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ISSN 1671-587X
CN 22-1342/R
主 任:李欣欣
编 辑:姜瑾秋 韩宏志 官 鑫
陈思含 李昕蔚
电 话:0431-85619279
E-mail:xuebao@jlu.edu.cn
地 址: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邮编:130021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JLDXXBYXB
随时查询稿件状态
获取最新学术动态
目录列表
2012年, 第3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2-05-28
基础研究
电离辐射对成纤维细胞中透明质酸蛋白及透明质酸酶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刘姗姗|高瀚男|张连波|宋文刚|孙颖|孙世龙|高庆国
J4. 2012 (3):  393-398. 
摘要 ( 1084 )   [HTML]( ) PDF(1343KB) ( 319 )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成纤维细胞中透明质酸(HA)蛋白及透明质酸酶1(HAase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0.5、1.0、2.0、4.0和6.0 Gy X射线照射,作为 5个剂量组,同时设假照射对照组(0 Gy)。透射电镜观察0、2.0、4.0和6.0 Gy X射线照射后48 h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0、0.5、1.0、2.0、4.0、和6.0 Gy X射线照射后24及48 h成纤维细胞中HA蛋白及HAase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2.0 Gy X射线照射后48 h细胞染色质凝聚,有空泡形成;4.0 Gy X射线照射后48 h细胞核凹陷、染色质断裂;6.0 Gy X射线照射后细胞核凹陷、染色质固缩、出现空泡,部分胞浆溶解。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24 h HA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与0 G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2.0 Gy X射线照射后48 h HA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4.0和6.0 Gy组与 0 G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6.0 Gy X射线照射后24  h HAase1 mRNA水平明显增高,与0 G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4.0和6.0 Gy X射线照射后48 h HAase1 mRNA水平明显增高,与0 G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离辐射可诱导人成纤维细胞中HA蛋白表达和HAase1 mRNA水平增高,可能对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辐射诱导的重组载体pEgr1-hsTRAIL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杨艳明|刘林林|刘念|王志成
J4. 2012 (3):  398-403. 
摘要 ( 1070 )   [HTML]( ) PDF(1994KB) ( 432 )  

目的:构建Egr1介导的人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hsTRAIL)重组表达载体pEgr1-hsTRAIL,探讨其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Egr1介导的hsTRAIL重组载体,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A549细胞,给予6 Gy X射线照射。实验分为对照(Control), pEgr1-hsTRAIL、6 Gy X射线和pEgr1-hsTRAIL+6 Gy X射线组。ELISA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hsTRAIL的表达,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成功构建Egr1调控的hsTRAIL重组载体pEgr1-hsTRAIL,质粒转染后经6 Gy X射线照射,对照组、6 Gy组和pEgr1-hsTRAIL组hsTRAIL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而pEgr1-hsTRAIL+ 6 Gy组随时间延长hsTRAIL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8 h达到峰值;pEgr1-hsTRAIL组A549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6 Gy和pEgr1-hsTRAIL+ 6 Gy组A549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Egr1-hsTRAIL+ 6 Gy组降低更明显(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pEgr1-hsTRAIL组A549细胞各期百分比变化不明显,而6 Gy和pEgr1-hsTRAIL+ 6 Gy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G2/M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S期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各期细胞百分比在6 Gy和pEgr1-hsTRAIL+ 6 Gy组基本一致;与对照组比较,pEgr1-hsTRAIL组A549细胞凋亡百分比无明显变化,而6 Gy和pEgr1-hsTRAIL + 6 Gy组A549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其中pEgr1-hsTRAIL+ 6 Gy组增加更明显。结论:成功构建Egr1介导的hsTRAIL重组表达载体pEgr1-hsTRAIL,其能够增加辐射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而对细胞周期分布影响不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组钩端螺旋体多抗原位点同源合成基因的表达及其抗原性鉴定
张士尧|浦昀|徐坤|李金华|原野|鞠文|李娟
J4. 2012 (3):  404-408. 
摘要 ( 921 )   [HTML]( ) PDF(2455KB) ( 281 )  

目的:构建重组钩端螺旋体(钩体)优势抗原表位原核表达系统,以期获得高纯度的钩体优势抗原表位重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钩体快速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表达质粒pET-rLP。经IPTG诱导后,获得高效表达带组氨酸标签的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融合蛋白,包涵体蛋白经尿素变性溶解,采用镍离子亲和纯化,利用SDS-PAGE、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ELISA法鉴定。结果:在相对分子质量为20 000处有1条特异性蛋白条带,为重组钩体优势抗原表位融合蛋白;ELISA结果显示其可与钩体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而与其他血清无交叉反应。结论:成功构建重组钩体优势抗原表位原核表达系统,并获得高纯度的重组钩体优势抗原表位融合蛋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生成素1在小鼠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田学超|王守堂|李当当|张璐|白志坤|郭斌|岳占碰
J4. 2012 (3):  409-413.  DOI: R318.16
摘要 ( 819 )   [HTML]( ) PDF(2431KB) ( 311 )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1(Ang-1)在小鼠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小鼠卵泡发育、排卵以及黄体形成与退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性成熟模型、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CG)诱导的卵泡发育模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的排卵模型以及黄体形成和退化模型,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Ang-1在不同模型的小鼠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Ang-1 mRNA在小鼠出生后第10和20天表达较低;在出生后第25天,Ang-1 mRNA的表达量升高,与第10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之后Ang-1表达逐渐降低。在注射eCG后,Ang-1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0 h组,在48 h表达量达到最高值(P<0.01)。注射hCG后3、5和9 h,Ang-1 mRNA表达量降低;而在hCG注射后0.5和7.0 h,Ang-1的表达量较高;各组与0.5 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ng-1 mRNA在hCG注射后1~15 d均有表达,且在注射后5~15 d,Ang-1的表达逐渐升高,与1 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注射hCG后第15天,Ang-1的表达水平最高。结论:Ang-1可能参与了小鼠卵泡发育、排卵和黄
体形成与退化的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暴露式与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及其效果比较
苗雨丹,董春玲,刘玲,夏长丽,苏略,李波
J4. 2012 (3):  414-418. 
摘要 ( 1255 )   [HTML]( ) PDF(3063KB) ( 476 )  

目的:比较暴露式与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的各种指标,确立更有效的气管滴注方法。方法:45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暴露组和暴露组,每组15只。以脂多糖(LPS)作为刺激物,非暴露组和暴露组小鼠分别采用非暴露式和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ALI模型,造模后24 h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生化指标检测、BALF细胞分类计数、肺湿/干重(W/D)比值测定以及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暴露组小鼠造模的成功率(100%)高于非暴露组(86.7%)。与对照组比较,非暴露组和暴露组小鼠BALF中总蛋白浓度、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中性粒细胞数量以及肺W/D比值显著升高(P<0.05);暴露组小鼠BALF总蛋白浓度、ALP和LDH活性、中性粒细胞数量以及肺W/D比值明显高于非暴露组(P<0.05)。非暴露组小鼠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水肿;暴露组小鼠主要表现为渗出性肺水肿。结论: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对于建立小鼠ALI模型更有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半乳糖对仔鼠脂质过氧化、听力和耳蜗毛细胞的损伤及其机制
郝帅|于飞|杨博|闫艾慧|姜学钧
J4. 2012 (3):  419-422. 
摘要 ( 719 )   [HTML]( ) PDF(2213KB) ( 353 )  

目的:观察孕期和哺乳期D-半乳糖暴露对仔鼠脂质过氧化、听力功能和耳蜗毛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阐明其与仔鼠听力障碍-机体脂质过氧化增强之间的关系。方法: 12只成功受孕大鼠随机分为D-半乳糖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自妊娠6 d起,对照组孕鼠给予普通饲料,D-半乳糖组孕鼠给予普通饲料配30% D-半乳糖的混合饲料。仔鼠出生后21 d,检测仔鼠血清D-半乳糖、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检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情况,应用硝酸银染色全耳蜗铺片观察仔鼠毛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孕期和哺乳期D-半乳糖暴露致仔鼠全血SOD、GSH-Px和G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D-半乳糖组仔鼠血浆MD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D-半乳糖组仔鼠在各频率上DPOAE幅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D-半乳糖组仔鼠耳蜗外毛细胞结构受损,且数目缺失。结论:D-半乳糖可诱导仔鼠氧化损伤和听觉发育损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淫羊藿苷与淫羊藿次苷Ⅱ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包宇|杨建雄,孙润广
J4. 2012 (3):  423-428. 
摘要 ( 1019 )   [HTML]( ) PDF(2036KB) ( 294 )  

的:检测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阐明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机制。方法: 以抗坏血酸(Vc)、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为阳性对照,测定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Ⅱ和BHT对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铁氰化钾还原法测定其还原力;利用NADH-NBT-PMS系统测定其对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率;2-脱氧-D-核糖降解法测定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其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β-胡萝卜素-亚油酸自氧化体系测定其总抗氧化能力。结果:不同样品对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淫羊藿次苷Ⅱ清除DPPH?的能力较淫羊藿苷强(P<0.05)。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在浓度梯度范围内对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均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与同浓度的BHT比较,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对O2-?的清除率较低,且淫羊藿苷的清除能力略低于淫羊藿次苷Ⅱ。      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在浓度为0.1~0.5 g.L-1时对OH?清除率分别为(16.76±0.35)%~(40.56±1.46)%和(15.65±0.72)%~(28.51±0.91)%。当浓度为0.9 g.L-1时,淫羊藿苷、Vc和淫羊藿次苷Ⅱ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为(58.79±1.56) %、(75.05±2.12)%和 (37.82±1.43)%。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不再有显著的增加。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Ⅱ和标准品Vc还原力均表现出浓度依赖性。30~120 min内淫羊藿次苷Ⅱ的抗氧化活性均低于淫羊藿苷和BHT(P<0.05或P<0.01)。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在体外抗氧化的各项指标中表现出的抗氧化活性均弱于Vc和BHT。结论: 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Ⅱ在清除DPPH?、O2-?、OH?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总抗氧化能力和还原力方面,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热敏瞬时受体通道1基因转染对猫角膜内皮细胞P27蛋白表达的影响
王莉,李鹏,杜兆江
J4. 2012 (3):  429-432. 
摘要 ( 981 )   [HTML]( ) PDF(2175KB) ( 312 )  

目的: 探讨人热敏瞬时受体通道1(TRP1)基因转染对猫角膜内皮细胞P27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热敏TRP1基因对角膜内皮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为该基因应用于人角膜内皮细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只健康足月幼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麻醉后取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培养,培养后实验组细胞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人热敏TRP1基因,对照组采用5.0 μL PBS代替表达载体加入培养基。RT-PCR观察人热敏TRP1基因mRNA表达水平, Western blotting观察猫角膜内皮细胞内P27蛋白的表达。继续培养96 h观察目的基因转染对细胞分裂再生活性的影响。结果:细胞培养、加热后钙离子流入明显增多;人热敏TRP1基因转染后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条带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2.21,P=0.037);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实验组P27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21);实验组和对照组有丝分裂指数、G1期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6,χ2=4.18,P<0.05)。结论: 人热敏TRP1基因转染可以增加猫角膜内皮细胞P27蛋白表达,抑制角膜内皮细胞增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刺激延髓外侧网状核对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的下行性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韩曼|刘晓华|孙娜|杜剑青
J4. 2012 (3):  433-437. 
摘要 ( 736 )   [HTML]( ) PDF(2712KB) ( 313 )  

目的:观察电刺激延髓外侧网状核 (LRN) 对大鼠心包内辣椒素 (IC) 诱发心脏-躯体运动反射 (CMR) 的下行性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电刺激组、电刺激+鞘内注射3 g.L-1育亨宾组、电刺激+鞘内注射5 g.L-1育亨宾组和电刺激+鞘内注射溶媒组,观察各组处理因素干预后大鼠IC诱发CMR的脊斜方肌肌电(EMG)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电刺激(10、20和30  μA)LRN能够抑制EMG,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抑制效果也加强,EMG分别下降到对照组的51.41%、21.11%和1.43%,(P<0.001),同时伴有或不伴有血压的改变;与电刺激组比较(10  μA),鞘内注射肾上腺素能α2受体拮抗剂育亨宾(3和5 g.L-1)部分逆转了电刺激LRN对CMR的抑制作用,EMG从41.34%分别升高到72.40%和78.73%(P<0.01)。结论:电刺激LRN对CMR具有下行性抑制作用,脊髓水平的α2受体参与了其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和鉴定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汪田甜|贾昌昌|张琪, 董敏|李星|陈冠中|吴祥元
J4. 2012 (3):  438-442. 
摘要 ( 865 )   [HTML]( ) PDF(3316KB) ( 306 )  

目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原代肝癌相关成纤维细胞(hCAF),阐明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纯化人hCAF, 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其相关蛋白标记物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Hep3B经hCAF上清处理后的增殖速度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hCAF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在肝癌组织标本中成功分离出hCAF,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hCAF特异性地高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CK8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证实,经hCAF上清处理后的Hep3B细胞增殖量为完全培养基处理48 h细胞增殖量的126.0%、125.0%及120.5%,细胞增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经hCAF上清处理后的Hep3B细胞增殖速度及细胞周期中处于S期的细胞数目均高于完全培养基处理的Hep3B细胞(P<0.05)。hCAF与Hep3B共同接种至裸鼠皮下的成瘤体积[(1.34±0.52) cm3]明显大于单独接种Hep3B组[(0.51±0.09)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AF可以明显促进肝癌细胞系Hep3B的生长,其可能在肝癌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肝X受体激动剂ATI-829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彭璐|赵兴山|谢景田|彭大成|兰玲
J4. 2012 (3):  443-446. 
摘要 ( 858 )   [HTML]( ) PDF(2782KB) ( 303 )  

目的: 观察新型肝X受体激动剂ATI-829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的血糖、体质量和摄食量及NOD小鼠1型糖尿病发生率的影响,为ATI-829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15只12周龄雄性KKAy 2型糖尿病小鼠分为溶媒对照组、吡格列酮治疗组和ATI-829治疗组。每周进行1次血糖、体质量和摄食量的监测,共给药2周。40只6周龄的雌性1型糖尿病NOD小鼠分为溶媒对照组、传统肝X受体激动剂T1317治疗组和ATI-829治疗组,共给药8周,从小鼠20周龄起,每2周监测1次血糖水平,持续监测至34周龄。结果:在KKAy2型糖尿病小鼠实验中,治疗1周后,各组小鼠血糖水平、体质量和摄食量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吡格列酮治疗组血糖浓度由(30.11±3.94) mmol.L-1降至(14.00±2.78) mmol.L-1,小鼠体质量由(36.96±1.17) g升高到(41.14±0.99) g,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I-829治疗组血糖浓度由(33.28±1.89) mmol.L-1降至(15.89±1.06) mmol.L-1,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体质量由(37.82± 0.96) g降至(37.11±0.26) g,但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吡格列酮和ATI-829均不影响小鼠摄食量。在1型糖尿病NOD小鼠实验中,溶媒对照组最终小鼠糖尿病发病率为50%,T1317治疗组发病率达90%,而ATI-829 治疗组无小鼠发病,T1317组和ATI-829治疗组发病率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肝X受体激动剂ATI-829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且不诱导其体质量增加,同时亦可降低小鼠1型糖尿病的发生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参皂苷Rb1对A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王洪财|蒋玉萌|赵 雪|王 宁|高 迪|关 铭|张惊宇|杨子超
J4. 2012 (3):  447-450. 
摘要 ( 1152 )   [HTML]( ) PDF(2721KB) ( 299 )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1对A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经Aβ淀粉样蛋白损伤建立细胞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Aβ淀粉样蛋白诱导损伤对照组(损伤对照组)、Rb1低剂量组(10 mg/L)、Rb1中剂量组(50 mg/L)及Rb1高剂量组(100 mg/L),应用MTT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生长增殖活力,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化学发光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内caspase-3活性。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损伤对照组和Rb1低、中及高剂量组神经元生存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损伤对照组下降最明显;与损伤对照组比较,Rb1中、高剂量组神经元生存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损伤对照组、Rb1低、中剂量组的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其中损伤对照组增加最明显;损伤对照组与Rb1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对照组caspase-3活性与Rb1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Rb1对Aβ淀粉样蛋白诱导性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实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谷 成|贾玉洁|闵连秋
J4. 2012 (3):  451-455. 
摘要 ( 1132 )   [HTML]( ) PDF(3352KB) ( 322 )  

目的:从内质网应激(ERS)的角度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SG)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并阐明其机制。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通过高脂高糖饮食4周、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5.0 mg/kg制备T2DM大鼠模型,将制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RSG组、RSG+GW9662组,每组18只。各组经给药预处理后,均通过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手术步骤同上,但不插入线栓。大鼠于脑缺血后24 h处死,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RT-PCR法检测GRP78 mRNA和CHOP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SG组大鼠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SG+GW966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SG组GRP78表达明显增加(P<0.01);CHOP表达降低(P<0.01);RSG+GW9662组GRP78表达无明显降低(P>0.05);CHOP的表达略增高(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RSG对T2DM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GRP78的表达和拮抗CHOP的表达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脂多糖所致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国兴|孙 宇|孙 霓|李秀江| 杜玉君
J4. 2012 (3):  456-460. 
摘要 ( 910 )   [HTML]( ) PDF(2259KB) ( 335 )  

目的:利用内毒素(LPS)建立大鼠肝脏损伤模型,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防治LPS引起的肝脏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EPO对照组、LPS组和LPS+EPO组,每组10只。LPS组、LPS+EPO组大鼠尾静脉注射LPS(10 mg/kg)建立肝损伤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 30 min后,LPS+EPO组和EPO对照组给予rhEPO(5 000 U/kg) 经尾静脉注射,其余2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在LPS注射后6和24 h每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在第24小时处死其余大鼠,制备肝组织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结构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肝脏超微结构改变。应用免疫印记方法检测大鼠丙氨酸转氨酶(AKT)、磷酸化丙氨酸转氨酶(P-AKT)和核因子-κB (NF-κB)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LPS+EPO组大鼠血清ALT、AST和TNF-α水平升高(P<0.05);LPS组升高显著多于LPS+EPO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LPS组AKT和NF -κB表达增强;与LPS组比较,LPS+EPO组P-AKT及NF -κB表达下降。光镜下可见LPS组肝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肿胀坏死;LPS+EPO组亦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肿胀,但较LPS组轻微。电镜下LPS组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微绒毛消失、肝细胞空泡化;LPS+EPO组细胞损伤表现相似,但较LPS组轻微。结论:EPO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减轻组织退变有效地保护LPS所致的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AKT/ NF -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ATA4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赵东海|罗树立|李大鹏
J4. 2012 (3):  461-464. 
摘要 ( 1154 )   [HTML]( ) PDF(2675KB) ( 439 )  

目的: 研究锌指转录因子(GATA4)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构建GATA4-pEGFP基因质粒,体外分离培养大鼠MSCs,利用脂质体将质粒转染入MSCs。40只SD大鼠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于术后10 d测定心功能指标。将模型鼠随机分为MSCs 组和DMEM组,每组各20只。MSCs 组将GATA4-pEGFP基因修饰的MSCs植入心肌梗死后10 d大鼠心肌梗死区,DMEM组同时注射等体积无血清DMEM于心肌梗死区。移植注射后4周,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和左室缩短分数(FS)。结果: 体外分离培养的MSCs呈梭形或条形,贴壁生长 。 GATA4-pEGFP重组基因质粒转染MSCs 2周后,可见细胞中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移植4周后,MSCs组大鼠LEVF(85%±7%)明显高于DMEM组(47%±4%)(P<0.01); MSCs组大鼠FS(52%±6%)明显高于DMEM组(35%±8%)(P<0.01)。结论: GATA4基因修饰的MSCs移植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KR1B10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表达
何 鑫|李泽中|张西臣|刘素菊|邢沈阳|宫鹏涛|李建华,张国才|陈玉江|倪劲松
J4. 2012 (3):  465-470. 
摘要 ( 950 )   [HTML]( ) PDF(3898KB) ( 293 )  

目的:构建AKR1B10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KR1B10,观察其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表达,为研究AKR1B10基因与乳腺癌的关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KR1B10,将载体瞬时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利用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未转染的MCF-7细胞、转染pcDNA3.1(+)-AKR1B10的MCF-7细胞和转染空质粒pcDNA3.1(+)的MCF-7细胞中AKR1B10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KR1B10。RT-PCR结果显示,将未转染的MCF-7细胞中AKR1B10基因表达量设定为1,转染质粒的MCF-7细胞中AKR1B10基因表达量为1.79,转染空质粒的MCF-7细胞表达量为0.98,转染表达载体细胞AKR1B10基因表达量与转染空质粒的细胞和未转染的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的MCF-7细胞和转染空质粒的细胞比较,转染表达载体pcDNA3.1(+)-AKR1B10的MCF-7细胞中AKR1B10基因表达量增多。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KR1B10,AKR1B10基因在转染表达载体的MCF-7细胞中高表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阳虚证”下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心肌梗死模型 大鼠心肌形态学、心肌酶学及血液流变学的比较
周金影|曲绍春|于晓风|王 佳|睢大筼
J4. 2012 (3):  471-476. 
摘要 ( 914 )   [HTML]( ) PDF(5438KB) ( 341 )  

目的:建立大鼠“肾阳虚证”下心肌梗死模型,探讨其与单纯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在心肌形态学、心肌酶学及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差异,为评价治疗胸痹心痛中药的药效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肾阳虚模型组、心肌梗死假手术组、单纯心肌梗死模型组及“肾阳虚证”下心肌梗死模型组,每组12只。在大鼠 “肾阳虚”情况下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测定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 (MIS),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化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同时测定血小板黏附率(PAR)、血小板聚集率(PAG)、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压积(HCT)、体外血栓长度、血栓干重与湿重以及血栓弹力图等参数。结果: 大鼠“肾阳虚证”下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心肌梗死模型在MIS,血清AST、CK及LDH活性,PAR、PAG、ESR及HCT增加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阳虚模型组、单纯心肌梗死模型组及“肾阳虚证”下心肌梗死模型组大鼠体外血栓干重及长度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肾阳虚证”下心肌梗死模型组的增加程度大于单纯心肌梗死模型组及肾阳虚模型组,但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肾阳虚证”下心肌梗死模型组大鼠血栓弹力图r、k值的缩短程度及ma值的增大程度高于单纯心肌梗死模型组,但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肾阳虚证”下心肌梗死模型与单纯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面积、血清心肌酶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小板功能、体外血栓重量及血栓弹力图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对体外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脂代谢的影响
刘 敏|孔祥鑫|杨 苹|陈玉斌|李校堃|王会岩
J4. 2012 (3):  477-481. 
摘要 ( 1201 )   [HTML]( ) PDF(3239KB) ( 347 )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对体外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细胞模型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筛选医用脂肪乳注射液使用浓度和FGF-21作用浓度,将体外诱导的NAFLD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脱离脂肪乳组和FGF-21治疗组,光学显微镜观察油红O染色情况,全自动生化仪检测NAFLD细胞内甘油三酯(TG)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细胞内肉毒碱脂酰转移酶-1(CPT-1)、过氧化氢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结果:MTT法筛选出0.1%医用脂肪乳注射液作为建立体外诱导NAFLD细胞模型的最佳诱导浓度,与正常肝细胞株HL7702比较,模型组油红O染色后细胞浆内有大量被染成橘红色的脂滴,细胞内TG水平显著升高(P<0.01),CPT-1蛋白表达减弱,PPARγ和SREBP-1c蛋白表达增加。MTT法筛选出0.5 mg/LFGF-21作为观察该药物对NAFLD细胞模型影响的作用浓度,与模型组比较,FGF-21处理组细胞内TG水平显著降低(P<0.01),CPT-1蛋白表达增加,PPARγ和SREBP-1c蛋白表达减弱。结论:FGF-21处理能减轻NAFLD细胞中TG蓄积,并使HL7702细胞CPT-1蛋白表达增加,而PPARγ和SREBP-1c蛋白表达减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 (s)-原人参二醇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
程 宏|赵丽晶|鲁育铭|许 多| 邵 晨|赵丽娟| 董 研
J4. 2012 (3):  482-485. 
摘要 ( 1117 )   [HTML]( ) PDF(1662KB) ( 362 )  

目的:观察20 (s)-原人参二醇 (PPD) 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PCa)PC3 细胞凋亡的作用,阐明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PC3 细胞分为对照组及 20、30和40  μmol?L-1PPD组。采用PPD处理细胞48 h后,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采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 Bcl-2、Bax和γH2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剂量PPD处理后,PC3细胞变圆回缩并出现碎片,AO/EB染色呈现不同程度的黄绿色;不同剂量PPD作用后,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PPD作用PC3细胞48 h后,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Bax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γH2Ax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PPD可诱导PC3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 Bcl-2、Bax信号通路以及DNA断裂基因γH2Ax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胡桃醌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万志强|李 薇|崔久嵬|徐效益|孙景娟|刘 军
J4. 2012 (3):  486-489. 
摘要 ( 960 )   [HTML]( ) PDF(2396KB) ( 319 )  

目的: 探讨胡桃醌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阐明胡桃醌抗白血病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白血病K562、Jurkat、U937、U266及NB4细胞株,按不同处理因素分组:调零组,含有培养基、MTT和三联溶解液;空白对照组,含有各种人白血病细胞、药物溶解介质、培养液、MTT 和三联溶解液;实验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终浓度为0.25、0.50、1.00、2.00、4.00、6.00、8.00和16.00  mg/L)的胡桃醌作用各种细胞株。MTT比色法检测胡桃醌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胡桃醌对K562细胞株凋亡的影响。结果: 胡桃醌对白血病K562、Jurkat、U937、U266及NB4细胞株增殖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48 h)分别为3.87、1.13、4.48、1.87和4.67 mg/L。其中胡桃醌对Jurkat和U266细胞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P<0.05),胡桃醌对其他3个白血病细胞株的IC50值均<40 mg/L,且胡桃醌对这5种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胡桃醌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1、2、4、8和16 mg/L胡桃醌作用6 h,K56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4±0.6) %、(11.5 4±0.6) %、(28.7±0.3) % 、(45.0±1.2) %和(76.1±1.4) %。结论: 胡桃醌可抑制多种白血病细胞株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长激素释放肽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韩 曦|齐亚灵|扈清云|田国忠|王培军|欧叶涛|张东东|陈乃峰|尹兴忠|钟堂武
J4. 2012 (3):  490-494. 
摘要 ( 925 )   [HTML]( ) PDF(4468KB) ( 281 )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释放肽(GHRP)对慢性心衰(CHF)大鼠心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法建立CHF模型,监测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电镜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心肌中IL-1β免疫阳性细胞的形态变化和平均光密度,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IL-1β水平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率、动脉压及舒张期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比正常组轻度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有炎性细胞浸润;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模型组闰盘电子密度降低,许多区域出现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治疗组线粒体结构正常,少数区域出现肿胀、空泡变。模型组免疫阳性细胞趋于肥大,有聚集分布现象,治疗组免疫阳性细胞肥大明显减轻,细胞趋于散在分布;模型组心肌组织中IL-1β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治疗组(P<0.05),治疗组IL-1β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比正常组轻度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心肌组织中IL-1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治疗组(P<0.05);治疗组IL-1β水平比正常组轻度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RP能降低CHF大鼠心肌组织中IL-1β表达,从而改善CHF时大鼠心肌细胞重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巯基乙酸-碲化镉量子点对人肝细胞毒性和DNA损伤的诱导作用
李艳博|张海霞|郭彩霞|金明华|于永波|黄沛力|孙志伟
J4. 2012 (3):  495-500. 
摘要 ( 1055 )   [HTML]( ) PDF(3981KB) ( 356 )  

目的:研究巯基乙酸(TGA)包覆的碲化镉(CdTe)量子点(QDs)对人正常肝HL-7702细胞的毒性和DNA损伤的作用,为QDs毒理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设立对照组和不同浓度CdTe QDs作用组(浓度分别为6.25、12.50、25.00和50.00 mg/L)。CdTe QDs作用于HL-7702细胞后,分别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检测细胞DNA损伤情况,PI单染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变化,AO/EB双荧光染色法和Annexin Ⅴ- FITC/PI双染FCM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T法,CdTe QDs可抑制HL-7702细胞增殖,并存在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SCGE和PI单染FCM法,CdTe QDs作用于HL-7702细胞24 h后,随着剂量的增加,DNA损伤率逐渐增高,G0/G1期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明显上升(P<0.05);AO/EB检测,CdTe QDs作用后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Annexin Ⅴ-FITC/PI双荧光标记FCM法,CdTe QDs染毒可促进细胞凋亡,各剂量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Te QDs可影响细胞存活,引起DNA损伤、细胞周期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210靶基因HBVSP2的鉴定
章广玲|熊亚南|朱丽华|王梅梅|甄永占|袁丽杰|汤 华
J4. 2012 (3):  501-505. 
摘要 ( 1141 )   [HTML]( ) PDF(1423KB) ( 246 )  

目的:构建miR-210的过表达载体,利用双荧光蛋白报告基因分析系统验证miR-210的靶基因HBVSP2。方法:构建含有miR-210前体序列的miR-210的过表达质粒pcDNA3.1(+)/pri-miR-210;选取表达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质粒 pcDNA3/EGFP,将miR-210在HBVSP2上靶位点的一段特异性序列插入该质粒中,构建EGFP报告载体pcDNA3/EGFP-HBVSP2,并与miR-210ASO或者pcDNA3.1(+)/pri-miR-210及表达红色荧光蛋白质(RFP)的pDsRed2 -N1共同转染HEK293以及HepG2 2215细胞,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转染后提取的蛋白样品的荧光值。结果:共同转染pcDNA3/pri-miR-210 和pcDNA3/ EGFP-HBVSP2质粒后,EGFP/RFP的表达量明显低于pcDNA3和pcDNA3/ EGFP-HBVSP2共转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NA3/pri-miR-210和pcDNA3/EGFP-HBVSP2组EGFP/RFP低于pcDNA3和pcDNA3/EGFP-HBVSP2共转染组(P<0.05)。共转染miR-210ASO和pcDNA3/EGFP-HBVSP2组EGFP/RFP的表达量高于共转染LacZ和pcDNA3/EGFP-HBVSP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Z和pcDNA3/EGFP-HBVSP2组EGFP/RFP低于LacZ和pcDNA3/EGFP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miR-210的过表达质粒pcDNA3.1(+)/pri-miR-210和含有miR-210靶位点的pcDNA3/ EGFP-HBVSP2,HBVSP2 可能是miR-210的直接靶基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刺激表位在融合基因疫苗中的佐剂作用
段秀梅|邹亚斌|马洪喜|李树蕾|王银萍|王超|李玉琴
J4. 2012 (3):  506-511. 
摘要 ( 1266 )   [HTML]( ) PDF(3340KB) ( 328 )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mtHSP70)的刺激表位在肝细胞癌相关抗原661(HCA661)融合基因疫苗pCI-HCA661-mtHSP70中的佐剂作用,为提高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pCI-neo组、pCI-HCA661-mtHSP70C免疫组和pCI-HCA661-mtHSP70E免疫组,每组6只,分别肌肉注射100μg空质粒pCI-neo、重组质粒pCI-HCA661-mtHSP70C和pCI-HCA661-mtHSP70E,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T细胞亚群变化;ELISA法检测体外培养脾细胞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及免疫小鼠血清中HCA661特异性抗体的滴度;体外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杀伤试验观察融合基因疫苗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结果:pCI-HCA661-mtHSP70C免疫组和pCI-HCA661-mtHSP70E免疫组的CD3+、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和CD4+/CD8+比值与pCI-ne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HCA661-mtHSP70E免疫组的CD3+、CD4+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均高于pCI-HCA661-mtHSP70C免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原肽刺激下,pCI-HCA661-HSP70E免疫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含量较pCI-mtHCA661-HSP70C免疫组明显提高(P<0.05);pCI-HCA661-mtHSP70C免疫组和pCI-HCA661-mtHSP70E免疫组IFNγ含量均高于pCI-neo组(P<0.05)。pCI-HCA661-mtHSP70E免疫组诱导的HCA661特异性抗体水平较pCI-HCA661-mtHSP70C免疫组显著增高(P<0.05);pCI-HCA661-mtHSP70E免疫组可以产生更强的CTL抗肿瘤效应。结论:mtHSP70刺激表位可以诱导机体对HCA661融合基因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更强的佐剂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肽Y在杏仁中央核内对甜味觉的调节及其机制
朱永香|王倩|王爽|于玮|南瑛|曹健
J4. 2012 (3):  512-516. 
摘要 ( 963 )   [HTML]( ) PDF(3909KB) ( 303 )  

目的:观察神经肽Y(NPY)在杏仁中央核(CeA)内对甜味觉信息的调节方式,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58只雄性SD大鼠,将其中10只随机分为饮用蒸馏水组与饮用糖精溶液组,每组各5只,2 h后取大鼠脑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CeA内c-Fos及NPY表达的变化;将其余48只雄性SD大鼠行CeA内套管植入术,术后2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2组CeA内注射NPY,2组CeA内注射生理盐水, 2 h后分别观测大鼠对糖精溶液或蒸馏水的摄入量;另24只术后大鼠随机分为4组,2组腹腔注射纳洛酮,2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in后大鼠CeA内分别注射NPY或生理盐水,2 h后分别观察大鼠对糖精溶液的摄入量。结果:大鼠摄入糖精溶液后CeA内NPY及c-Fos表达显著增加(P<0.05);大鼠CeA内注射NPY使糖精溶液摄入量明显增加(P<0.05);纳洛酮预处理使CeA内注射NPY后糖精溶液摄入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NPY在CeA内参与了糖精甜味觉信息的调控,其机制可能与阿片系统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软骨细胞上清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软骨细胞的形态学及功能检测
张金柱,戚译天|李鹏东
J4. 2012 (3):  517-520. 
摘要 ( 839 )   [HTML]( ) PDF(2334KB) ( 488 )  

摘 要]目的:应用家兔肋软骨细胞上清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并对分化的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功能检测,探讨MSCs在体外成软骨分化的条件。方法:分离家兔的MSCs和肋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收集前3代肋软骨细胞上清液作为诱导液,对第3代MSCs进行14 d的诱导培养。设置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特异性蛋白表达、各组ALP活性,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Ⅱ型胶原(ColⅡ) mRNA的表达。结果:经过14 d的诱导培养,实验组MSCs由长梭形逐渐变成多角形,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ALP活性显著升高,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lⅡ mRNA表达呈阳性。阴性对照组甲苯胺蓝染色呈阴性,ColⅡ mRNA表达呈阴性。阳性对照组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ColⅡ mRNA表达呈阳性。结论:家兔肋软骨细胞上清液能够促进MSCs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gr1介导的人截短型凋亡诱导因子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规律
王剑锋|方芳|刘扬|吴嘉慧|龚守良|王志成
J4. 2012 (3):  521-527. 
摘要 ( 1014 )   [HTML]( ) PDF(3328KB) ( 343 )  

目的: 克隆人截短型凋亡诱导因子(AIF)cDNA序列,并构建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介导的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Egr1-AIFΔ1-480(pEgr1-AIFΔ1-480),观察其在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规律。方法: 以人白血病Jurkat细胞mRNA为模板,RT-PCR法扩增获得人AIFΔ1-480,与pMD18T载体连接后行全自动测序,限制性内切酶切取pMD19T-Egr1中Egr1片段,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Egr1启动子介导的人AIFΔ1-480表达质粒pEgr1-AIFΔ1-480。实验分为对照组、 pcDNA3.1组、pAIFΔ1-480组和 pEgr1-AIFΔ1-480组。各组质粒分别转染MCF-7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IF及AIFΔ1-480蛋白的辐射诱导表达时程-效应(2.0 Gy照射后0、2、4、12、24和48 h)和剂量-效应(0、0.2、0.5、1.0、2.0、5.0 Gy照射后24 h)规律。结果: 经测序证实,RT-PCR获得的人AIFΔ1-480基因与预期一致,pEgr1-AIFΔ1-480经PCR和酶切鉴定完全正确;各组MCF-7细胞经2.0 Gy照射后0~48 h,AIF蛋白在各组中均有表达,从4 h开始显著增加,4、12、24和48 h各组AIF表达与0 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达到最大;而在pAIFΔ1-480和pEgr1-AIFΔ1-480组,AIFΔ1-480从2 h开始表达,4、12、28和48 h各组AIFΔ1-480表达与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达到峰值;而且24和48 h时pEgr1-AIFΔ1-480组AIFΔ1-480表达较pAIFΔ1-480组显著增加(P<0.05)。各组MCF-7细胞经0~5.0 Gy照射后24 h,各组均有AIF蛋白表达,而AIFΔ1-480只在pAIFΔ1-480和pEgr1-AIFΔ1-480组表达,二者均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0.2、0.5、1.0、2.0和5.0 Gy照射后各组AIF表达与0 G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0 Gy照射时达到最大,相同照射剂量pEgr1-AIFΔ1-480组AIFΔ1-480表达高于pAIFΔ1-480组。结论: 成功构建Egr1介导的人截短型AIF重组表达载体pEgr1-AIFΔ1-480, AIF和AIFΔ1-480蛋白在MCF-7细胞中的表达随照射时间延长和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wis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孙凤丹|崔演|张金子|程志芬|玄延花
J4. 2012 (3):  528-531. 
摘要 ( 925 )   [HTML]( ) PDF(2624KB) ( 407 )  

[摘 要] 目的:检测Twis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wist1蛋白在199例胃癌、2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4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6例肠上皮化生、1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3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Twist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Twis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癌组织中Twist1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肿瘤直径≥4 cm 组明显高于肿瘤直径< 4 cm 组(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死亡组明显高于生存组(P<0.01)。但Twist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类型、患者年龄、肿瘤发生部位、T分级、肿瘤分化、临床分期和肿瘤组织学类型无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Twis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大小、转移情况和患者预后有关,其可能是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脑卒中患者大脑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发生关系的Meta分析
邓景元|刘亚民|吕雅丽|杨林|冯骏
J4. 2012 (3):  532-536.  DOI:
摘要 ( 920 )   [HTML]( ) PDF(3006KB) ( 368 )  

[摘要]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我国人群急性脑卒中患者大脑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关系,为探讨PSD发生机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搜集2000年1月—2011年11月PSD与卒中病变相关的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数据提取。应用ReviewManager 5.1软件对各研究中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分析,评估发表偏倚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共计3 545名研究对象,其中PSD患者1 493例,非PSD患者2 052例。PSD与大脑不同病变部位关系的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左半球1.60(1.39~1.83)(P<0.001)、大脑前部2.76(1.60~4.75) (P<0.001)、额叶2.11(1.00~4.45) (P=0.05)和皮质层2.22(0.74~6.62) (P=0.15)。卒中后急性期患者,病变部位在大脑左半球者发生PSD的危险性是病变部位在右半球者的1.60倍,病变部位为大脑前部发生PSD的危险性是病变部位为后部的2.76倍。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在大脑左半球和大脑前部是发生PSD的危险性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HRS7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张伟红|张西臣|邢沈阳|李泽中|宫鹏涛|李建华|杨举|倪劲松
J4. 2012 (3):  537-542. 
摘要 ( 1223 )   [HTML]( ) PDF(2657KB) ( 307 )  

[摘 要]目的:探究 DHRS7基因过表达和DHRS7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重组质粒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周期的影响及DHRS7与乳腺癌浸润癌的关系,阐明DHRS7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T-PCR技术将DHRS7基因全长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 )质粒中,构建pcDNA3.1-DHRS7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实验分为pcDNA3.1-DHRS7组、阴性对照组(pcDNA3.1组)、空白对照组和DHRS7-shRNA-pGenesil组,用Fugene HD转染试剂将各种质粒转染MCF-7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中DHRS7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原位癌和乳腺浸润癌组织中DHRS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pcDNA3.1-DHRS7重组表达质粒。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cRNA-DHRS7组蛋白的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DHRS7-shRNA-pGenesil组蛋白的表达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DHRS7表达上调使MCF-7细胞S期细胞增多(P<0.05),DHRS7的表达下调使处于G2期的细胞增多(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DHRS7蛋白在原位癌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00%(37/37);在乳腺浸润癌的表达明显降低,阳性率为18.9%(7/3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HRS7基因参与了MCF-7细胞细胞周期的调控过程,可以抑制细胞增殖,DHRS7蛋白的表达丢失可能促进乳腺癌浸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塞来昔布对人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中VEGF和MMP-9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李新白|孟宪瑛|王广义|张强|李群
J4. 2012 (3):  543-546. 
摘要 ( 861 )   [HTML]( ) PDF(1744KB) ( 295 )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塞来昔布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人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株分为不同浓度塞来昔布组和对照组,各塞来昔布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20、40和80  μmol?L-1),对照组给予F12K培养液,作用72 h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塞来昔布作用于TT细胞后VEGF mRNA和MMP-9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20、40和80  μmol?L-1的塞来昔布对甲状腺癌TT细胞VEGF mRNA和MMP-9 mRNA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40和80 μmol?L-1塞来昔布组TT细胞中VEGF/GAPDH及MMP-9/GAPD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塞来昔布浓度高于40  μmol?L-1时可明显降低VEGF mRNA和MMP-9 mRNA的分泌,可能对肿瘤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应性和非特应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和血浆内皮素-1表达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王秀华|刘丽|乔红梅|李亚男|卢清华|成焕吉
J4. 2012 (3):  547-550. 
摘要 ( 1032 )   [HTML]( ) PDF(2873KB) ( 282 )  

[摘 要]目的:观察特应性与非特应性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内皮素-1(ET-1)和IgE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哮喘患儿同时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IgE测定确定特应性状态,并根据结果分为特应性哮喘组32例与非特应性哮喘组28例,30例正常健康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哮喘患儿在发作期和缓解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浆ET-1和IgE的含量,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清IL-10的含量。结果:发作期哮喘患儿血清IL-10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作期及缓解期哮喘患儿的Ig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发作期患儿ET-1和IgE均高于缓解期患儿,IL-10低于缓解期患儿(P<0.01)。特应性组发作期患儿IL-10水平较非特应性组降低(P<0.05),特应性组发作期和缓解期患儿ET-1、IgE水平较非特应性组均增高(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IL-10的含量与ET-1及IgE分别呈明显负相关(r=-0.592,r=-0.894,P<0.05),ET-1与IgE呈明显正相关(r=0.623,P<0.05)。结论:血清IL-10和ET-1可能参与了小儿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且特应性哮喘患者较非特应性哮喘患者血清IL-10、ET-1和IgE水平改变程度更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分裂蛋白质FtsZ的GTPase活性的热稳定性
于维先|王闻天|刘歆婵|张玉凤
J4. 2012 (3):  551-554. 
摘要 ( 1015 )   [HTML]( ) PDF(3440KB) ( 246 )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g)细胞分裂蛋白质FtsZ(PgFtsZ)的GTPase活性的热稳定性,阐明PgFtsZ的生物化学特性,为牙周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Malachite green assay法检测GTPase的活性,活性测定蛋白质为重组野生型PgFtsZ(WtPgFtsZ)和4种重组C末端缺失变异型PgFtsZ,即ZΔC01(C末端缺失73个氨基酸残基)、ZΔC02(C末端缺失128个氨基酸残基)、ZΔC03(C末端缺失177个氨基酸残基)和ZΔC04(C末端缺失233个氨基酸残基),各种PgFtsZ在未经处理时及煮沸加热处理5和10 min后检测GTPase的酶活力值。结果:重组ZΔC04 GTPase的活性在煮沸加热处理5和10 min时均比未加热处理时的酶活性增加(P<0.05),重组WtPgFtsZ、ZΔC01、ZΔC02和ZΔC03在煮沸加热处理5 min时GTPase的活性均较未煮沸加热处理时的活性增加(P<0.05),但进一步煮沸加热处理10 min时,其GTPase的活性与未加热处理时相似。结论:Pg FtsZ是一种耐热蛋白质,并且C末端缺失233个氨基酸残基的缺失变异型ZΔC04表现出更强的耐热性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曾志励|吴健林|吴继周
J4. 2012 (3):  555-558. 
摘要 ( 785 )   [HTML]( ) PDF(900KB) ( 329 )  

目的:研究各型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及其临床意义,为诊断、治疗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4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组14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7例,重型乙型肝炎组8例,急性乙型肝炎组5例)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CD3+、CD4+和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夹心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IL-2、IL-4及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比较,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血清IL-2、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重型乙型肝炎患者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P<0.05),IFN-γ水平升高(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IL-4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Th1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疾病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HBV感染慢性化可能与Th2细胞因子增高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塞来昔布对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M的增殖抑制作用
哈森高娃|王 杨|楚小慧
J4. 2012 (3):  559-562. 
摘要 ( 954 )   [HTML]( ) PDF(1011KB) ( 331 )  

目的: 通过研究选择性环氯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阿霉素(ADM)对乳腺癌MCF-7/ADM细胞株生长的作用,探讨塞来昔布的抗肿瘤作用。方法:MCF-7/ADM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等倍稀释的ADM(0.05、0.10、0.20、0.40、0.80和1.60 mg/L)为对照组,MCF-7/ADM细胞加入无细胞的完全培养基为阴性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10、20 μmol/L塞来昔布为实验组,各组细胞于24、48、72 h后采用CCK-8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MCF-7/ADM细胞单加0.05 mg?L-1ADM及联合塞来昔布(10、20 μmol/L)处理后3 h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ADM水平。结果:不同浓度ADM单药及联合塞来昔布(10和20 μmol/L) 作用于MCF-7/ADM 24、48和72 h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实验组不同时间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20 μmol/L塞来昔布实验组细胞生长抑制率高于10 μmol?L-1塞来昔布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4、48和72 h的细胞未见明显变化,但实验组细胞作用48和72 h后出现细胞改变及死亡,呈塞来昔布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塞来昔布实验组(10和20 μmol/L)细胞内ADM浓度升高(P<0.05);20 μmol/L塞来昔布实验组细胞内ADM浓度高于 10 μmol/L塞来昔布实验组(P<0.05)。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ADM可有效逆转乳腺癌ADM细胞株耐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医学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孟 莹|刘春水|李 薇|崔久嵬
J4. 2012 (3):  563-566. 
摘要 ( 1008 )   [HTML]( ) PDF(1432KB) ( 309 )  

目的:评估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选择CML的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CML的患者239例,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情况分为CML慢性期(CP)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55例)、CML加速期(AP)和急变期(BP)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30例)及CML慢性期患者化疗和/或干扰素治疗组(154例)。监测各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完全血液学缓解(CHR)、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R)、主要分子学缓解情况(MMR)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监测伊马替尼耐药患者的血药浓度水平、染色体及基因突变情况。结果:CML CP伊马替尼治疗组中,CP早期(诊断1年内开始治疗,CP<1年)患者46例,接受治疗3个月CHR达100%;12个月CCR达83%;18个月MMR达30%;CP晚期(诊断超过1年开始治疗,CP>1年) 患者9例,其CHR、CCR和MMR分别为88%、30%和22%。CML AP和BP伊马替尼治疗组中,AP患者12例,CHR、CCR及MMR分别50%、25%和17%。BP患者18例,22.0%的患者达CHR,16.7%的患者达CCR,无MMR病例。CML CP化疗和/或干扰素治疗组患者154例,CHR达47.4%,CCR及MMR均为0%。CP患者CHR、CCR和MMR与CP化疗和/或干扰素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马替尼治疗组中共有14例患者出现伊马替尼耐药,其中CP患者4例(4/55),AP患者3例(3/12),BP患者7例(7/18)。2例 CP患者在监测中发现血药浓度下降。5例耐药患者检出复杂染色体核型,其中CP患者2例,AP患者2例,BP患者1例。4例耐药患者监测到基因突变。结论:伊马替尼治疗CML CP患者在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缓解等方面明显优于化疗和/或干扰素治疗。伊马替尼治疗CP患者疗效优于AP及BP患者,CP早期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缓解情况优于CP晚期患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后溶血尿毒综合征伴严重并发症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周广宇| 金 玲
J4. 2012 (3):  567-570. 
摘要 ( 745 )   [HTML]( ) PDF(2220KB) ( 246 )  

目的:分析产后溶血尿毒综合征(PHUS)伴严重并发症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特征,探讨肾脏病理与PHUS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例确诊为PHUS伴严重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1例PHUS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肾脏病理示肾小球内皮下水肿、小动脉内皮下增厚和纤维蛋白渗出;另1例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理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插入毛细血管壁,新月体形成。2例均接受血浆置换、新鲜冰冻血浆、血液净化和抗血小板等治疗,1例肾功能恢复;另1例虽存活,但遗留继发性糖尿病、失明及慢性肾衰竭。结论:PHUS的预后可能与并发症的程度和种类相关,肾脏病理可提示肾衰竭的预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张玉宇|曲雅勤|姜 新|赵 钦|郭 潇|冯 奇
J4. 2012 (3):  571-574. 
摘要 ( 921 )   [HTML]( ) PDF(2278KB) ( 367 )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联合替莫唑胺(TMZ)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确诊的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IMRT+TMZ)22例和单纯放疗组(IMRT)24例,随访12~3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观察2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全部患者均按计划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个月和7.6个月(P<0.05),1年生存率为86.36%(19/22)和58.33%(14/24),2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为Ⅰ~Ⅱ度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患者可较好耐受,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联合TMZ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IMRT,且不良反应轻微,是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像学
锥形束CT在上颌前牙牙根形态观测中的应用
李雪燕|张江山|章燕珍
J4. 2012 (3):  575-579. 
摘要 ( 835 )   [HTML]( ) PDF(2775KB) ( 381 )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测量上颌前牙牙根弯曲及牙根直径,为临床桩核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对129颗上颌前牙进行CBCT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获得牙体的三维重建图像,并进行定点、定线与定角测量,分析上颌前牙牙根的弯曲情况和牙根直径。结果:上颌中切牙在唇舌向的弯曲度小于上颌侧切牙和上颌尖牙2个牙位(χ2=6.592,P=0.037),但弯曲半径大于其他2个牙位(χ2=8.504,P=0.014)。上前牙在近远中向的3种弯曲长度分布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10,P=0.008)。上前牙在唇舌向和近远中向的牙根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129颗上颌前牙牙根在CBCT上显示出不同的形态,不同牙位的牙根弯曲度、弯曲部位及牙根直径不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查研究
慢性肺心病患者生命质量与临床客观指标的关系
李 娜|赵芝焕|万崇华
J4. 2012 (3):  580-585. 
摘要 ( 909 )   [HTML]( ) PDF(3035KB) ( 258 )  

目的: 分析慢性肺心病(CPHD)患者生命质量(QOL)与临床客观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CPHD患者QOL得分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PHD患者QOL测定量表QLICD-CPHD(V2.0)测试版。选择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141例,分别收集患者在入院当天和出院日数据2次。分析患者一般情况、临床客观指标与QOL得分的关系。结果:QOL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血小板计数、PaCO2和体温呈负相关关系,与总蛋白、血钾、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群绝对值、红细胞计数、PO2和肺功能指标呈正相关关系。肺功能是QOL得分变化的影响因素,其中躯体功能领域的影响指标有FVC、FEV1和EV1/FVC;心理功能领域的影响指标有FEV1、EV1/FVC和PEF;社会功能领域的影响指标有PEF和FVC;特异模块领域的影响指标有FVC、FEV1、EV1/FVC和PEF;量表总分的影响指标有FVC、FEV1、PEF和EV1/FVC。与肺功能分级结合分析QOL得分变化的95%可信区间得出躯体功能领域得分最小变化5.25,社会功能领域最小变化3.27,心理功能领域得分最小变化2.91,特异模块领域得分最小变化7.62,总量表得分最小变化10.85,具有临床意义。结论:QOL得分的变化可以反映CPHD患者临床病情变化的程度和情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氧间歇训练对肥胖青少年心脏功能和体适能的影响
曹 峰|曹 杰|赵立君|何 琳
J4. 2012 (3):  586-589. 
摘要 ( 854 )   [HTML]( ) PDF(1932KB) ( 336 )  

目的:探讨8周有氧间歇训练对肥胖青少年心脏功能和体适能的影响,为肥胖青少年制定特异性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40名男性肥胖青少年(BMI ≥ 25)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每组各20名。运动组受试者进行每周2次、每次持续50~60 min、共8周的有氧间歇训练,对照组受试者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试验前后分别测定2组受试者安静心率(R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最大摄氧量(VO2max)及体脂百分比;采用超声心动仪检测所有受试者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缩短分数(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试验前2组受试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后组内比较,运动组受试者体脂百分比、RHR和SBP较试验前下降(P<0.05或P<0.01),VO2max升高(P<0.01),心功能参数LVEDV、SV、LVEF和FS较试验前升高(P<0.05或P<0.01),CO试验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受试者试验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后组间比较,运动组受试者体脂百分比、RHR和SBP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VO2max、LVEDV、SV、LVEF和FS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有氧间歇训练可改善肥胖青少年心脏功能并提高其体适能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交流
真菌胞内蛋白质提取方法的建立
王 爽|姜兰香|张 宇| 贺 丹|田 庄|高 嵩| 横山耕治| 王 丽
J4. 2012 (3):  590-594. 
摘要 ( 812 )   [HTML]( ) PDF(2259KB) ( 310 )  

目的:研究不同的提取方法对白假丝酵母和茄病镰刀菌胞内蛋白质浓度、种类及数量的影响,为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真菌胞内蛋白质提取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白假丝酵母菌和茄病镰刀菌为研究对象,培养时间为36、48和72 h,超声波工作时间为20 s、3 min、5 min,10 min,超声波功率为332.5和475.0 W,通过蛋白质浓度检测和SDS-PAGE蛋白质电泳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提取的蛋白质浓度、种类及数量,观察不同因素对蛋白质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2株真菌均在培养36 h时提取胞内蛋白质的浓度最大,白假丝酵母在功率332.5 W、超声3 min时得到胞内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最多,茄病镰刀菌在功率332.5 W、超声10 min时得到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最多。结论:使用超声波法与玻璃珠研磨法结合提取胞内蛋白质,从菌株的培养时间、超声波工作时间和功率3方面建立了真菌胞内蛋白质的最佳提取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鸦葱中黄酮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刘 欣|张子龙|王 哲|何 琭|彭 诚|王广树|谢冰雪*
J4. 2012 (3):  595-597. 
摘要 ( 1086 )   [HTML]( ) PDF(1359KB) ( 322 )  

目的:提取、分离鸦葱中的黄酮成分并鉴定其结构,为开发利用其药用价值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鸦葱全草粉末,用70%乙醇提取,提取液经大孔树脂、硅胶、ODS柱、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纯化,并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光谱学数据分析和理化常数鉴定其分别为:5,7,4′- 三羟基黄酮-8-C-β-D-吡喃葡萄糖碳苷、5,7,4′- 三羟基黄酮-6-C-α-L-吡喃阿拉伯糖8-C-β-D-吡喃葡萄糖碳苷及5,7,3′,4′- 四羟基黄酮-6-C-α-L-吡喃阿拉伯糖8-C-β-D-吡喃葡萄糖碳苷。结论:3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鸦葱中得到的黄酮苷类化合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姜黄素及姜黄素衍生物A在大鼠血浆中含量的测定
杨 苹,隋思博,王艳芳,杨 晶,张 敏,3,李校堃|郑 琳
J4. 2012 (3):  598-602. 
摘要 ( 917 )   [HTML]( ) PDF(3258KB) ( 298 )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姜黄素及姜黄素衍生物A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为姜黄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姜黄素及姜黄素衍生物A分别灌胃给药,采用HPLC测定其在大鼠血浆中的血药浓度,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 C18(5  μm×4.6 mm×200 mm);柱温:30℃;姜黄素流动相,乙腈-水-乙酸(体积比45∶55∶1),姜黄素检测波长为420 nm;姜黄素衍生物A流动相,乙腈-水-乙酸(体积比70∶30∶1);体积流量为1.0 mL?min-1;姜黄素衍生物A检测波长为361 nm。结果:姜黄素及姜黄素衍生物A在0.25~100.00 mg?L-1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姜黄素回归方程为Y=105.90X-22.70,r=0.999 6;姜黄素衍生物A回归方程为Y=71.20X+24.62,r=0.999 4。两者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4%,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6%;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药动学行为符合单室模型,姜黄素衍生物A的清除率比姜黄素显著降低,约是姜黄素清除率的3.57倍,曲线下面积是姜黄素的4.09倍,半衰期t1/2约为姜黄素的2.79倍。结论:HPLC测定姜黄素及姜黄素衍生物A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的方法准确、简单可行、重复性好,为提高姜黄素在体内的稳定性,延长其在体内半衰期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Bcl-2蛋白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在中枢神经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刘 健|杨小玉|董 健|夏威威|矫健航|杨茂光
J4. 2012 (3):  603-606. 
摘要 ( 892 )   [HTML]( ) PDF(2476KB) ( 219 )  

细胞凋亡可以促进因感染、损伤所致的细胞死亡并被机体清除,临床上细胞凋亡与许多疾病有直接关系。Bcl-2蛋白家族是参与凋亡蛋白激活的重要调节分子,是最为重要的抗凋亡蛋白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中Bcl-2蛋白的高表达有助于调节由于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起到有效保护损伤局部神经元的关键作用。本文作者对Bcl-2蛋白生理学作用及其结构、功能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其在中枢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合论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国际化标准机用镍钛根管预备器械研究进展
王成坤 |焦 珊|郭秦榕
J4. 2012 (3):  607-610. 
摘要 ( 804 )   [HTML]( ) PDF(3532KB) ( 308 )  

本文作者介绍临床常用的非国际化标准机用镍钛根管预备器械的种类、共同点及不同点,并分析总结器械分离的因素,重点阐述各种器械的设计特点,如切割面、切割角度、动力系统和预备技术等。其中非国际化标准机用镍钛根管预备器械以其良好的成形能力和金属柔韧性等特点,在根管预备中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