舱建立缺血缺氧性脑病模型。Tan ⅡA组大鼠造模后腹腔注射Tan ⅡA注射液(24 mg·kg-1),双侧脑室注射2 μg miR-132阴性对照质粒(NC);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miR-132 antagomir组大鼠造模后腹腔注射Tan ⅡA注射液(24 mg·kg-1),双侧脑室注射2 μg miR-132 antagomir;各组大鼠连续注射7 d。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32表达水平和表达强度,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表现, 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高尔基染色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树突棘密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32表达水平和表达强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Tan ⅡA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32表达水平和表达强度明显升高(P<0.05);与Tan ⅡA组比较,miR-132 antagomir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32表达水平和表达强度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Tan ⅡA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an ⅡA组比较,miR-132 antagom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假手术组大鼠海马组织无损伤;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损伤严重;与模型组比较,Tan ⅡA组大鼠海马组织损伤明显改善;与Tan ⅡA组比较,miR-132 antagomir组大鼠海马组织损伤严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Tan ⅡA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Tan ⅡA组比较,miR-132 antagomir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Tan ⅡA组大鼠海马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an ⅡA组比较,miR-132 antagomir组大鼠海马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树突棘密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Tan ⅡA组大鼠海马组织中树突棘密度明显升高(P<0.05);与Tan ⅡA组比较,miR-132 antagomir组大鼠海马组织中树突棘密度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SD-95、GAP-43、MAP-2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Tan ⅡA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SD-95、GAP-43、MAP-2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an ⅡA组比较,miR-132 antagomir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SD-95、GAP-43、MAP-2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结论

Tan ⅡA可上调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32表达,改善新生大鼠神经功能和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以及增加海马神经递质水平、树突棘密度、突触前蛋白、MAP-2和BDNF蛋白表达有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丁酸钠联合电离辐射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郎庆旭,牛雪霜,杨凯文,张韧,王思腾,祖米热提古丽·吾买尔null,王珍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915-921.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10
摘要 ( 435 )   [HTML]( ) PDF(982KB) ( 317 )  
目的

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丁酸钠(NaBt)单独或联合X射线照射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处于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NaBt组、4 Gy X射线照射组和NaBt联合4 Gy X射线照射组。照射后24和48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照射后6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Δψm)和活性氧(ROS)水平;照射后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p21 mRNA表达水平。

结果

照射后24和48 h,与对照组、4 Gy X射线照射组和NaBt组比较,NaBt联合4 Gy X射线照射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照射后48 h,与对照组比较,NaBt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NaBt单独或联合4 Gy X射线作用A549细胞6 h后,与对照组、4 Gy X射线照射组和NaBt组比较,NaBt联合4 Gy X射线照射组细胞Δψm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NaBt组和NaBt联合4 Gy X射线照射组细胞中RO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4 Gy X射线照射组比较,NaBt联合4 Gy X射线照射组细胞中ROS水平升高(P<0.05)。NaBt单独或联合4 Gy X射线作用A549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4 Gy X射线照射组和NaBt组比较,NaBt联合4 Gy X射线照射组细胞中caspase-3 和p2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NaBt组和4 Gy X射线照射组细胞中p21 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

结论

NaBt可以诱导A54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涉及到线粒体凋亡通路的调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炎症状态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SLC7A11和GPX4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乔树伟,李保胜,李效宇,王子璇,李碧榕,董博,孟维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922-928.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11
摘要 ( 675 )   [HTML]( ) PDF(1366KB) ( 164 )  
目的

探讨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刺激的炎症环境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中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的变化,阐明P.g-LPS诱导牙周炎的可能机制。

方法

体外提取并培养hPDLF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鉴定。hPDLFs分为对照组(0 mg·L-1 P.g-LPS)、1 mg·L-1 P.g-LPS组和10 mg·L-1 P.g-LPS组,处理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SLC7A11和GPX4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

结果

RT-qPCR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和10 mg·L-1 P.g-LPS组细胞中TNF-α、IL-6和IL-1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LC7A11和GPX4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和10 mg·L-1 P.g-LPS组细胞中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ROS检测,与对照组比较,1和10 mg·L-1 P.g-LPS组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1 mg·L-1 P.g-LPS组比较,10 mg·L-1 P.g-LPS组细胞中上述各检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炎症环境下hPDLFs中SLC7A11和GPX4表达下调,提示SLC7A11和GPX4表达下调可能与牙周炎发病有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联合LED光照射对口腔变异链球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闫琳琳,朱琳,赵远航,宋嘉卓,邹馨颖,刘新,赵红,张志民,张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929-93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12
摘要 ( 330 )   [HTML]( ) PDF(1023KB) ( 75 )  
目的

探讨对二氧化钛纳米粒子(TiO2NPs)进行锌(Zn)和氮(N)共掺杂时最适掺杂浓度及Zn和N共掺杂TiO2NPs(Zn-N-TiO2 NPs)对口腔变异链球菌的抑制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钛酸丁酯、硝酸锌和氨水分别作为钛(Ti)源、Zn源和N源,利用溶胶-水热法合成TiO2 NPs和不同掺杂浓度的Zn-N-TiO2 NPs,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UV-vis)对纳米粒子进行表征,采用Cure Rite辐射仪对牙科发光二极管(LED)光固化灯进行表征。变异链球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独LED光照组、TiO2NPs组、1%Zn-3%N-TiO2NPs(Zn1)组、3%Zn-3%N-TiO2NPs(Zn3)组、5%Zn-3%N-TiO2NPs(Zn5)组和7%Zn-3%N-TiO2NPs(Zn7)组。将各组纳米粒子与变异链球菌菌液混合(终浓度为2 g·L-1)摇匀。除空白对照组,其他各组采用牙科LED光分别照射1、3和5 min,空白对照组仅用培养基处理,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记录各组平板菌落数。选取抗菌效果最佳组(Zn3组),利用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DPBF)探针检测活性氧(ROS)释放量,分为0 min组、1 min组、3 min组和5 min组,每组取2 g· L-1的Zn3-DPBF溶液100 μL分别采用牙科LED光照0、1、3和5 min,观察各组溶液在波长410 nm处吸收峰值,即代表ROS释放量。变异链球菌分为对照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Zn3组和NAC+Zn3组,LED光照射5 min后避光培养24 h,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计数各组平板菌落数。

结果

成功合成Zn-N-TiO2NPs,晶体结构为锐钛矿型,TiO2NPs组、Zn1组、Zn3组、Zn5组和Zn7组纳米粒子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15.6、11.3、9.8、9.4和7.3 nm;SEM观察纳米粒子为分布均匀的球形颗粒;UV-vis显示Zn3在400~500 nm波长范围内吸光度(A)值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ED光照射5 min时Zn3组菌落数最少(P<0.05)。与0 min组比较,1 min组、3 min组和5 min组Zn3-DPBF溶液在波长410 nm处吸收峰值依次下降,表明各组纳米粒子溶液ROS释放量随光照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与Zn3组比较,NAC+Zn3组菌落数明显增加(P<0.05)。

结论

Zn和N掺杂浓度均为3%的TiO2 NPs(3%Zn-3%N-TiO2NPs)联合LED光照射通过光催化作用能有效抑制口腔变异链球菌的生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悬钩子根多糖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腺线粒体功能的改善作用
代敏敏,常影,许娜,王燕,徐梦,徐文悦,马佳旺,刘文森,陈正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938-945.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13
摘要 ( 422 )   [HTML]( ) PDF(1308KB) ( 86 )  
目的

探讨悬钩子根多糖(RRP)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胰腺线粒体功能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70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选取10只小鼠作为对照组,其余60只小鼠按照高脂肪饮食联合腹腔注射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T2DM小鼠模型。从52只造模成功的小鼠中随机选取50只小鼠分为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RRP组,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每日1次连续10周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每日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每周监测空腹血糖(FBG)水平,每4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连续灌胃10周后,计算各组小鼠 OGTT时间-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空腹胰岛素(FINS)、C肽、胰高血糖素(GC)水平和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取各组小鼠胰腺组织,计算胰腺指数,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胰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精神萎靡,毛发粗糙,自主活动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RRP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精神状态较好,毛发有光泽,自主活动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饮水量和摄食量明显增加(P<0.05),血清FBG水平、OGTT的AUC和HOMA-IR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和高剂量RRP组及二甲双胍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饮水量和摄食量明显减少(P<0.05),OGTT的AUC明显降低(P<0.05),各剂量RRP组小鼠血清FBG水平和HOMA-IR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FINS和C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GC水平明显升高(P<0.05),磷氧比(ADP/O)、呼吸控制率(RCR)、基础呼吸耗氧量和胰腺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和高剂量RRP组及二甲双胍组小鼠血清FINS和C肽水平明显升高(P<0.05),GC水平明显降低(P<0.05),ADP/O和RCR明显升高(P<0.05),各剂量RRP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胰腺指数和基础呼吸耗氧量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胰腺组织中胰岛形状不规则,胰岛细胞大小和数量明显减少,且伴有炎性浸润和坏死;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RRP组和二甲双胍组小鼠胰腺组织中胰岛形态完整,胰岛大小和数量增多,坏死面积减少。

结论

RRP可以通过改善胰腺线粒体功能,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多,进而调节T2DM小鼠的血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来源IL-6通过上调肿瘤细胞中LIF表达对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促进作用
李玮柏,曹娟,郭秀,林欣萍,董春玲,李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946-953.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14
摘要 ( 334 )   [HTML]( ) PDF(1025KB) ( 135 )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来源的白细胞介素6(IL-6)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Cal27细胞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及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OSCC Cal27细胞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细胞用普通培养基孵育,实验组细胞用Cal27细胞上清液孵育得到TAMs,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2组细胞中IL-6 mRNA表达水平及IL-6水平。Cal27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5 μg·L-1 Tocilizumab),对照组直接加入TAMs上清液,实验组提前用IL-6受体(IL-6R)抑制剂Tocilizumab干预后加入TAMs上清液,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2组Cal27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2组Cal27细胞划痕愈合率,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Cal27细胞中LI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RT-qPCR法和ELISA法检测,与对照组Raw264.7细胞比较,实验组TAMs中IL-6 mRNA表达水平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Transwell小室实验,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al27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划痕实验,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al27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1)。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al27细胞中LI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

结论

TAMs来源的IL-6通过上调肿瘤细胞中LIF表达进而促进OSCC Cal27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载TGF-β3甲基丙烯酰化肝素对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邹馨颖,高爽,赵红,刘新,赵远航,宋嘉卓,闫琳琳,张志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954-961.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15
摘要 ( 320 )   [HTML]( ) PDF(1892KB) ( 57 )  
目的

探讨载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甲基丙烯酰化肝素(HepMA)对牙髓干细胞(DPSCs)成骨分化能力的促进作用,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鉴定。合成光固化HepMA水凝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表面形态特征。合成载不同浓度(20、40、60、80和100 μg?L-1)TGF-β3的HepMA(TGF-β3-HepMA),采用其浸提液分别培养hDPSCs 1、3和5 d,同时设对照组,采用 CCK-8 法筛选出载TGF-β3的最适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TGF-β3-HepMA中TGF-β3的累积释放量并绘制药物释放曲线。hDPSCs分为对照组、HepMA组和载最适浓度TGF-β3的 HepMA(TGF-β3-HepMA)组,加入含有相对应浸提液的培养基培养24 h,配制成骨诱导液分别诱导hDPSCs 7、14和21 d,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ALP染色及钙结节形成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成骨相关因子mRNA表达水平。

结果

分离培养的hDPSCs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呈长梭形;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的hDPSCs中 CD105和CD90呈阳性表达,CD34和CD45呈阴性表达,验证本研究中分离培养的细胞为hDPSC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HepMA平均孔径为50~70 μm。ELISA法检测,TGF-β3在7 d内呈突释阶段后缓慢释放,21 d左右达到平衡。CCK-8法检测,与0 μg?L-1 TGF-β3-HepMA组比较,20、40和60 μg?L-1 TGF-β3-HepMA组hDPSCs增殖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故载TGF-β3的最适浓度为60 μg?L-1。成骨诱导7和14 d时,与对照组和HepMA组比较,TGF-β3-HepMA组细胞中ALP染色面积最大且染色颜色最深,14 d时细胞中ALP染色较7 d时更加明显;成骨诱导21 d时,与对照组和HepMA组比较,TGF-β3-HepMA组细胞中茜素红染色的矿化钙结节面积最大。RT-qPCR法检测,培养7和14 d时,与对照组比较,HepMA组和TGF-β3-HepMA组细胞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ALP、骨钙桥素(OCN)和Ⅰ型胶原蛋白(COL-Ⅰ)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HepMA组比较,TGF-β3-HepMA组细胞中 Runx2、ALP、OCN和COL-Ⅰ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

结论

载TGF-β3的HepMA能够提高hDPSCs成骨分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m6A甲基化修饰结合蛋白YTHDF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马琰迪,卢香云,何尚峰,俞雪燕,胡云华,高海霞,陈云昭,禹洁,王文洁,李锋,崔晓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962-970.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16
摘要 ( 527 )   [HTML]( ) PDF(1311KB) ( 385 )  
目的

探讨N6-甲基腺嘌呤(m6A)甲基化修饰结合蛋白YTH结构域连接蛋白2(YTHDF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表达及其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3例ESCC组织和95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YTHDF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YTHDF2蛋白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将体外培养的食管癌Eca109和EC9706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si-NC)和si-YTHDF2组(分别转染si-YTHDF2#1和si-YTHDF2#2)。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YTHDF2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克隆形成数,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迁移细胞数。

结果

YTHDF2蛋白主要表达于ESCC细胞的细胞质,少量表达于细胞核,其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P<0.01)。不同发病年龄和 TNM分期ESCC患者间YTHDF2蛋白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41)。Kaplan-Meier 生存分析,与YTHDF2低表达组比较,YTHDF2高表达组ESCC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P=0.035)。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与对照组比较,si-YTHDF2#1组和si-YTHDF2#2组食管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克隆形成数明显减少(P<0.01)。Transwell 小室实验,与对照组比较,si-YTHDF2#1组和si-YTHDF2#2组食管癌细胞中迁移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

结论

YTHDF2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敲低YTHDF2表达可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迁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杀白细胞毒素基因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分型、耐药性及其生物学特征
额尔德木图null,王艳艳,吕莹莹,陈贵林,王俊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971-978.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17
摘要 ( 524 )   [HTML]( ) PDF(511KB) ( 125 )  
目的

研究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基因分型和生物膜形成能力。

方法

收集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10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进行细菌鉴定和12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试验),采用辅助基因调控子(agr)分型方法进行基因分型,采用PCR法检测pvl基因及其他31种毒力基因,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菌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

结果

100株pvl基因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中,38株为MSSA,62株为MRSA;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奎奴普丁/达福普丁全部敏感,除红霉素以外,MRSA对其他产生耐药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MSSA(P<0.01)。agr基因分型,agr-Ⅰ~Ⅳ均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发现,其中agr-Ⅰ为主要基因型(79.0%),其次为agr-Ⅱ基因型(16.0%);MSSA的agr-Ⅱ基因携带率(81.3%)明显高于MRSA(19.7%)(P<0.01); MRSA的agr-Ⅰ基因携带率(72.2%)明显高于MSSA(27.8%)(P<0.01)。32个毒力基因中,hla和hld基因阳性率均为100%,而edin、etb和pvl基因均阴性。MRSA中sdrEsea、seb、seh、tsst、lukDE、lukM、hlb和mpHLG2-1基因携带率高于MSSA,其中sea和seh基因携带率(56.5%和79.0%)明显高于MSSA(7.9%和60.5%)(P<0.05或P<0.01),而其他18个基因携带率均低于MSSA,其中mpHLG、seo、sed和sej基因的携带率明显低于MSSA(P<0.05P<0.01),MSSA中23.7%(9/38)同时携带≥15个毒力基因,明显高于MRSA[14.5%(9/62)]。MSSA和MRSA产膜株分别占100%(38/38)和85.5%(53/62)(P<0.05)。

结论

pvl基因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以agr-Ⅰ型为主,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MSSA,而MSSA整体毒力基因携带率明显高于MRSA,且MSSA生物膜形成能力高于MRSA。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和生存预测模型构建
牛英杰,查勇,李思嘉,王青,唐诗聪,李红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979-98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18
摘要 ( 391 )   [HTML]( ) PDF(693KB) ( 109 )  
目的

探讨胆管癌(CCA)根治性切除术(根治术)后患者复发和生存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术后生存时间。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行CCA根治术的89例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10和13个月。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对CCA患者DFS和OS的影响;采用R软件进行LASSO回归,评估CCA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患者术后OS,并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效能。

结果

单因素分析,糖尿病(χ2=5.204,P=0.023)、糖类抗原19-9(CA19-9)(χ2=7.694,P=0.006)、糖类抗原125(CA125)(χ2=6.908,P=0.009)、糖类抗原242(CA242)(χ2=10.712,P=0.001)、肿瘤大小(χ2=4.310,P=0.038)和淋巴结转移(χ2=16.883,P<0.001)是影响CCA患者术后DFS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癌胚抗原(CEA)(χ2=5.188,P=0.023)、CA19-9(χ2=9.324,P=0.002)、CA125(χ2=9.568,P=0.002)、CA242(χ2=19.119,P<0.001)、前白蛋白(χ2=4.370,P=0.03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χ2=4.072,P=0.04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χ2=6.401,P=0.011)、碱性磷酸酶(ALP)(χ2=4.682,P=0.045)、淋巴结转移(χ2=11.739,P<0.001)、脉管癌栓(χ2=5.940,P=0.015)、血管侵犯(χ2=4.892,P=0.027)和术后辅助治疗(χ2=4.011,P=0.045)是影响CCA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LASSO回归和Cox多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是CCA根治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67,95%CI=1.192~8.252,P=0.022),淋巴结转移(HR=2.094,95%CI = 1.074~4.083,P=0.030)和术后辅助治疗(HR=0.374,95%CI = 0.190~0.736,P=0.004)是影响CCA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CCA患者的OS,其C-index为0.697,第1、2和5年生存率的AUC分别为0.72(95%CI:0.68~0.88)、0.65(95%CI:0.63~0.81)和0.84(95%CI:0.77~0.91)。

结论

CCA患者预后较差,术后生存率低,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复发和生存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结合有无术后辅助治疗构建的列线图对CCA患者术后的生存期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早期孕妇血清碘和铁水平与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关系
从相国,陈欣欣,吴英,曹梦蝶,李淑湘,陈蕾,沈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988-994.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19
摘要 ( 420 )   [HTML]( ) PDF(476KB) ( 144 )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孕妇血清碘和铁水平与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之间的关系,为指导妊娠早期个体化补碘补铁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来本院初次产检建卡的单胎妊娠孕妇共404名,收集孕妇一般资料并检测血清中血清铁蛋白(SF)、血红蛋白(Hb)、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TPOAb和尿肌酐 (UCr)水平及尿碘浓度 (UIC)。孕妇根据不同碘营养水平分为碘缺乏组(UIC/UCr<150 μg·g-1)、碘充足组(150 μg·g-1≤UIC/UCr<250 μg·g-1)和碘超足量/碘过量组(UIC/UCr≥250 μg·g-1),根据不同铁营养水平分为铁缺乏组(SF<20 μg·L-1)、铁充足组(20 μg·L-1≤SF≤150 μg·L-1)和铁过量组(SF>150 μg·L-1),分别比较各组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和血清TPOAb阳性率以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患病率。

结果

404名孕妇血清中TSH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1.15 mIU·L-1 (0.62 mIU·L-1,1.63 mIU·L-1),FT4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12.96 pmol·L-1(12.06 pmol·L-1,13.96 pmol·L-1),UIC/UCr和SF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58.66 μg·g-1(106.93 μg·g-1,239.41 μg·g-1)和60.93 μg·L-1(33.86 μg·L-1,89.61 μg·L-1)。碘缺乏组和碘超足量/碘过量组孕妇血清中TSH水平明显高于碘充足组(P<0.05),碘超足量/碘过量组孕妇TPOAb阳性率高于碘缺乏组和碘充足组(P<0.05),3组孕妇血清中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铁缺乏组孕妇血清中TSH水平和TPOAb阳性率高于铁充足组和铁过量组(P<0.05),铁缺乏组孕妇血清中FT4水平低于铁过量组(P<0.05)。碘缺乏组和碘超足量/碘过量组孕妇亚临床甲减患病率高于碘充足组(P<0.05);铁缺乏组孕妇亚临床甲减患病率高于铁充足组和铁过量组(P<0.05),铁过量组孕妇亚临床甲亢患病率高于铁缺乏组和铁充足组(P<0.05)。相关性分析,孕妇UIC/UCr比值与TSH和FT4水平无相关性(P>0.05);SF水平与TSH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148,P<0.05),SF水平与FT4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150,P<0.05)。

结论

妊娠早期孕妇碘和铁营养水平与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免疫有关,应及时评估妊娠早期孕妇碘和铁的营养状况,个体化补碘补铁,同时应避免碘和铁过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BRAF V600E基因突变对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姬巍,董健,昌红,杜雪梅,彭洪,谢洪,赵爱民,闫巍,白娟,彭振兴,尹金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995-1002.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20
摘要 ( 433 )   [HTML]( ) PDF(478KB) ( 72 )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临床病理特征和BRAFV600E基因突变的关联性,阐明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因PTC在本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灶部位和数量,淋巴结转移数量和位置;病理学资料,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和包膜侵犯,瘤周纤维包裹,检出砂粒体,脉管和神经受累。检测PTC组织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与PTC患者临床特征、病理学特点和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关联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选择PTC患者321例,其中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者129例(40.2%)。279例(86.9%)患者伴有BRAF V600E基因突变,但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PTC淋巴结转移无关联(P>0.05)。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发病年龄、肿瘤最大径、甲状腺双侧叶多原发灶、检出砂粒体和脉管受侵有关联(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患者年龄(OR=0.729,95%CI:0.600~0.885)、肿瘤最大径(OR=1.796,95%CI:1.326~2.433)、原发灶数量(OR=1.947,95%CI:1.225~3.096)、检出砂粒体(OR=2.578,95%CI:1.037~6.409)和脉管受侵(OR=8.856,95%CI:1.929~40.656)是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结论

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原发灶数量、检出砂粒体和脉管受侵有关联,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无关联。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L-17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VEGF表达的调控作用
何程远,杨红宇,谭钰晶,苏杭,李泓澍,历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1003-1009.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21
摘要 ( 389 )   [HTML]( ) PDF(828KB) ( 104 )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 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调控作用,阐明其相关机制。

方法

收集NSCLC术后石蜡标本55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肺组织和NSCLC组织中IL-17A和CD31的表达,分析IL-17A阳性表达率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IL-17A表达与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选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A549细胞)、外源性重组人IL-17A(rhIL-17A)组、BAY11-7082组(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和联合组(rhIL-17A+BAY11-7082),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IL-17受体A(IL-17RA)、P65、磷酸化P65(p-P65)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 48 h后各组细胞增殖活性。

结果

NSCLC组织中IL-17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低分化组NSCLC患者IL-17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NSCLC组织中IL-17A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r=0.329,P<0.05)。与对照组比较,rhIL-17A组细胞中IL-17RA、p-P65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BAY11-7082组细胞中IL-17RA、p-P65和VEGF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P<0.01);与rhIL-17A组比较,联合组细胞中IL-17RA、p-P65和VEGF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组培养上清液作用HUVECs后,与对照组比较,rhIL-17A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 (P<0.05),BAY11-7082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rhIL-17A组比较,联合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

结论

IL-17A在低分化NSCLC细胞中高表达,其可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VEGF的表达进而促进HUVECs的增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C趋化因子配体20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细胞肝癌预后评估中作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胡连涛,邓文俊,鹿士振,孙跞,李学斌,黎楚豪,王欣然,张春斌,李玥,王伟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1010-101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22
摘要 ( 377 )   [HTML]( ) PDF(1149KB) ( 125 )  
目的

研究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在肝细胞肝癌(LIH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LIHC患者预后的影响,阐述CCL20影响LIHC恶性行为的机制。

方法

采用Rstudio(4.03)软件从癌症基因图谱(TCGA)和UCSC Xena 平台获取LIH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CL20 mRNA表达水平和临床数据,比较CCL20 mRNA在2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利用GEPIA联合GTEx数据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法分析CCL20 mRNA表达水平与LIHC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Pearson 相关分析对LIHC患者CCL20 mRNA表达水平与甲胎蛋白(AFP)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诺谟图和校正曲线分析LIHC患者CCL20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诊断和生存预测情况的相关性。采用TCGA 数据库对LIHC患者癌组织中CCL20 mRNA的表达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分析CCL20 mRNA表达水平与DNA拷贝数突变和DNA甲基化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LIHC患者癌组织中CCL20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Kaplan-Meier 生存分析,CCL20 mRNA低表达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CCL20 mRNA高表达患者(HR=1.789,P<0.01),且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CCL20 mRNA表达水平为LIH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Pearson 相关分析,LIHC患者癌组织中CCL20 mRNA表达水平与AF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CCL20 mRNA表达水平在LIHC患者临床诊断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AUC=0.69,P<0.01),且可有效预测LIHC患者生存率。GSEA分析,CCL20可通过趋化因子、NOD样受体(NL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和Toll样受体(TLR)等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参与LIHC细胞黏附、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和核糖体功能实施等过程。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分析,与正常二倍体组比较,拷贝数丢失组和拷贝数扩增组样本中CCL20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拷贝数丢失组比较,拷贝数扩增组样本中CCL20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CL20 mRNA表达水平与CCL20 DNA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关系(cor=-0.11,P<0.01)。

结论

LIHC组织中CCL20 mRNA表达上调与患者预后不良有明显的关联性,CCL20通过多种信号途径参与LIHC的恶性进程,可作为评估和预测LIHC患者预后和生存的指标之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miR-27a表达对滋养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周立花,胡英,邹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1018-102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23
摘要 ( 389 )   [HTML]( ) PDF(1564KB) ( 123 )  
目的

探讨复发性流产(RM)患者绒毛组织中miR-27a的表达,阐明其对滋养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收集17例RM患者(RM组)和正常妊娠妇女(健康对照组)的绒毛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绒毛组织中miR-27a表达水平。体外培养人绒毛滋养细胞HTR-8/SVneo,利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将miR-27a模拟物(miR-27a mimic)、miR-27a抑制剂(miR-27ainhibitor)和miR-27a阴性对照(miR-NC)序列转染入滋养细胞中,同时设不转染的对照组,RT-qPCR法检测转染效率后,分别采用CCK-8法和EdU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和EdU阳性细胞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不同细胞周期细胞百分率,Annexin Ⅴ-FITC/PI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miR-27a的作用靶基因,筛选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进行验证,采用荧光素酶靶基因报告实验、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iR-27a与Cyclin D1和IGF1的调控关系。采用RT-q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RM组和健康对照组受试者绒毛组织中Cyclin D1和IGF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miR-27a与Cyclin D1和IGF1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M组患者绒毛组织中miR-27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 miR-27a mimic组细胞中miR-27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miR-27a inhibitor组细胞中miR-27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miR-NC组细胞中miR-27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miR-27a mimic组细胞增殖活性和S期细胞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5),G0/G1期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而miR-27a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活性和S期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升高(P<0.05),G0/G1期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miR-NC组细胞中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靶基因报告实验、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证实miR-27a能靶向抑制Cyclin D1和IGF1的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M组患者绒毛组织中Cyclin D1和IGF1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 P<0.01),且RM患者绒毛组织中Cyclin D1和IGF1 mRNA表达水平与miR-27a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214, P<0.05; r=-0.307,P<0.05)。

结论

在RM患者绒毛组织中异常升高的miR-27a可能通过靶向调控Cyclin D1和IGF1的表达,阻滞滋养细胞的周期进展,抑制其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医学
抗Jo-1抗体和抗SRP抗体共存皮肌炎并发干燥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谭声海,袁艺,张彦东,谷三炜,姜振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1028-1034.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24
摘要 ( 430 )   [HTML]( ) PDF(1084KB) ( 96 )  
目的

分析1例抗Jo-1抗体和抗信号识别颗粒(SRP)抗体共存皮肌炎(DM)并发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经过,为该类罕见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1例抗Jo-1抗体和抗SRP抗体并存DM并发S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各项信息,包括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和随访信息等,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复习。

结果

患者,女性,52岁,因间断咳嗽、咳痰和气短伴全身乏力2个月,门诊以“间质性肺炎”收入院,双手轻度“技工手”样改变,四肢肌力3级。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升高,抗Jo-1抗体和抗SRP抗体阳性,影像学提示肺间质改变,肌肉病理学检查提示肌肉组织萎缩、变性和炎细胞浸润,唇腺病理学检查提示为口腔干燥症,临床诊断为DM并发SS,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5个月,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水平降至正常,DM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结论

双抗体阳性DM并发SS发病率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累及肺脏,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和肌酶谱检测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本例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有效。在此类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族多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宋丽娜,吴春月,秦清岩,楚天舒,刘麒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1035-1039.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25
摘要 ( 338 )   [HTML]( ) PDF(635KB) ( 126 )  
目的

分析家族多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OKC)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收集2例OK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分析病情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并对与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相关的多发性OKC的临床表现和诊疗进展等进行探讨。

结果

患者1,女性,32岁,临床表现为眶距宽伴多发性OKC;左下颌骨OKC分别行刮治术、开窗减压术和刮治术+囊肿外围磨除部分骨质手术治疗;7年前左上颌骨病变行囊肿刮治术并磨除囊肿外围部分骨质,随访无复发;最近一次随访发现右上颌和右下颌骨出现放射性低密度影,考虑为新发囊肿,观察随诊。患者2为患者1的女儿,9岁,临床表现为额部突出,眼距宽,左眼角区及左颈部大量黑色素痣伴多发OKC。患儿6岁时拍摄颌骨曲面断层片未发现颌骨异常,半个月前因治牙拍摄颌骨曲面断层片发现左、右下颌骨低密度影;行双侧下颌骨囊肿摘除术,并拔除囊内累及牙33和47,囊肿外围磨除部分骨质。术后半月复查见创口愈合良好,现随访中

结论

NBCCS作为一种有家族遗传倾向的系统性疾病,通常以多发性OKC为首要表现。临床上发现多发性OKC患者,建议筛查家族多发性OKC和NBCCS的可能性,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肺黏液表皮样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江洋,彭昭文,易舒婧,尤海玲,冯高飞,刘传波,胡凯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1040-1044.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26
摘要 ( 658 )   [HTML]( ) PDF(609KB) ( 137 )  
目的

分析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手段和预后,为该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 1 例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结果

患者,男性,59 岁,因“诊断肺癌1年余,乏力1周”入院。查体,双胸廓对称,双肺语音震颤无增强,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根据既往史明确诊断为肺黏液表皮样癌。入院时胸部 CT 片提示右上肺纵隔旁见团块影,密度减低,CT值为29~43 Hu,胸膜边缘模糊,大小为68 mm×40 mm,增强后动脉期CT值为73 Hu,静脉期CT值为83 Hu。右肺门及纵隔可见淋巴结影。既往右肺肿物根治性切除术后,化疗后复发,且不能耐受继续化疗和靶向治疗,遂行CT引导下右肺肿物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病灶明显缩小,密度减低,CT值为34 Hu,大小为23 mm×26 mm,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较前缩小。

结论

肺黏液表皮样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癌,可无明显阳性体征,高级别肺黏液表皮样癌患者术后易复发,化疗效果差,缺乏疗效确切的靶向药物。氩氦刀冷冻治疗可局部消融病灶,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el Nido停搏液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廉海星,王巍,林柏松,陈晨,孙雪峰,李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1045-1050.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27
摘要 ( 478 )   [HTML]( ) PDF(449KB) ( 75 )  
目的

分析在单纯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Del Nido停搏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Del Nido停搏液与4∶1含血停搏液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为心脏停搏液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在本院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51例,其中应用Del Nido停搏液30例(DN组),应用含血停搏液21例(血灌组)。收集2组患者术中主动脉阻断(ACC)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停搏液灌注次数及总量、自动复跳情况、术中输血量、血液生化指标、手术时间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观察2组患者术后出现房颤、心肌梗死和胸骨后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

DN组和血灌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灌组比较,DN组患者术中停搏液灌注次数、灌注量和术中输血量均明显减少(P<0.01),自动复跳率明显升高(P<0.01)。转机前后2组患者钾离子、血糖、血红蛋白、乳酸水平和红细胞压积,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肌酐水平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el Nido停搏液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心肌保护效果明确,与常规含血停搏液比较可减少停搏液灌注总量及灌注次数,复跳率更高,并且能够降低围术期输血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dYAG 激光照射辅助牙周再生术治疗牙周炎伴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丁子清,刘秀艳,王维倩,尹笑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1051-105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28
摘要 ( 463 )   [HTML]( ) PDF(513KB) ( 105 )  
目的

分析Nd∶YAG激光照射辅助牙周再生术治疗牙周炎伴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为Nd∶YAG激光照射治疗该类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于本院牙周黏膜科门诊就诊的76例接受牙周再生术治疗的牙周炎伴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组(对照组)和Nd∶YAG 激光照射辅助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组(实验组),每组38例。2组患者均接受牙周再生术,实验组患者术中采用Nd∶YAG激光处置根分叉区。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时牙周探诊深度(PPD)、垂直附着丧失(CAL-V)、水平附着丧失(CAL-H)、出血指数(BI)和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HPD),采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患者的垂直骨丧失(BL-V)和水平骨丧失(BL-H),计算咀嚼效率。

结果

2组患者术前PPD、CAL-V、CAL-H、BI、BL-V和BL-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和12个月时2组患者PPD、CAL-V、CAL-H、BI、HPD、BL-V和BL-H均呈下降趋势,且术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和12个月时2组患者咀嚼效率呈升高趋势,且术后实验组患者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在牙周炎伴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的牙周再生术治疗中,采用Nd∶YAG 激光照射辅助治疗,可有效增强牙周再生术治疗效果,减轻牙周炎症,促进牙周组织愈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牙修复失败患者再行多学科联合美学修复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夏德庚,张庆宇,矫君君,徐庭瑞,张天翼,仲杨,赵竹兰,马宁,张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1058-1064.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29
摘要 ( 751 )   [HTML]( ) PDF(740KB) ( 71 )  
目的

探讨前牙区美学修复的难点及相应解决办法,阐明多学科联合治疗对前牙区美学修复的重要意义,为临床同类疑难病例的诊治提供经验和参考。

方法

选择1例因前牙区连冠修复失败后再行多学科联合美学修复并随访观察3年的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从“粉白美学”角度分析多学科联合治疗对前牙区连续多颗患牙进行美学修复的效果。

结果

患者,女性,30岁,因12-22连冠修复体反复脱落就诊。12-22牙冠呈预备体形态,X线片示12、21和22硬骨板清晰,牙槽嵴顶-釉牙骨质界<2 mm,11远中牙槽骨呈角形吸收至颈1/3,11、21和22已行根管治疗,伴有继发龋;11牙周探诊深度唇侧为8 mm,远中5 mm,近中及腭侧为3 mm,呈窄而深的远中邻唇二壁骨缺损,松动Ⅲ°;12、21和22龈缘轻微红肿,探诊深度<3 mm,动度(-)。拟行12、21和22牙冠延长术,拔除11并同期行位点保存术,3个月后行上颌2-2固定桥修复。因患者个人原因未能完成固定桥修复。11个月后患者提出改行11种植修复。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CBCT)示11唇舌向牙槽骨宽度<5 mm,12、21和22牙龈向冠方增生与肩台平齐。拟行12、21和22牙龈成形术后单冠修复,11种植修复并在其唇侧同期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术后龈缘位置稳定,种植区骨量充足,12-22全瓷单冠色泽形态近似天然牙,牙槽嵴丰满度良好,牙龈色粉质韧无炎症表现,龈缘呈左右对称的连续贝壳状。

结论

多学科联合治疗为前牙区连续多颗牙的美学修复难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不仅可较好地恢复患者的发音和咀嚼功能,而且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美学效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查研究
结直肠癌患者一级亲属对结直肠癌筛查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孙艳,董新华,李东颖,郑庆芬,杨荟玉,刘冰熔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1065-1070.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30
摘要 ( 366 )   [HTML]( ) PDF(429KB) ( 96 )  
目的

调查结直肠癌(CRC)患者一级亲属(FDRs)对CRC筛查的认知现状,探讨CRC筛查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

采用目标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本院结直肠外科进行CRC手术治疗且术后经病理诊断为CRC的患者的FDRs 49名(年龄40~75岁),对FDRs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调查数据,分析FDRs对CRC筛查的认知现状。

结果

CRC患者FDRs中40~50岁者21名,51~75岁者28名;男性27名,女性22名;CRC患者的子女31名,兄弟姐妹10名,父母8名。26.5%(13/49)FDRs知晓“FDRs的CRC发病风险增加”,22.4%(11/49)FDRs“过去5年内做过结肠镜检查”。75.5%(37/49)FDRs无“医务人员建议大于40岁行结肠镜检查”。年龄40~50岁、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和居住地为城市者“FDRs的CRC发病风险增加”知晓率和“过去5年内做过结肠镜检查”率高于51~75岁、大专以下学历和农村居住者(P<0.05)。过去5年内未做过结肠镜检查的38名CRC患者FDRs中,认为“无身体不适症状不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恐惧结肠镜检查过程和认为结肠镜检查繁琐费时等是影响FDRs进行结肠镜筛查的主要原因;经过沟通,22名FDRs(57.9%)改变了认知,愿意接受结肠镜筛查。

结论

CRC患者FDRs对CRC筛查的认知严重不足。加大CRC筛查的健康宣教力度和医保政策的支持,是提高CRC筛查率的重要措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肠道微生态对肠道免疫稳态和表观遗传修饰的调控作用及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陈海彬,周红光,邱雯莉,李文婷,周洪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1071-1078.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31
摘要 ( 276 )   [HTML]( ) PDF(455KB) ( 125 )  

肠道微生态与结直肠癌(CRC)发生发展的关系目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参与了结直肠黏膜缓慢发展成腺瘤和息肉,最终演变成CRC的整个过程,CRC患者存在肠道微生态紊乱的现象,CRC是宿主肠道免疫稳态失衡和表观遗传变异的积累。现全面回顾性分析最近的相关研究,探讨肠道微生态对肠道免疫稳态和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及与CRC发生发展的关系,重点从肠道微生物和肠道微生物源代谢调节物2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更有效地对CRC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和管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炎性标志物对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叶德宇,杨帅,赵龙龙,孟宪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1079-1087.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32
摘要 ( 487 )   [HTML]( ) PDF(507KB) ( 330 )  

炎症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Toll蛋白家族及其下游的核因子κB(NF-κB)在肿瘤炎症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构成的炎性标志物对多种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可被诱导为不同的表型,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或细胞毒物质在抗肿瘤或促肿瘤中发挥复杂的作用。血小板及其衍生分子异常激活后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了肿瘤的进展和免疫逃逸。T淋巴细胞亚群众多,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执行者,在肿瘤免疫编辑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T淋巴细胞疗法和纳米颗粒与T淋巴细胞的结合展现了T淋巴细胞的治疗潜力,是未来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如何促进CD8+T淋巴细胞的杀伤效应、减弱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肿瘤免疫抑制和逆转耗竭T淋巴细胞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现对炎症相关指标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与恶性肿瘤的相互作用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构建更加完善的恶性肿瘤诊治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对牙周炎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孔晨,杨楠,王珏,隋欣,刘志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1088-1093.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33
摘要 ( 408 )   [HTML]( ) PDF(407KB) ( 149 )  

牙周炎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菌斑附着和牙石堆积等外源性刺激为其主要致病因素,但牙周炎发生与否和牙周组织损伤的程度及范围与机体的应答反应有密切关联。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参与了牙周组织的破坏和重塑,MMPs主要由结缔组织、促炎细胞和子宫胎盘细胞产生,家族内部成员在牙周炎症期间表达上调,并通过直接对牙周组织中细胞外基质蛋白进行降解,并对信号传导分子(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进行加工,调节其生物学功能,间接造成炎症破坏,TIMPs作为MMPs的天然和内源性抑制剂,可以抑制MMPs酶原活化和MMPs活性,二者之间失衡可促进牙周病的进展。现就MMPs及其抑制物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和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阐述其在牙周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探索牙周炎的发病过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为牙周炎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肠道菌群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王凯新,董晓梦,苏毅鹏,陈金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  1094-1100.  DOI: 10.13481/j.1671-587X.20220434
摘要 ( 700 )   [HTML]( ) PDF(467KB) ( 556 )  

人体的肠道菌群是一个数量巨大的动态种群合集,且在每个个体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肠道菌群的定植从怀孕期间开始,分娩后受药物、饮食和压力等因素影响形成了个体的菌群差异,并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菌群结构保持稳定。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菌群与抑郁障碍有密切关联,该关联源于肠道和大脑之间的双向通信系统,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脑 (MGB)轴, MGB轴在维持大脑和肠道的正常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中枢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神经递质、神经调节物质、肠黏膜屏障和血脑屏障途径。基于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的密切关系,如何逆转肠道菌群失调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肠道菌群干预治疗,即通过益生元、益生菌和粪菌移植(FMT)等方法来改善肠道菌群状态,可能为抑郁症提供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现对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之间的相互影响、肠道菌群失调在抑郁症发病中的可能机制和肠道菌群干预治疗抑郁症的初步尝试进行全面综述,旨在更好地了解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的关系,为探索抑郁症的防治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